九年级精品物理技能训练第13章 :五、其他简单机械(含详细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1701193 上传时间:2017-10-14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3.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精品物理技能训练第13章 :五、其他简单机械(含详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九年级精品物理技能训练第13章 :五、其他简单机械(含详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九年级精品物理技能训练第13章 :五、其他简单机械(含详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九年级精品物理技能训练第13章 :五、其他简单机械(含详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九年级精品物理技能训练第13章 :五、其他简单机械(含详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精品物理技能训练第13章 :五、其他简单机械(含详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精品物理技能训练第13章 :五、其他简单机械(含详细答案)(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其他简单机械5 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定滑轮实质是_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但是可以改变_的作用方向;动滑轮实质是_的杠杆,省力_,多费_的距离,不能改变_的作用方向。思路解析:定滑轮的动力臂与阻力臂都为滑轮的半径,所以为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方向。动滑轮的动力臂是滑轮的直径,阻力臂是滑轮的半径,所以是省一半力的杠杆,多费一倍的距离,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答案:等臂力动力臂为阻力臂的二倍 一倍力212.滑轮组是由_和_组成的,_省力,_改变力的作用方向(选填“能”或“不能” ) ;若滑轮组由 n 段绳子吊着物体,则提起物体所用的力是物重的_。思路解析:

2、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很多情况下单独使用很不方便,因此动滑轮与定滑轮组合起来使用。滑轮组由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时,提起物体所用的力是物重的几分之一。答案:定滑轮动滑轮能能 n13.如图 13-5-1 所示,标出了轮半径和轴半径,物体的质量都相同,则最大拉力是_。图 13-5-1思路解析:根据 F1=G/4,F 2=3G,F 3=G/3,则最大的拉力是 F2。答案:F 210 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希望中学要安装升旗杆,下列简单机械中,适合安装在旗杆顶端的是()A.杠杆B.动滑轮C.定滑轮D.斜面思路解析:旗杆顶端的滑轮应该是固

3、定不动的,所以应使用定滑轮。答案:C2.如图 13-5-2 所示,通过定滑轮匀速提起重物 G 时,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F1、F 2、F 3,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图 13-5-2A.F1 最大B.F 2 最大C.F 3 最大D.一样大思路解析:由于定滑轮支点在轮中心,而轮中心到轮边的各点距离相等(半径) ,即三个力的力臂都相等且都等于物体重力的力臂。答案:D3.要用 30 N 的力刚好提起重 40 N 的物体,下列简单机械中可以采用的是(不计机械本身重和摩擦) ()A.一个定滑轮 B.一个动滑轮C.杠杆 D.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思路解析:定滑轮不省力;一个动滑轮省力一半,不必

4、用 30 N 的力;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重 40 N 的物体时只需用力 20 N 或 N。340答案:C4.如图 13-5-3 所示,G=200 N,滑轮重 G=40 N,要使物体能匀速上升 2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滑轮的摩擦) ()图 13-5-3A.F=440 N,并向上移动 4 m B.F=140 N,并向上移动 4 mC.F=440 N,并向上移动 1 m D.F=480 N,并向上移动 1 m思路解析:动滑轮两侧绳中拉力均为 T=G=200 N,所以向上的拉力为F=G+2T=G+2G=40 N+2200 N=440 N。物体上升 2 m,动滑轮每侧绳子只需

5、缩短 1 m,所以施力端向上移动 1 m。答案:C5.如图 13-5-4,滑轮 A 上挂一重 10 N 的物体 B,C 为固定点(地面) ,当滑轮 A 在力 F 的作用下向上匀速上升时,滑轮 A 的速度为重物 B 上升时速度的_,力 F 应为_N(滑轮 A 和绳重及摩擦均不计) 。图 13-5-4思路解析:在相等的时间 t 内, B 上升的速度 vB= ,A 上升的速度 vA= ,显然thth2vA= vB。又因为滑轮 A 和绳重及摩擦均不计,故 F2G B20 N 。21答案: 206.如图 13-5-5 所示,若拉力 F=900 N,物体 A 重 1 500 N,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

6、。当绳子自由端移动 3 m,则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 A 前进时,物体 A 与地面间摩擦力是_N,物体 A 移动_m 。图 13-5-5思路解析:这是一类滑轮组常见的问题。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但是物体 A 与地面间是有摩擦力的。分析可知:有 3 段绳子分担了对 A 向左的拉力,即 F= F 拉 ,因为物体 A31沿水平方向匀速前进,根据二力的平衡条件可知:水平方向上物体 A 受的拉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题中物体 A 的重力是干扰条件,所以 f=F 拉 。由此可知:f=3F=3 900 N=2 700 N,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 与物体 A 移动距离 s间有如下关系:s=3s,所以s= =

7、 =1 m。3答案:2 7001快乐时光张老师正在抽背单词,小明靠惯性往下背着,背到一小段,后面的忘记了。小明好奇地问:“老师我从头背起行吗?”只听老师说:“行,我先存盘,你再重启吧。 ”30 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如图 13-5-6 所示,简单机械均不计摩擦,图 B 中 R=2r,其中最省力的是()图 13-5-6思路解析:图 A 中动力 F= G;图 B 中,由 FR=Gr,得动力 F= ;图 C 中 F= ;图21 2G2D 中 F= 。3G答案:D2.如图 13-5-7 所示,人对绳的拉力都是 F,将各重物匀速提起。不计动滑轮重,物重最大的是()图 13-5-7A.G

8、1 B.G2 C.G3 D.G4思路解析:图(1)是定滑轮:其作用是不省力。拉力大小与物重相同,即 G1=F。图(2)是动滑轮:其作用是省一半力,拉力 F 是物重的 1/2,即 G2=2F。图(3)是滑轮组:承担重物和动滑轮的绳子有三段拉力 F 是物重的 1/3,即 G3=3F。图(4)的滑轮组:承担重物和动滑轮的绳子有两段,拉力 F 是物重的 1/2,即 G4=2F。物重最大的是 G3,正确的选项是 C。答案:C3.如图 13-5-8 所示,用三种方法拉动同一物体在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是 F1、F 2、F 3。则( )图 13-5-8A.F1F 2F 3 B.F1F

9、 2F 3C.F2F 1F 3 D.F2F 1F 3思路解析:图(1)是定滑轮,其作用是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即物体前进过程中所受的地面摩擦力 f=F1。图(2)是动滑轮,其作用是省一半力,拉力 F2 是摩擦力 f 的 1/2,即 f=2F2 或 F2=f/2。图(3)是动滑轮,拉力 F3 是摩擦力 f 的 2 倍,即 f=F3/2 或 F3=2f。比较 F1、F 2、F 3 可知,F 3F 1F 2答案:D4.如图 13-5-9 所示,若每个滑轮重均为 1 N,在绳的自由端用力将重 25 N 的物体匀速提起,不计摩擦,则拉力 F=_N。图 13-5-9思路解析:滑轮 A 是定滑轮,滑轮

10、B 是动滑轮,承担重物和动滑轮的绳子有两段,拉力 F 是总重的 1/2。即 F= = =13 N。2动 滑 轮G15答案:13 N5.使用图 13-5-10 所示的滑轮,将重 200 N 的物体 M 沿水平地面匀速拉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120 N,则拉力 F=_N。 (绳子、滑轮重及摩擦不计)图 13-5-10思路解析:题图中所示的滑轮是动滑轮,其作用是省一半力,即拉力 F 是摩擦力 f 的1/2。F= f= 120 N=60 N。21答案:606.如果物体和动滑轮的总重是 90 N,用一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起来提升这个物体,所用的力可以是_N 和_N。 (不计摩擦)思路解析:用一个定

11、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起来提升这个物体,绳子的绕法有两种。一种是由 2 段绳子承担重物和动滑轮,所用的拉力是总重的 ,即 F=G 总 /2= =45 N。21290另一种绕法是由 3 段绳子承担重物和动滑轮,所用的拉力就是总重的 ,3即 F=G 总 /3= =30 N。90答案:45 N30 N7.如图 13-5-11 所示四个滑轮组,如果滑轮的重力和一切摩擦及丙组的板重不计,重物 G 的重力为 600 N。要将重物匀速提起,四种情况下拉力 F 分别为 F 甲 =_,F 乙=_,F 丙 =_,F 丁 =_。图 13-5-11思路解析:根据同一根绳子中拉力处处相等和每个滑轮的受力平衡可知:图甲,3

12、F=G,F= G= 600 N=200 N31图乙,8F=G,F= G= 600 N=75 N8图丙,7F=G,F= G= 600 N=85.7 N7图丁,2F=G,F= G= 600 N=300 N。21答案:200 N75 N85.7 N300 N8.如图 13-5-12 所示,利用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匀速向上提升重物。已知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 甲 =F 乙 =F 丙 =50 N。则:图 13-5-12(1)不计动滑轮重和绳与滑轮之间摩擦时,提升的物重分别是 G 甲 =_N,G 乙=_N,G 丙 =_N。(2)动滑轮重 3 N,不计绳与滑轮之间摩擦,提升的物重分别是 G 甲 =_N

13、,G 乙=_N,G 丙 =_N。(3)当物体被提升 2 m 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分别是 s 甲 =_m,s 乙 =_m,s 丙=_m。(4)如果物体被提升的速度都是 0.2 m/s 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分别是:v 甲=_m/s, v 乙 =_m/s,v 丙 =_m/s。思路解析: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它的作用:不省力,但是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 2 倍的杠杆,它的作用是: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首先分清滑轮是定滑轮还是动滑轮,然后找 F 与 G 的关系。答案:(1)50100150(2)4797147(3)2 46(4)0.2 0.40.69.如图 13-5-

14、13 所示,若加在绳的自由端的拉力 F=G/3,试画出绳子的绕法。图 13-5-13思路解析:若使拉力 F=G/3,则承担重物和动滑轮的绳子段数应是三段。绳子的起始端应先勾在动滑轮上,然后,再依次通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如下图。答案:如下图所示。10.如图 13-5-14 所示,当水平拉力 F 为 20 N 时,刚好使放在水平地面上的 200 N 的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图 13-5-14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能否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及对滑轮组的知识能否灵活运用。因为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滑轮组拉力 F和地面的摩擦力 f 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摩擦力,即 F=f 。又因为动滑轮由两段绳子承担阻力 F,那么 F=2F ,所以 f=2F。答案:摩擦力 f=2F=220 N=40 N11.一根绳子只能承担 5 000 N 的力,用它提起 1.8104 N 的重物,应选什么样的滑轮组?怎样绕线?画出绕线图。思路解析:先利用滑轮组计算拉力的公式 F=G 总 /n 算出绳子的段数 n。n=G 总 /F=1.8104 N/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