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精心谋划 点面结合 扎实有效——“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研究结题报告(网友来稿)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7008108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凝心聚力精心谋划 点面结合 扎实有效——“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研究结题报告(网友来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凝心聚力精心谋划 点面结合 扎实有效——“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研究结题报告(网友来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凝心聚力精心谋划 点面结合 扎实有效——“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研究结题报告(网友来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凝心聚力精心谋划 点面结合 扎实有效——“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研究结题报告(网友来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凝心聚力精心谋划 点面结合 扎实有效——“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研究结题报告(网友来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凝心聚力精心谋划 点面结合 扎实有效——“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研究结题报告(网友来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凝心聚力精心谋划 点面结合 扎实有效——“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研究结题报告(网友来稿)(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凝心聚力 精心谋划 点面结合 扎实有效“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研究结题报告(网友来稿)无为县教研室 盛书山一、概况为了改革“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改革“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启动我县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们于1997年下半年开始进行“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初期实验研究工作。1998年9月被立项为县级科研课题,后又被批准立项为安徽省1999年教育科研课题,下达文号是“安徽省教育教委会文件教科研(1999)01号。”我们组成了30多人的课题题组,组织了近百名中学语文教师,历时三年,进行了广泛泛的实验研究。主要步骤是:拟订实验研究“子课题”44

2、4个,供教师自由选择研究;确定实验校、实验班和实验教教师;课题设计者巡回作本课题的讲座,并将其撰写的研究究论文“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初探再探三三探印发至各校;每年召开一次“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进进教学法研讨会,交流和总结各地在实验研究中的新做法法和新经验;举行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一台戏戏观摩教学”活动,举行“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法示范课教学”活动等,使本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扎实有有序地展开。根据本课题“实验研究方案”安排,实验研究究定于2001年8月结题。二、方法 (一)启动。1997年下半年课题设计者提出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学法实验课题后,得到了教研室领导的支持,随即深入学校校进

3、行广泛的宣传,所到学校的老师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趣,并主动进行实验探索,笔者又将该课题的目的、意义和和设想,结合实验教师教学实际,形成了中学语文异步推推进教学法初探,发至各校。老师们对课题的目的、。意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纷纷主动进行研究和探索。他们在在探索中越发 认识了它的价值,积极性越发高涨。为了了引导该课题的研究向纵深发 展,便于教师从小处着手手,笔者又拟订了30个研究“子课题(后来增加到44个个),让老师们在综合实验的同时,侧重研究一两个“子课课题”或作老师撰写时的选题参考。由于“子课题”系单项项或微观命题,教师难以孤立地深入地研究,且缺乏操作性性,又无法测量,故不鼓励教师申报“子课题

4、”作为实验课课题。同时,一开始还有这样的考虑:因为我们的实验是探探索性实验,尽管实验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但也有失败的的可能,一旦“点”上的综合实验失败,那木“面”上的“子课题”实验就失去了依托,就会造成损失。为了指导面面上的实验操作,笔者又撰写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法再探、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三探,提出了中学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基本模式,回答了老师在实验提出出的问题。至此面上的实验便在较为完整的理论指导下进行行。为了使实验有组织地进行,我们还成立了三十几位教师师组成课题组。 (二)发展。老师们在实验过程中必然然要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实际问题。笔者深入到十几个乡镇镇和多所中学听评实验课,作本课

5、题的讲座等。1999年年10月被确立为省级科研课后,我们立即以科学的力法指指导和规范实验工作。先后确立了严桥初中、旭光初中、赫赫店初中、苏塘初中、三溪初中为实验校,还在无为中学、汤沟中学、六洲中学、严桥中学确定了实验班。实验教师师周可学、肖晓、丁少国、王开东、汤金玉、汪精平、马启启群、丁传铎、邢杨荣等老师,三年来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实验,取得可喜的成果。同时面上的实验也33-间断。为了及时总结课题实验的实践经验和阶段性的成成果,理清本课题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思路,进一步深化化其理论研究和交流实验经验,我县分别于1998年122月、1999年11月和2000年12月召开了三次“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

6、进教学法研讨会”。无城、石涧、严严桥、白茆、太平、二坝、泥汊、牛埠、赫店等乡镇和学学校也分别举行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公开教学”和和研讨会。全县绝大部分中学都把本课题研究作为教研纽活活动的重要内容,并列入了学校教研工作计划。 (三)深化。为了引导老师们的研究和探索沿着预期的目标锲而而不舍、扎实有效地进行下去,我县将“点”上实验教师师的经验总结和在省、市、县获奖的部分论文和优秀教案案编印成册,供老师们内部交流, 1999年11月113日我县在旭光初中,举行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法一台戏观摩教学和说课活动”;20阗年11月月28日在无为中学举行了“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法示范课教学”活

7、动。以示范引路,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把该教法引入了我县中学语文教师们的课堂。 (四)策策略。一是我县中学语文教师均可自愿报名参加课题,也可可以自由退出,凡一学期不进行教学实验,不撰写研究论文文者,视为自动退出本课题组,即不在是本课组的成员和实实验教师。因为本课题的实验是“志愿者”的行为,依靠的的是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无强迫约束的手段和理由由,只能以“课题组成员”和“实验教师”名号的微薄诱导导力量劝阻畏难者。而对长期坚持实验者,我们及时为其总总结经验,并给他们提供信息和理论帮助。二是分阶段实实施,即“先死后活再创新提高”。第一阶段一律运用“四四阶六步”进行阅读教学,先在“必然王国”里运作。这就

8、就象新战士学打枪要“左眼闭,右眼睁,缺口对中心”一样样,先掌握要领,练好基本功。第二阶段,因在第一阶段“死”的过程中,必然要遇到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而而引导教师深入思考,寻找解决“四阶六步”在不同课文教教学中遇到的困难,逐步使教师依照本教法的要义及其操作作要领,灵活运用“四阶六步”,即可以单独使用某“阶”某“步”,又可以综合、变序、交叉使用。第三阶段在深深入实践,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教师各自异步推进教学的的实际需要,再创编其变式,既可以不断丰富本教法的内涵涵,又可以在体现本教法的共性特点的同时,充分展示每位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个性特色。第四阶段,逐步使本教法达达到前瞻性和适应性的统一,科学性

9、和实践性的统一,灵活活性和操作性的统一,逐步进入异步推进教学的“自由王国国”,达成锻炼和提高教师,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目标。三是点面结合。我县既有实验校,也有实验班,也也有许多志愿兵在当“无名英雄”。因此要做到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点面结合。让“点”上的教师严格按程序操作作,严格控制无关变量,让其出“纯品”,然后在“点”上上进行“观摩教学”“示范教学”,介绍经验展示“正宗套套路,让“面”上的教师听、评、学;同时让“点”上上教师听到“面”上教师的意见,并学习“面”上教师在“自然环境”中实验的经验。同时定期召开研讨会进行广泛泛的交流研讨,既推广“点”上的经验,又捕捉“面”上的的“闪光点”。还编

10、辑本课题的论文集供内部交流,相互学学习借鉴,取长补短。这样不仅丰富了本课实验研究的内涵涵,活跃研究气氛,而且还兼顾了实验研究的内在效度和外外在效度。四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验,选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反映学习语文循序渐进认知规规律的教学程序和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步骤;坚持理论联系实实际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将课题设计者在实践践中形成的经验和理论推向各位实验教师的课堂,接受检验验,及时修正错误,并在广泛的实践中丰富、改造、创新、完善。如初探中编制的教学程序操作性不强,且与分分层教学没有区别,我们就忍痛割爱,最终确定了老师们乐乐于接受的“四阶六步”作为本教法的基本模式,深受实实验

11、教师们的欢迎。五是采取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合的原则,确保研究的信度。三、结果 (一)构建了了基本教学模式。经过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的反复验证,最后确定了本教法的基本模式“四阶六步步”。“四阶”即:“引读感知阶段”,“启读生疑阶段段”、“研读演练阶段”和“运用迁移阶段”;“六步”即即:“指导预习同步教学分组讨论异步训练课堂小结一课外练”。这每“阶”每“步”都贯彻彻了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异步推进的教学思想想;每“阶”每“步”都有分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分层层启动方法:都溶进了学法的指导和习得。因此,这“四阶阶六步”既是全班的、分组的、个别的、课外的教学的系统统体现,又是分

12、层教学和点拨教学的有效载体。(详见:安安徽无为“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模式介绍,语文教教学通讯2(01年第6期)异步推进教学法基本模式式成功地将全班的、分组的、分层的、个别的教学方法融汇汇贯通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教学过程。它不仅是对不同层次次学生学习语文的异步推进,而且是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的异步推进,它把层次教学和点拨教学的理念溶入到具体的的教学过程之中,使之有序地展开。形成了依“序”而“活活”,“活”中有“序”的教学特点。本模式还充分顾及了了长期以来形成的语文教学常规和习惯?就是每“阶”每“步的名称也采用了大家常用的术语,使老师们感到亲亲切和顺手。实践证明,它是一种行之有效,老师们乐于运运

13、用的教学模式。 (二-健立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机制。一是因材施教的机制。它打破了“刀切”“齐步走”的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形式更为灵活多样,教学目标标更为分化具体,教学内容更切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教学学活动更具有立体交叉性,为课堂开辟了多向交流的渠道,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变“讲堂”为“学堂”的机制。它根治了那种一成不变的先生讲,学生听听“一讲到底”、“满堂灌”的陋习。因为“异步推进”的的课堂是容不得“一讲到底”的,“满堂灌”自然成了“犯犯规”的行为。同时教师也没有时间给每一个学生来一个“一讲到底”。教师只能用全班的、分组的、个别的教学形形式进行“精讲”,学生相对有了充裕的时间“

14、多练”了。三是教学的内控机制。在“四阶六步中,“四阶”是是学生学习语文循序渐进的四个认知阶段,教学必须遵循学学生的认知规律异步推进; “六步”中的每一“步”都都是面向全体、分类指导, 旨在推动全班学生异步前进进。同时“四阶”是“六步”的目标系统,“六步”是“四四阶”的操作系统。如“指导预”的目的与任务是“引读读感知”,“同步教学”是“启读”,“组织讨论”,“异异步训练”和“课堂小结”是“演读演练”,“课外练”是“运用迁移”等。这样每“步”的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学就会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就能步步登高,拾级而上,发发挥语文教学的整体功能与系统效应,可有效地防止负迁移移。 (三)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15、因课题实验的需要要,教师必须认真系统地学习教育理沦,研究教法;并主动动地借鉴和吸收别人的教改经验。县教委每年举行一次“全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研讨会”,他们要登台发言,全县每年进行本课题研究成果评选,他们要撰写论文、实实验报告、总结和教学设计等。各乡镇学校还举行了多次课课题研讨会和“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他们都都要一展身手。我县实验教师周可学同志代表本课题组在巢巢湖市20m年教科研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受到了省市市教科研部门专家的好评。目前全县已有几十篇关于本课题题的研究论文或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或在省、市教科研沦沦文评选中获奖。2000年我县举行了第二届“教坛新新星”评选活动,

16、共有几十名初中语文教师参平,而只有88名教师经学校、乡镇教办室和教研片的层层选拔脱颖而出出,参加了县级复评,而这8人都是本课题的实验教师。经经过县评,有6人被评为县级墩坛新秀”,2人被评为县县级“教坛新星”。这2人又评为市级“教坛新星”。可见见在本课题的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增长了才干,练就了高高超的教学技艺,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促进进了农村语文教学改革。“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以其其指导思想明确,操作方法方便,赢得了广大农村教师的欢欢迎,并激发了老师们的教改热情。三年来,我县已有近百百名教师成功地将该教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有效地改变了原原来教学中的无“法”无“序”状态。有的老师深有感触地地说:“过去天天喊教改,但总觉得教改离我们还很遥远。现在通过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实验与研究,我们切切身地感受到教改已走进了自己的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