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越厚越结实?瓷砖越硬就越耐磨?瓷砖砖坯越白越少杂质?瓷砖吸水率低就是好瓷砖?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17006556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瓷砖越厚越结实?瓷砖越硬就越耐磨?瓷砖砖坯越白越少杂质?瓷砖吸水率低就是好瓷砖?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瓷砖越厚越结实?瓷砖越硬就越耐磨?瓷砖砖坯越白越少杂质?瓷砖吸水率低就是好瓷砖?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瓷砖越厚越结实?瓷砖越硬就越耐磨?瓷砖砖坯越白越少杂质?瓷砖吸水率低就是好瓷砖?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瓷砖越厚越结实?瓷砖越硬就越耐磨?瓷砖砖坯越白越少杂质?瓷砖吸水率低就是好瓷砖?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瓷砖越厚越结实?瓷砖越硬就越耐磨?瓷砖砖坯越白越少杂质?瓷砖吸水率低就是好瓷砖?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瓷砖越厚越结实?瓷砖越硬就越耐磨?瓷砖砖坯越白越少杂质?瓷砖吸水率低就是好瓷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瓷砖越厚越结实?瓷砖越硬就越耐磨?瓷砖砖坯越白越少杂质?瓷砖吸水率低就是好瓷砖?(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瓷砖越厚越结实?瓷砖越硬就越耐磨?瓷砖砖坯越白越少杂质?瓷砖吸水率低就是好瓷砖?瓷砖越厚越结实?瓷砖越硬就越耐磨?瓷砖砖坯越白越少杂质?瓷砖吸水率低就是好瓷砖?是由纳路特混凝土密封固化剂,密封固化剂,水泥地面硬化剂,混凝土固化剂,环氧地坪漆编辑整理。纳路特旗下混凝土密封固化剂抛光混凝土产品金钻磨石、筑硅磨石、抛光混凝土地面、苏珀诺墙面系列、苏珀纳幕墙系列等,产品具有无(无TVOC、无缝),防(防尘、防滑、防水)、抗(抗压、抗渗)、耐(耐腐蚀、耐摩擦、耐刮伤),规格高端,样式多选的显著特点,适合全屋装修装饰。这些产品整体无缝,现场浇制,无缝显得高端大气,还可以放出负氧离子,让人心旷神怡。与之对比

2、的大理石、瓷砖既消耗资源、又消耗能源、还污染环境,大理石和瓷砖还有辐射性。一、关于瓷砖的4个知识抛析“学问一”:瓷砖越厚越结实?观点某品牌代理商认为:适合消费者的产品才是好产品,瓷砖厚薄确实能代表质量对于瓷砖的选购标准,余强认为了解一些常识还是很有必要。在同样规格、同样类别的产品下,越重的瓷砖肯定比轻的瓷砖质量要好,原因是越重的砖密度会越高,说明压机的作用力比较大。余强在向消费者介绍产品时,会先了解客户的装修风格,家里需要搭配的家具等等,充分了解客户的一些基本信息后才会推荐一些适合的产品给对方,而并不是将店内贵或是获利高的产品直接强压给客户,给人造成不舒适的感觉。解读瓷砖并非越厚就质量越好。从

3、初的水磨石到现在的瓷砖,用来铺地的材料好像都有着“厚重”的特点,这既与此前的工艺技术限制有关,也与中国消费者的传统观念有关,消费者普遍认为越厚的瓷砖越耐用,越抗压,给人的感觉更加实在。虽然陶瓷砖国际标准和旧版的陶瓷砖国家标准并未规定陶瓷砖的具体厚度范围和数值,但在2015年出台的陶瓷砖的新国标(GB/T 4100-2015)中则明确增加了对厚度的相关规定。新版陶瓷砖国家标准显示,表面积小于3600 cm2的干压陶瓷砖,其厚度要小于10mm;表面积在3600 cm2到6400 cm2之间的干压陶瓷砖,其厚度要小于11mm;表面积大于6400 cm2的干压陶瓷砖,其厚度不能超过13.5mm。可以看

4、出,陶瓷砖新国标对陶瓷砖厚度的限制为厚不能超过13.5mm,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厚度在13.5mm之下的陶瓷砖,其抗折强度、耐磨度等指标依旧符合标准,实际上这一限制正是为了促进陶瓷砖的薄型化。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建筑陶瓷行业节能降耗要求的逐渐提高,绿色环保的薄型陶瓷砖和陶瓷薄板逐渐成为国家和行业力推的产品,但在国内消费者普遍的消费惯性中依然认为,陶瓷砖是易碎物品,减薄后的薄型陶瓷砖和陶瓷薄板更加让人没有安全感。从物理性能来看,尽管薄型陶瓷砖和陶瓷薄板的厚度只有传统陶瓷砖的一半,但是产品使用强度并不比传统瓷砖差,在韧度上甚至强于传统陶瓷砖;而在生产方面,由于薄型陶瓷砖和陶瓷薄板比传统陶瓷砖节省了约50%

5、的原材料,因此也降低了近一半的综合能耗,对节能减排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就使用价值来讲,陶瓷砖多用来铺地和上墙,铺地时由于砖与地面充分接触,其抗折强度与所受冲击力有关而与厚度无关,而且薄的陶瓷砖也更节省空间。如果用来上墙的话,薄的陶瓷砖体积小,质量轻,安全性反而会更好。瓷砖的强度关系到它的承压性和抗折性,而强度又取决于它的密度。对此,消费者在挑选瓷砖时,特别是对于选择客厅等公共空间的地砖而言,可以通过查看瓷砖背面颗粒的细腻程度来鉴别瓷砖强度的高低,一般情况下,瓷砖颗粒越细腻,致密度越高,其破坏强度就越高。“学问二”:瓷砖越硬就越耐磨?案例不少商家会用钥匙、剪刀等尖锐物品划刻瓷砖表面,以此来显示瓷

6、砖的耐磨性好。实际上,钥匙、剪刀这些金属的莫氏硬度仅为5-6,而抛光砖的莫氏硬度为7-9,抛釉砖的莫氏硬度也超过了6,因此钥匙、剪刀难以在瓷砖表面留下划痕是正常的。况且,这些方法也只能说明瓷砖的硬度高,却并不能说明瓷砖的耐磨性有多好。解读陶瓷砖新国标中并未对瓷砖的硬度作出规定,却对有釉砖和无釉砖的耐磨性有着明确的规定:对于吸水率小于3%的无釉地砖,其耐磨损体积要小于175mm2;对于吸水率大于3%而小雨6%的无釉地砖,其耐磨损体积要小于345mm2;对于吸水率大于6%而小于10%的无釉地砖,其耐磨损体积要小于540mm2。而对于有釉地砖耐磨性,陶瓷砖新国标划分了从0到5共六个级别,分别用不同的

7、“可见磨损研磨转数”对应,级别越高,意味着瓷砖的耐磨性越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单用尖锐物品划刻瓷砖来鉴别瓷砖的耐磨性是不可靠的。瓷砖承受的不只是尖锐物的划刻,更多的是长年累月的踩踏和摩擦,此外,微晶石由于其产品特殊性表面硬度较低,因此不可用划刻的方法来鉴别。“学问三”:瓷砖砖坯越白越少杂质,瓷砖就越好?案例消费者在购买瓷砖的时候,经常认为瓷砖的坯体越白越好,他们认为白的越纯,就没有杂质,这就是好砖。解读瓷砖坯体由粘土、石英、长石煅烧而成,原料呈现白色,加之烧制之前,原料会进行除杂,一些有色金色如铁离子等就过滤出去,从而得到比较白的坯体。目前,中国有广东、淄博、高安、夹江、河南等陶瓷生产基地,每

8、个地方的原材料呈现出一些差异,比如广东的粘土偏白,而夹江的土质偏黄,同样工艺和流程下来,广东砖烧制的坯体偏白,而夹江的就偏红,即使通过各种除杂处理,夹江的瓷砖的坯体没有广东瓷砖那么白。其他产区也是一样,由于土质的原因,烧制的瓷砖坯体都没有广东的白。由于瓷砖品牌绝大部分聚集在广东,在业内以及消费者心中,广东的瓷砖就是好砖。于是在有些导购的误导下,消费者就以坯体的白度来分辨瓷砖是不是广东货,从而来断定瓷砖的优劣。这种方法有几分道理,因为目前有一些厂家,因为设备、工艺等原因,在原料除杂的过程中不彻底,导致瓷砖坯体呈现出灰、黑、黄等颜色,这种砖确实没有除杂彻底的白坯体好。据了解,目前重庆市场流通的瓷砖

9、主要产自广东产区、淄博产区和夹江产区。三者比较而言,广东产区的瓷砖坯体普遍较白,夹江产区的瓷砖普遍是黄中带黑点,而淄博产区坯体没有广东产区的白,而且里面夹杂有少许黑点。当然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只是一个整体比较。值得一提的是,“白的就是纯的,也就是好的,”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这种判断误区后,其他一些产区就投消费者所好,比如,淄博、或者河南等一些产区的企业便在瓷砖原料中添加滑石粉使得烧制出的瓷砖的坯体出奇的白,白度超过广东砖。消费者看到这种白坯体后,就会误以为是纯度很高的坯体,从而认为这就是好砖。延伸事实上,瓷砖坯体呈现白色并非意味着原料杂质少,而是因为使用了白泥这类高白度的原料。我国白泥资源储量低,

10、随着陶瓷行业的大力发展,白泥资源已基本开采殆尽,所以近年来市面上瓷砖坯体的白度较之前已有所下降。但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瓷砖生产厂家多使用在泥料添加硅酸锆的方法来提高坯体的白度。硅酸锆是一种好的乳浊剂,被广泛用于各种建筑陶瓷,卫生陶瓷,日用陶瓷,以及工艺品陶瓷等的生产中。其增白作用主要是因为烧成后形成的斜锆石可以对入射光波形成散射,这种散射会产生乳浊增白效果。不少消费者又因此担心瓷砖的放射性问题,但实际上,硅酸锆本身并没有放射性,但由于硅酸锆的原料是矿物锆英砂,因此不可避免地会混有少量的放射性杂质,如Ra(镭)、U(铀)、Th(钍)、K(钾)等,因此硅酸锆在陶瓷砖中用量极少且有着严格的规定。硅

11、酸锆在陶瓷砖的应用,一种是用在釉中,另一种是用在坯体中。陶瓷砖的施釉厚度一般不超过5mm,釉在一片陶瓷砖的质量百分比也不足5%,而釉料中硅酸锆的用量一般不超过20%,否则会影响表面装饰效果,因此对于整片陶瓷砖来说,釉用硅酸锆的质量不超过1%。以相对放射性较高的海南锆英砂生产的硅酸锆为例,根据核素质量含量和放射性比活度可算出,瓷砖釉中硅酸锆的IRa为0.286,Ir为0.237。远低于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国标(GB 6566-2010)中A类材料的标准(A类装饰装修材料,要求IRa1.0,Ir1.3,产销与适用范围不受限制。IRa为内照射指数,Ir为外照射指数,皆为表示放射性的参数)。而在陶瓷

12、砖坯体的应用中,硅酸锆的添加量一般不超过2-3%。硅酸锆是陶瓷砖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虽然含有一定放射性的杂质,但因为在陶瓷砖中用量占比较少,对人体的影响微乎其微。不过并不排除一些不法厂家为了追求美化坯体而在瓷砖中过量添加硅酸锆,所以消费者在购买瓷砖过程中,要留意瓷砖的3C认证和所属的放射性类型,不符合或不注明类型时为不合格。(A类材料使用不受限制;B类材料不可用在民用建筑的内饰面,只可用在民用建筑的外饰面及其他建筑的内外饰面;C类材料不可用于民用建筑,只能作为其他建筑的外饰面)“学问四”:瓷砖吸水率低的就是好瓷砖?案例以某建材公司员工的经验,很多消费者在选购瓷砖过程中首先会问商家:这瓷砖

13、是全瓷的还是半瓷的?在消费者的认知里,全瓷的砖比半瓷的好,因为全瓷砖瓷实,吸水率较低,半瓷的砖如果吸水过多的话可能会因为热胀冷缩导致瓷砖龟裂或剥落。但实际上,经销商在介绍瓷砖时都不会告诉消费者这款砖是全瓷还是半瓷,在帮助消费者选购瓷砖产品时应当视用途和类别而定,从应用空间的角度去引导消费者选择产品。解读实际上,全瓷半瓷的说法并不科学,瓷砖的瓷化程度主要在于吸水率的高低。吸水率是指瓷砖在充分吸水后,所吸水的重量占瓷砖本身重量的百分比,它反映出瓷砖的闭气孔和开气口的多少。对于地砖来说,吸水率低,说明产品的瓷化充分,毛细孔少,耐污性强。陶瓷砖新国标中规定的瓷质砖吸水率标准为低于自身重量的0.5%,因

14、此虽然都是瓷砖,却不一定是瓷质砖。一些厂家为了追求产量,节约成本,降低了瓷砖的烧成温度,缩短烧成周期,这样生产出来的瓷砖吸水率就会比正常的高,也就是消费者所说的“半瓷”。但对于上墙的瓷片来说,吸水率高不一定是坏事。因为墙砖需要一定的吸水率来保证水泥砂浆和墙面更好地贴合,使铺贴更为牢固,降低瓷片的空鼓率。在国家标准中,瓷片产品的吸水率为大于自身重量的10%。因此,消费者在选购墙砖或瓷片产品时,不可迷信吸水率越低越好的说法。不少消费者会在购买瓷砖的时候通过将水倒在瓷砖背面,然后观察渗水程度来判断瓷砖吸水率的大小,其实这种做法并不靠谱。瓷砖的吸水率只有百分之零点几,因此在瓷砖背面倒的一点点水是很难看

15、出瓷砖到底吸了多少水的,到底有没有超过0.5%也很难判断。另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瓷砖正面接触水的几率比背面大得多,所以在购买时其实测试正面比背面更有必要。但因为瓷砖正面一般都会经过施釉和抛光,倒再多的水也很难看出端倪,所以对于倒水检测瓷砖吸水率的方法,消费者应当理性看待。总结:瓷砖并非越厚越结实,硬度高并不代表耐磨性能好,砖坯越白杂质未必就少,吸水率高低不能决定一块砖的好坏!二、怎样辨别瓷砖的好坏1、看。主要是看瓷砖表面是否有黑点、气泡、针孔、裂纹、有无划痕、色斑、缺边、缺角玻化砖还要注意是否有漏抛、漏磨等缺陷,是否变形。看瓷砖吸水率,用水滴在砖背面,扩散面积越小,吸干时间越长,吸水率越低,质

16、量越好;查看底胚商标标记,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底胚上都有清晰的产品商标标记,如果没有的或者特别模糊的,建议慎选!2、掂。就是掂分量,试瓷砖的手感,同一规格产品,质量好,密度高的砖手感都比较沉,反之,质次的产品手感较轻。3、听。通过敲击瓷砖,通过听声音来鉴别瓷砖的好坏,下面按照厨卫墙地砖和玻化砖两个方面来介绍:敲击方法:1)墙砖或者小规格瓷砖一般是用一只手五指分开,托起瓷砖,另一只手敲击瓷砖面部,如果发出的声音有金属质感的,瓷砖的质量较好。2)大地砖(客厅等地面是使用的玻化砖或者仿古砖)用一只手提起瓷砖的一边,用另一只手的手心上部敲击瓷砖的中间,如果发出的声音浑厚且回音绵长如敲击铜钟之声,则瓷砖的瓷化程度较高,耐磨性强,抗折强度高,吸水率低,不易受污染,若声音混浊,没有回音,则瓷化程度低(甚至存在裂纹),瓷砖的胚体煅烧不充分,耐磨性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