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题库-详细解析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700220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1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政治题库-详细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考研政治题库-详细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考研政治题库-详细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考研政治题库-详细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考研政治题库-详细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题库-详细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题库-详细解析(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研政治必做1800题(1)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别提示 10年来本章单项选择题、多所属哲学派别、哲学内涵的认定。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特别是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认定)、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基本特性。2006年大纲新增知识点:无。第1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一、选择题1.一切哲学都是()A.智慧之学B.各门科学的总和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人们自发的世界观2.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指()A.将一切具体科学包括在内的哲学B.马克思主义哲学C.正确反映时代本质要求的哲学D.德国古典哲学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实践和认识的关系B.思维和存在

2、的关系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D.物质和运动的关系4.哲学的党性是指一切哲学()A.作为意识形态都具有阶级性B.都不能回避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都不能超越进步阶级和保守阶级的对立D.都不能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5.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D.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标准6.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指()A.思维和存在能否在一定条件下等同起来B.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C.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D.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问题7.能够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是()A.朴素唯物论B.庸俗唯物论C.机械唯物论

3、D.辩证唯物论8.二元论认为精神和物质同为世界的本原,但最终陷入()A.折衷主义B.唯心主义C.神秘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9.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机械唯物论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10.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是()A.古代原子论、近代原子论、现代原子论B.庸俗唯物主义、自然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D.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11.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A.唯心主义B.经验主义C.不可知论D.二元论12.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A.辩证法

4、和认识论相分离B.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离C.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离D.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相分离二、选择题13.下列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A.物是感觉的复合B.存在就是被感知C.我思故我在D.世界不过是意志的表象14.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A.天下只是一个理B.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C.天下之物,皆实理之所为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15.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下列关系具有哲学基本问题性质的有()A.天人关系B.理气关系C.形神关系D.心物关系16.当今科学高度发展的时代,还有人相信唯心主义,这是由于()A.剥削阶级的偏见B.客观世界仍然存在着大量未知的领域和不解之谜C.私有制度的存

5、在D.主观和客观永远存在着矛盾17.唯物主义历史观发现的伟大意义是()A.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B.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及其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C.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D.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了理论武器三、分析题18.试分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的看法。19.试述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0.为什么列宁认为把唯心主义仅仅看成是胡说的观点是粗陋的、简单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含义。【解析】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这是教科书中对哲学含义的规定,符合一切哲学的规定。B项是描述古代哲学的状

6、况;D项则与C项不符合;该题的最大干扰选项是A,此项太泛化,其实,一切科学都是智慧之学。【拓展】做该题需要考生结合教材给哲学提供的基本含义,得出最佳答案。2.【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哲学的时代本质。【解析】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而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这是从其时代本质的一般要求而言的。A项是描述古代哲学的状况;对于B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资本主义时代,它并不能替代哲学的一般时代本质含义;D项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主要来源。【拓展】做该题时考生要注意: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指哲学的一般时代本质,而不是指某

7、一个具体时代的精髓(如B项)。3.【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恩格斯明确总结出的,也是哲学教科书上明文规定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最抽象的概括:A、C和D项都只是B项的一个方面。【拓展】由该题可受启发:对于最一般、最基础性的知识,考生一定要牢牢掌握、深刻体会,这样才能触类旁通、随机应变,因为,万变不离其宗。4.【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哲学的党性。【解析】哲学的党性是由其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何者为第一性)演化而来的;考生不妨可以这么理解哲学的党性问题:信物质(唯物主义)还是信精神(唯心主义)。A、C两项其实是哲学研究者的政治立场,而非

8、哲学本身的党性;B项较A、C两项更具迷惑力,但是考生只要抓住党性问题的源头或本质,也可以明确排除该项。5.【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解析】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由此可以明显得出它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B项由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划分;D项:唯理论与经验论是旧哲学认识论的两大派别,它们分别只从理性和感性两个层面上寻找知识、理论的源泉,实际上可以归结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内容。【拓展】做此题时,考生要紧密结合题干的设问。6.【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解析】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就是指思维能不能认识、

9、把握存在。但是,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是差异中的同一,而不是等同,所以A项不对;思维与存在的第一性问题才是划分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标准,所以C错;D项只牵涉到思维而没涉及存在,不对。【拓展】做此题的关键是要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有细致、准确的把握。7.【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立场。【解析】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理论基础。朴素唯物论试图在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庸俗唯物论混淆物质和意识的严格界限,取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机械唯物论认为世界上物质的变化在根本上只有位置和数量的变化,所以,虽然它们都承认世界是物质的,

10、但是都没有彻底认识到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多样性,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拓展】当然,此题要选出正确答案不难,当在历史领域也是唯物主义的时候,即将包括社会历史领域在内的整个世界看作是物质的一元世界,此即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也就是辩证唯物论。8.【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二元论的基本观点。【解析】二元论认为世界有物质与精神这两种各自独立、性质不同的本原,但是二者最终都会统一于上帝或其他精神性的实体,从而陷入唯心主义。A项:折衷主义是将世界统一于存在等中性、模棱两可的东西,对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避而不谈,或是折中处理,即认为物质与精神都是存在;C项:神秘主义是通过从外部世界返回到内心,在静观、

11、沉思或者迷狂的心理状态中与神或者某种最高原则结合,或者消融在它之中。【拓展】做此题的关键是要认识清楚二元论其实是唯心主义的一个特殊变种,它企图通过变相隐晦地将物质与精神统一于上帝等精神性的实体。9.【答案】D【考点】本题要求考生对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的观点有所了解。【解析】朴素唯物论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也叫自发唯物论,是唯物主义的初级形态。B项:唯意志论的核心思想将世界的本质看作意志。该题的最大干扰项是A项:宿命论认为在人类诸多神秘变化的命运现象中存有一些定数-而这些也可称为必然法则的定数,即是组合世间诸法相的基本力量,有种神秘的气息,但是题干中荀子的观点是朴素唯物论的体现,是在当时条件下的一种

12、正确认识。【拓展】做此题要结合题干作者的时代背景,细致区分几种观点。10.【答案】C【考点】本题要求考生对唯物主义的哲学史有所掌握。【解析】A项本身的分类标准就不对;B项不确切;D项是关于辩证法的分类。【拓展】从题干的阶段与选项C中的古代、近代、现代的呼应就可以找出一些暗示。11.【答案】C【考点】本题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考查。【解析】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即思维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显然,唯心主义、经验主义和二元论都有承认世界的可知性的例子,故A、B、D三项都排除。【拓展】做此题关键要仔细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是划分哲学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和依据。12.【答案】D【考点】本题考

13、查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解析】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就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其他三项都只是该根源的一个侧面或一个结果,或与唯心主义产生谈不上根源上的关系。【拓展】做此题的关键是要深刻把握唯心主义的本质。答案与解析二、选择题13.【答案】ABCD 【考点】本题是对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确认。【解析】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主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本题中感觉、感知、思、意志都是属于人的主观精神的范畴。【拓展】要抓住主观唯心主义的根本特点,即主观二字,而不是其作为唯心主义的一般特征。14.【答案】ABCD【考点】本题是对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确认。【解析】本题四个选项的理、绝对观念、实理、上帝意志都

14、属于客观精神的范畴。【拓展】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都认为精神性的东西是世界本原,其区别是前者认为人自身拥有的主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而后者则认为人之外的精神性本原是第一性的。15.【答案】ABCD【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传统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的理解。【解析】天与人、气与理、形与神、物与心是在物质与精神层面上的关系,它们都是具有哲学基本问题性质的问题。16.【答案】ABCD 【考点】本题考查当今高科技时代存在唯心主义的原因。【解析】A项是阶级根源;B项是生产力根源:再发达的科技,也不能够解决世界全部之谜,对世界无知就会产生唯心的看法;D项:唯心主义本身就是由于过分强调了主观方面的结果。17.【答案】ABCD 【考点】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产生的伟大意义。【解析】四个选项完整地揭示了唯物史观发现的伟大意义,故全选。答案与解析三、分析题18.【答案要点】(1)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不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4分(2)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3分)只有不可知论才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2分19.【答案要点】(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亦即谁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