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十二五规划汇编-信息公开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6999899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447 大小:2.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大学十二五规划汇编-信息公开_第1页
第1页 / 共447页
西南大学十二五规划汇编-信息公开_第2页
第2页 / 共447页
西南大学十二五规划汇编-信息公开_第3页
第3页 / 共447页
西南大学十二五规划汇编-信息公开_第4页
第4页 / 共447页
西南大学十二五规划汇编-信息公开_第5页
第5页 / 共4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十二五规划汇编-信息公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大学十二五规划汇编-信息公开(4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南大学“十二五”规划汇编二一二年六月前 言“十二五”是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重庆市加快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学校在“十一五”的基础上抓住新机遇、实现“两项显著转变”的关键时期。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2009年12月17日,就启动了西南大学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西南大学“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是对未来五年西南大学发展的宏观把握,经过了充分的前期调研、民主讨论,前后经历了10次大的修改,历时两年才最终形成。学校各二级单位和校区规划是西南大学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学校总体规划制定同步进行,在学校总体规划的宏观指导下,经过“两下两上”两个阶段的修订过程,凝聚了全体师生员工的

2、智慧,统一了思想认识,使“分类指导、分类建设、分类管理”深入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各个部门、直属单位理清了发展重点,各个学院、研究所明确了发展定位,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落到实处。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下,“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现在已经圆满完成。现特将各规划汇编成册,以期通过汇编将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体系所属的规划在实践应用上做到理顺归类,力争科学、全面地指导我校“十二五”发展,将其明晰地呈现给各位领导、专家和广大师生员工,以满足实践和研究的需要。本书还将作为西南大学历史发展的见证,存入档案。发展规划处 二一二年六月目 录西南大学“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

3、发展规划1西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十二五”发展规划7西南大学师资队伍建设计划(2012-2020年)11西南大学“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5西南大学“十二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25西南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33西南大学校地合作“十二五”发展规划37西南大学基建后勤处“十二五”发展规划47西南大学国资处“十二五”发展规划52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56西南大学数字校园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62西南大学图书馆“十二五”发展规划81西南大学档案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93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十二五”发展规划98西南大学校办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103西南大学实验农场“十二五

4、”事业发展规划120西南大学附属小学“十二五”发展规划126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十二五”发展规划130马克思主义学院 “十二五”发展规划138经济管理学院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146法学院 “十二五”发展规划154教育学部“十二五”发展规划161心理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169体育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173文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179外国语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194新闻传媒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208音乐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217美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221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227数学与统计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232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

5、信息工程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236化学化工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242生命科学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253地理科学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258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266资源环境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275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软件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283工程技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293生物技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298纺织服装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305食品科学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313园艺园林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326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338植物保护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344动物科技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350药学院 中医药学院“十二五

6、”发展规划357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370应用技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376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383柑桔研究所“十二五”发展规划393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研究院“十二五”发展规划433西南大学“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学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了保证学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按照“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的战略发展目标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编制西南大学“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为主题,将工作重心从

7、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发展。二、发展目标(一)学科发展目标1实现学科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的转变,促进学科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完善综合大学学科结构。2集中打造教育科学、农业科学、生命科学等优势领域,力争主要学科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基本实现国家重点学科的布局。3加速提升哲学、法学、文学、历史、理学、管理学等门类在国内的影响力,有若干一级学科进入国内前列,在基础学科内基本完成一级学科博士点的覆盖。4在经济学、艺术学、工学、医学(药学)等门类培育一批新的学科增长点。(二)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1研究生教育规模适度发展。在校全日制研究生的总规模达到12000人,全日制研究生与本科生的规模比例达到

8、1:3。2研究生教育结构合理布局。研究生教育的学科、层次、类型结构符合高水平综合大学的要求。博士研究生数量有所增加,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规模均衡发展。3研究生教育质量明显提高。质量保障体系完备,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体制机制科学有效,教育质量整体优良且显示度高。4研究生教育综合实力增强。把学校建成我国研究生教育强校,力争成为全国研究生院单位。三、主要任务(一)合理布局,优化学科结构结构调整是“十二五”学科建设的杠杆。围绕高水平学术研究、综合大学学科布局和社会服务需要三个层面,对已有和新增学科进行整体规划、优化结构、合理布局、规范设置、分类建设、有序发展。在教育科学、农业科学、生命科学及其他具备一定

9、条件的领域,高起点、高标准地有序建设一批研究型学部、学院和学术机构,集中校内外优势资源,构建开放性平台,探索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人才培养和管理运行机制,树立国际化视野,引领学科可持续性发展。制定基础学科发展振兴计划,加速提高基础学科建设水平和国内影响力,合理布局、有序发展新的学科增长点,集中建设一批国内高质量的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以应用学科、技术学科为载体,建设好化学工程、数字农业、特种烟草、动物医学、资源环境、城乡统筹、现场心理学、抗战大后方文化等社会服务项目,打造一批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并重的学科平台,促进交叉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二)规范设置,促进有序发展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新学科目录和学校发

10、展需要,按照学校公布的学科专业设置实施办法,整体推进目录调整、队伍整合及新增学科专业设置,确保已有和新增学科有计划、有重点、有条件、有质量的建设发展。1努力发展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在“十二五”期间,按照学科基础和学科布局需要,拟新增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重点建设领域: 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学、地理学、水产、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林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艺术学等。拟新增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重点建设领域:理论经济学、法学、地质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药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等。2稳步发展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

11、点在“十二五”期间,增设目录内博士、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遵循合理发展的思路,按照西南大学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管理实施办法实施。按优化学科结构、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原则,拟增设目录外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重点领域:应用经济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药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林学、公共管理、工商管理、体育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法学等。拟增设目录外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以工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门类为重点建设领域3积极增设适应社会与学科需求的交叉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重点发展化工、生物技术、能源、资源、环境、信息、材料等领域。 (三)分类建设,提高综合效益依照“有限

12、资源、有限目标,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原则,根据学科布局规划对学科实施分类指导、分类建设、分类考核。通过“211工程”建设项目,促进一流学科进一步发展,带动相关学科形成优势学科群。通过研究型学部(院)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率先建设一批以科学研究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为主要职能的研究型学部(院),探索校院管理模式,引领其他学院共同发展。通过校学科建设项目,设立基础学科、应用和技术学科平台建设专项,在基础学科、应用和技术学科领域加强团队建设,改善工作条件,提高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综合能力。(四)加速结构调整,稳步发展教育规模1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规模适当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尽量争取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

13、,接收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研究生,主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实现年招生总规模达到4500人,保证实现总规模目标。合理规划各单位招生规模。根据培养条件,分类指导、合理规划各二级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教育规模,通过计划切实做好规模调控。2加速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提升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争取增加博士生招生数量,大幅度提高全脱产博士研究生比重,达到50%以上。调整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硕士生招生数的增量全部用于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有专业学位点的相关学科(学院)逐步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实现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招生比例达到6:4。(五)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培养质量1改革研究生招生选拔办法。探索不

14、同类型的研究生招生选拔考核内容和方式,加强创新能力考查,发挥和规范导师在选拔录取中的作用,提高生源质量,实现研究生招生与科技创新工作的有机结合。2继续支持研究生创新实践。加强创新平台建设,通过实施各级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完善资助与激励制度,支持研究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全面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促进研究生多出优秀科技成果,培育35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探索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适时修订和制定不同层次、类型或规格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培养要求;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继续支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做好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和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各项工作,

15、探索产学研互动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有效模式和运行机制。4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拓宽渠道,切实做好“建设高水平大学国家公派出留学研究生项目”,启动校级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计划,广泛开展国际联合培养,联合培养博士生的比例达到15%;积极开展留学研究生教育服务,逐年扩大来华留学研究生规模。(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就业服务水平1强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研究生政治理论课改革试点工作,创新教育方式,改革教育内容,有效开展安全稳定、学术道德和形势政策教育,搭建研究生实践平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和文化体育活动。支持研究生群团组织建设,提高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成长的素质和能力。2提高研究生就业服务水平。不断改进就业指导服务方式,完善研究生就业服务信息平台,提高就业信息服务效率和质量,广泛开展研究生择业观和就业创业素质教育,拓宽就业渠道,不断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确保研究生年终就业率在85%以上。四、保障措施(一)队伍保障1学科队伍。依照学科团队建设需求,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