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微课堂第1期】张霄霞老师《危险源辨识》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1698253 上传时间:2017-09-03 格式:PDF 页数:101 大小:10.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微课堂第1期】张霄霞老师《危险源辨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安全微课堂第1期】张霄霞老师《危险源辨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安全微课堂第1期】张霄霞老师《危险源辨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安全微课堂第1期】张霄霞老师《危险源辨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安全微课堂第1期】张霄霞老师《危险源辨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微课堂第1期】张霄霞老师《危险源辨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微课堂第1期】张霄霞老师《危险源辨识》(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险源培训课件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环境 破坏的 根源或状态 。 它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环境、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以是产生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 认识危险源 目的明确 1 为各级的安全管理、安全操作、安全规避提供有效地针对性;使安全投入、治理更具目的性; 促使安全检查力度,有效避免危险源转化生产隐患,使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2 体现数据说话,掌握变化的规律,判定风险等级,把握安全管理的重点、关键环节,对重要的、关键的因素加以控制 科学治“安” 3 及时发现和识别安全隐患及其危害程度,评估危险源控制措施的有效性,针对偏离因素采取针对性安全措施,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降低风

2、险等级, 使风险处于受控状态 有效控制 危险源辨识的作用 四、身边常见危险源 三、危险源实例分析 二、风险辨识工作步骤 一、危险源基本理论 目 录 2015/9/20 5 一 、危险源 基本理论 一、相关定义 1、危险 源: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 根源或状态 。 2、危险源辨 识:识 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 3、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风险范围的全过程。 4、重大危险源: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 临界量 的单元,该

3、单元称为重大危险源。 5、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 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 二、 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区别 危 险源 是一 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 质释 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 可转化为事故 的 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

4、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 事故隐患 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它 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 “ 状态 ” ,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如人走路不稳、路面太滑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内容或方式上,如检查不到位、制度的不健全、人员培训不到位等。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对于预防特大安全事故有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 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 ,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实际工作中

5、,对 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 ,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 患。 危险源 事故 触发条件控制不力 (存在事故隐患) 触发条件控制得力 (控制事故隐患) 通常情况是控制措施得到一定程度的落实,使 风险 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上。 危险 风险 安全 三、 两类危险源: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现实的各种系统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某些种类的危险源。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本身发展中的作用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危险源 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包括各种能量源和能量载体) 第二类危险

6、源 导致约束 、限制能量措施失效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包括人 物 环境等) 我们主要针对第二类危险源进行辨识。 人的因素 1、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如:负荷超限、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 2、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如: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失误 按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性质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 分类 与代码 (GB/T13861-2009),分为 4大类: 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 物的因素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如:设备缺陷、防护缺陷、电伤害、振动危害、辐射、高温、信号缺陷、标志缺陷 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如: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有毒品、腐蚀品、粉尘与气溶胶 3、生物性危险

7、和有害因素 如:致病微生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 环境因素 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如:地面滑、房屋基础下沉、安全出口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温度不适,排水不良 2、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 如:恶劣气候、场地狭窄、门和围栏缺陷、安全通道缺陷、空气不良 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4、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管理因素 1、安全组织机构不健全 2、安全责任制未落实 3、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4、安全投入不足 5、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6、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按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分类 企业 职工伤亡 事故分类 (GB6441-86),分为 20类,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归纳为 13大类,将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良

8、归纳为 4大类。 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淹溺 火灾 灼烫 高处坠落 坍塌 冒顶片帮 透水 放炮 瓦斯爆炸 火药爆炸 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 序号 不安全行为 序号 不安全行为1. 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4. 用手代替手动操作1 . 1 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4 . 1 用手代替手动工具1 . 2 开动、关停机器未给信号 4 . 2 用手清除切屑1 . 3 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等 4 . 3 不用夹紧固件,手拿工件进行加工1 . 4 忘记关闭设备 5. 物件存放不规范1 . 5 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

9、号 6. 进入危险场所1 . 6 操作按钮、阀门、扳手等错误 6 . 1 进入吊装危险区1 . 7 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 6 . 2 易燃易爆场所明火1 . 8 机器超速运转 6 . 3 冒险信号1 . 9 酒后作业 7. 攀、坐不安全位置1 . 1 0 冲压机作业,手伸进冲压模 8. 在起吊物下作业或停留1 . 1 1 工件固定不牢 9. 机器运转加油、检修、焊接、清扫等1 . 1 2 用压缩空气吹扫铁屑 10.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1 1 . 忽视使用防护用品2 . 1 拆除安全装置 12. 防护用品不规范2 . 2 调整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灵 1 2 . 1 旋转设备附近

10、穿肥大衣服3. 使用不安全设备 1 2 . 2 操作旋转零部件戴手套3 . 1 临时不固定设备 13. 其他类型的不安全行为3 . 2 无安全装置设备序号 不安全状态分类 序号 不安全状态分类1.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陷 2 . 8 起吊绳索不符要求1. 无防护罩 2 . 9 设备带病运行1 . 2 无安全保险装置 2 . 1 0 设备超负荷运转1 . 3 无报警装置 2 . 1 1 设备失修1 . 4 无安全标志 2 . 1 2 地面不平1 . 5 无护栏或护栏损坏 2 . 1 3 设备保养不良、设备失灵1 . 6 电气未接地 3. 个人防护用品等缺少或缺陷1 . 7 绝缘不良 3 .

11、1 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1 . 8 危房内作业 3 . 2 防护用品不符安全要求1 . 9 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 4. 生产场地环境不良1 . 1 0 防护装置调整不当 4 . 1 照明不足1 . 1 1 电气装置带电部位裸露 4 . 2 烟尘弥漫视线不清2.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4 . 3 光线过强、过弱2 . 1 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 4 . 4 通风不良2 . 2 制动装置缺陷 4 . 5 作业场地狭窄2 . 3 安全距离不够 4 . 6 作业场地杂乱2 . 4 拦网有缺陷 4 . 7 地面滑2 . 5 工件有锋利倒棱 4 . 8 操作工序设计和配置不合理2 . 6 绝缘强

12、度不够 4 . 9 环境潮湿2 . 7 机械强度不够 4 . 1 0 高温、低温二、 危险源辨识过程 返回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步骤的示意图 步骤 1 危险源辨识 步骤 2 风险评价 步骤 3 风险控制 新工艺 新物质 新厂区 危险源辨识新知识 OHS法规变化 三种状态 三种时态 六个方面 风险管理基本过程包括危险源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整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系统的、完整的过程。 流程 此阶段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做好开展危险源辨识的前期准备,为危险源辨识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主要包括以下工作内容: 流程 第一步、危险源辨识的前期准备工作 1、成立危险源辨识评价领导

13、小组,由成员公司分管安全副总任组长,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各业务部门安全负责人为成员。 2、各业务部门成立危险源辨识工作小组,由安全技术人员、班组长、一线骨干员工组成。 3、对危险源辨识工作人员开展培训,使人员熟练掌握安全评价的各种方法。 4、对所要分析的系统的生产目的、工艺过程以及操作条件和周围环境作较充分的调查了解。 5、调查、了解和收集过去的经验以及同类生产中发生过的事故,查明分析对象可能出现的,造成系统损害,尤其是人员伤害的危险性。 6、确定安全评价的方法。 本阶段常见问题分析: 1、 人员职责不清、目的不明 措施:需要成立安全评价组,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明确相关职责。 2、依

14、据不准确、了解不透彻 措施:详细了解、收集评价单元或工作任务的工艺、条件、环境以及以往事故经验,明确最新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此阶段的工作任务主要是,辨识确定的工艺单元或工作任务会发生什么事故。 参照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 GB6441-1986) ,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事故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等 20类危险因素。 流程 第二步、危险源识别工作 危险源辨识要求 危险源辨识就是发现、识别系统中的危险,这

15、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风险评价、控制的基础。 辨识的原则 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 不留死角 危险源的四个方面 人的因素 物的因素 环境因素 管理因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 如:进入危险区域 物的不安全状态 如:保护装置失灵 作业环境缺陷 如:场所亮度不够 管理缺陷 如:工作时间安排不当 ( 1)潜在危险性: 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 ( 2)存在条件: 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 ( 3)触发因素: 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