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结构研究(二稿)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697861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结构研究(二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结构研究(二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结构研究(二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结构研究(二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结构研究(二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结构研究(二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结构研究(二稿)(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结构研究一、 概念梳理(一)价值观的涵义:简单地说,价值观即价值观念,“是人们在关于各种事物所具有的各种价值的观点或看法基础上所形成的对这些事物所具有的这些价值的信念。这种信念是人们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确立价值取向和追求的原型和定势。” 戴茂堂,江畅传统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327页价值观,是一种精神气质,一种实践智慧。价值观分为个人价值观和群体价值观,不同个体的价值观是各不相同的,群体价值观就更为复杂了。“人类群体小至家庭大至人类,有着各种不同的类型和结构。不过,到目前为止,”“国家的价值观在群体价值观中具有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是群体价

2、值观的最基本形式,这种形式的价值观可成为社会价值观。” 戴茂堂,江畅传统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328页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全体国民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认可、共同遵循、自觉践行的主流价值观念、价值追求。(二)核心价值观的涵义: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都是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与信念的基础之上的。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是这个社会主导的、压倒性的主流价值。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然而有社会,就要有秩序。秩序固然需要制度与机制的维持,但只有这些是不够的,秩序的建立与维系还需要有一定水准的公民道德和公民精神,这指的就是为公

3、民所自觉认同的价值追求。如果缺乏核心价值观,一个社会就没有凝聚力,如果一个社会难以形成主流价值观,就会导致公民对社会的认同感降低,社会抗震能力减弱,如遇突发事件,难以凝聚人心。一个社会共享的价值认同,不仅是一种凝聚力,一种纽带,更是一种社会的共同追求、共同理想,而且它为每一个人提供了行为的方向与行动凭依。(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直接产生于、并从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种观念形态。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两个精神”、“八荣八耻”四个方面,反映了社会意识的本质,符合社会实际,既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导向性,又有很强的民族性和时代感,是当

4、前乃至很长一个时期全体社会成员都要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任务,强调以建设和谐社会为标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有一个新的更大的跨越式的发展,并提出一系列的指导思想,标志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到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系中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核心价值观进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使之真正成为引领全民族奋发向上、开拓前进的旗帜。它体现了精神文明发展的内在规律,反映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

5、值观的理论渊源(一)马克思主义的有关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基础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意识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就成为我们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和源泉。1、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指导:“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告诉我们,人们作为认识主体从周围事物获得的价值意识,是他们改造和利用这些事物的直接动机和精神动因,因此,要以关于该事物的本质即发展规律的认识作为基础。我们在一切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形成比较客观和比较正确的功利性、评价性的认识。所以,一般说来,主体人的任何价值意识或价值观念都要以

6、其真理性认识作为它的认识论基础,而任何真理性认识也只有在转化主体人的价值意识或价值观念之后,才能成为实践的直接动机并用以掌控实践的精神力量。” 李崇富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观念到现实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7(02),9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只能是这样。因此,我们就需要进一步理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应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直接产生于、并从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种观念形态。只有当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也就是说当他们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并以科学预见的形式,大体上勾勒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远景之时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开始产生。在苏联、中国和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相继产生之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存在和发展就开始有了它的直接的现实基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个现实土壤上能够自发地产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和整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样,都不可能从工人运动中、不可能从人民群众生活的直接现实中自发地产生出来,而只能产生于工人阶级思想家、理论家对其进行的科学思维,并自觉地从外面灌输进去。不仅如此,这种价值观关的存在和发展,还需要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继续坚持、发展和创新,作为理论的前提和逻辑的中介。2、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在

8、价值观的问题上,有史以来便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利己的价值取向,一种是利人的价值取向。当然也有介于二者之间的既利己又利人,或者利己不损人的价值取向。尤其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形势的多元化,人们的思想认识也出现了多元化趋势,而这种多元的价值观正是当今社会价值观结构中的一个突出特点。那么,在如此中众多的价值观念中,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哪种应当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观中的核心观念,就成了一个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和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课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我们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工作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社会意识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所以,我

9、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必须符合并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深刻揭示奠定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论基础。(1)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的本质是劳动从劳动时人的本质这个观点来看,证实了劳动才是人的基本价值,奠定了人的劳动价值观的基础。一个人只有进行劳动才能创造价值,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2) 马克思揭示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这奠定了人的社会价值观基础,科学地说明了人的价值是以社会实践(即劳动)为载体,以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为目标的。因此,每个人的活动是否有价值不是由其个人的主观意识所能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关系是

10、否承认这种价值。(3)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揭示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发现了人类社会矛盾运动的规律从这一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来看,马克思主义证实了人必须要为社会创造财富才能体现自身价值,必须要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只有为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贡献出力量,一个人才是有价值的。综上,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是一个层层递进的推导过程,首先,劳动是人的价值的基础;其次,社会价值才是人的价值的根本所在;最后,是否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前进与发展是衡量人的价值的最终标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我们当今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原

11、则。因此我们说,马克思从揭示人的本质出发,奠定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论基础,(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世界上任何一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产生都是要以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发展为基础的,因此,我们今天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也是在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创造和积累的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我们的现代文明建设,必须吸收和借鉴前人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尤其要重视和珍惜自己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优势。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哺育了成千上万代的中华儿女,更是今天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底蕴。我们今天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要摒弃我们的传统文化,创造一种新的文化,而是要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和源泉

12、,充分发掘和利用传统文化的优势使其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实现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的目标。1、传统文化中的“浩然之气”和爱国情操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历来是被看作一种“大节”。“见义勇为”、“杀身成仁”、“当仁不让”、“舍身取义”等等,崇尚气节,讲求情操,培育了中国人的正义感和是非心,形成了民族的浩然正气,并逐步凝结、巩固起了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民族气节。爱国主义这个概念虽然是近代才有的,但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却早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之一。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把“廓然大公”等作为价值理想,就是要求社会成员奉公尽忠。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

13、丑上,谈到自己之所长,孟子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又问:“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孟子答道:“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后人把“浩然之气”理解为一种最高的正气和节操,爱国主义正是这种正气和节操的集中体现。孟子所谓“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荀子所谓“成天下之大事”等,都表现了胸怀天下的道德信念。这种信念经过一代代人的充实提高,到了宋代的范仲淹、明末的顾炎武分别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

14、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对之做了精辟总结,表达了中华儿女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豪情壮志和浩然正气。2、传统文化中“以德为本”和义利观的积极部分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基本要求相符合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异常注重“德”的地位和作用,甚至将“德”提升到了本体的高度。孔子讲德,主要包括:行为、作用;恩德、恩惠;道德;品质等四方面内容。如孔子曾说:“主忠信,徒义,崇德也。”(颜渊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宪问篇)“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宪问篇)。从孔子的这些论述中,我们看到,德一方面指个体自我的品质、品德,另一方面是个体对个体和群体的美德,这就从自我发展的狭窄面扩展到了整个人

15、群和社会,即个人的德和国家的德是一致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胡锦涛总书记对这一理念进行了阐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种和谐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建立以社会公德为基础的法制社会,要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二者不可偏废。这种理想社会的构想无疑是对以德为本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佳诠释。在道德界限和价值取向上,儒家文化一方面承认人有道德和物质利益的双重需要,不否定利的价值,如董仲舒认为:“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

16、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春秋繁露)“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但另一方面,儒家形成了明显的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价值模式。如,孔子以义利作为君子和小人的分野,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随后的大儒也有类似的观点。我们既要肯定儒家文化义利观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也要把关心集体、关心他人、诚而有信、乐于奉献、遵守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3、传统文化中的自强精神及忧患意识,为当下的时代精神提供范例和借鉴翻阅中国古典著作,鼓励自强精神的警世箴言比比皆是。易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礼记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些正是中华民族刚健进取、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它表现为一种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积极的人生观。从对社会性灾难来看,中国历史上每次王朝更迭、外患入侵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