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6977431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摘要:在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海外投资规模的扩大和中资银行实力的增强,我国商业银行对“走出去”经营战略兴趣日渐浓厚,海外业务已成为大型银行业绩增长的亮点和我国银行业发展的重要领域,但是随着我国银行业不断在外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参与跨国并购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少问题,因此本论文从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道路着手,通过分析我国银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与国外发达国家国际化商业银行对比分析问题,进行认真反思和客观分析,以提出实现我国银行业发展国际化战略的具体路径,从而为我国发展成金融贸易强国提供理论参考和

2、建议。5892关键词: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 我国银行业国际化 发展策略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bank´s international in the condition of financial service trade liberation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libera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financial services, with the increasing strength of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China

3、's overseas investment and Chinese banks,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to "go out" interest in business strategy increasingly strong, overseas business has become a large increase in bank performance highlights and an important area of development of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but to s

4、et up branches in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is constantly outside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of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but a lot of problems, so we proceed from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the int

5、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s for serious reflection and objective analysis to achiev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specific path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faced by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China's de

6、velopment into a financial and trade pow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s and suggestions.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在加入WTO之后,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不断扩展,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已逐渐显现。目前我国银行业不断吸收国外先进服务贸易模式与创新机制并且不断吸引外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并在当地向“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海外业务成为大型银行业绩增长的重要领域,我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的蓝图与目标也渐渐清晰了起来。但是,随着我国银行业海外投资规模的扩

7、大和国际化脚步的不断迈进,随之而来的便是国际化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由于我国银行业国际化尚处于初级阶段,在战略上尚缺少明确目标与视野,在经营模式和业务形式上尚未完全国际化转型与提升,在实际竞争力上也缺少国际化人才与经验,针对这些国际化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将分析这些主要矛盾点,提出相关较为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我国银行业长期国际化发展战略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为我国发展成金融贸易强国提供理论参考和建议。1.我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现状及动因1.1国际化发展现状概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银行的境外代理业务就可满足业务,在国外建分支机构或控股当地银行并没有过多的用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我国企业和经济不断

8、向外发展的脚步不断迈进,我国银行仅仅靠代理行业务已满足不了客户的需要,于是我国商业银行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扩张。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发展方式主要包括参股、设置分支机构和跨国并购。目前中资银行的国际化主要体现为两种模式,一是设立海外分支机构,二是并购外国公司。前者手续比较简单,但需要一定时间融入当地市场;后者较容易进入对方市场,但是审批手续复杂,且需要一定时间进行整合。 1.2国际化战略动因分析1.2.1改革开放为银行业国际化提供了广阔视角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发展,中国成为了国际贸易与投资大国,对我国银行业而言,贸易金融和投资金融服务需求巨大,尤其是在加入WTO后,随着我国众多企业的向外扩

9、张发展,我国银行业需要为国内企业提供资金与服务,从而也获得了面向世界的视角与机会,不再局限于立足国内,与境外代理行合作,而是更多的开立境外分支机构,并购国外商业机构,吸取外资银行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和国际化意识。我国银行业在改革开放下,面向世界经济舞台,扩展视野,拓展业务为我国对外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1.2.2自身实力持续增强为国际化提供了经营动能根据2012年的国际权威金融媒体——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银行排名”榜单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的一级资本全球排名分别为第3、第6、第9、第10和第30名。银行家杂志作为

10、评估世界银行业和各家银行综合实力的权威标尺,观察全球各国银行业发展变化的晴雨表,我们可以发现中资银行实力强劲,国内几家大型银行已经跻身世界一流银行列表中。表2:2012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银行排名”榜单资料来源:2012银行家杂志资料收集而得图1: 2012英国银行家杂志“前1000位银行收益所属国家(区域)占比”(2007对比2012)资料来源:2012银行家杂志资料收集从图1中我们看到,在这5年中,我国银行业的利润份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不到2007年的5%左右跃身到了2012年的将近30%,体现了我国银行业自身实力已经比肩世界

11、大型国际化银行。 2.我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问题分析2.1国际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2.1.1国际化战略目标不明确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包括有三种: 国际全功能性银行,地区性银行与业务专业化银行。国际全功能性银行分支机构遍布全球, 以世界作为为目标市场, 业务范围宽广, 能向全球的不同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地区性银行主要在距离本国较近,与本国经济关系较为密切的国家开展业务活动;业务专业化银行则主要致力于为某些种类的客户服务, 或仅仅提供几种主要的产品和服务。银行在向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必须拥有清晰的国际化战略, 在国际市场上有明确的目标和准确的市场定位, 才能将将业务扩张到全球各个国家和

12、地区, 在国际化经营中能获得成功。我国银行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首先出现的便是缺少明确的战略目标这一问题,我国国际化发展的银行在发展目标上皆为国际全功能性银行,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银行,为全球的客户提供优良的服务,能够实现股东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但在实际开展业务时,并没有完全贯彻其战略定位,其实还是立足本土,以内资优先,加快国内业务发展, 做大做强本土业务, 采取以内带外,重点向内扩张的战略,海外扩张己经不是中国银行的主要战略在发展思路上,中国银行就局限于以本国为主,没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国际化发展的思维,因此,其战略定位就很难体现国际化。在理念上也采取防御性的发展战略, 主要是服务于本国向外发展的公司在

13、国外的经济需要, 也仅仅是为在国外的商人和当地的华人华侨提供银行服务,还没有进行海外整体布局, 仍然处于银行国际化的初始阶段。我国银行业正是在这种跟随客户流动的发展思路中, 没有在国际化发展中加快明确的国际化战略和市场定位, 所以才导致其在向海外发展时没有合理的目标市场和机构网点布局。 2.1.3缺乏清晰的人力资源战略国际化人才除应具备传统意义上人才的一般特征外,还应该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国际化知识,拥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较深厚的文化素养跨文化的交流沟通能力,无边界管理能力和信息选择接受及加工的处理能力。目前国内对这类人才非常缺乏, 也无法吸引和培养出一批国际化的经营管理人才。当前

14、在海外经营性分支机构中的经营管理人员主要是国内选派过去, 这些外派的经营管理人员对当地的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对当地市场也不熟悉,造成经营决策可能不符实际这些海外机构也有在当地招聘员工, 但在招聘的员工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海外华人华侨, 而外籍的员工其实并不多这样, 海外的分支机构很难融入当地的文化, 在当地全面开展业务中国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还没有明确的人力资源战略, 难以吸引和培养一批国际化的经营管理人才, 从而无法实现人才的国际化。2.2与国外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比较分析——基于中国银行与汇丰银行的比较2.2.1国际化发展阶段国际化发展阶段上:中国银行自1912年2月成立后

15、,中国银行就走上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在国际化发展方面一直走在我国其他商业银行的前列。在经历了国内银行这个阶段之后,在1997年至2006年为止,在这一阶段, 全球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国内有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密切, 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中国银行在海外除了开展与外汇有关的业务外, 还积极投资, 扩大业务范围, 扩张的步伐也在加快, 中国银行己经成为国际银行但是, 中国银行的主要客户还是我国的居民和广大的海外华人华侨, 东道国的居民在中国银行的客户中所占比重还是相当小。在2006年之后,中国银行国际化脚步不断迈进,从国际银行进入全功能银行过渡阶段,目前, 中国银行能向全球不同客户提供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资产管理和飞机租赁等全面的金融服务, 基本上能够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在这一阶段, 中国银行在海外的分支机构在当地积极开展业务, 努力开拓市场, 为全球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 中国银行正在向国际全功能银行演变。 2.2.2国际化业务情况在业务形式上中国银行海外市场开拓能力不强。目前,中国银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