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达金融学第一章详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74465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4.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达金融学第一章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黄达金融学第一章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黄达金融学第一章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黄达金融学第一章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黄达金融学第一章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达金融学第一章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达金融学第一章详解(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第一篇 货币、信用与金融 第一篇第一篇 目录目录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章 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信用形式 第四章 金融范畴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章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初识货币 第一节第一节 初识货币初识货币 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money,currency) 钱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货币货币 =钱钱 ? 1)这这个杯子要多少钱钱?(价格 price) 2)你一年赚赚多少钱钱? (收入 income) 3) 他们们家很有钱钱! (财财富 wealth) 经济经济 学中的货币货币 1)通货货(钞钞票与硬币币)与货币货币

2、 2)收入与货币货币 3) 财财富与货币货币 第一节第一节 初识货币初识货币 货币流通:经济活动中现实运动着 的货币的集合、综合。 第一节第一节 初识货币初识货币 货币在对外交往中外汇 定义:对于任一国家的居民,相对于其 本国的货币,把一切外国的货币称为外 汇(foreign exchange,exchange)。 如: 对于中国居民,相对于人民币 ,一切外国的货币统称为“外汇”。 第一节第一节 初识货币初识货币 第一章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节 货币的起源 古代货币起源说 1.亚里士多德在描述了物物交换之 后阐述了:钱币是“中介货物”, 是“某种本身既属有用而又便于携 带的

3、货物”。 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的起源货币的起源 2.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大体有两种 一是先王为了进行统治而选定某些难得的、贵 重的物品为货币。如管子-国蓄 二是货币产生于交换的发展之中。 如:司马迁“农工商交易之路通,龟贝金钱刀 布之币兴焉” 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的起源货币的起源 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论证:价值及其形式 马克思从商品和商品交换着手,对货币问题作了系 统的理论阐明。 基础理论:劳动价值学说; 具体推导:价值形式的发展必然导致货 币的产生 。 即由简单价值形式发展到扩大价值形式, 再到一般价值形式。 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的起源货币的起源 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的起源货币的起源 货币起源于私

4、有制、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 货币的出现是与交换联系在一起的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通过交换,使得商品生产者的 私人劳动转换为社会劳动。交换过程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转 换过程。 交换先后经过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物物直接交换(barter) ,二是通过媒介的交换(一般等价物)。这种出现在交换之中 的媒介就是货币。 从交易的社会成本角度比较物物交易与 通过货币的交易 出发点不是物物交易的困难,而是交易 成本高的必然趋向交易成本低的规律。 物物交易与通过货币交易分别需要的 交易网点数量(设 n 指商品数量): 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的起源货币的起源 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的起源货币的起源 N

5、= 2时,不可能存在物物交易与通过货币的 交易的区分; N = 3时,物物交换的经济需要3种相对价格, 货币经济需要2个,前者是后者的1.5倍; N = 100时,物物交换经济需要4950种相对价 格,货币经济则需要99种(15倍); N = 1000时,物物经济交换需要499500种相对 价格,货币经济则需要999种(5000倍)。 物物交换的缺陷: 物物交换的缺陷使得交易成本上升: 1)搜寻交易对象的搜索成本; 2)将资源用于迂回交易过程所失去的其他方面投资收益的机会 成本; 3)进行交换时所发生的直接成本。 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的起源货币的起源 1)难以达成交换意愿 的一致 物物交换要求双

6、方必须都有对方都需要的商 品,否则,交换就无法进行。这样使得交换 的系列不断延长。 2)交换比价多而且混 乱 商品交换的比价随着交换系列的延长而不断 增加。有N中商品参与交换,就会有(N-1) 个价格比率。如此多的商品比价,必然出现 混乱,从而增加交换难度。 3)没有普遍接受的价 值储存手段 物物交换必须在同一时间完成,无法实现过 去的商品同将来的商品进行交换,无法将现 在拥有的购买力转移到将来使用,更无法进 行将来的投资与交换。 货币交换的优势: 通过货币的交换是一种间接交换:商品换货币,再以货币换商 品,或者反向交换。 1)货币具有交易媒介的功能; 2)货币隐藏着价值储藏和支付手段的功能。

7、 即交易不必同时进行,能实现跨时间的交易,有应付未来 经济不确定性的功能。 。 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的起源货币的起源 1)简化了交换方式通过货币,能够把所有的商品或劳务都简化 成买或卖,降低了交易成本。 2)提高了交换效率通过货币,能够使商品交换跨越时间和空间 进行,从而解决了持有一种商品来等待另一 种商品的不经济和低效率问题。 3)奠定了经济结构演 变的基础 在货币的基础上,孕育了专门经营货币的中 介机构、逐渐分离了金融业。货币的出现, 推动了专业化分工、市场经济、金融中介等 现代经济形态的出现。 第一章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货币 第三节第三节 行行色色的货币

8、行行色色的货币 古代的货币 中国最早的货币是“贝”。 世界其他地区也多有使用贝的。 在古波斯、印度、意大利等地, 都有用牛、羊作货币的记载。 埃塞俄比亚曾用盐作货币; 在美洲,充当古老货币的有烟草、可可豆等。 币材 作为货币商品的要求 a)价值比较高 b)易于分割 c)易于保存 d)便于携带 货币的发展历程 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 、电子货币 第三节第三节 行行色色的货币行行色色的货币 随着交换的发展,对以上四个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就使得金属日益成为货币商品。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 银。 充当货币的金属主要是金、银、铜,铁作为货币的 情况比较少,其作为货币的先后

9、顺序并非严格地从 贱金属向贵金属过渡。 金属货币由最初的自然形态演变为铸币 第三节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货币形形色色的货币 铸币 定义:铸币(coin)是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 色的金属块。所谓国家的 印记,包括形状、花纹、 文字等。 西周、春秋时期铸币:“布”、 “刀” 第三节第三节 行行色色的货币行行色色的货币 春秋战国时期: 秦国的“圜钱”、“半两” 西汉时期:“五铢钱”:一铢等于1/24两 第三节第三节 行行色色的货币行行色色的货币 第三节第三节 行行色色的货币行行色色的货币 唐朝开元通宝 元末起义将领 陈友谅 大义通宝宋朝 大观通宝 明朝 洪武通宝 第三节第三节 行行色色的货币行行色

10、色的货币 清朝 乾隆通宝 墨西哥 “鹰洋”银元民国 袁世凯 银元 清朝 “龙洋”银元 劣质铸币 1. 汉代,私人铸造的“半两”钱,最轻的不及半两 的1/10, 被称为“榆荚”钱。 2. 劣质货币是统治阶级为解决财政收入、搜刮民财 的措施。如汉末的董卓,坏五铢钱,铸小钱,造成 三四百年货币流通大混乱。 3. 在货币流通中,足值铸币往往被不足值铸币取代 。 4. 当劣币出现于流通之中时,人们则会把足值货币 收存起来。这叫劣币驱逐良币律。如贾谊“奸钱日 繁、正钱日亡”。 第三节第三节 行行色色的货币行行色色的货币 用纸做的货币 第三节第三节 行行色色的货币行行色色的货币 马可波罗游记:大汗国中商人所

11、至之处,用此纸币已给赏用、以购商物 、以取其货币之售价,竟与纯金无别。 银行券与国家发行的纸币 银行券最早于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于流通中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 。早期的银行券是由私人银行发行。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 国家的银行券发行逐渐由私人银行改由中 央银行或其指定的银行 发行。 银行券 (Bank Note )是由银行发行的、以代替商业票据流通的, 是在商业票据贴现的基础上,由银行自身发出的一种负债证明书, 具有黄金和信用双重保证。 国家纸币(Paper Money)是在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基础上 产生的,不与贵金属挂钩也不能兑现为黄金的信用货币,是依靠 国家法律强制发行和流通的一种纸制

12、的货币符号。 信用货币(fiduciary money)即是债务货币,也称为不兑现纸币 ,不代表任何金属货币,它只是一种信用凭证价值符号,依靠银 行信用和政府信用而流通。 银行券、纸币、支票货币、商业票据等均属于信用货 币。 银行发行的银行券 第三节第三节 行行色色的货币行行色色的货币 国库发行的纸币 可签发支票的存款 可签发支票的存款 l现代银行一项重要的业务是给客户开立支票存款帐 户,顾客可依据存款向银行签发支付命令书支票 。 l这种签发的支票可通过银行转帐方式用以支付货款 、支付各种收费等。因此,这种签发的支票的存款 被称为“存款货币”。 l存款货币(deposit money)即支票存

13、款或活期存款, 是存款客户可以对其在银行存款帐户签发支票,并 主要利用它来进行日常支付结算的存款。 外汇存在的种种形态 l外国钞票和硬币 l境内外银行的外币存款 l以外币标价的有价证券 31 第三节 货币形式的演变第三节 货币形式的演变 电子货币 l电子货币(electronic money)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 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 上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l伴随着迅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而出现的电子货币,是 继纸币信用货币形式的第二次标志性的变革。 l电子货币形态上的超物化,成为一种无形的纯价值体 ,履行货币的职能比历史上任何一种

14、效率都高。 32 第三节 货币形式的演变第三节 货币形式的演变 l 电子货币的形式多样化 l 电子货币的出现是否意味着无现金社会的到来? 以各种卡片形式存在 (借记卡、信用卡) 磁卡( magnetic card ) 智能卡卡(smart card) 以计算机软件形式存在 电子现金( E- cash) 第一章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 第四节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主要职能有: 马克思: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货币贮藏、 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1)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 (2)购买和支付手段; (3)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手段。 一、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

15、可利用货币比较不同商品、劳务的价值,大大方便不同 商品和劳务提供者彼此间进行交换。 价格尺度(measures of values):货币赋予交易对象以价 格形态的职能。 假如: 以白银作为货币 1斤牛肉克银 斤羊肉克银 斤大米克银 公里运输克银 小时的美术课克银 原因:商品都是劳动产品,货币所表示的比例是生产它 们的劳动耗费的比例。 思考:土地等自然资源不是人类劳动,不具备价值,但 为什么有价格呢? 货币单位 1.任何价格,都是货币单位的倍数;没有货币单位,谈不 上货币的度量。 l货币单位的名称就是货币商品使用价值自然单位 如:贝壳 “朋” 牲畜“头” 绢帛“匹” 半两钱 五株钱 l货币单位

16、是重量单位,货币的名称则另外规定 如:货币的名称“开元通宝”, 货币单位“文” 1816年金本位,1磅重量的黄金,合金币46.725英镑 2. 抽象想来,度量单位越稳定越理想;但能够保持稳定的 ,相对说来,只是货币单位的名称;而货币的“值”, 不论人们做出怎样的努力,自古及今,却总是不停地波 动。 货币购买力 1.货币购买力基本是指对商品、服务的“购买力”。 2. 货币购买力与商品、服务的价格水平互为倒数。 3. 把各国不同货币的购买力加以比较,可比各国不同货 币单位相互之间的比值。 如:购买力平价理论(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 二、流通手段 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被称为流通手段(means of circulation),或被称为购买手段(means of purchase)、交 易媒介(media of exchange)。 货币作为交易媒介,使直接的物物交易转变为间接交易,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