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对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认识的发展及当代价值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697121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254 大小:3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列宁对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认识的发展及当代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254页
列宁对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认识的发展及当代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254页
列宁对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认识的发展及当代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254页
列宁对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认识的发展及当代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254页
列宁对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认识的发展及当代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2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列宁对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认识的发展及当代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列宁对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认识的发展及当代价值(2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列宁对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认识的发展及当代价值1、相关定义1.1、论文中有关概念确定 1.2.1 本文所指建筑与环境设计的范围1.2.1 本文所指建筑与环境设计的范围 本文所指的建筑与环境设计,是广义上的环境设计概念,包括建筑、景观、 规划等诸多学科。美国学者赫伯特 西蒙最早提出”设计科学”的概念,并将设 计科学界定为研究人工物的科学。西蒙认为,设计科学是独立于科学与技术以外 的第三类知识体系。11990 年代后期,吴良镛先生创造性的提出广义建筑学理论 和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代表作广义建筑学对传统建筑学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 和拓展。 基于这些已有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在建筑、城市规划、景观环境等诸多设

2、 计学科中,存在着一些共通理论原则和思想方式,通过对这些共通的理论进行研 究,可以启发和指导各个设计专业实践,更可以在各个设计专业间求得思想沟通 与统一。因此,本文将这些设计学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 1.2、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世界历史”的概念 对”世界历史”的概念的理解,国内学者分歧很大。有的学者认为,”马克 思所论述的世界历史不是指一般历史学意义上整个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而是相 对于彼此割裂的民族历史与地域历史而言,是指各民族、国家由于普遍交往,整 个世界开始形成相互依存的统一的历史,即世界整体化的历史”。还有学者则认 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的”世界历史”与”全球化”是一致的。 以

3、上这些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内涵的理解在某种层面上都有其合理的地 方,但是也存在着随意扩大概念本身的内涵和外延的问题,导致概念的混乱,从 而影响了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科学理解。细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对马克 思世界历史理论进行归纳和梳理,我认为,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世界历史”主 要有两种不同的用法。 一是指整个人类历史,它是从整体上来看待人类从古到今的历史,这是马克 思世界历史理论中广义上的”世界历史”含义。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 手稿中,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 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产生过程, 他有直观的、无可

4、辩驳的证明。”2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里的世界历史考察的是整 13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及其事件,它以世界的历史性为研究对象,它侧重的是”历 史”。 二是指现代社会产生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各民族由过去相 对孤立的发展走向全面的彼此影响、彼此渗透、彼此融合的历史状态和趋势。这 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狭义上的”世界历史”含义。马克思指出:”各个相互 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 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的越是彻底, 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在这里它是对现代

5、社会产生以来的一种新现象的 抽象概括,它以历史的世界性为研究对象,侧重的是”世界”。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的第一种内涵是马克思从世界历史的历 史学意义的角度提出的,指的是与国别史相区别的人类诞生以来的所有历史,它 强调对象在时间和空间上尽可能的全面性,即通常所说的”世界史”。马克思世 界历史的第二种内涵是马克思从现实和哲学的角度提出的。马克思从资本主义大 工业开创的世界历史现实出发,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哲学反思:一方面充分肯定 了资本主义的功绩,另一方面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从而对世界历史进 行了特别的界定。从马克思使用”世界历史”的情况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精 神实质来看,第

6、二层含义是马克思世界历史概念使用最多、同时也是最基本、最 重要的本质含义。本文主要是从哲学意义上使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含义的。 1.3、价值的概念 价值:值得期求的、美好的事物的观念,或是值得期求的、美好的事物的本 身,他所反映的是每个人所需求的东西:目标、爱好、期求的最终地位,或是人 们心目中关于美好的和正确的事物的观念,以及人们”应该”做什么而不是”想 要”做什么的观念。佩里等人认为,价值是一种选择取向,反映了人类的需求、 欲望。以及实现这种需求欲望的方式和态度。价值是内在的、主观的概念,他所 提出的是道德的、伦理的、美学的标准,具有文化上和人格上的中心特征。2 价值一词,相当于英语中的

7、 value,法语的 valeur,德语的 Wert。它们都源于 拉丁文的 vallum(堤)和 vallo(意思是用堤保护,加固等)。它的含义是可宝贵、可 珍惜、令人喜爱、值得重视等。最初是在经济学中使用,最初的意义是某物的价 值,又称效用,主要是指经济上的交换价值,十九世纪中叶,”价值”被德国思 想界引入哲学,其意义被延伸至哲学方面更为广泛的领域。现已成为现代社会科 学中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范畴。3 价值不是现实,无论从物理意义上或是从心理意义上看,都不是现实。价值 是人类存在的方式,是客体在社会实践中所处的地位,价值属于一种关系范畴, 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的关系,也就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

8、足能力。当客体满 足了主体的需要时,客体对主体而言是有价值的,简言之,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 价值。价值是现实世界(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对于人的发展的开放关 系,价值关系就是社会的,首先是人的实践关系。价值是客体与主体的关系的产 物,客体满足人的需要的关系,当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时,客体对主体而言是有 价值的。当客体部分地满足了主体的需要时,客体对主体而言具有部分价值。当 客体不能满足主体的需要时,客体对主体而言是无价值的。价值具有两重性,即 作为对象化的价值,以及作为需要对象的价值,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4 从根本上说,价值是人们在评价过程中对意义做出选择和比较。在感性层面 上,这种选

9、择呈现为趣味。在理性层面上,这种选择体现着追求和理想。 在现实社会中,价值的衡量也会以感觉为尺度。西班牙裔美国哲学家、文学 家、批判实在论的创始人乔治?桑塔亚那(George G.Santayana,18631952)首 1.4、附录:几个相关概念 1、风景如画 在17世纪早期,”风景如画(P ittoresco)”在意大利被认为是绘画或画家必备的素质 与特征之一。它特别与描绘自然关联起来,要求能够有一瞬间打动观者的效果。随之与 英国风景园林的发展联系起来,同神话般的想象,曲折的小径和荒废的纪念性建筑联系 起来。 在19世纪的时候,”风景如画”更多的表达了一种原始建筑废墟式的震撼,未经加 工的

10、粗犷形成了”美丽”和”如画”最本质的差异,而岁月的沧桑,时光的痕迹更是为 这种”悲情”的美以诗话的联想。这种的体验常被用于和颓毁的建筑关联,甚至意味着 “完全的废墟,;这被拉斯金称为”派生的崇高(parasitieal sublimity)”。”如画”对他意 味着美与崇高的结合,在艺术中以不同的特点及意向表达。歌特式雕塑品是”如画”的, 因为他们投影的方式及大量的投影被当作建筑构成的一部分而处理,而古典雕塑品一例 如帕提农神庙中的一则不是,因为其中的阴影只是主要用来明确主题。在历史性建筑中, 附属的,废墟式的风景如画不是主要的东西;”高贵的风景如画”、”时光绝佳的渲染”、 时光在材料上的印迹赋

11、予了这种特征。考虑到一个建筑由此只在4一5个世纪后才达到其 “生命的顶峰”,小心的选择材料以使他们经受如此长的岁月就很重要。”记忆之明灯” 在某种意义上是拉斯金对历史性建筑思考的顶点,尤其是对他们民族重要性及其在社会 历史中的角色。他指出,如果我们想要从历史中学习,我们在未来有任何回忆的乐趣, 我们需要回忆,我们需要与我们的一记忆关联的事物。诗意的讲,建筑是时光的一个”征 服者”之一,拉斯金在这方面坚持我们的基本责任:首先创造具有如此质量的建筑以便 使其成为历史性,其次,”将他们作为最珍贵的遗产,过去的时光而保护他们。” 2、有关美学价值、历史价值、年代价值或技术层面的讨论, 美学价值:按审美

12、的观点来决定遗迹的价值取向。 历史价值:一切已经发生的,现在不再发生的事物,我们称为历史的。现代人对于 历史的理解,其本质上是发展的观念。原则上,任何历史事件都是不可能替换的,所以 此章节参考李格尔与艺术哲学陈平著李格尔对文物的现代崇拜:其特点与起源译文 1.5、概念界定 地域性:中国文化因地域差异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质,探索其发展历史,其大约起 自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新石器时代初露端倪,经夏、商、周的逐渐发展,成熟于春秋战 国时期。其形成的原因是民族宗法的主动崩溃”地理差异,从经济上制约了文化的区域 构成;邦国林立,从政治上强化了文化的区域分野;大师并起,从学术上突出了文化的 区域特色;而上古时

13、代丰富多彩的民风遗俗的流播传扬,又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区域文化 氛围。” 1 而本文所讨论文化及艺术的地域性则主要是由先天性的自然物质形态和后天性 的社会人文形态(前后两者内在关联)所形成。而这些形态要素本身也是在不断地变化 与重构的过程之中,其激动人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蕴含在此中的。文化及艺术的地域性 界定也只能是相对的和动态的,它会受到相邻地域文化艺术的影响,或者因为政治、经 济等多方面的原因带来文化艺术上交流或影响。况且相邻地域的地理特征不可能像地域 的行政界定一样绝对清楚。故风景画地域性的界定是相对和动态的。 1.6、”写实”和”当代”的概念ic”。在当代针对绘画艺术的使用中,存在着两种意

14、指,一是”写实”,另外一个就是”现实”。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的”写实 主义”辞条中指出:它在西语中往往包括两个含义:”指艺术的创作方法;指 艺术的写实手法”。 正如钟涵受中国油画学会学术委员会之委托所做的写实油画问题提纲中提 到的一样,”写实”这一词汇”在实际使用上往往产生歧义,分歧的产生主要由于 它指称两个方面。一方面指绘画的方式(或称手法),从观察、构思到落实在画面 上的操作与结果,都以可以认知的客观事物形象为依据,由此出现画面外观实象性 的特征。(实象也可以称作具象,以与抽象相区别)。另一方面,又指绘画 的内涵,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真实性为基础,或者说重视内涵表现的现实性精 神。这个

15、方面所指的意义比前者更全面和深入,一般地被视为创作方法,在这样指 称的时候,就常用明确的现实主义这个术语,(写实主义与现实主义只 是译法的不同)。这两个方面是互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从这个解释上来讲,”写实” 的这种概念上的分歧,实质上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差异,写实主义强调写实的直观可 见的绘画手法,而现实主义则更进一步要求内在精神的写实。 由于”写实”这一概念的争议始终贯穿于中国油画史的发展,其本身的双重性 和内涵分歧并未得到有效的解决,所以本文在写作中采用了认知度相对较高的、约 定俗成的概念和标准,以那些表现对象是从生活中加以艺术提炼、概括,又采用具 象写实的表现手法来加以描绘的作品,即包含形式

16、上的写实手法和内容上的写实意 义的油画作品作为本文探讨的主要对象。 而”当代”这一概念则相对明晰。在中国,”85美术思潮”被视为当代艺术的 开端,它奠定了当今艺术品市场的重要三极艺术家,收藏家,艺术评论家。尹 吉男在中国当代艺术正在玩死自己一文中写到,” 1988年底1989年初,现代 艺术大展把85新潮以来的各种倾向作了一个总结,被称作新潮美术的终 结谢幕礼。1989年之后,也就是1990年代至今,中国美术出现了新生代”。 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 写实油画问题提纲,钟涵,资料来源中国美术联盟 http:/.mslm.eom.en/yishuwenlun/show.php?itemid一421.html 因此,本文中”当代”的概念即是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美术发展的这一 时段。 1.7、”当代艺术”概念的界定 当代艺术从字面上来看包含着时间的因素,也就是说当前、现在正在发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