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皮神经营养血管并指背筋膜复合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70915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7.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皮神经营养血管并指背筋膜复合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带皮神经营养血管并指背筋膜复合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带皮神经营养血管并指背筋膜复合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带皮神经营养血管并指背筋膜复合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带皮神经营养血管并指背筋膜复合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皮神经营养血管并指背筋膜复合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皮神经营养血管并指背筋膜复合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带皮神经营养血管并指背筋膜复 合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洛阳正骨医院手外显微外科 赵祚恭 目的: 报道应用带皮神经营养血管并指背筋膜复 合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缺损或拇指背桡 尺侧皮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根 据手指损伤的部位、形状、面积在手指近节中 远段及近侧指间关节背侧设计皮瓣,皮瓣边缘 不超过手指侧正中线,轴点位于远侧指间关节 背桡侧或尺背侧,指背侧缘为轴心线。切取的 皮瓣内含有指固有神经背侧支,转移后与创面 的指固有神经断端缝合。 结果 : 本组22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510 个月,外形美观,质地柔软、耐磨,指 腹两点辨别觉为5mm8mm。 结论 : 该手术方法操作简单、

2、安全可靠, 具有不损伤主要动脉、神经,操作简便 ,质地良好,血供可靠等优点,重建的 指腹感觉恢复满意,是修复手指创面的 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一般资料: 本组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13 44岁,平均27岁。指别:拇指10例, 食指5例,中指4例,环指3例,小指1例 ,其中食指、环指同时损伤1例;损伤原 因:挤压伤8例,绞伤7例,电锯伤3例, 冲床伤4例;均为急诊手术处理;损伤部 位:指腹10例,指端侧方8例,末节截指 伤4例。 手术方法 : 麻醉方法:局部浸润麻醉或臂丛神经阻滞 (手术在止血带控制下进行)。 皮瓣设计:拇指皮瓣设计:皮瓣选用部 位一般为桡侧,因为鱼际部皮肤更接近指腹, 若

3、桡侧有皮肤挫伤,则选用尺侧。桡侧:以拇 指桡侧正中线为轴,以受区近端0.5cm-1.0cm 处为旋转点,于拇指近节桡侧及大鱼际桡侧根 据需要设计皮瓣,皮瓣面积应比受区略大一些 ,一般长宽各大0.3cm-0.5cm,且其远端应设 计成三角形。旋转点与受区距离即为筋膜蒂长 度。 尺侧:以拇指尺侧正中线为轴,于拇指近节尺 侧及虎口背侧区根据需要设计皮瓣,方法同桡 侧。余指皮瓣设计:清创后显露指腹或指端 创面,根据缺损区面积大小,在同手指近节中 、远段及近侧指间关节(PIP)背侧设计皮瓣 ,轴点设计在远侧指间关节(DIP)桡背侧或 尺背侧,轴心线是皮神经支的走行线,即于手 指纵轴平行。皮瓣面积最大为2

4、.5cmX2.0cm, 最小为1.3cmX1.0cm,蒂长1.5cm2.5cm。皮 瓣侧缘不超过指侧方正中线,在皮瓣远侧缘设 计尖角形皮瓣,以减轻皮瓣转位后蒂部转折处 皮肤的张力,增大蒂部容积,避免蒂部受压。 手术操作:清创后显露指腹创面所设计皮瓣对 侧的指固有神经断端。按术前设计画线,由近 及远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从真皮下伸肌腱腱 膜浅面之间解剖筋膜组织(注意勿将筋膜与皮 瓣分离),并形成宽度不小于6mm的筋膜蒂, 从轴点至创面做一锯齿状切口,将皮肤两侧适 当的皮下游离,形成一明道,使皮瓣蒂通过。 切断骨皮韧带时应在指固有神经、血管浅面, 将皮瓣内指固有神经背侧支向近端游离约5mm ,以便于

5、创面指固有神经断端用9/0无创线缝 合。皮瓣供区取同侧腕横纹处全厚皮片植皮, 腕横纹处创面直接缝合。 术后处理:给予“三抗”治疗57天,患肢石 膏托固定,隔日换药一次,2周后拆除皮肤缝 线,供皮区10天拆除纱包,3周后去除石膏托 外固定,并指导手指行功能锻炼。 结果 : 22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术后24小时出现皮 色暗紫,伴有水疱形成,蒂部间断拆除数针缝 线,抬高患肢,肿胀逐渐消退,水疱吸收。分 析其原因可能为筋膜蒂过宽,转位后蒂部受压 静脉回流不畅所致。术后随访5-10个月,平均 7个月,患指指腹外形饱满美观,质地柔软耐 磨,感觉(触觉、痛觉)恢复良好,无盲区, 两点辨别觉5.0-8mm。同

6、侧腕横纹供皮区无明 显瘢痕,不影响美观;皮瓣供区全厚皮片植皮 ,术后无感染和不适感,对外观影响较小,指 间关节活动正常。 讨论 :解剖学基础 研究结果显示各指指固有神经背侧支均在近 节近中1/3平面发出,斜形至近侧指间关节背 侧缘后向背侧及中节指背发出多个分支,以支 配近节远段及中、末节指背感觉。其走向恒定 ,体表投影为指蹼远侧缘手指近节指屈纹的交 点至近侧指间关节指屈纹延长线与背侧缘的连 线。手指背侧皮肤主要由指固有动脉的背侧支 分支供血。指固有动脉在手指近节的近、中 1/3平面以远向指背发出8-13支指背动脉,并 相互连接,形成链梯状指背动脉网,是皮瓣血 供的 解剖学基础。皮神经旁血管网不

7、仅发出分支与 临近的皮静脉周围血管网相沟通,而且亦有分 支与深浅两面深筋膜、皮下组织及皮肤血管网 吻合。由于皮神经和皮静脉均是纵向走行,因 此皮神经和皮静脉网的方向性很明显,即是纵 向分布,这样构成皮瓣成活的血管解剖学基础 。手指背侧皮肤主要由指固有动脉分支供血, 这些分支动脉与纵行皮神经周围血管网及神经 内血管相沟通,同时与临近皮下组织血管网密 切交通,形成广泛的皮神经血管网丛,是 手 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的血供形态学基 础。拇指桡侧和尺侧指背神经较粗,在掌指关 节面横径为1.1mm和1.3mm分布到整个指背皮肤 。拇指指背动脉有2条,出现率为80%,2条指 背动脉随拇短伸肌与拇长伸肌

8、腱向远端行走。 带皮神经营养血管并指背筋膜 复合蒂逆行岛状皮瓣优缺点 手指指腹缺损尤其事拇指指端缺损临床上 多见,其修复原则为(1)尽量保留患指长度 (2)修复后指腹要有良好的感觉;(3)需要 有饱满指腹和良好形态。目前对指腹缺损进行 修复方法较多,但各种手术方法存在一定的缺 点。例如邻指皮瓣其手术方法安全可靠,皮瓣 质地好,但术后手指需长时间固定在非功能位 ,疗程长,可能导致邻指关节僵直,需二次手 术;腹部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手术方法简单安 全,但术后需二次手术断蒂,住院周期长,腹 部皮肤脂肪堆积,皮瓣臃肿,腹部皮肤不耐摩 擦, 且不能恢复指腹感觉,容易冻伤、烫伤,不能 满足体力劳动者手工劳动

9、的需要;选用指掌侧 V-Y皮瓣,虽然能恢复指端良好的感觉及外形 ,但难以修复超过2厘米以上的创面;以患指 指固有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可修复指端缺 损,但需牺牲一条指固有动脉,影响患指血运 且冬季患指易发凉;游离趾腹皮瓣修复指腹缺 损,具有外形逼真,感觉恢复良好,近似健指 的优点,但操作复杂费时,技术要求较高,手 术风险性较大,且对足部的供血系统有较大影 响。 本组应用带皮神经营养血管并指背筋膜复 合蒂逆行岛状皮瓣具有以下优点:(1)不牺 牲指固有动脉、指神经,较一般组织瓣多了一 套密集的皮神经营养血管(丛)供血系统,皮瓣 血循好,成活质量高。对患指血运、伸屈功能 、外观影响小。不妨碍其它手指

10、的活动,不引 起关节僵硬;(2)血管蒂长,旋转弧度大, 皮瓣转移灵活,质地与受区相近,厚薄适中, 耐摩擦,外形美观;(3)皮瓣内的指固有神 经背侧支与创面指固有神经断端缝合,有利于 指腹感觉的恢复;(4)皮瓣切取长宽比例较 大,以足够的面积安全到达指端、指侧方创面 。此皮瓣的缺点是同一患指有两处疤痕影响美 观,对于指腹缺损伴有甲床毁损者,不能同时 重建指甲。 手术注意事项 (1)手术在止血带控制下进行,切取皮瓣前 良好的驱血,使术野清晰;(2)皮瓣筋膜蒂周 围要带较多软组织,采用包含深筋膜、皮下组 织、皮神经、皮静脉的“复合蒂”。(3)术 中要保护好筋膜中的血管网,防止皮肤与筋膜 层分离,以保证皮瓣的血供;(4)皮瓣的远 端(靠近蒂部)一般设计成尖角状,以加大血 管蒂部皮肤容量。本组有2例出现皮肤暗紫, 张力水疱,均因蒂部缝合过紧,压迫蒂部造成 静脉回流障碍。如果缝合时仍有张力,可取全 厚皮片覆盖;(5)术中无创操作,严密止血 , 保护皮瓣蒂不受损伤,防止局部因血肿、感染 导致手术失败;(6)术后三抗治疗和加强护 理,以保证皮瓣的成活。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