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三_郑和与哥伦布比较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65459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探究三_郑和与哥伦布比较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综合探究三_郑和与哥伦布比较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综合探究三_郑和与哥伦布比较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综合探究三_郑和与哥伦布比较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综合探究三_郑和与哥伦布比较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探究三_郑和与哥伦布比较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探究三_郑和与哥伦布比较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探究五 1 活动一:海上实力大比拼 漫画一:东方航空母舰与西方小渔船 2 为什么称郑和的船 队为“航空母舰”,而 称哥伦布的船队为“小 渔船”? 3 郑和宝船与哥伦布船队旗舰的模型对比 4 5 粮船 马船 大 宝 船 战船 水船 坐船 6 小组合作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比较 项目 郑和下西洋哥伦布航海比较 时间14051433年14921504年早87年,长16年 出航次数 7 4多3次 随行人员最多时达 27800人 最多时1500人相当于11倍多 船只数200多艘317艘相当于11倍多 最大船只长151.8,宽 61.6,载1000 吨 长24.5米,宽6 米,载重100吨 载重相当

2、于10倍 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 家和地区 古巴、海地到 南美大陆北缘 范围更广 7 思考:从两者的对比中得到什么样的信息? 中国当时的航海技术远超西方 课文P46表格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航海 船只数量200多艘317艘 船只大小长151.8米宽61.6 米 长24.5米宽6 米 携带的货物 丝绸、瓷器、茶叶 、印花布、铁器 牲畜、农具、 种子和粮食 随行人员数 量 最多时达到27800 人 最多1000多人 8 郑和下西洋途径的主要地点: 福州、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满剌加(今马来 西亚)、爪哇、榜葛剌(今孟加拉国和印度孟加 拉邦一带)、锡兰(今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 ,最远到红海沿岸和非洲

3、东海岸地 区。 哥伦布航海从西班牙出发,经加那利群岛、巴哈 马群岛、海地岛等岛屿最终到达美洲 哥伦布航海途径的主要地点: 9 活动二:龟兔赛跑 漫画二:“小渔船”捷足先登发现新大陆 分组讨论 新大陆为什么 让小渔船捷足 先登?为什么 航空母舰发现 不了? 10 评价郑和: 敢为天下先,举和平旗 帜,筑开放里程碑;开 阔视野、丰富知识;移 民海外,开发南洋;继 张班伟业,开哥麦先河 ;厚往薄来,造福亚非 。 11 活动三:和平使者与“海盗” 漫画三:和平使者与“海盗” 当地人的 态度各是 怎样?为 什么出现 这样的反 差呢? 12 (1)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在于炫 耀国威 (2)认为郑和下西洋劳

4、民伤财,有损 国家利益. 材料表达的观点 13 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宣扬国威 加强与海外诸国的外交联系、 发展海外贸易,换取海外珍宝 传播中华文化,教化异族 他(郑和)更像一位亲善大使,而 不是舰队司令,或是商队老板。 14 (3) 指出葡萄牙人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寻找 黄金。 (4) 指出了开辟新航路以及发现新大陆的世 界意义,即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 场所,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的崩溃 。 15 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航海事业进一步 发展起来,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但 是同时也给拉美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明朝与海外诸国的联 系和友好往来,但是,它所采取的不计经济

5、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最终导 致航海壮举悄然结束。 与哥伦布航海对世界的影响比较, 郑和下西洋产生了什么影响? 16 郑和航海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相同点: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大事 不同点: 1、目的和动机不同: 郑和船队以政治目的 为主,扩大明朝影响;而西欧以经济目 的为主,到亚非拉掠夺金银财富。 2、规模不同: 郑和船队船多、船大、人 多,远远超过开辟新航路活动。 3、性质不同: 郑和船队是各国友好的 使者,而西欧属殖民扩张活动。 4、结果和影响不同: 郑和船队停航,对 中国自身没有产生重大正面影响;西 欧新航路开辟活动不断发展,对世界 产生巨大影响。 17 虽未发现新大 陆,但决

6、不是“ 杨白劳”! 功过相当,功魁 祸首!”强盗” 规模目的手段部分结果 郑和下西洋 航空母舰厚往薄来 和平亲善造福亚非 哥伦布航海 小渔船东方金梦 殖民扩张祸殃美洲 18 活动四:继承和弘扬郑和精神 u 情境1:敬业献身、经略海洋、科 学创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u 情境2:睦邻友好精神 u 情境3:闭关自守必然导致落后; 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坚持改革开放 19 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 作坊主富商(资产阶级) 失地农民雇佣工人(工人阶级) 商业的发展,新 的社会阶层诞生 手工作坊向手 工工场转变 两个 内容 工业文明 过渡到工 业文明的 准备阶段 20 事件主要发发起 国家 主张张代表斗争 对

7、对象 文艺艺 复兴兴 意大利等以“人”为为中心,反 对对以“神”为为中心 莎士比亚亚 达.芬奇封 建 神 权权 宗教 改革 德国等信仰上人人平等马马丁.路德 启蒙 运动动 法国等理性、天赋赋人权权、 人民主权权 伏尔泰、 卢卢梭等 自然 科学 意大利等知识识就是力量哥白尼、 牛顿顿 21 新航路的开辟 启航时间支持国 家 航海家 航线 1487年-1488年 1492年 1497年-1498年 1519年-1522年 葡萄牙 西班牙 葡萄牙 西班牙 迪亚士 哥伦布(4次) 达伽马 麦哲伦 西欧好望角 西欧美洲 西欧好望角印度 环球首航 22 意义:新航路的开辟既加强了全球的联系,也 给一些国家

8、和地区带来灾难,这一时期,世界 开始走向整体。 世界开始 走向整体 “发现新 大陆” (新航路 的开辟) 全球联系的加强 (不同区域间文明 的交流 ) 黑人是怎样来到 美洲的(罪恶的 奴隶贸易) 正面 影响 负面 影响 23 资产阶级革命 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英国资产阶 级革命 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 美国独立 战争 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 法国大革命 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新 体 制 的 创 立 24 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巩固和发展 专制帝国 明清高度集中的专制皇权 最后的盛世高度发展的明清社会经济 明清统治者处理民族问题的 措施明修长城清修庙 来自海上的挑战 开放、抗击侵略与闭关锁国 暗示 古老 的中 国开 始面 临前 所未 有的 挑战 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