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实验模拟测试试题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6965146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生理学实验模拟测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植物生理学实验模拟测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植物生理学实验模拟测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植物生理学实验模拟测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植物生理学实验模拟测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生理学实验模拟测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理学实验模拟测试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生理学实验考试试题12 / 12一、名词解释: 1、标准曲线:用标准溶液制成的曲线。先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在溶液吸收最大波长下, 逐一测定吸光度,然后用坐标纸以溶液浓度为横坐标, 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 若被测物质 对光的吸收符合光的吸收定律, 必然得到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即标准曲线。4、氮素代谢:氮素及含氮的活体物质 的同化异化和排泄,总称为氮素代谢。 5、淀粉酶:是水解淀粉和糖原的酶类总称。6、真空渗入:指将叶片打孔放入注射器中,加水浸没,排出空气后用手指堵住前端小孔, 同时把活塞向外抽拉,即可造成减压而排出组织中的空气,轻放活塞,水液即进入组织的方法。7、离心技术:是根据

2、物质颗粒在一个离心场中的沉降行为而发展起来的。它是分离细胞器和生物分子大分子物质必备的手段之一,也是测定某些纯品物质的部分性质的一种方法。 8、电泳:各种生物大分子在一定 pH 条件下,可以解离成带电荷的颗粒,这种带电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相反电极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9、同工酶:凡能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其分子结构和带电性质不同的一组酶称为同工酶 10、迁移率:指带电颗粒在单位电场强度下的泳动速度。 11、聚丙烯酰胺凝胶:是一种人工合成凝胶,是以丙烯酰胺为单位, 由甲叉双丙烯酰胺交 联成的,经干燥粉碎或加工成形制成粒状,控制交联剂的用量可制成各种型号的凝胶。 2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普遍存

3、在动植物体内的一种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2 的酶。21、硝酸还原还原酶:是植物氮素同化的关键酶,它催化植物体内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22、诱导酶:又称适应酶,指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诱导生成的酶。如硝酸还原酶可为 NO3-所诱导生成。二、填空: 1、测定植物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时,绘制标准曲线是标准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值为纵坐标。2、常用的测定植物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有:Folin-酚试剂法(Lowry 法) 、双缩脲法、考马斯亮蓝法 和紫外吸收法 。4、用滴定法测 Vc 含量时,若样品本身带有颜色,则需先将样品用草酸处理。 5、测定淀粉酶活性时,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

4、(DNS)的作用是与还原糖显色生成棕红色的 3-氨基-5-硝基水杨酸和终止酶活性。 6、在测定淀粉酶的活性时:淀粉酶不耐_酸_,淀粉酶不耐_热_。7、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过氧化物同工酶实验中,电泳存在三大效应,分别是浓缩效应 、 分子筛效应和电荷效应 。 9、用活体法测定硝酸还原酶的材料,取样前叶子需进行一段时间的光合作用,以积累光合产物,产生更多 NADH 加速硝酸盐的还原。 11、叶绿素吸收光谱有 红光 和 蓝紫光 区两个最强吸收区。 12、类胡萝卜素吸收光谱最强吸收区在 绿素的作用。 13、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 绿色,在反射光下呈 暗红色。 15、水培时要选用黑色容器装营养,这是为了

5、防止 藻类滋生 16、常用 水溶液培养法确定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三、选择1 当植物细胞水势小于外界溶液水势时,植物细胞 A 外液浓度变 D A 吸水 B 失水 C 小 D 大2 用红菜苔做植物组织原生质透性的观察时,学生20分钟后观察到有红色色素出现,下面那种处理方式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A A 清水浸泡 B 清水煮沸1min C 30的醋酸 D 70酒精3 希尔反应实验常用植物材料为新鲜菠菜,选用菠菜叶出于 B 方面考虑A 叶绿素含量高 B 易于碾磨 C 营养丰富 D 颜色漂亮4 植物生理实验时,在碾磨植物材料时经常会用的石英砂,其主要作用为A A 增加粗糙度 B 保护叶绿体或营养物质 C 易

6、于过滤 D 使溶液分层5 植物组织中的水分主要有自由水和束缚水两种形式存在,有同学通过实验测定某一植物的自由水和束缚水的比值比较大,可推断该植物处于A A 旺盛生长时期 B 衰退状态 C 病虫危害状态 D 干旱状态6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常用“考马斯蓝G-250”方法,其主要原理:考马斯蓝G-250燃料在游离状态下称红色,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呈青色。其结合物在光波 B 下吸光值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故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A 668nm B 595nm C 250nm D 320nm7 在绿豆芽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实验时,实验仪器用到了离心机,其作用主要为 B A 使蛋白质与水分离 B 使残渣与浸出液分离

7、 C 使色素与水分离 D 使蛋白质与水混合8 叶绿素不能溶液以下哪种溶液 B A 乙醇 B 水 C 丙酮 D 氯仿9 环形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各色素,色素种类从里向外的顺序为 B A 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 B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 C 叶绿素b、叶绿素a、胡萝卜素、叶黄素 D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b、叶绿素a 10 红外线CO2分析仪测环境中CO2的含量具有易操作、高效率等优点。当用同一台仪器对武生院不同地点进行CO2测定时,发现林下与餐厅CO2浓度相差不太明显,据推测主要原因为 C A 仪器误差 B 人为操作不当 C 风的影响 D 光线的影响11 植物的生长发

8、育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才能完成,现代无土栽培方法主要通过配制一定的比例的营养液来培养园艺花卉或农作物,而植物缺乏某一种营养元素都会产生不正常的外在表现,我们称之为“缺素症”。当我们对海桐枝条进行缺素培养时,同学们发现海桐枝条用缺素液培养与完全营养液、纯水培养等几种方法培养,其外在表现上没有差别,其主要原因有可能是 C A 肥料失效 B 称量误差 C 海桐对缺素不敏感 D 光照影响13 植物细胞膜对维持细胞的微环境和正常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细胞膜对物质具有选择透性能力。为了测定植物的抗逆性,实验中我们常用不同温度处理,通过测溶液导电性,来判断植物对高温的抗性大小。如果有两种植物,用相同的

9、温度处理,发现植物a的电导率为1.235,植物b的电导率为0.854,那么那种植物可能更耐高温一些 B A 植物a B 植物b14 TTC法测种子生命力,通过温水浸泡过的健康玉米种子,B 不会染色A 胚芽 B 胚乳 C 胚轴 D 胚根15 植物呼吸强度的测定实验过程中,用广口瓶中加入一定量的Ba(OH)2,并悬挂植物材料,则植物材料呼吸放出的CO2被容器中Ba(OH)2所吸收,然后用草酸溶液滴定残留Ba(OH)2,根据和空白样本对比本可以计算出植物的呼吸速率。如果空白滴定所有草酸量为V0,样品滴定所用草酸量为V1,有同学做实验滴定的草酸量V0为7.4ml,V1为7.6ml,那么该同学所滴定的结

10、果B A 正确 B 错误2、进行酶活力测定时: A ) A、底物浓度必须极大于酶浓度 B、酶浓度必须极大于底物浓度 C、与底物浓度无关 D、酶能提高反应的平衡点4、Folin-酚试剂法(Lowry 法)测定蛋白质浓度时,用( B )波长比色,测定光密度值。 A、260nm B、650nm C、540nm D、280nm5、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比一般电泳的分辨率高,是因为具有下列哪种效应?( ABC )A、浓缩效应B、电荷效应 C、分子筛效应D、粘度效应 6. 硝酸还原酶与亚硝酸还原酶 ( D ) A. 都是诱导酶 B.硝酸还原酶不是诱导酶,而亚硝酸还原酶是C.都不是诱导酶 D.硝酸还原酶是

11、诱导酶,而亚硝酸还原酶不是7、酶的分离提纯过程中,不正确的操作是( C) A、 需在低温下进行,一般在 05之间 B、酶制剂制成干粉后可保存于 4冰箱中C、需经常使用巯基乙醇以防止酶蛋白二硫键发生还原 D、提纯时间尽量短 8、 在提取叶绿素时,研磨叶片时加入少许 CaCO3,其目的是(D) A. 使研磨更充分 B.加速叶绿素溶解C.使叶绿素 a、b 分离 D.保护叶绿素10、一般而言,正常植物叶片的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为( B )A.2:1 B.3:1 C.1 :2 D.1:3 11、 测定叶绿素总量时,分光光度计选用的波长是( D )A.663nm B.645nm C.430nm D.

12、652nm四、问答题1试述植物种子萌发的三个阶段以及各阶段的代谢特点? 答:吸胀吸水阶段:为依赖原生质胶体吸胀作用的物理吸水阶段,无论种子是否通过休眠还是有无生命力,均具有此阶段;缓慢吸水阶段:种子吸水受种皮的束缚,原生质的水合度达到饱和,酶促反应与呼吸作用增强,贮藏物质开始分解,胚细胞的吸水力提高;生长吸水阶段:在贮藏物质加快转化的基础上,胚根、胚芽中的核酸、蛋白质等原生质组分合成加快,细胞吸水加强。当胚根突破种皮后,有氧呼吸增强,种子吸水与鲜重持续增加。 2、什么叫质壁分离现象?研究质壁分离有什么意义? 答:植物细胞由于液泡失水而使原生质体和细胞壁分离的现象称为质壁分离。在刚发生质壁分离时

13、,原生质与细胞壁之间若接若离。称为初始质壁分离。把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水势较高的溶液和纯水中,则细胞外的水分向内渗透,使液泡体积逐渐增大因而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相接触,恢复原来的状态,这一现象叫质壁分离复原。 研究质壁分离可以鉴定细胞的死活,活细胞的原生质层才具半透膜性质,产生质壁分离现象,而死细胞无比现象;可测定细胞水势,在初始质壁分离时,此时细胞的渗透势就是水势(因为此时压力势为零):还可用以测定原生质透性、渗透势及粘滞性等。 3、小篮子法测定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强度,以Ba(OH)2吸收呼吸时放出的CO2种子重5g,反应进行20分钟,用0.1N-草酸滴定剩余的Ba(OH)2,用去草酸18m

14、l,空白滴定用去草酸20 ml,计算萌发小麦种子的呼吸强度。答:小麦种子呼吸强度(鲜重小时)=2.64(mgCo2/gFWh) 4、农谚讲“旱长根,水长苗”是什么意思?道理何在? 答:这是指水分供应状况对植物根冠比调节的一个形象比喻。植物地上部生长和消耗的大量水分,完全依靠根系供应,土壤有效水的供应量直接影响枝叶的生长,因此凡是能增加土壤有效水的措施,必然有利地上部生长;而地上部生长旺盛,消耗耗大量光合产物,使输送到根系扔机物减少,又会削弱根系的生长,加之如果水分过多,通气不良,也会限制根系活动,这些都将使根冠比减少。干旱时,由于根系的水分环境比地上部好,根系仍能较好地生长;而地上部则由于抽水

15、,枝叶生长明显受阻,光合产物就可输入根系,有利根系生长,使根冠比增大。所以水稻栽培中,适当落干晒田,可对促进根系生长,增加根冠比。 6、简述气孔开闭的主要机理。 答:气孔开闭取决于保卫细胞及其相邻细胞的水势变化以及引起这些变化的内、外部因素,与昼夜交替有关。在适温、供水充足的条件下,把植物从黑暗移向光照,保卫细胞的渗透势显著下降而吸水膨胀,导致气孔开放。反之,当日间蒸腾过多,供水不足或夜幕布降临时,保卫细胞因渗透势上升,失水而缩小,导致气孔关闭。 气孔开闭的机理复杂,至少有以下三种假说:(1)淀粉糖转化学说,光照时,保卫细胞内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消耗CO2,使细胞内PH值升高,促使淀粉在磷酸化酶催化下转变为1磷酸葡萄糖,细胞内的葡萄糖浓度高,水势下降,副卫细胞的水进入保卫细胞,气孔便张开。在黑暗中,则变化相反。(2)无机离子吸收学说,保卫细胞的渗透系统亦可由钾离子(K)所调节。光合磷酸化产生ATP。ATP使细胞质膜上的钾氢离子泵作功,保卫细胞便可逆着与其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