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其发展规划趋势(可投林业经济,环保生态经济)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116959908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其发展规划趋势(可投林业经济,环保生态经济)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其发展规划趋势(可投林业经济,环保生态经济)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其发展规划趋势(可投林业经济,环保生态经济)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其发展规划趋势(可投林业经济,环保生态经济)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其发展规划趋势(可投林业经济,环保生态经济)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其发展规划趋势(可投林业经济,环保生态经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其发展规划趋势(可投林业经济,环保生态经济)(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中国野生动物资源较为丰富,栖息地类型多样,但由于人口、经济等多种原因,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日趋严重,造成相当数量的野生动物种类处于受胁状态。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从建国初就已开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突飞猛进,濒危物种拯救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今后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发展趋势体现在强化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管理,保护野外种群;发展濒危动物人工种群;控制资源消耗,在保护基础上合理地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 保护现状 发展趋势Th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Wildlif

2、e Protection in ChinaAbstract: China has abundant wildlife resources and diverse types of habitats.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increase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ics enhanced the requirement and stress of environment, which caused the habitat fragmentation getting more seriously, and large amount of w

3、ildlife are threatened. The wildlife protection in China commenced from the new China established, and consummated gradual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ics. At present, many achievements in nature reserve construction has been obtained, the endangered species rescuing has made much pr

4、ogress. In future,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wildlife in china should include strengthening the habitats protection, wild population, protection, developing the artificial endangered species population, controlling the resources consumption, and reasonably utilizing the wildlife resources based on t

5、he conservation.Key words: wildlife conservation nature reserve development trends前言野生动物是指存在于天然状态下,或来源于天然状态,虽然已经短期驯养,但还没有产生进化变异的各种动物,广义的野生动物泛指所有的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狭义的野生动物仅指陆生脊椎动物,通常人们所说的野生动物是指狭义的野生动物12,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仅脊椎动物约占世界总种数的13.9%左右3。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气

6、候、古北界和东洋界两大动物地理区在我国交汇、我国未遭受第四纪冰川覆盖是形成我国野生动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在世界受危动物中我国受危的兽类有128种,占我国兽类的22.1%左右:鸟类183种,占我国鸟类的14.7%左右;爬行类96种,占我国爬行类的25.5%左右;两栖类29种,占我国两栖类的10.2%左右,对野生动物的过度的捕猎和对野生动物生境的破坏是造成我国野生动物受危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主要是通过对野生动物物种的保护、生活环境的保护和法律保护等途径来实现的。在陆地生态系统中,野生动物以其特有的物种效应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进化,一旦遭到破坏,将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甚至造成灾

7、难性的后果。其生存与发展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伴随着人类社的生存与发展, 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重要战略资源, 是事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资本。我国野生动物种类及其生境类型丰富多样, 特有种和珍稀种较多, 地域差异呈现明显的特点。 保护我国野生动动物资源,对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和世界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发展问题上,国内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管理部门与学术界之问存在不同的认识。近年来,一些国家,把这一问题同国家的政治、外交、经济等结合起来,不断攻击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在当前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

8、业正面临发展的关键阶段,能否制定出科学合理,符合我国国情的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发展策略已经是一项十分紧迫任务了。野生动物是大自然亿万年进化的产物,在维护和优化生态环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还是人类未来食物、药物和财富的重要来源。1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现状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多样,为野生动物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从北向南分布有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5个气候带。辽阔的地域,多样的气候,丰富的地貌类型,为众多野生动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4。自然条件和地形十分复杂,有山脉、高原、平原、草原、荒漠、森林、还有18,000多千米长的连绵不断的海岸线及难以计数的沼泽、河

9、流、湖泊和岛屿,为各种各样的动物提供了优越的栖息和繁殖的场所。我国森林覆盖率2005年已达到18.21,各气候带森林和各种类型的森林为中国野生动物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栖息地,在其中栖息着多种多样的野生动物。我国是世界上拥有湿地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湿地面积约6.9107 hm2,其中天然湿地约2.5107hm2。各类湿地为各种水禽提供了繁殖和越冬的场所,为很多迁徙鸟类提供了中转站和栖息地,为兽类和两栖类提供了家园。我国还拥有广袤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区,是荒漠动物生存的理想场所。我国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具有绝大多数动物生长的气候条件,既有寒温带气候的动物类群,又有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动物类群,同时我国还是世界上

10、仅有的两个拥有两种不同特色动物地理群的国家之一,野生动物种类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仅脊椎动物就有6,347种,占世界总数的13.95。其中陆栖脊椎动物种数为2,480多种,约占世界的10,兽类近580多种2,鸟类1,256种,爬行类391种,两栖类280种64。同时,我国拥有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估计约100多万种7。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不仅种类丰富,而且特产珍稀动物种类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大熊猫、金丝猴、褐马鸡、扬子鳄、白鳍豚等100多种特产珍稀动物。世界上有鹤类15种,中国就有9种;雁鸭类148种,中国就有46种;野生雉类276种,中国就有56种。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自

11、然历史遗产。表1 中国野生动物种数、特有种数及世界野生动物种数统计表 中国种数 特有种数 世界种数 中国种数占世界种数% 两栖纲 284 30 4,010 7.058 爬行纲 376 25 6,300 5.97 鸟类 1,244 98 9,000 13.85 哺乳纲 581 110 4,340 13.39 总计 2,485 263 23,650 10.51 由于我国还是亚洲古代生物进化和分化的中心,加以我国在第四纪以来,并未遭受像欧亚大陆北部那样广泛的大陆冰川覆盖,这些都为特有属、种的发展和保存创造了条件,致使目前在中国境内存在大量的古老的(古特有属种)和新产生的(新特有种)特有种类,具有很高

12、的保护和科研价值。但是,由于过度的开发利用,以及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栖息地的破坏,目前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不容乐观,仅脊椎动物就大约有398种处于濒危状态,脊椎动物总数的7.7左右。部分经济价值高,社会需求量大的资源逐步枯竭。中国野生动物资源总的特点是种类多,珍稀物种多,但是经济动物资源量明显不足,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2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 我国政府把保护野生动物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列为一项基本国策,为保护世界濒危物种做出了巨大努力8。2.1 法制管理,将保护工作纳入法治轨道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起始于50年代中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自1950

13、年起我国政府颁发了关于稀有动物保护办法起, 57 年间共颁发了29 部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 为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910。初步形成了以野生动物保护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各级政府严格执法,严重打击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11。但是各地区盗猎现象仍然十分严重,使濒危物种数目进一步增加。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野生动物贸易和狩猎量明显增加,为追求高额利润, 大熊猫、羚牛、雪豹、藏羚羊等大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频频被猎杀。近年来,全国已经形成或明或暗的野生动物交易市场,其中不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据统计,仅野鸟我国每年的出口就达200万只以上,而国内贸

14、易量则肯定远在其上12,野外已很少能见到珍贵的鸟类。国内外不法分子互相勾结,非法偷猎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些珍稀野生动物,进行走私,使这些珍稀野生动物受到巨大的捕杀压力,面临灭顶之灾,给我国野生动物的保护事业造成极大的破坏13。执法方面。严厉查处野生动物走私等重大案件。2000年是“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执行年”,全国共开展专项打击行动95次,查处案件2.9万余起,取缔非法驯养繁殖单位1,567家、非法经营利用单位1,758家。2001年共查处非法盗猎、经营、倒卖、走私野生动物各类案件1.6万起。履约方面。1981年加入CITES,在原林业部设“濒管办”, 在中科院设“濒科委”。1992年成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之一,制定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还通过了“北京声明”、“西宁宣言”,加入了“湿地公约”,2000年颁布实施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在2000年4月于内罗毕举行的第11次缔约国大会上当选为常委会副主席国。管理方面。建立了野生资源监测制度、有偿、限额使用制度、进出口管理制度、狩猎、运输、驯养繁殖许可证制度、猎枪弹具生产、销售制度。此外,“九五”期间,完成了全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综合调查,为监测、保护、利用及履约提供了科学依据。2.2 自然保护区呈碎片状分布,分布不均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