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321 龙鑫 分析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1695965 上传时间:2017-10-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321 龙鑫  分析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321 龙鑫  分析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321 龙鑫  分析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321 龙鑫  分析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321 龙鑫 分析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321 龙鑫 分析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析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摘 要:随着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建筑物的楼层越来越高,为了有效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安全,避免建筑物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的情况,进而破坏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一定要加强对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本文主要对沉降观测技术的步骤与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提高观测精度的策略。关键词:建筑施工;沉降观测技术;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相应的建筑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有限的土地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化发展的实际需求,人们只有加强对纵向空间的扩展,才可以促进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进而出现了高层建筑,而其使用安全与年限受到了人们

2、的重点关注,沉降观测技术应运而生。一、沉降观测步骤(一)建立水准控制网建设单位结合工程的特点、环境、布局等条件制定相应的观测方案,之后提供一些水准控制点,再结合工程观测方案与布网原则,建立相应的水准控制网。通常情况下,其一定要具备以下三点要求:一是,高层建筑物的周边至少要布置三个以上的水准控制点,其相互之间的距离一定要超过 100m。二是,在现场架设测量仪器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其可以后视到两个以上的水准控制点,并且现场内的各个水准控制点一定要形成相应的闭合图形,进而为开展闭合检校提供便利条件。三是,在设置水准控制点的时候,一定要将其设置在地面沉降、建筑物开挖、震动区的范围以外,并且保证其埋深一定

3、要超过 1.5m。这样结合工程的特点,建立相应的水准控制网,同时和基准点之间实现联测,进而对各个水准控制点的高程进行平差计算。(二)建设固定观测线路根据现场的水准控制网,结合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求或者设计图纸的沉降观测点的布置,明确沉降观测点的具体位置。同时在沉降观测点和控制点之间建设相应的固定观测线路,在架设仪器和转点处进行标记,确保观测的统一线路。(三)沉降观测在开展观测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从建筑基础着手,并且在一次观测中,一定要保证每一个观测点至少要观测两次之后才可以进行确定,之后在每一层完成施工的三天后,进行一次重新的观测,在工程竣工之后,也一定要确保沉降观测次数的稳定。通常情况下,沙土地

4、基础需要观测的时间为两年;具备沉陷特点地基需要观测的时间是五年;软土地基需要观测的时间是十年,一直到建筑基础不再出现沉降的现象为止。当然,在开展实际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结合具体情况,对观测次数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一些出现严重问题的建筑物可以适当的增加观测时间与次数。(四)数据统计、汇总在完成相关的观测工作之后,一定要结合观测数据,对沉降量进行平差计算,之后进行统计与汇总,绘制相应的下沉曲线。在绘制下沉曲线的时候,一定要先建立相应的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荷载为纵坐标的上半部分,以沉降量为纵坐标的下半部分。之后将统计的相关数值绘制到相应的坐标中,展开相应的连线,进而得到相应的下沉曲线。二、沉降

5、观测技术应用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一)忽视了沉降观测工作的重要性事实上,在开展沉降观测工作的时候,基本上均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布置沉降观测点的时候,观测点的位置与相关条件均没有达到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二是,在设计有关施工图纸的时候,没有明确标明沉降观测的内容;三是,对于观测次数与时间而言,基本上均没有达到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四是,在实际沉降观测中,没有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标准与技术要求展开相应的精度测量;五是,部分建筑单位为了节省成本,根本就没有开展相关的沉降观测工作,在记录表上虚报,之后上报给上级。因为建筑单位对沉降观测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实际施工中,没有真正

6、落实相应的沉降观测工作,进而也就忽视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二)沉降量和下沉曲线变化在对下沉曲线与沉降量进行观测的时候,发现下沉曲线不是一直沿着正方向或反方向变动的时候,一般就存在着一下情况:曲线在中间某一点处可能出现突然回升或者逐渐回升的情况;在完成第一次的观测之后,下沉曲线可能出现一定的回升情况;下沉曲线可能会产生一定波浪起伏的情况。以上情况均可以表明,一些人为以及非人为的因素均会对沉降观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三)沉降结果浮动,不好控制无论进行什么样的建筑施工,一定要展开地表开挖施工。在挖开地面表层之后,必然也就破坏了地面原有的状态,导致土地变得更加松弛。假如在施工过程中,不进行相

7、应的回填与压实施工,也就无法保证建筑地面的土地恢复到原有的密实状态。除此之外,随着工程施工的不断进行,建筑物高度以及地表承担的荷载也在不断增加,进而也就加大了地基的压力,出现地基被压缩的情况,导致出现一定的建筑基础沉降。因为在开展建筑施工的时候,各种机械设备均会对地下产生一定的振动效应,进而与地基产生相应的影响,导致出现地基松散不密实的情况。三、提高沉降观测精确度的策略(一)加强沉降观测点的合理设置在开展沉降观测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加强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同时其也是提高观测精度的有效手段,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对观测工作效率有着一定的影响。对于不同类型建筑而言,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设置方法:假如

8、地基是箱形的高层建筑,在设置观测点的时候,一定要沿着横、纵轴的情况决定;假如为砖墙承重结构的建筑物,在设置沉降观测点的时候,一定要沿着砖墙每隔 8-10m 进行布设;假如建筑物墙体宽度超过 1m 的时候,一定要在内墙适当的位置进行观测点的设置;假如建筑物为框架结构,在设置沉降观测点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对柱基进行考虑;假如需要对旧建筑物进行扩建,一定要在连接处的两侧进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二)强化工作人员的培训在开展沉降观测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观测人员的工作意识,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与专业能力,进而对每一次的观测工作都可以负责到底。除此之外,一定要加强观测人员的应变能力

9、,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的时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的处理,进而保证观测工作的高效完成。这些均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进而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与专业技能。(三)加强观测数据的复核对于基面0.000 沉降量而言,可以对比施工之前的沉降观测与地下室顶板情况,进而对相关的差值和沉降进行一定的判断,了解其相应的沉降量是否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对于垂直度复核而言,可以对比施工角度的区别以及沉降观测数据,对建筑物的垂直度展开相应的复核。与此同时,一定要适当选用观测的时间与次数,使用一些精度较高的观测仪器,加强观测数据的记录与整理,进而有效提高沉降观测的精度,确保建筑施工与使用的正常进行。结束语:总而言之,

10、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沉降观测工作的开展,这样可以有效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同时还可以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与施工人员生命的安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安全、科学的发展。因此,一定要加强对沉降观测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进而增强其具体应用,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李杰.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1(21).2徐江华,马运明.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9 年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09 年.3李霞,于洁.浅析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6).4赵籍滨.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