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27我们的民族精神(教学案)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野鹰 文档编号:11695766 上传时间:2017-10-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27我们的民族精神(教学案)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7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27我们的民族精神(教学案)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7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27我们的民族精神(教学案)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7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27我们的民族精神(教学案)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7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27我们的民族精神(教学案)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27我们的民族精神(教学案)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27我们的民族精神(教学案)Word版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常考点)。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常考点)。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特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含义 作用爱国主义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团结统一一个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维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无论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都迸发出强大

2、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爱好和平一个民族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的精神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勤劳勇敢一个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不惧艰难的精神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自强不息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提示中华民族精神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可用下图表

3、示: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地位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作用、意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特点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新时期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1)原因: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2)表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为什么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重要性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

4、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必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2.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文化“主心骨”的作用。(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4)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高频

5、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与核心例 1、(2015安徽高考)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血脉,已经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下列古语涵义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对应恰当的是()A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 自强不息B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爱好和平C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勤劳勇敢D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 团结统一【答案】A【变式探究】 诗经中的“夙夜在公” 、贾谊的“国而忘家”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等,体现了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涵,以下事例与这种精神最相契合的是()A寸草春晖:

6、助子求学,重病母亲三年织出清明上河图十字绣B心比金坚:铭记战友深情厚谊,三十一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C誓言无声:隐姓埋名三十年,献身于我国核潜艇研制的壮丽事业D童叟无欺:“油条哥”用放心油和一口锅支撑起食品安全的良心【答案】C【解析】材料中提到的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C 与之相符。高频考点二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例 2、(2015全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 “狼牙山五壮士” “八百壮

7、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答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不竭精神动力。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是对

8、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解析】回答本题,可从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重要内容、继承和发展的角度分析。【举一反三】60 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川藏、青藏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两路”精神()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体现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A B C D【答案】C【解析】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错误;“两路”精神未体现爱好和平,排除。高频

9、考点三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例 3、(2015北京高考)“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打开尘封的英雄家书,依然能读到民族的硝烟和苦难,读到英雄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读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壮和毅然。英雄家书()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根源于多元的大众文化,反映了人们的文化需求A BC D【答案】C【变式探究】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几十年的发展,这不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 ,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 。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

10、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国精神”()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先进性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发展是中华民族之魂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A B C D【答案】D【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中国精神”的作用,故选 D。中华传统文化在今天,不能说“先进性” ,故错误。高频考点四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例 4、 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 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答案】C【变式探究】

11、“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 ”从历史中重塑民族精神就应该()A发挥“主心骨”的引领作用B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C吸收、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D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答案】B【解析】要从历史中重塑民族精神,可见需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A、C、D 不符合题意。1.(2016天津卷10)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象征。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林, “虽未人作,宛自天成”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视觉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传承依赖于

12、传统建筑的保护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 B. C. D. 【答案】A【知识点】中华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的表现及特点1(2015 年北京文综政治 27)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能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教育你”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之际,打开尘封的英雄家书,依然能读到民族和硝烟和苦难,读到英雄对家人的思念与牵挂,读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壮和毅然。英雄家书:图 6 赵-曼烈士家书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根源于多元化的大众文化,反应了人们的文化需求A. B. C. D.【答案】C

13、【解析】英雄家书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说法错误;英雄家书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正确且适合题意;英雄家书凝聚着不屈的名族精神应根源于抗日战争的实践,而不是根源于大众文化,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2(2015 年安徽文综政治 7)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血脉,已经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下列古语涵义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对应恰当的是A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 自强不息B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爱好和平C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勤劳勇敢D 政之所兴在顺民

14、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 团结统一【答案】A3(2015 年北京文综政治 39) (10 分)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这里是北京。 ”北京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行走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亲近文化遗产,探访名人故居,走入创新基地我们会获得丰富的文化体验。某校开展“漫游北京”文化实践活动,围绕“灿烂文明” “红色记忆” “魅力创新”三大主题向同学们征集活动意向。请完成下表。【答案】所选地点与主题相符,能将个人生活中的文化体验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价值,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情景理交融。知识角度:中华历史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要弘

15、扬与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创新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文化的繁荣等。等级 等级描述第一等级 能将个人生活中的文化体验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准确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所选地点的文化价值,情景理交融。第二等级 能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个人文化体验,较为准确地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所选地点的文化价值,但不够具体充分。第三等级 应答与试题无关;重复试题内容;没有应答。4(2015 年江苏政治 37)材料一 在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和人民网联合举办的“汉语盘点 2014”活动中,“法”字荣膺中国年度汉字,反映出全社会对法治建设的高度关注。材料二 汉字发展总是在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下,去寻求简繁适度的造型。 汉字的构形往往具有可解释性,即有理据。从理据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复杂,理据保留程度就越高。 “法”字古代写作“灋” 。 “灋”从“廌” (zhi),“廌”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它生性正直,有着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赋予了“法”正直而无偏颇的价值;“灋”从“水”,表示法律、法度追求公平如水;“灋”中包含“去”,“去”即是“弃” 、 “逐”的意思,延伸出惩罚、惩恶扬善的意义。 汉字历经千古演变,其形体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向简。 从书写的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