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解读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116953249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5.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解读(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腔科学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临床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临床医学院 五官科教研室五官科教研室 黄澜黄澜 第一章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口腔 内容和要求 目的要求目的要求 一、熟悉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一、熟悉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 二、熟悉乳牙列及恒牙列,为书写口腔病历奠定基础二、熟悉乳牙列及恒牙列,为书写口腔病历奠定基础 三、掌握牙体组织的结构,了解牙周组织的结构,为三、掌握牙体组织的结构,了解牙周组织的结构,为 学习口腔常见病提供基础知识。学习口腔常见病提供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一、一般介绍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结构和特点 一、一般介绍口腔颌面

2、部的解剖生理结构和特点。 二、重点讲述乳、恒牙的数目名称及书写符号。 二、重点讲述乳、恒牙的数目名称及书写符号。 三、重点讲述牙体组织的结构。 三、重点讲述牙体组织的结构。 第一节 概述 1、口腔的范围是: 2、颜面部的范围是: 3、口腔颌面部的分区及颌面三等分: 4、口腔颌面部的临床意义: 1、口腔: 前为唇,两侧为前为唇,两侧为 颊,上为腭,下为口颊,上为腭,下为口 底,后为咽。由牙齿底,后为咽。由牙齿 、颌骨及唇、颊、腭、颌骨及唇、颊、腭 、舌、口底、涎腺等、舌、口底、涎腺等 组织器官组成的功能组织器官组成的功能 性器官。是上消化道性器官。是上消化道 的起端,具有摄食、的起端,具有摄食、

3、 咀嚼、味觉、吞咽、咀嚼、味觉、吞咽、 表情及辅助语言和呼表情及辅助语言和呼 吸等功能。吸等功能。 2、颌面部 上起额部发际,下上起额部发际,下 至舌骨水平,左右达颞至舌骨水平,左右达颞 骨乳突垂直线之间的区骨乳突垂直线之间的区 域。域。 口腔颌面部分区 颜面部三等分 第一横线两眉弓中间联线第一横线两眉弓中间联线 第二横线口裂平行线第二横线口裂平行线 第三横线舌骨平行线第三横线舌骨平行线 面上部面上部 面中部面中部 面下部面下部 颜面部的中颜面部的中1/31/3和下和下1/31/3两部分两部分 组成的区域称为颌面部组成的区域称为颌面部 口腔颌面部临床意义: n n 位置外露,易受外伤;位置外露

4、,易受外伤; n n 血管丰富,伤口愈合快;血管丰富,伤口愈合快; n n 血供丰富,组织疏松,受伤后出血较多;血供丰富,组织疏松,受伤后出血较多; n n 结构复杂,损伤后可能会发生面瘫、麻木及涎结构复杂,损伤后可能会发生面瘫、麻木及涎 瘘等并发症;瘘等并发症; n n 颜面部皮纹走向因不同部位而不同,手术切口颜面部皮纹走向因不同部位而不同,手术切口 应沿皮纹应沿皮纹, ,并选择较隐蔽的区域作切口。并选择较隐蔽的区域作切口。 第二节 口腔 一、口腔的表面形态 (一)、口腔前庭(一)、口腔前庭 (二)、(二)、 固有口腔固有口腔 (一).口腔前庭及其外表形态 1. 1. 口腔前庭口腔前庭 为位

5、于唇为位于唇, ,颊与牙列及牙槽颊与牙列及牙槽 黏膜之间的蹄铁形的潜在腔隙黏膜之间的蹄铁形的潜在腔隙. . 2 2 外表形态 主要的外形标志有外表形态 主要的外形标志有 口腔前庭沟:唇唇, ,颊与牙列及牙槽黏膜之间的蹄铁形的潜在腔隙颊与牙列及牙槽黏膜之间的蹄铁形的潜在腔隙 上、下 唇系带及颊系带:上、下唇系带为前庭沟中线上上、下唇系带为前庭沟中线上 扇形或线形的粘膜小皱襞扇形或线形的粘膜小皱襞 腮腺导管口腮腺导管口: :腮腺导管开口平对于上额第二磨牙牙冠腮腺导管开口平对于上额第二磨牙牙冠 的颊黏膜上,呈乳头状突起的颊黏膜上,呈乳头状突起 腮腺导管口腮腺导管口: : 磨牙后区磨牙后区: :为覆盖

6、于磨牙后三角表面的软组织为覆盖于磨牙后三角表面的软组织 翼下颌皱襞翼下颌皱襞: :为伸延于上颌结节后内方与磨牙后区之间为伸延于上颌结节后内方与磨牙后区之间 的粘膜皱襞。的粘膜皱襞。 磨牙后区磨牙后区 : : 翼下颌皱襞翼下颌皱襞: : 颊脂垫尖颊脂垫尖: :大张口时,平对上、下颌后牙合面的颊粘膜上大张口时,平对上、下颌后牙合面的颊粘膜上 有一三角形隆起,是为颊脂垫,其尖称为颊脂垫尖有一三角形隆起,是为颊脂垫,其尖称为颊脂垫尖 颊脂垫尖颊脂垫尖: : (二) 固有口腔及其外表形态 1. 1. 固有口腔固有口腔 是口腔的主要部分是口腔的主要部分, , 上为硬腭和软腭上为硬腭和软腭, , 下为舌和口

7、底下为舌和口底, ,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牙弓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牙弓, , 后界为咽门后界为咽门. . 2. 2. 固有口腔的外表形态固有口腔的外表形态 主要为牙冠、主要为牙冠、 腭、舌及口底的外形腭、舌及口底的外形. . (1)牙冠、牙列或牙弓牙冠、牙列或牙弓: : 根据部位根据部位前牙、后牙前牙、后牙 根据功能及形态根据功能及形态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 上、下牙弓或牙列上、下牙弓或牙列上、下牙齿连续排列在牙槽骨上呈一弓形上、下牙齿连续排列在牙槽骨上呈一弓形 近中面(面向中近中面(面向中 线的牙面)与远中面(线的牙面)与远中面( 背向中线的面):每个牙均有一个近背向

8、中线的面):每个牙均有一个近 中面和一个远中面中面和一个远中面. .近、远中面统称近、远中面统称 为邻接面为邻接面. . 牙合面:上下颌牙相对而发生咀嚼作用牙合面:上下颌牙相对而发生咀嚼作用 的一面称牙合面的一面称牙合面. .前牙者称为切嵴前牙者称为切嵴. . 唇面(前牙)或颊面(后唇面(前牙)或颊面(后 牙):牙): 舌面(前、后牙)或腭面舌面(前、后牙)或腭面 (上颌牙):(上颌牙): 颊面颊面 腭面腭面 颌面颌面 牙尖牙尖: :牙冠上突出成尖的部分牙冠上突出成尖的部分 称牙尖称牙尖. . 舌面隆突舌面隆突: :前牙舌面近缘部的半前牙舌面近缘部的半 月形隆突起月形隆突起, ,称舌面隆突称舌

9、面隆突, ,系前牙的系前牙的 解剖特征之一解剖特征之一. . 嵴嵴: :牙冠上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牙冠上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 , 称为嵴称为嵴. . 沟沟: :牙面上细长的线形凹陷部分称为牙面上细长的线形凹陷部分称为 沟沟. . 点隙点隙: :为发育沟的汇合处或沟的末端为发育沟的汇合处或沟的末端 处的凹陷处的凹陷. .该处牙釉质若钙化不全该处牙釉质若钙化不全, ,则成为则成为 点隙裂点隙裂. .裂沟和点隙裂均是龋的好发部位裂沟和点隙裂均是龋的好发部位. . 窝窝: :牙冠面上不规则的凹陷称为窝牙冠面上不规则的凹陷称为窝. . 牙槽突牙槽突: :上颌牙槽骨向下、下颌牙槽骨向上突上颌牙槽骨向下、下颌

10、牙槽骨向上突 起的部分称为牙槽突起的部分称为牙槽突. .牙齿的牙根位于牙槽牙齿的牙根位于牙槽 突内突内. . 龈乳头龈乳头: :为牙龈位于两相邻牙之间突起的呈乳为牙龈位于两相邻牙之间突起的呈乳 头状的部分头状的部分. .龈乳头填塞于两邻牙牙颈部的龈乳头填塞于两邻牙牙颈部的 间隙处间隙处. . 龈沟龈沟: :是牙龈的游离龈部分与牙齿根是牙龈的游离龈部分与牙齿根 颈部间的沟状空隙颈部间的沟状空隙. .正常的龈沟深度正常的龈沟深度 不超过不超过2mm.2mm. (2)(2)牙槽突、龈沟与龈乳头牙槽突、龈沟与龈乳头 切牙乳头或腭乳头切牙乳头或腭乳头: :为一粘膜隆为一粘膜隆 起,位于腭中缝前端,左右起

11、,位于腭中缝前端,左右 上颌中切牙间之腭侧,其深上颌中切牙间之腭侧,其深 面为切牙孔,鼻腭神经、血面为切牙孔,鼻腭神经、血 管经此穿出向两侧分布于硬管经此穿出向两侧分布于硬 腭前腭前1/31/3。 (3)(3)硬腭与软腭硬腭与软腭: : 硬腭被牙弓围绕呈穹窿状硬腭被牙弓围绕呈穹窿状. .软腭为硬腭软腭为硬腭 向后的延续部分向后的延续部分, ,末端为向下悬垂的腭末端为向下悬垂的腭 垂悬雍垂垂悬雍垂. . 腭皱襞、上颌硬区及上腭皱襞、上颌硬区及上 颌隆突颌隆突: : 腭大孔腭大孔: :位于硬腭后缘位于硬腭后缘 前方约前方约0.50.5厘米处厘米处, ,上颌第上颌第 三磨牙腭侧三磨牙腭侧, ,约相当

12、于腭约相当于腭 中缝至龈缘之外、中中缝至龈缘之外、中1/31/3 处。处。 肉眼观察此处粘膜稍显肉眼观察此处粘膜稍显 凹陷为腭大孔凹陷为腭大孔, ,腭前神经腭前神经 及腭大血管经此孔向前及腭大血管经此孔向前 分布于硬腭后分布于硬腭后2/3,2/3,该粘膜该粘膜 凹陷为腭大孔麻醉的表凹陷为腭大孔麻醉的表 面标志。面标志。腭大孔 腭大孔 腭大孔腭大孔 (4) 口底 舌系带舌系带: :为舌部粘膜返为舌部粘膜返 折与舌下区的粘膜相延折与舌下区的粘膜相延 续在中线形成的带状结续在中线形成的带状结 构。构。 舌下肉阜舌下肉阜: :为舌系带移行为口底为舌系带移行为口底 粘膜两侧的一对丘形隆起粘膜两侧的一对丘

13、形隆起. .其顶其顶 部有颌下腺导管和舌下腺导管的部有颌下腺导管和舌下腺导管的 共同开口共同开口. .口底的粘膜自舌下肉口底的粘膜自舌下肉 阜向两侧的后外方向延伸成一对阜向两侧的后外方向延伸成一对 皱褶皱褶, ,称舌下皱襞称舌下皱襞. . 口腔组织器官的解剖生理 ( (一一) )唇唇 表面解剖标志表面解剖标志 : 唇部组织分皮肤、肌和粘膜三层唇部组织分皮肤、肌和粘膜三层 :唇部皮肤有丰富的汗腺、皮脂:唇部皮肤有丰富的汗腺、皮脂 腺和毛囊腺和毛囊, ,为疖痈好发部位为疖痈好发部位; ;唇内唇内 面为粘膜面为粘膜, ,在粘膜下有许多小粘液在粘膜下有许多小粘液 腺腺, ,当其导管受到外伤而引起阻塞当

14、其导管受到外伤而引起阻塞 时时, ,容易形成粘液腺囊肿容易形成粘液腺囊肿; ; (二)颊 颊位于面部两侧颊位于面部两侧, ,形成口腔前庭的外侧壁形成口腔前庭的外侧壁, ,主要主要 由皮肤、浅层表情肌、颊脂垫、颊肌和粘膜所构成由皮肤、浅层表情肌、颊脂垫、颊肌和粘膜所构成 ( (三三) )牙齿牙齿 又称牙体又称牙体, ,由牙冠、牙根和牙颈三部分组成由牙冠、牙根和牙颈三部分组成. . 牙冠 牙冠 牙釉质覆盖牙釉质覆盖, ,显露于口腔的部分显露于口腔的部分 牙根 牙根牙骨质所覆盖牙骨质所覆盖, ,埋于牙槽窝内的部分埋于牙槽窝内的部分 牙颈部 牙颈部牙冠与牙根交界部分牙冠与牙根交界部分 牙髓腔 牙髓腔牙

15、体内有一与牙体外形大致相似、为牙髓充塞的腔牙体内有一与牙体外形大致相似、为牙髓充塞的腔, ,称称 牙髓腔牙髓腔. .冠部的称髓室冠部的称髓室, ,根部的称根管根部的称根管, ,根管末端的开口称根尖孔根管末端的开口称根尖孔. . 1.牙冠的形态 功能不同, 形态各异 切牙 尖牙 前磨牙 磨牙 2. 2.牙根的数目和形态牙根的数目和形态. . 数目: 数目: 单根牙 单根牙上下颌前牙及下颌前磨牙及 上下颌前牙及下颌前磨牙及 部份上颌前磨牙。部份上颌前磨牙。 两根 两根下颌磨牙及部份上颌前磨牙。下颌磨牙及部份上颌前磨牙。 三根牙 三根牙上颌磨牙,有时下颌第一磨牙 上颌磨牙,有时下颌第一磨牙 偶有三根

16、。偶有三根。 形态: 上颌切牙和前磨牙上颌切牙和前磨牙呈圆锥形呈圆锥形 下颌切牙和前 下颌切牙和前磨牙磨牙呈扁平形呈扁平形 笫一磨牙和乳磨牙 笫一磨牙和乳磨牙根分叉大根分叉大 第二磨牙 第二磨牙根分叉小根分叉小 了解牙根的数目和形态 了解牙根的数目和形态, ,对牙髓病的治对牙髓病的治 疗和拔牙手术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疗和拔牙手术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 3. 3. 牙齿的组织结构牙齿的组织结构 牙体组织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牙体组织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 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体髓腔内的软组织牙髓组成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体髓腔内的软组织牙髓组成. . 牙釉质(enamel) 一、一、理化特性理化特性 1 1、分布:牙冠表面,牙尖部最厚,向牙、分布:牙冠表面,牙尖部最厚,向牙 颈部渐薄,呈刀刃状。颈部渐薄,呈刀刃状。 临床意义:磨牙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