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8、《将心比心》剖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50292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8、《将心比心》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8、《将心比心》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8、《将心比心》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8、《将心比心》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8、《将心比心》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语文8、《将心比心》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语文8、《将心比心》剖析(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台湾的作家罗兰曾经这样说:“如果每一个人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都能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很多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烦恼。”中国有句成语,叫作“将心比心”。“将心比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互帮解决,5分钟后我们抽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商店沉重道谢输液尊重关爱血管注视不禁紧张理解扎针面对宽容鼓励温暖抱怨眼神将心比心(扎针扎实)(挣扎)(扎风筝)zh扎zhz

2、jn禁jn(情不自禁)(禁止)近义词:道谢感谢抱怨责怪、埋怨尊重尊敬宽容宽厚、包容理解理会鼓励鼓舞(勉励、激励)反义词:鼓励打击希望失望理解不解、误解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思考问题:1、理解“将心比心”的意思。2、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2、课文主要讲述:奶奶给“我”说了一件动人的事:奶奶去商店购物,一位阿姨为她推开商店沉重的大门。讲“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母亲对护士的工作宽容和鼓励的事。(齐读)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的大门等到她跟上来松开手。沉重一直才从红色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这位“阿姨”首先想到的是别人,沉重的大门一旦松手,就会

3、撞到后来的尾随者,于是她一直等后来者跟上才松手,我体会到阿姨对别人的关心和爱护。(齐读)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那位阿姨为什么要帮奶奶推开沉重的门呢?答:因为那位阿姨希望别人也能这样对待自己的母亲,希望唤起人们多一份关心和关爱,使社会更加文明。同时也说明阿姨心灵纯洁,心底善良。(齐读)一天,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眼见针眼处鼓起青包。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

4、再来一次!”第三针果然成功了。(齐读)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与幸福。2、在第二件事中,在护士连扎两针不成的情况下,“我”的态度是怎么样的,母亲又是怎样表现得呢?用“”画出母亲的表现,用“”画出“我”的表现。经历了这两件事,“我”的心里又什么感受呢?温暖一天,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眼见针眼处鼓起青包。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

5、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第三针果然成功了。“不要紧,再来一次!”从对母亲的神态和语言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我体会到母亲对护士的体贴和关怀。本文以“将心比心”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文章最为感人的是两处人物的语言描写。“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齐读)“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你怎么理解阿姨的话?阿姨希望自己的妈妈遇

6、到这样的情况时,也有人会这样做。这就说明,人人都希望能获得更多人的关心和帮助。然而想获得别人的帮助,首先要自己先去关心、帮助别人。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境界。(齐读)“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你怎么理解母亲的话?要想得到别人的宽容和鼓励,就要自己先去宽容、鼓励别人。文中的那位母亲正是这样想的,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以自己对他人的宽容和鼓励,换取他人对自己的宽容和鼓励。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

7、解。3、最后一段与前两段有什么关系呢?答:前两段是叙事的,最后一段的是在叙事的基础上发表的议论。在结构上,它是对前两段的总结;在内容上,它是前两段的深化,点出了文章的中心所在。4、换位思考:如果你是那位阿姨,你会怎么做呢?如果你是文中的那位母亲,你会怎么做呢?如果对那位护士进行责骂,将会有什么后果呢?展开想象,模仿课文中的语言描写,写几句人物的对话。在公共汽车上,一位红领巾给一个老大爷让座。教室里,一位同学不小心把钢笔墨甩到了你身上。宽容、理解关爱练习二、比一比,再组词。龄()扎()励()铃()礼()历()龄(年龄)扎(扎针)励(鼓励)铃(门铃)礼(礼貌)历(历史)zh()扎zh()z()zh(扎针、扎实)扎zh(挣扎)z(扎辫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