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49897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112 大小:26.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教材(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冠状动脉造影检 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心血管诊断治疗中心 陈晖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利用导管对冠状动脉解剖进 行放射影像学检查的一种介入性诊断技术。其目的 在于检查冠状动脉血管树的全部分支,了解其解剖 的详细情况,包括冠状动脉起源和分布的变异、解 剖和功能的异常以及冠状动脉间和冠状动脉内的侧 支交通情况,从而为冠心病诊断提供可靠的解剖和 功能信息,为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术方案的选 择奠定科学依据。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发展 史 1929年,德国医生Wemer Forssmann在自 己身上进行了人类首例心导管检查术,揭开了 介入心脏病学的序幕。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发 展史

2、第一阶段非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采用主动脉根部造影使左、右冠状动脉同时 显影。 造影剂不能充分充盈整个冠状动脉血管树使 之清晰显影,尤其是远端血管。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发展 史 第二阶段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改进为主动脉窦(Valsalva)内造影, 分别显示左、 右冠状动脉。 造影结果优于非选择性造影,但仍不能满足临床治疗 的需要。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发展 史 第三阶段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1959年Sones利用特制的尖端呈弧形的造影导管, 经肱动脉逆行送入主动脉根部并置于左、右冠 状动脉口,将造影剂直接注入冠状动脉内使其 清晰显影; 1966年Amplatz、1967年Judkins进一步

3、改进了导 管顶端形状、弧度和导管插入技术,结合经皮 股动脉穿刺技术(Seldinger法,1953年),使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得到广泛应用。 冠状动脉血管树解剖示意图 冠状动脉的解剖与心肌的血液供应 冠状动脉解剖学 左冠状动脉 1.左主干:起源于主动脉根部左冠窦上部的中 央,向左或后伸展,长度540毫米,然后分 为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有时尚发出第三支 血管,即中间支。 冠状动脉解剖学 左冠状动脉 2. 左前降支:沿肺动脉前行至前间沟,下行至心 尖或绕过心尖。其主要分支包括: (1)室间隔穿支:几乎成直角发出,第一室间隔 穿支较粗大,越接近心尖部越细小,且与前降 支成角越锐利。 (2)角支:成

4、锐角发出,位于左心室表面,一般 有2-6支,相互平行,自近端至心尖,逐渐变 细小。偶然一支粗大的角支可以与前降支相似 或更粗大。 冠状动脉解剖学 左冠状动脉 3.左回旋支:绕向后于左心耳下到达左房室沟 。其分支包括: 1-4支钝缘支:绝大多数情况下第一钝缘支 较粗大,其分支后的左回旋支明显变细。 约10%的回旋支到达后室间沟,下行至心尖 ,称为后降支。 回旋支尚发出分支供应房室结,50%的窦房 结动脉分支来源于左回旋支,还可发出左 心房支提供大多数心房血供。 冠状动脉解剖学 右冠状动脉 起源于主动脉根部右冠窦中部,也可发自近主动脉瓣或右 冠窦-主动脉交接处。下行至右房室沟,绝大多数以一支 传导

5、血管至后室间沟。其分支包括: 圆锥支:为第一分支,约半数发自于右冠状动脉开口前 方1-2cm处,沿右心室圆锥部到达肺动脉瓣。 窦房结动脉:约50%的心脏窦房结动脉起源于右冠状动 脉近端右上方,与圆锥支径路相反。 以后分支常成直角发出,供应右心室前侧壁或右心房。 锐缘支:较粗大,行向心尖,供应室间隔。 远端分为2支:(1)后降支:于室间沟内下行至心尖; (2)左室后支:进入心肌呈U型,然后下行至心尖时发 出 12分支供应左心室后部。 冠状动脉血管树解剖示意 图 1.左主干12.圆锥支 2.前降支近段13.右冠状动脉近段 3.前降支中段14.右冠状动脉中段 4.前降支远段15.右冠状动脉远段 5.

6、第一对角支16.房室结动脉 6.第二对角支17.后降支 7.回旋支近段18.左心室支 8.回旋支远段19.右心室支 9.钝缘支20.锐缘支 10.后降支21.室间隔穿支 11.窦房结动脉22.左心房支 冠状动脉造影的常用 投照体位 投照体位的定义:冠状动脉造影时 ,投照体位以图象增强器的位置而定, 即从图象增强器位置来观察心脏,而不 是根据X线束的方位来定位。 冠状动脉造影的常用投照 体位 正位:图象增强器直接对着胸骨 左、右侧位: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左侧或右侧,其X线 与正位垂直 左、右前斜位: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左侧或右侧且斜 向观测心脏 头位、足位: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的头部

7、或足部 右前斜+头位(右肩位):从受检者右肩观测心脏 左前斜+头位(左肩位):从受检者左肩观测心脏 右前斜+足位(肝位):从受检者肝区观测心脏 左前斜+足位(脾位、蜘蛛位):从受检者脾区观测心脏 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 位 1右前斜(RAO)30+足位(Cau)20(肝位 ) 观察LAD、LCX起始部、LCX体部、钝缘支(OM ) 开口和体部 右前斜(RAO)30+足位(Cau) 20(肝位) 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 位 2LAO 45+ Cau 20(脾位、蜘蛛位) 观察LM、LAD、LCX开口病变,LCX体部、 钝缘支(OM)开口和体部 左前斜(LAO) 45+ 足位(Cau ) 20 (脾位

8、、蜘蛛位) 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 位 3正位(AP)+头位(Cra) 观察LAD近、中段,LAD与对角支分叉 处 正位(AP)+头位(Cra) 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 位 4左前斜(LAO) 45+ 头位(Cra) 20 观察LAD中、远段和对角支开口 左前斜(LAO) 45+ 头位(Cra) 20 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 位 5右前斜(RAO)30+头位(Cra)20(右肩位 ) 观察LAD中、远段 右前斜(RAO)30+头位(Cra) 20 (右肩位) 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 位 后前位(AP)+ 足位(Cau) 20 观察LM、LAD、LCX开口、近端, LCX体部和OM开口 后前位(AP)+

9、 足位(Cau) 20 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 位 7. 左侧位:LAD近、中段 左侧位 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 左冠脉常用投照体位顺序 Caudal Rao+Caudal Cranial Rao+Cranial Lao+Cranial Lao+Caudal 右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 位 左前斜(LAO) 45 右冠状动脉呈“C”型 观察RCA开口、起始部至后降支 左前斜(LAO) 45 右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 位 后前位(AP)+ 头位(Cra) 20 右冠状动脉呈“L”型 观察RCA远端分支及其开口情况 后前位(AP)+ 头位(Cra) 20 右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 位 左前斜(LAO) 40 +

10、足位(Cau) 10 RCA远端分叉 左室常用投照体位 RAO 30o 5个节段 LAO 45o 2个节段 观察指标 1.局部室壁运动 正常;运动减低;无收缩 矛盾运动;室壁瘤 2.左心室形态 3.二尖瓣脱垂或返流 4.左心室功能测定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 分析 一、血管及病变部位的确定 Case1 男, 76岁 主诉:间断心前区痛2月 ,加重14小时。 危险因素:高血压2月,糖尿病。 超声心动图:Ao 3.1cm, EDD5.03cm, EF0.77,节段性前壁运动稍减弱。 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Case 2 男,75岁 危险因素 :高血压12年,吸烟46年

11、 主述:胸闷、气短6小时入院(伴晕厥1次) ECG:avL ST段抬高0.1mv,V2-4 ST段抬高0.2- 0.3mv,T波倒置,V5-6 ST段压低0.2mv,avR ST段抬高大于V1,提示患者可能为左主干病变 TnT 阳性,心肌酶升高超过正常两倍 UCG:LA 3.96 EDD 4.9 EF 0.73 未 见室壁运动异常 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Case 3 男,60岁 主述:间断胸痛半年,加重1天急诊入院 胸痛发作时.aVF ST段抬高 缓解后.aVF ST段回降 UCG:EDD5.26cm,EF0.67 心肌酶、TNT始终阴性 诊断:“变异性心绞痛” Case 4 阵发胸痛

12、病史5年,两年前症状加重入院 。 运动试验示II,III,avF,ST段压低0.05 -0.1mv,V2-5 ST压低0.1-0.15mv,T波低 平或双向 诊为不稳定心绞痛 一年后病情加重,再次入院 ECG示II、III、avF,ST段压低0.05mv, V1-5 ST压低0.1-0.3mv TnT阳性 诊为不稳定心绞痛再次入院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分 析 二、狭窄程度的测定 1.计算机辅助的定量分析法(QCA):以造影导 管为参考(通常选用6F造影导管,1F=0.33cm ),通过电视密度法由计算机辅助测定参考 血管直径、病变节段直径狭窄百分数和病变 长度,推算面积狭窄百分数。 2.目测法:

13、以造影导管为参考(通常选用6F造 影导管,1F=0.33cm),估测参考血管直径和 病变节段直径狭窄程度。 计算机辅助的定量分析法(QCA ) 电视密度法 计算机辅助的定量分析法( QCA) 电视密度法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分 析 三、冠脉病变形态学分类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分 析 四、冠状动脉血流分级TIMI血流分级 法 TIMI 0级:无灌注,即阻塞远端无血流 TIMI 1级:部分灌注,造影剂通过阻塞段, 但不能使远端冠状动脉充分显影 TIMI 2级:经过3-4个心动周期后,前向造 影剂才使冠状动脉完全显影 TIMI 3级:完全灌注,前向造影剂在3个心 动周期内使冠状动脉完全显影 冠状动脉造影

14、结果的分 析 五、特殊类型病变 心肌桥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 冠脉痉挛 冠状动脉瘘 冠脉内血栓 特殊类型的冠脉病变心 肌桥 仅在收缩期出现某一节段冠状动脉狭窄, 舒张期则恢复正常。提示该冠状动脉节段 受心肌压迫。 心肌桥 收缩期 舒张期 特殊类型的冠脉病变-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 指冠脉直径7mm或超过邻近冠状动脉直径 50%的局部或弥漫性扩张。 其发生原因为先天性或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 冠状动脉瘤 特殊类型的冠脉病变- 冠脉痉挛 通常由导管诱发所致。 表现为表面光滑的狭窄节段且远段冠状动脉 血管节段无病变 冠脉痉挛 硝酸甘油注射前硝酸甘油注射后 特殊类型的冠脉病变- 冠状动脉瘘 冠状动脉

15、及其分支直接与右心房、右心室 、 肺动脉或冠状窦交通,形成冠状动静脉瘘 。 绝大多数冠状动静脉瘘患者无临床症状, 少数患者也可发生心绞痛或心力衰竭。 冠状动脉瘘 左前降支肺动脉 特殊类型的冠脉病变- 冠脉内血栓 表现为冠状动脉管腔内一个或数个充盈缺 损,或交叉体位投照时均显示管腔模糊 冠状动脉内血栓 侧枝循环 当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阻塞时,近端灌注 压明显下降,刺激侧枝循环形成,血管远 端被侧枝循环逆向供血而显影。 侧枝:右冠脉左前降支 侧枝:回旋支右冠状动脉 侧枝: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 造影导管及其选择 一、Judkins造影导管(最常用) 二、Amplatz造影导管 三、Sones导管 四、多

16、功能导管 五、猪尾巴导管 六、内乳动脉导管 Judkins造影导管 Judkins造影导管 左冠状动脉: 如果主动脉弓正常,可选择JL4 如果X线胸片提示胸主动脉增宽,且向 左突出,可选择JL5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伴明显狭窄后扩张时 ,可选择JL6 Judkins造影导管 右冠状动脉:常用JR3.5-JR5 1.右冠脉发自中度扩张的主动脉时,可选 择JR4 2.当主动脉增宽伴主动脉弓延长或主动脉 狭窄后扩张时,可选择JR5 Amplatz造影导管 1.左冠状动脉Amplatz造影导管有AL1-AL4; 右冠状动脉Amplatz造影导管有AR1-AR4。 2.当冠状动脉开口变异,或由于升主动脉异 常(尤其是主动脉根部扩张时),用 Judkins导管行冠脉造影有困难时,可选 用Amplatz造影导管 Amplatz造影导管 Amplatz造影导管 Sones造影导管 经桡动脉或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