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 建筑热工学(五).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49805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物理 建筑热工学(五).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建筑物理 建筑热工学(五).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建筑物理 建筑热工学(五).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建筑物理 建筑热工学(五).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建筑物理 建筑热工学(五).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物理 建筑热工学(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物理 建筑热工学(五).(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建筑热工学 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及冷凝 概 述 外围护结构的湿状况与其热状况和结构的耐久性密切相关, 同时也直接影响房间的卫生状况。 外围护结构的湿状况主要决定于下列因素: 1、用于结构中的材料的原始湿度 ; 2、施工过程中进入结构材料的水分; 3、由于毛细管作用,从土壤渗透到围护结构中的水分; 4、由于受雨、雪的作用渗透到围护结构中的水分; 5、使用管理中的水分。 6、由于材料的吸湿作用,从空气中吸收的水分; 7、空气中的水分在围护结构表面和内部发生冷凝。 外围护结构由于冷凝而受潮可分两种情况: 表面凝结,就是在外围护结构表面上出现凝结水,其原因湿由于水蒸气 含量较多而温度高的空气遇到

2、冷的表面所致; 内部凝结,是当水蒸气通过外围护结构时,遇到结构内部某个冷区温度 达到或低于露点时,水蒸气即形成凝结水。 任务四 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及冷凝之一 水蒸汽分压力 湿空气:指干空气与水蒸气的混合物。 在温度和压力一定的条件下,一定容积的干空气所能容纳的水蒸气量是有 一定限度的。 标准大气压下,饱和蒸汽压随温度的升 高而增大。 饱和蒸汽压(或最大水蒸气分压力): 处于饱和状态的湿空气中水蒸气所呈现 的压力。 饱和蒸汽压用 (Ps)表示;未饱和 水蒸气分压力用 (P) 表示。 E e 水蒸气的含量未达到限度的湿空气, 叫未饱和湿空气;达到限度时则叫饱 和湿空气。 气体分压 :指的是当气体混

3、合物中的某一 种组分在相同的温度下占据气体混合物相 同的体积时,该组分所形成的压强。比如 我们收集一瓶空气,将其中的氮气除去, 恢复到相同的温度。剩余的氧气仍会逐渐 占满整个集气瓶,但剩下的氧气单独造成 的压强会比原来的低,此时的压强值就是 原空气中氧气的分压值。 任务四 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及冷凝之二 空气湿度 二、空气湿度: 湿度:空气的干湿程度。 相对湿度:一定温度和大气压下,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同压下的饱和 蒸气量的百分比。表示为 e/E.100% 绝对湿度: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重量。其中: 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用饱和蒸气量 表示; 绝对湿度一般用 表示。 )( 3 mgf )(

4、3 max mgf 任务四 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及冷凝之三 露点温度 定温定压下, 一定的空气,其 一定;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蒸气 含量 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最大水 蒸气分压力 也都一定;所以,相 对湿度 当然也一定。 fP max f Ps j 露点温度:(设不人为地增加或减 少空气含湿量,而只用干法加热或 降温空气) 某一状态的空气,在含 湿量不变的情况下,冷却到它的相 对湿度 时所对应的温度 ,称为该状态下空气的露点温度, 用 表示。若从 往下继续降温, 则空气中容纳不了原有水蒸气,迫 使部分水蒸气凝结成水珠(露水) 析出。 0 0 100=j c t c t 空调冷凝水 电冰箱内的霜 降雨过

5、程 任务四 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及冷凝之四 外围护结构中的水分迁移 当材料内部存在压力差(分压力或总压力)、湿度(材料含湿量)差和温度差 时,均能引起材料内部所含水分的迁移,从高势位面向低势位面转移。 材料内所包含的水分,可以以三种形态存在:气态(水蒸气)、液态(液 态水)和固态(冰)。 在材料内部可以迁移的只是两种相态:一种是气态的扩散方式迁移(又称 水蒸气渗透);一种是以液态水分的毛细渗透方式迁移。 当室内外空气的水蒸气含量不等时,在外围护结构的两侧就存在着水蒸气 分压力差,水蒸气分子将从压力较高的一侧通过围护结构向低的一侧渗透 扩散。若设计不当,水蒸汽通过围护结构时,会在材料的孔隙中凝结成

6、水 或冻结成冰,造成内部冷凝受潮。 任务四 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及冷凝之五 内部冷凝 冷凝的危害: 当水蒸气接触结构表面时,若表面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水汽会在表面冷 凝成水。表面冷凝水将有碍室内卫生,某些情况下还将直接影响生产和房间 的使用。 水蒸气通过围护结构时,在结构内部材料的孔隙中冷凝成水珠或冻结成 冰,这种内部冷凝现象危害更大,是一种看不见的隐患。 内部出现冷凝水,会使保温材料受潮,材料受潮后,导热系数增大,保 温能力降低;此外,由于内部冷凝水的冻融交替作用,抗冻性差的保温材料 便遭到破坏,从而降低结构的使用质量和耐久性。 第三节、外围护结构中的蒸汽渗透之三 内部冷凝 判断围护结构内部是否

7、会出现冷凝现象的步骤: 根据室内外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确定水蒸气分压力 和 ,然后计算围 护结构各层的水蒸气分压力,并作出 的分布线。对于采暖房屋,设计中 取当地采暖期的室外空气的平均温度和平均相对湿度作为室外计算参数。 根据室内外空气温度 和 ,确定围护结构各层的温度,并作出相应 的最大水蒸气分压力 的分布线。 根据 和 线相交与否判定围护结构内部是否出现冷凝。 0 PP i 0 tti P PsP Ps 右图(a)所示,两线不相交,说 明内部不会产生冷凝; 右图(b)所示,两线相交,则内 部会产生冷凝 任务四 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及冷凝之六 防止和控制表面冷凝 产生表面冷凝的原因: 室内空气湿度

8、过高或壁面温度过低,导致壁面温度低于露点温度而产生 表面冷凝 设计围护结构时要考虑低限热阻的要求,保证内壁面温度高于露点温度, 不会出现表面冷凝现象。 1、正常温度的房间 2、高湿房间:浴室、游泳馆、冷库等 高湿房间:一般指冬季室内相对湿度高于 ,相应室温在 以上的房间。 CC 00 2018- 0 0 75 注:对于高湿房间,容易产生表面冷凝和滴水现象,要预防结构材料的锈蚀和腐蚀等 有害的湿气作用。 室内气温已接近露点温度(如浴室、洗染间等),的高湿房间,应力求避免在表 面形成水滴掉下来,并防止表面凝渗入围护结构的深部,使结构受潮。 为避免围护结构内部受潮,高湿房间围护结构的内表面应设防水层

9、;对于间歇性处于 高湿条件的房间,为避免凝水形成水滴,围护结构内表面可增设吸湿能力强且本身又 耐潮湿的饰面层或涂层。 对于连续处于高湿条件,又不允许房顶内表面的凝水滴到设备和产品上的房间, 可设吊顶(吊顶空间应与室内空气流通)将滴水有组织地引走,或加强屋顶内表面的 通风,防止形成水滴。 任务四 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及冷凝之六 防止和控制内部冷凝 1、材料层次布置对结构内部湿状况的影响: 同一气象条件下,使用 相同材料,但材料层次布置 不同,则会出现不同情况。 如右图所示。 材料层布置应尽量在水 蒸气渗透的通路上做到进难 出易。 设计中也可据进难出易原则分析和检验所设计的构造方案的内部冷凝情 况。

10、 第四节、防止和控制冷凝的措施之二 防止和控制内部冷凝 1、材料层次布置对结构内部湿状况的影响: 如右图所示外墙结构,其内部可能出现冷凝 的危险界面是隔气层内表面和砖砌体内表面。 若界面a出现冷凝水:可增加外侧的保温 能力,提高该界面的温度,以防止出现冷凝; 若界面b出现冷凝水:可采取两种措施: 一是提高隔气层的隔气能力,减少进入该 界面的水蒸气量; 二是在砖墙上设置泄气口,使水蒸气流很 容易排出。 第四节、防止和控制冷凝的措施之二 防止和控制内部冷凝 2、设置隔气层: 采用隔气层防止或控制内部冷凝是目前设计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措施。 为达到良好效果,设计中应保证围护结构内部正常湿状况所必需的蒸汽渗透 阻。 第四节、防止和控制冷凝的措施之二 防止和控制内部冷凝 3、设置通风间层或泄气沟道: 采用通风间层是最有效的。 第四节、防止和控制冷凝的措施之二 防止和控制内部冷凝 4、外侧设置封闭空气层: The End 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