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春江路)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94890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9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春江路)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春江路)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春江路)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春江路)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春江路)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春江路)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春江路)解析(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春江路K1+100.273-K2+546.977第一章 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GB50330-2002)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7、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1-2008)8、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9、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10、康健城路网及沱江滨江路道路工程-城西春

2、江路道路工程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11、城西春江路路道路工程红线图二、编制原则1、本方案遵守设计文件、招标文件,严格按照各相关施工和设计规范、验收标准中各项规定进行编制。2、工期安排根据业主对总工期的要求,考虑雨季对施工产生的影响。路基各分部分项工程以服从整体施工安排为前提,均衡展开施工,用最节省的投入达到最佳的工期、质量效果,在保证路基施工的前提下保证整体工期、质量、安全、效益等目标的全面实现。3、施工计划主抓关键工序,组织平行作业、流水作业,科学安排交叉作业,强调专业间的协同配合,避免窝工,杜绝返工,循序渐进,均衡生产。三、编制范围本方案编制范围为春江路K1+100.273K2+576.97

3、7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第2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春江路起止桩号为K1+100.273K2+546.977,道路总长为1.446km。全线总挖方5.1万m3,总填方78.9万m3,清淤换填8.6万m3,抛石挤淤万0.5万m3,缺方83万m3,碎石桩4050m。二、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线路区沿线均有地表水主要分布,类型包括农田漫流上层滞水、溪沟水、池塘水等。线路区有4条小河(溪沟)水,均由西南流向东北入沱江,勘察期间流量为610L/S。浅丘之间的农田均有漫流上层滞水,另有少量鱼塘水。2、地下水:场地地面高程为232.61278.20m,相对高差为45.59m,自然坡角约为1045,地形起伏较

4、大,排泄条件较好,当大气降水时,迅速向低洼处排泄,少量地表水下渗入土层的孔隙中,形成地下水,因其水量小,仅附存于土层的浅表部,属上层滞水。场地基岩风化裂隙水,主要分布在砂、泥岩的强风化裂隙中,无统一水位,其流量受季节性变化影响。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在基岩露头部分为补给区,向低洼处排泄,基岩风化裂隙水具有就近补给就近排泄的特点。场地的中风化砂岩层,裂隙不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好,为弱含水地层;中风化泥岩层,为相对隔水层。第3章 施工安排一、施工段落依据现场结构物及地形地貌特点,将路基土石方划分为2个施工区域。第一施工区域:K1+100.273K1+900。第二施工区域:K1+900K2+546.9

5、77。二、施工顺序1、根据征地拆迁进度,由K1+900及K2+546.977位置修筑便道进入第一施工区域施工,然后由K1+900位置向起点方向修筑便道进入第二施工区域施工。2、首先进行高填方边坡坡脚清淤换填处理,同时展开区域内特殊路基处理工作,保证排水结构物施工,到达路堤填筑能够顺利贯通,强夯施工具有足够的工作面。第四章 施工进度计划序号春江路清淤换填(m3)抛石挤淤(m3)碎石桩(m)护脚墙(m)格宾笼(个)挖方(m3)填方(m3)工期(天)1K1+100.273K1+9004050155614252236024402422326309008902K1+900K2+546.977317813

6、0815078629113486301150第五章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一、施工准备1、调查清楚路基范围内及其沿线地下管线特别是光缆线位置,以及村旁水源井的位置,踏勘现场实际地质情况,核对地质报告。2、导线复测:在对仪器进行检验、校正基础上根据设计资料做好导线复测工作,在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地方进行加密,保证道路施工全过程中,相邻导线点间能互相通视。3、中线复测:路基开工前采用坐标法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恢复中线时,注意结构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4、施工放样:路基开始施工前,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路堑堑顶、边沟、

7、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桩(直线段20m、曲线段10m为一桩号),同时按设计图纸根据地面上定出实际的横断面上各控制点的位置。二、资源配置计划1、主要管理人员计划表序号职位单位数量1项目经理名12项目总工名13项目副经理名14技术员名15试验员名16质检员名17安全员名18测量员名32、主要设备配备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1挖掘机台42装载机台23推土机台24平地机台15压路机台27自卸车台3010发电机台111洒水车台112备用发电机台1第六章 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一、特殊路基处理(一)、抛石挤淤1、施工工艺测量放样排水抛石平整碾压检测填筑过渡层2、主要施工方法2.1测量放样按照图纸进行

8、抛投片石的施工放样。先按抛投片石设计标高计算出抛投片石路段顶面的路基宽度,在路基填筑范围内定出抛石路基顶面的边桩和路线中桩(抛石高度高于淤泥层1米)。如下图:2.2排水抛石前将抛石挤淤段的水排干,对于有些地势较低处,采用将周围水集中到一处,再用污水泵抽干。2.3抛石(1)抛石顺序:从中部开始向两侧展开或单侧抛置,使淤泥向外侧挤出。对于软土地层平坦时,抛投沿路中线成等腰三角形向前抛填,再次向两侧对称地抛填至全宽,使泥沼或软土向两侧挤出,软土地层横坡陡于1:10时,自高处侧向低侧抛投,并在低侧边部多抛投,使低侧边部有2m宽的平台顶面。(2)抛石方法:采用进占法,由挖掘机在作业半径内均匀抛第一层毛石

9、完成后,推平之后采用重型压路机(加振动力不小于40T)碾压,待块石沉入与基底齐平后,可进行第二层抛石。完成后用同样方法进行碾压,若块石无明显沉降,可向前延伸进行下一段施工,若块石沉降量仍较大,则需再抛一层块石进行碾压,使沉降差达到设计要求,直至块石沉降量较小为止,。2.4推平当所投掷的片石高出基底后,采用推土机推平。2.5碾压(1)经推土机推平后,使用重型压路机碾压。(2)在碾压过程中适量加入小粒径片石找平反复碾压。2.6清淤施工对挤出地面的淤泥,采用挖掘机、自卸车配合清除,运至指定弃土场。2.7填筑过渡层经检验,抛石达到设计标高后,并在设计要求的填筑范围内满铺50cm的连槽碎石或砂砾垫层作为

10、过渡层。(二)、清淤换填1、施工工艺测量放样清淤换填级配砂砾垫层施工2、主要施工方法2.1测量放样清淤换填施工前,先按设计图纸定出清淤换填边界,对原地面进行横断面测量,并填写测量记录表,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确认。2.2清淤(1)先采用挖掘机沿纵横每隔5m开挖排水沟,将水大致排干。然后根据现场情况,自一端往另一端全断面开挖。如下图:(2)清除淤泥时,应做到随挖随运,并采用自卸车运至指定地点集中堆放,以免污染环境。(3)淤泥清除后,先对基底进行整平碾压,碾压后基底压实度不小于90%,然后按要求恢复中桩、放出边桩、撒上石灰。对回填前的地面进行横断面测量,并填写测量记录表,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确认。2.3换填

11、及时逐层回填挖方中的碎石土或挖方中的石方,松铺厚度不得大于40cm。其各项技术指标要满足规范及设计。2.4级配砂砾垫层(1)砂砾层分层填筑,每层铺筑松厚度不超过20cm,并分层压实。填筑宽度在两侧超出设计宽度30cm50cm ,以保证整修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有压实度。(2)碾压按照“先静压,后振动碾压”、“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两侧,后中间”的原则。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现场试验人员应严格检测并控制好每一层砂砾的压实度。经报试验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的施工。(三)碎石桩1、施工工艺碎石桩施工工序:平整场地振冲器对准桩位下沉振冲器至设计深度清孔填料振密挤压填料

12、至桩顶铺设垫层。2、主要施工方法施工顺序由外缘向中心进行,每根桩的碎石灌注量根据试验确定,具体成桩工艺如下:2.1清理整平施工场地,进行桩位放样。2.2桩机就位,校正桩管垂直度应1.5%;校正桩管长度及投料口位置,使之符合设计桩长;在桩位处铺设少量碎石。2.3启动振动锤,将桩管沉入到设计深度。2.4稍提升桩管使桩尖打开。2.5停止振动,立即向管内灌入碎石至满管。2.6振动拔管,拔管前先振动1分钟以后边振动边拔管,每提升1m导管应反插30cm,留振1020秒,拔管速度为12m/min 。2.7根据单桩设计碎石用量确定第一次投料的数量及补料数量满足成桩长度要求,进行数次反插直至桩管内碎石全部用完。

13、2.8提升桩管并进行第二次投料直至满足设计投料量。2.9继续边拔管边振动,直至拔出地面。2.10提升桩管高于地面,停止振动进行孔口投料直至地表。2.11启动反插,并及时进行孔口补料至该桩设计碎石桩用量全部投完为止。2.12孔口加压至前机架抬起,完成一根桩施工。2.13移动桩架至另一孔位,重复以上操作。3、成桩试验碎石桩施工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成桩试验,取得各种机械参数,以确保大面积施工质量,成桩试验要求达到以下目的:3.1根据不同区段、不同的地质情况现场确定桩体的有效长度。3.2掌握满足设计要求的各种技术参数,如振动频率、留振时间、反插深度、桩管提升高度和进度、电机的工作电流及完成全过程

14、的施工时间等。3.3掌握振动沉管的阻力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措施,确保挤密的均匀性和桩身的连续性。3.4检验室内试验所确定的碎石灌入量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3.5检测桩身的质量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二、填方路基防洪设计水位244.10以下路基回填需采用卵石土。卵石土填料粒径应为不大于200mm的砂卵石,并不宜超过层厚的2/3,不均匀系数宜为1520。压实机械选用自重18t的振动压路机,压实后孔隙比不大于25%,渗透系数不小于0.1%cm/s。(一)路基填筑1、施工工艺详见:填方路基施工工艺框图2、主要施工方法2.1基底处理(1)路堤修筑内,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在清除沉积物后,用合格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树根、杂草后,再压实。其压实度不应小于90。装运土方分层摊铺推土机整平施工准备填方材料试验试验确定松铺厚度、碾压遍数基底处理是合格不合格碾 压检验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