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魏晋风度与美感经验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116948020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课件:魏晋风度与美感经验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精品课件:魏晋风度与美感经验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精品课件:魏晋风度与美感经验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精品课件:魏晋风度与美感经验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精品课件:魏晋风度与美感经验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课件:魏晋风度与美感经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课件:魏晋风度与美感经验(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lt;p&gt;&amp;lt;p&amp;gt;&amp;amp;lt;p&amp;amp;gt;魏晋风度与美感经验 從世說新語人物的生命情調談起 胡興榮教授 馬来西亞南方學院人文與社會學部主任 高雄文藻外語学院客座教授 东吴大学哲学讲座 劉義慶(公元403444) &amp;amp;amp;#216;字季伯,南宋彭城(今江蘇徐州)人。 &amp;amp;amp;#216;宋宗室,襲封臨川王贈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 年,政績頗佳。後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 貶官王義康觸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 史、

2、都督和开府仪同三司。以病告退,元嘉21年 死于建康(今南京)。 &amp;amp;amp;#216;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學。除世说新語外, 尚著有志怪小说幽明錄。 此书不仅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晉士族的言谈軼事,并且反映了 当时士大夫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之风,其语言简练,文 字生动活泼,因此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愛和重視。 戲劇、小說如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罗贯中的三國演 義等也常從中寻找素材。 &amp;amp;amp;#216;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 三卷,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记述自汉末 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 评论、清谈玄言和机

3、智应对的故事。 &amp;amp;amp;#216;隋书&amp;amp;amp;#183;经籍志将它列入小说。 &amp;amp;amp;#216;這部书基本反映了世族的思想面貌,保存了社会 、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史料,价值頗高。 ?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 故事则部分出於传闻,不尽符合史实。 ?书中相当多篇幅系杂採众书而成。如规箴 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採自 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採自前人的 记载。一些晋宋间人物的故事,如言语篇记 谢灵运和孔淳之的对话等则因这些人物与刘义庆 同时而稍早,可能採自当时的传闻。 ?记载名士言行及风范

4、&amp;amp;amp;#216;善用比较、比喻、夸张、与描绘等文学技巧,不 但保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懿行 ,更为全书增 添了光彩。 &amp;amp;amp;#216;本書除了有文学欣赏价值外,人物事迹、典故等 也多为後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後来笔记小說影 响尤大。 &amp;amp;amp;#216;由於文字质朴、口语意味隽永,因此在晉宋人文 章中颇具特色,历来为人们所喜好;其中不少故 事成了诗词中的典故。 世说新语写作特色 【原文】 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 有裸体者。乐广笑曰:“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 乃尔也!” 【譯文】 王平子、胡毋彦国等人都以

5、放荡不羁为旷达,有时还 有人赤身露体。乐广笑着说:“名教中自有令人快意的境 地,为甚麼偏要这样做呢!” 【原文】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 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 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後遭乱渡江,每经危 急,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譯文】 顾荣在洛阳的时候,一次应邀赴宴,发现上菜的人有 想吃烤肉的神情,就把自己那一份让给了他。同座的人都 笑话顾荣,顾荣说:“哪有成天端送烤肉而不知肉味这种 道理呢!”後来遇上战乱过江避难,每逢遇到危急,常常 有一个人在身边护卫自己。便问他为甚麼这样,原来就是 得到烤肉的那个人。 【原文】 阮光禄在剡,曾有好

6、车,借者无不皆给。有 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後闻之,叹曰:“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譯文】 光禄大夫阮裕在剡县的时候,曾经有过一辆很好的车 ,不管谁向他借车,没有不借的。有个人要葬母亲,心想 借车,可是卻不敢开口。阮裕後来听说这件事,叹息地说 :“我有车,可是让别人不敢借,还要它來做甚麼呢!” 於是把车給烧了。 【原文】 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 四時之气亦备。” 【譯文】 太傅谢安非常敬重褚季野,曾经称颂說:“褚季野虽 然口裡不说,可是心裡明白是非,正像一年四季的气象那 样,样样都有。” 【原文】 徐孺子年九岁 ,尝月下戏,人语之曰 :“若 令月中无物

7、 ,当极明邪 ?”徐曰:“不然。譬 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譯文】 徐孺子(徐稚)九岁的时候,曾在月光下玩耍,有人 对他说:“如果月亮中没有甚麼东西,是不是会更亮呢?“ 徐回答:“不对。这就像人眼中有瞳仁一样,没有它眼睛一 定不会亮的。“ 【原文】 支公好鹤,住剡东山有人遗其双鹤,少时翅长欲 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 。鹤轩翥不复能飞,乃反 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林曰:“既有凌霄之姿 ,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养令翮成,置使飞去。 【譯文】 支遁特别喜爱鹤。住在剡县东边岇山时,有人送了他一 对鹤。过了些时候,鶴的翅毛长长了,打算飛走;支遁從心 眼兒里感到惋惜。就剪掉了它的硬羽翅毛。鶴

8、張開雙翅卻再 也不能飞起來了。就扭回头瞅着翅膀。然後垂下头来,看上 去它好像有懊恼和伤感的味道。支遁说:“这两只鹤既然有 一飞冲天的条件,又怎麼肯替人当娱目悦耳的近身玩物呢? ”于是继续养着,让鹤的硬羽翅毛长好,然後安排让它们飞 走了。 【原文】 罗君章曾在人家,主人令与坐上客共语,答曰 :“相识已多,不烦复尔。” 【譯文】 罗君章曾经在别人家中作客,主人请他和在座的客人 一起谈话,他回答说:“大家相识已经很久了,用不着再 客套了。” 【原文】 庾公尝入佛图,见卧佛,曰:“此子疲于津梁 。”於时以为名言。 【譯文】 庾亮有次进入佛寺,看见卧佛,说:“这位先生因普 度众生而疲劳。”当时候的人把这

9、句话看作名言。 【原文】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 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 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 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譯文】 中散大夫嵇康在法场处决时,神态不变,要求给他琴 弹奏广陵散。弹完之後说:“袁孝尼曾经请求学这首 曲子,我吝惜固执,不肯传给他,广陵散从今以後要 失传了!”当时,三千名太学生曾上书,请求拜他为师, 朝廷不允许。嵇康被杀后,文王司马昭随即也感到後悔了 。 【原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 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譯文】

10、王戎七岁时,有一次和一些小朋友出去玩,看见路边 的李树挂了很多果,压弯了树枝,小朋友们争先恐後跑去 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别人问他,他回答说:“树 长在路边,还有这麼多李子,一定是苦的李子。” 拿來一 尝,果然是苦的。 【原文】 世目李元礼:“谡谡如劲松下风。” 【譯文】 世人评论李元礼说:“像挺拔的松树下呼啸而过的疾 风。” 【原文】 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 所能罗也。” 【譯文】 公孙度评论邴原说:“他是云中白鹤,不是用捕燕雀的 网所能捕捉到的。” 【原文】 劉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見 譏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挥衣, 諸君何為入我裈中!” 【

11、譯文】 刘伶經常不加節制地喝酒,任性放縱,有時在家裡赤 身露体,有人看見了就責備他。劉伶说:“我把天地當做 我的房子,把屋子當做我的衣褲,諸位為甚麼跑進我褲子 裡來!” 【原文】 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 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 伺察,终无他意。 【譯文】 阮籍邻居的主妇,容貌漂亮,在酒庐旁卖酒。阮籍和 安丰侯王戎常常到这家主妇那里买酒喝,阮籍喝醉了,就 睡在那位主妇身旁。主妇的丈夫起初特别怀疑阮籍,探察 他的行为,发现他自始至终也没有别的意图。 【原文】 阮宣子常步行,以百钱掛杖头,至酒店,便独 酣畅。雖当世贵盛, 不肯詣也。 【譯文】 阮宣子常常步行,拿

12、一百錢掛在手杖上,到酒店里, 就独自开怀畅飲。 即使是当时的显要人物,他也不肯登門 拜访。 【原文】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 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 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 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 而还,一郡併获全。 【譯文】 荀巨伯到远处探望朋友的病,正好碰上外族强盗攻打郡城, 朋友对巨伯说:“我这下活不成了,您可以走了!”巨伯说:“ 我远道来看您,您却叫我走;损害道义来求活命,这难道是我荀 巨

13、伯干的事吗!”强盗进了郡城,对巨伯说:“大军到了,全城 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样的男子汉,竟敢一个人留下来?”巨 伯说:“朋友有病,我不忍心扔下他,宁愿我自己代朋友去死。 ”强盗听了互相议论说:“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却侵入有道 义的国家!”於是就把军队撤回去了,全城也因此得以保全。 【原文】 王子猷居山蔭。夜大雪,眠觉,開室,命酌酒 。四望皎然,因起傷惶,咏左思招隱詩。忽 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 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 乘興而行,興盡而返, 何必見戴!” 【譯文】 王子猷住在山蔭縣。有一夜下大雪,他一覺醒来,打 開房門,叫家人拿酒来喝。眺望四方,一片皎潔,於是起 身徘徊,朗誦左思的招隱詩。忽然想起戴安道,當時 戴安道住在剡縣,他立即連夜坐小船到戴家去。船行了 一 夜才到,到了戴家門口,没有入內就原路返回。别人问他 甚麼原因,王子猷說:“我本是趁着一時興緻去的,興緻 没了就回来,為甚麼一定要見到戴安道呢!” 谢谢 &amp;amp;lt;/p&amp;amp;gt;&amp;lt;/p&amp;gt;&lt;/p&g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