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它们都会变》含反思

上传人:zh****ng 文档编号:116946318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教案《它们都会变》含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幼儿园大班教案《它们都会变》含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幼儿园大班教案《它们都会变》含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教案《它们都会变》含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教案《它们都会变》含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大班教案它们都会变含反思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事物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学习以辨证科学的态度看待周围事物。2、大胆表述生活中自己发现的各种变化。3、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初步理解事物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大胆表述生活中自己发现的各种变化。活动准备1、一些会变化的东西:记号笔、固体胶、铅笔、未充气的气球、袋装速溶咖啡、积木、回形针、米、饮料瓶(内有少许水)、石头、纸张、书本、纸质小盒子、橡皮泥、蜡烛、毛巾、肥皂。2、有关变化的ppt,包括:人类的进化、货币的演变、文字的演变、购物袋的变化、通讯工具的变化、房屋的变化。活动过程一、四季的变化1、发现

2、冬季来临时的变化。师:当冬季来临时,哪些方面会发生变化?师(小结):大家发现冬季来临时有许多变化:树叶变黄,纷纷飘落;花儿凋谢;气温降低2、回忆其他季节的特征,感受四季的变化。师:大家还能回忆起春暖花开的春季、烈日炎炎的夏季、桂花飘香的秋季是怎样的吗?各个季节有什么特征?是怎么变化的?二、生活中的变化1、交流:我发现的变化。师(出示一些生活用品):它们会发生变化吗?请你分类选择你认为会变化的物品,放在“变”这个汉字前;选择你认为不会变化的物品,放在“不变”的汉字前。师(逐一出示幼儿放在“变”字前的物品):它会变吗?会怎么变?师(逐一出示幼儿放在“不变”两字前的物品):它到底会不会变?谁有不同意

3、见?师:有人说它会变。那它会变成什么?怎么变?(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作出回应,引导幼儿分析归纳变化需要一些条件,如时间、外力等:一种物品会有多种变化等。)例如,教师举起幼儿放在“不变”两字前的袋装速溶咖啡与幼儿互动。师:它到底会不会变?谁有不同意见?幼:用热水冲泡,会变成可以喝的咖啡,香香的师:哦!会从粉末状变成浓浓的可以喝的咖啡,味道好极了!不过需要热水这个条件,变化是需要条件的。幼:时间长,这袋东西会变质。师:是吗?这上面确实写着保质期到年月日呢!除了咖啡,还有些什么东西也会过期变质呢?师(小结):我们身边的大自然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生活中,我们周围很多物品也在发生变化,有的颜色变了,有的

4、形状变了,有的味道、重量变了,这真是一个变化的世界。师:生活中有从来不会变化的东西吗?(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作出回应,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揭示生活中的物品都会发生变化的规律。)例如:幼:电视机不会变化。师:大家的意见呢?许多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电视机的画面会变化:时间长了电视机会变旧师(小结):通过辩论,我们明白了很多看似不变的东西其实都会有变化。关键是我们必须仔细观察和思考。才能发现它们的变化。2 了解、欣赏其他的变化。师:大家发现了生活中有那么多的变化,现在我也要和大家分享我发现的变化。(1)播放反映人类进化、货币演变、汉字演变过程的ppt。师:看了这一组变化的图片,你有什么感觉?(有些

5、东西的变化过程缓慢而漫长。)(2)播放反映购物袋变化过程的。师:看了这个变化。你有什么想法?(人们保护环境的想法和做法进步了。)(3)播放反映通讯工具变化过程的。师:看了这个变化,你有什么想法?(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4)播放反映房屋变化过程的。师:看了这个变化,你有什么想法?(这种变化表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师(总结):自然界和我们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是会变化的,季节会轮换,人会长大有一些变化是我们马上就能看到或感觉到的,还有一些变化是我们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才能发现的,如人类的进化、文字的演变,等等。前不久,全世界的人们迎来了一个变化,那就是日历从2011年变成了2012

6、年,大家都长大一岁了。祝愿大家有更多令人高兴的变化!新年快乐教学反思老师适时而恰当的指导语可以让孩子们的思维变得活跃,使得原本单一的答案变得丰富多彩。如:让孩子们自主选择一样材料,根据会变的和不会变的这一条件分类时,一句:“选择一种材料,经过思考,放在相应的桌子上。”“经过思考”简单的几个字让孩子们的思维加速运转,从而提高操作的正确率,有助于活动目标的达成。在讨论“装在瓶子里的水”的变化时,老师的一句:“一杯水可以有许多变化。”使孩子们想出了许多“变”的条件,培养了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而当孩子们探讨出多种变化方法后,教师又说:“变化是有条件的。”让孩子们明白:加上一些前提条件,物体才会发生变化。在整个活动中,如果可以让孩子来操作,证明一下许多东西是有变化的,效果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