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航海技术船舶避碰与值班教案2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945648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350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美大学航海技术船舶避碰与值班教案2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50页
集美大学航海技术船舶避碰与值班教案2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50页
集美大学航海技术船舶避碰与值班教案2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50页
集美大学航海技术船舶避碰与值班教案2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50页
集美大学航海技术船舶避碰与值班教案2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美大学航海技术船舶避碰与值班教案2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美大学航海技术船舶避碰与值班教案2讲解(3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船舶值班与避碰 第二章 驾驶和航行规则 n第一节 任何能见度情况下的行动规则 第四条 适用范围 n本节各条适用于任何能见度的情况 n1. 任何能见度情况:指能见度良好和能见度不 良好的所有情况 n2. 船舶在执行“互见”行动规则或能见度不良行 动规则时,应充分注意本节各条的要求。 n3. 本节各条的要求是确保水上航行安全,避免 形成紧迫局面或避免发生碰撞的基本保证。 第五条(了望) n每一船舶应在任何时候用视觉、听觉 以及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下的一切有 效手段保持正规的了望,以便对局面 和碰撞危险作出充分的估计。 了望的含义 了望的目的 了望的重要性 了望的适用范围 了望人员 了望的位置 了望的

2、手段 正规了望 一、了望的含义 n对船舶所处水域的一切情况进行观察, 并对所发生的一切情况作出充分的估计 与分析。某种意义上讲,分析与判断比 观察还重要 二、了望的目的 n 1 对当时的局面作出充分的估计; 当 时的局面:船舶所处的环境,情况,本 船的条件限制等。包括: n (1)对当时水域环境的估计; n (2)对当时能见度的估计; n (3)对当时船舶通密度的估计; n (4)对本船操纵性能的估计等。 n2 对当时的碰撞危险作出充分的估 计; n 碰撞危险:两船潜在的碰撞可 能性及一切不安全因素。 n (1)根据号灯、号型判断来船的 大小、种类及动态,并保证本船的 号灯,号型显示正确: n

3、 (2)守听VHF收集来自他船和 VTS机构的信息; n (3)来船方位,距离的变化等。 三、了望的重要性 n1 了望是确保海上安全航行的首要因素; n2 了望是决定安全航行,判断避碰危险,采 取避碰行动的前提。 n n “规则”把了望条款置于“驾驶和航行规则”的首要位 置,显见其重要性。不但如此,STCW公约对“了望 ”又提出了具体规定和要求。 n 从以往的碰撞事故统计结果来看,无人了望或 未能保持正规了望是导致碰撞事故的重要原因或主 要原因。 n 从以往的碰撞事故法院判例来看,绝大部分当 事船舶几乎都被法官指责为犯有不同程度的了望过 失。 四、了望的适用范围 n1 了望适用于每一船舶 n

4、“规则”所指的每一船舶有:在航或锚泊 ,搁浅;大船或小船,一般来说。了望 条款不适用于系岸的船舶,但STCW公约 对系岸船舶的值班制度提出了具体规定 和要求。 n2 了望适用于任何水域 n 通航密度大或小;大洋中或狭水道均适 用。 n n3 了望适用任何能见度的情况 n “互见”或能见度不良 n4 了望适用于任何时候 n 白天或夜间。 五、了望人员 n “了望人员”指专门负责或承担对船舶周 围的情况进行全面观察的航海人员。 n 在了望人员的指派上应注意下列问题: n1 舵工在操舵时不应视为了望人员,但小 船除外; n n2 值班驾驶员一般不应视为唯一了望人员 ,但满足下列三个条件时可为唯一的了

5、 望人员; n (1)对当时的局面以作出充分估计, 确信已不存在碰撞危险和航行危险; n (2)已对当时的能见度,通航密度, 水域等情况予以充分的考虑; n (3)但需要协助时,协助人员应能立 即召回驾驶台。 n3 了望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n (1)身体素质:主要是视觉和听觉; n (2)业务素质:一定的航海知识 即: 了望人员应由合格的,称职的航海人员 来担当。 n4 了望人员的数量应足够 六、了望的位置 n 通常情况下,除天气条件不允许外,了 望的位置(不包括值班驾驶员)一般应 设在船舶的前部,如首部甲板。这样作 的优点是: n 1 了望人员的精力集中,不受驾驶台人 员谈话的影响; n n2

6、 雾中航行时,其能比驾驶台人员更早, 更有效地听到来自前方的他船的雾号; n3 狭水道航行时,其能比驾驶台人员更早 ,更有效地观察到船首府附近的小船。 如天气条件不允许;了望的位置至少应 设在驾驶台两侧的分罗经甲板上。 七、了望的手段 n1 视觉: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手段, 其优点是简易,直观,迅速,准确; n2 听觉:也是一种最基本的了望手段,但 其应用范围要小,在浓雾中,其优越性 可能高于视觉了望; n3 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一切有效手段通 常指雷达,望远镜,VHF等手段。 八、正规了望 n 1 配备足够的,称职的了望人员; n 2 了望时,要尽职尽责; n 3 指定能获得最佳了望效果的

7、了望位置 ; n 4 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一切有效手段 ; n 5 保持连续的,不间断的的观察; n 6 正确处理定位与了望的关系; n 7 正确使用雷达; n 8 认真值锚更。 例1.“N”轮与“M”渔船碰撞案例 nN轮自新港驶往香港,经台湾海峡,1981年3 月24日0140时,在23050N,118047E(概位) ,与闽厦渔0052在雾中发生碰撞,渔船倾覆 沉没,17名渔民落水,救起12名(其中1人死 亡),5名失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万多元 。 n情况调查与分析: nN轮从0050到0139一直未使用雷达了望, 当雾浓时也未加派了望人员,还将值班 水手由2人减为1人,据推算0133

8、两相距 1.68,0137相距0.72,0138仅900M,碰 撞前15min才启动雷达,严重疏忽了望. 例2. “玫瑰海”轮与“XXXX”轮在巴布延海 峡碰撞事故经过; n 4月18日“玫瑰海”轮离开香港拟经巴布延海峡驶东澳 装小麦。19日2350时,二付上驾驶台接班,航向 105航速13节,交班三付告知,右前方约45 处发现 白灯。二付经用望远镜观察,也看到桅灯,未引起 重视。接班后,二付在海图室停留约 56分钟看海 图的船位、离转向点距离和时间,以及船长的夜航 命令。约0010时,又用望远镜观察到“XXXX”轮的 前桅灯及红舷灯,因见前桅灯灯光较弱,认为距离 尚远,未到避让时间,并初步判

9、断该轮为同路斜交 进海峡船。 0023时,二付测来船方位为 143 ,前后桅灯及红灯 已较明显,这时值班一水主动替换二水操舵。 0028时,又测得来船方位为141 ,发现方位变化 较小,有碰撞危险,判断是横交船,但仍未采取 避让措施。0030时,发现来船已逼近,即先后两 次发出五短声汽笛及急闪光警告对方。此时,二 付认为右让已来不及,下令“左舵10”及“左满舵” ,但终因避让太迟,措施不当,两轮于0035时发 生碰撞。“玫瑰海”轮球鼻首左边约2米,右边5米 长斜插入“XXXX”轮在舷驾驶台前第一货仓后半 部和第二仓前半部。碰撞后,“X X X X”轮开始向 右倾斜,后因左舷进水 又向左倾,最后

10、向左倾倒达45,左舷接近水面, 后大桅躺倒在“玫瑰海”轮第一仓右舷舷墙上。 “玫瑰海”轮船长于两轮发生碰撞时即赶上驾驶台 ,积极采取营救措施。 0054时,“X X X X”轮的 大桅折断,接着很快下沉,“玫瑰海”轮被迫微速 倒车。 0115时,“X X X X”轮完全沉没,“玫瑰海” 轮全体船员继续以最大力量抢救遇难船员。至20 日0230时,先后救起船员18人,仍有5名船员失踪 。经该轮船长同意,结束搜索,被救18名船员随 “玫瑰海”轮驶抵黄浦港锚地。 “ X X X X”轮载重吨位6,200吨,专用运木船。 碰撞前,该轮航向为005 ,航速13节。 第六条(安全航速)规定: n船舶的碰撞

11、事故多半是在采用了超过当 时环境和情况所允许的航速下发生的。 因此,船舶在航行中是否能够避免发生 碰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所采用的 航行速度是否恰当。 n每一船舶在任何时候都应以安全航速行 驶,以便能采取适当而有效的避碰行动 ,并能在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距离以 内把船停住 n在决定安全航速时,考虑的因素中应包括下列 各点: n1. 对所有船舶: n (1)能见度情况; n (2)通航密度,包括渔船或者任何其他船舶 的密集程度; n (3)船舶的操纵性能,特别是在当时情况下 的冲程和回旋性能; n (4)夜间出现的背景亮光,诸如来自岸上的 灯光或本船灯光的反向散射; n (5)风,浪和流的状况

12、以及靠近航海危险物 的情况; n (6)吃水与可用水深的关系。 n 2 对备有可使用的雷达的船舶,还应考虑: n(1)雷达设备的特性,效率和局限性; n(2)所选用的雷达距离标尺; n(3)海况,天气和其他干扰源对雷达探测的 影响; n(4) 在适当距离内,雷达对小船,浮冰和其 他漂浮物有探测不倒的可能性; n(5)雷达探测道的船舶数目,位置和动态; n(6)当用雷达测定附近船舶或其他物体的距 离时,可能对能见度作出更确切的估计。 n一、任何时候,都使用安全航速 n60年以前的避碰规则都只提出在能见不 良时,船舶应当缓速行驶,因此,它只 是明确规定在能见度不良时的航速应比 正常情况下缓慢。72

13、年规则要求每 一船舶“在任何时候”都应用安全航速行 驶。 n在任何时候,意味着指: n不论是在白天或黑夜,大海上或复杂的 海区、好天气或坏天气,只要船舶在航 行都应该用安全航速行驶。 n这比过去要求高,原因是: n1.在各主要海区,转向点、港口附近的船 舶密度增大; n100总吨以上的船舶总数几乎增加了3倍 n2.船舶速度普遍提高 n40年代一般船10节左右 n现在 16节以上 n3.超大型船舶逐年增加 n它们的冲程比过去万吨级船要大很多。 n“每一船舶” n使用安全航速行驶的要求适用于每一船 舶,这点对于在能见度良好情况中享有 高度权利的限于吃水船舶和其他操纵能 力受限制的船舶也许具有特殊意

14、义。但 这些船舶当在某附近有其他船舶时,就 不能认为自己无能力给他船让路,而保 持高速行驶也是正常的。 n二、安全航速的定义 n规则中提出了一个量安全航速的标 准: n“能在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距离以内船 仃住” n根据这个标准: n(1)要求从当时当地的客观环境和情况 出发, n(2)要求根据本船操纵性能来选择安全 船速,以便在必要时,能立即把船拉住 而达到避免碰撞的目的。 n1.适当而有效的避碰行动 n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改变航速和或航 向的行动 n2.在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距离内把船停 住注意环境和情况的影响,严格限制船 速,以便能在安全距离内把船停住。 n三、在决定安全航速时,考虑的因

15、素中应包 括下列各点: n(1)能见度情况; n是决定安全航速是应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 能见度不良将导致驾驶与航行的种种困难,使驾 驶人员花费更多的时间来估算局面和判断碰撞危 险,因此,能见度不良时,应控制船速。 规则第十九条中又进一步要求,“每一船舶应 以适合当时能见度不良的环境和情况的安全航速 行驶,机动船应将机器作好随时操纵的准备”。 n n(2)通航密度 n通航密度大,船舶间的会遇频率必然增 加,碰撞的危险程度必然增大,使驾驶 人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估计局面,因 此,通航密度大时,应控制船速。 n通航密度通常是指单位面积水域中船舶 的密集程度。 n船舶在渔船密集区、港口附近等通航密 度

16、较大的水域中航行时,所用速度一般 要比在通航密度较小的水域中低,或备 车行驶,这种做法是符合良好船艺的要 求的。 n例如某种速度在交通并不频繁的大洋中 被认为是合理的,但在来往船舶非常频 繁的水域诸如渔区,岬角附近,海峡、 港口进出口等处,就可能被认为是不安 全的。 n(3)船舶的操纵性能 na.船舶的大小,载重情况,舵效,主机马 力,倒车力量; nb.船舶的操纵性能,特别是在当时情况下 的冲程和回旋性能; n对避碰来说,船舶的操纵性能指的是旋 回性能和惯性性能。从船舶操纵理论可 知,船速越大冲程也就越长,一般货船 停车冲程将达820倍船长,倒车冲程将 达515倍船长。 n(4)夜间出现的背景亮光,诸如来自岸 上的灯光或本船灯光的反向散射; n根据英国海军航标表提供的灯光照距图 解资料,照距6海里的灯桩或桅灯,若背 景有居民区弱灯光,该灯光照距将下降 至2.5海里;若背景有城市或港口设施的 较强灯光,则应该光照距下降至1.0海里 ,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