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风险评价程序管理制度及控制程序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945305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修订---风险评价程序管理制度及控制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修订---风险评价程序管理制度及控制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修订---风险评价程序管理制度及控制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修订---风险评价程序管理制度及控制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修订---风险评价程序管理制度及控制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修订---风险评价程序管理制度及控制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修订---风险评价程序管理制度及控制程序(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风险程序管理制度【目 的】明确风险评价过程管理,通过事先分析、评价,制定控制措施,实现事前预防,达到削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危害的辨识、风险评价和对控制措施的制定。【职责分工】 成立风险评价小组负责执行其他部门协助执行【内容要求】1.定义1.1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危害不是事件本身,如不能将火灾、爆炸当成危害,而应把导致火灾或爆炸的因素找出来。1.2 危害辩识: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1.3 风险:特定危险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2.风险评价的准备2.1 风险评价工作由公司负责人直接负责

2、,并成立评价组织。2.2 明确风险评价的范围,通常情况评价的范围应包括下列几个方面:2.2.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2.2常规和异常活动;2.2.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2.2.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2.2.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2.2.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2.2.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2.2.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2.2.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3.危害辩识3.1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在危害辩识过程中考虑以下几个方面:3.1.1 物理性危险3.1.1.1设备、设施缺陷

3、(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作器缺陷、制动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如:脚手架、 支撑架强度、刚度不够、厂内机动车辆制动不良、起吊钢丝绳磨损严重。3.1.1.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如:梭矿传动链条无防护罩、洞内爆破作业安全距离不够。3.1.1.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如:电线接头未包扎、化纤服装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产生静电。3.1.1.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液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如:手风钻、空压机、通风机工作时发生噪声。3

4、.1.1.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液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如:手风钻工作时的振动。3.1.1.6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射线、粒子、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如:核子密度仪、 激光导向仪发出的辐射。3.1.1.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堆料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危害);3.1.1.8明火;3.1.1.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如:气割产生的高温颗粒。3.1.1.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

5、氮、氧气泄漏。3.1.1.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如:洞内二氧化硅粉尘。3.1.1.12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 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3.1.1.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显示不准及其他信号缺陷);3.1.1.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晰、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3.1.1.15其他物理性危害。3.1.2 化学性危害:3.1.2

6、.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液体、固体、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3.1.2.2自燃性物质;如:煤。3.1.2.3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液体、固体、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如沥青熔化过程中产生毒气。3.1.2.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液体、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如充电液中的硫酸。3.1.2.5其它化学性危害3.1.3生物性危害3.1.3.1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3.1.3.2传染病媒介物;3.1.3.3致害动物;3.1.3.4致害植物;3.1.3.5其他生物性危害;3.1.4 心理、生理性危害:3.1.4.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

7、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3.1.4.2健康状况异常;3.1.4.3从事禁忌作业;3.1.4.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3.1.4.5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3.1.4.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害。3.1.5行为性危害:3.1.5.1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失误);3.1.5.2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3.1.5.3监护失误;3.1.5.4其他错误;3.1.6其他危害。3.1.6.1搬举重物;3.1.6.2作业空间;3.1.6.3工具不合适;3.1.6.4标识不清。3.2 在按照上述因素进行辩识的过程

8、中还可从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缺陷以及作业环境缺陷四个方面进行考虑。4.风险评价分析4.1 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JHA)、安检查表分析、HZOP法等。4.2 明确风险评价的准则,制定评价准则时,应依据:4.2.1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要求;4.2.2行业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4.2.3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4.2.4合同规定;4.2.5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4.3 判定风险等级,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5.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5.1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企业经营运行情况等,对优先控制的风险,积极采取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

9、预防事故的发生。5.2 对重大的隐患项目,企业应积极制定治理方案予以落实,并建立档案。5.3 企业应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的风险及所应采取的控制措施。6.风险信息的更新6.1 企业应不间断的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和隐患。6.2 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风险控制结果进行检查、评审。6.3 当情形发生变化时,企业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6.3.1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6.3.2操作变化或工艺改变;6.3.3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6.3.4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6.3.5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10、风险评价控制程序【目 的】为了充分识别与评价公司的安全风险,在出现新问题时能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更新控制,实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达到事前预防、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特制订本程序。【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职责分工】主管部门:安全部,负责公司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组织并监督检查各相关部门的具体实施。相关部门:各部门、车间,负责本部门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内容与要求】1 术语1.1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1.2 风险:特定危险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2 公司组织成立风

11、险评价领导小组:以总经理为组长,以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各部门管理人员、车间负责人和从业人员为组员,负责公司内的风险评价、控制工作。3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的范围包括公司进行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和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设备设施。危害辨识和风险控制应为确定设备要求、明确培训需求、建立运行控制和对所需控制活动的监测提供信息,以保证实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4 辨识危害时,应充分考虑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七种危害。4.1 三种状态:包括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连续生产过程,属正常状态。生产的开始和临近结束时,危害与正常状态有较大的不同,属异常状态。紧急状态则是火灾、大风、暴雨、风

12、暴等情况,对可预见的紧急状态,应有相应的计划、措施,以保证其影响最小化。4.2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辨识危险时应对现有的危害进行充分考虑,也要看到以往遗留的风险以及策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在尽可能全面地考虑生活活动的各个方面使风险得到控制。4.3 七种危害类型: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生理、心理)。5 危害辨识应依据本单位区域范围、生产性质和时限进行确定,以保证该方法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危害辨识应从基层做起,各部门也应对自己的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危害进行辨识。危害辨识一般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5.1 询问、交谈、现场勘察和工作经验判断:由风险评价小组

13、分析其中存在的危害,可初步分析出其中存在的所有危害。5.3 查阅有关记录:通过查阅事故、事件、职业病记录,从中发现存在的危害。5.4 获取外部信息:从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文献资料、聘请专家咨询等方面获取有关危害信息,包括货主及其他相关方的要求,加以研究分析从中辨识存在的危害。5.5 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分析员工工作任务中所涉及的危害,辨识有关的危害。5.6 安全检查表:运行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从而辨识出存在的危害。5.7 其他适应的辨识方法。5.8 下列四种危害,应定为本单位风险评价级别较高的危害A 曾发生过事故,至今无合理控制措施的;B 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风险的错误,且无适

14、当控制措施的;C 不符合职业安全卫生法规、标准的;D 相关方依据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或局及公司所做承诺提出的合理抱怨。5.9 风险评价的方式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半定量评价两种。定性评价一般适用于可以比较直观得出结论的风险评价;其它不宜直观得出结论的风险采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和后果的严重性S及风险度R进行,R=L&#215;S6 风险评价实施6.1 各部门、单位统一组织部门负责人、班组长、生产骨干进行本部门、单位危害辨识,风险评价。6.2 安全主管汇总各部门、单位的危害辨识,统一组织风险评价小组进行公司的风险评价,编制重大风险清单。6.3 风险评价的结果应形成文件,作为建立和保持安全质量标准化

15、体系中各项决策的基础,并为持续改进本单位的安全标准化管理绩效提供衡量基准。在确定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目标、管理方案时,应充分考虑风险评价的结果。6.4 风险等级按风险度R=可能性L&#215;严重性S,风险值R在2025的确定为重大风险。7 风险控制7.1 公司对识别出的危害,按照其风险等级,进行风险控制策划并进行分级控制。风险控制包括消除、限制、处理、转移风险、个体防护等,可通过制定管理方案、强化运行控制、制定应急预案等方法实现。7.2 对辨识、评价出的风险,由安全主管组织进行控制策划,制定风险控制计划。所制订的风险控制计划应有助于保护环境、员工的安全健康,并与公司的运行经验和所采取风险控制计划的能力相适应。7.3 各部门、单位应对风险控制计划的落实情况及控制效果进行监测,每半年对风险控制计划的有效性进行一次评价,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风险控制计划。8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动态管理8.1 公司根据生产变化、国家法律法规发布、变更等情况,针对变更的因素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重新发布或更新风险清单,并进行风险控制策划。8.2 对新增项目,如新增设备、库房、厂房</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