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的主观性试题(考试复习之用)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16945088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的主观性试题(考试复习之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生活与哲学的主观性试题(考试复习之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生活与哲学的主观性试题(考试复习之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生活与哲学的主观性试题(考试复习之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生活与哲学的主观性试题(考试复习之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的主观性试题(考试复习之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的主观性试题(考试复习之用)(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哲学常识: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认识世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联系发展矛盾创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历史的真谛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生活与哲学的四大板块哲学的解决题方法和技巧注意:分析哲学试题设问1.限制性:指明哲学观点(小切口)答法一:例: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等(1)抬教材观点(2)挂题分析(3)总结意义答法二:例:实践决定认识、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等抬教材观点(世界观+方法论),挂题分析。抬教材观点(世界观+方法论),挂题分析。抬教材观点(世界观+方法论),挂题分析。2.半限制性:

2、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半切口)答法:抬教材观点,挂题分析。抬教材观点,挂题分析。抬教材观点,挂题分析。3.扩展性:有关生活与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大切口)答法:抬教材观点,挂题分析。抬教材观点,挂题分析。抬教材观点,挂题分析。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二课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三课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时代精神的精华答: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面对着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诸多内容,哲学有可能正确或比较正确地进行反映,也可能不那么正确乃至错误和歪

3、曲地进行反映因而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只有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总结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题中观点是不科学的。例1: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对吗?例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深化和升华,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发展等观点的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的指

4、导思想。结合材料,从哲学与时代关系的角度,简要说明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8分)答: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科学发展观正确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改革开放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4分)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促进社会变革,推动前进。(4分)第二单元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五课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秘把握思维的奥秘第六课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5、求索真理的历程(唯物论唯物论)()(认识论认识论)答:规律是不以的意志为转移的,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经济全球化反映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要发展,就必须不能抗拒这一进程。(4分)客观规律是可以被人认识和利用的。中国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趋利避害,促进自身发展。(4分)例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东盟各国与我国地理位置邻近,历史交往悠久。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各国经济联系与依赖的进一步增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无法抗拒的历史进程。用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说明,中国要发展,就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8分)辩证唯物论的主观性

6、试题例1:阅读大学生就业难材料,回答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就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从唯物论基本原理的角度,分析说明如何解决漫画与材料中反映出的问题。(8分)辩证唯物论的主观性试题答: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根据我国的实际,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把就业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4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不切实际的

7、错误思想意识。就业人员要转变择业观念,包括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等,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以便顺利实现再就业。(4分)问:从唯物论基本原理的角度,分析说明如何解决漫画与材料中反映出的问题。(8分)答: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人口多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通过人口普查可以掌握我国的国情国力,为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各项政策提供基本依据和信息支持。(5分)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做到按规律办事。通过人口普查,可以准确判断我国人口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有利于党和政府科学决策,促进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8、促进和谐社会建设。(5分)例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人口普查是掌握国情国力的重要手段。2010年11月1日零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开始登记。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简要说明人口普查的必要性。(10分)例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年来,我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已在部分领域取得积极进展,但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一些行业落后产能比重仍然较大。例如,钢铁行业要淘汰的400立方米及以下落后炼铁高炉产能

9、仍有约1.25亿吨,占总产能的20%左右;水泥行业落后产能约5亿吨,占总产能的20%以上。这些落后产能若不尽快淘汰,就改变不了我国工业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落后面貌。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工作。(12分)答: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意识指导作用,促进事物的发展。针对一些行业落后产能比重仍然较大的现状,国家采取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措施,以解决我国的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问题。(4分)自然界是客观的,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才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4分

10、)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产业违背了自然规律和客观经济规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解决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问题。(4分)例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现代农业,要毫不动摇地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讲稳定,是因为这项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符合农民群众愿望,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讲完善,是因为农业生产力在发展,农业生产关系必须不断地与之相适应,实际上党和政府一直在完善这项制度:从收入分配看,开始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现在

11、全都由农民自己支配;从承包期限看,第一轮是15年不变,第二轮延长为30年不变,现在又进一步明确为长久不变;从统分结合的关系看,过去的“统”单纯靠村组集体,现在靠农民合作和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服务体系。结合材料,运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知识,简要分析说明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要性。(8分)答:任何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我们不断完善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体现了运动的普遍性、绝对性。(3分)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我国现行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只有始终坚持并长期稳定该制度

12、,才能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维护好群众利益。(3分)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既要长期稳定,又要不断完善,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4分)例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环境问题从现象看,是由于工业高度发展造成的,但实质上,在于对待自然的态度以及由此支配的发展模式。随着工业文明的诞生、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征服和主宰自然的认识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意识。认为地球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歇,毫无节制地砍伐资源,无所顾忌地排放废弃物。在工业化过程迅猛推进的同时,人类却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人们反思对待自然的态度,

13、认识到一切是“人类反叛自然界”的结果。要积极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重视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做到人与自然相处协调发展。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谈谈从“人类反叛自然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中得到哪些启示?(10分)答:要承认自然界的存在是客观的,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4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要重视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挥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3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从自然界的客观实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考虑自然界所能承受的能力,不应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3分)例

14、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生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时,使我国在民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

15、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结合材料,从唯物论角度思考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及措施。(12分)问:请从唯物论角度思考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及措施。(12分)答:必要性:措施: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时,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3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建设生态文明国家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矛盾、问题作出的战略抉择。(3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认识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与自然和谐,已成为影响中国和

16、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因素。(2分)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相结合,要求在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2分)树立正确意识的指导,克服错误意识。高消耗重污染产业快速增长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地方政府官员对唯GDP增长论观念的抱残守缺,对中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形成了严重制约。(2分)例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城镇化发展战略放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位置上”。我国应当由注重城镇化规模的简单扩张向注重提高城镇化质量转变,依靠科技创新,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集群,加大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促进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如何坚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答:我国城镇化发展不平衡,我国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既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