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强化训练16古代诗歌阅读内容及情感(含解析)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94440 上传时间:2017-10-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强化训练16古代诗歌阅读内容及情感(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强化训练16古代诗歌阅读内容及情感(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强化训练16古代诗歌阅读内容及情感(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强化训练16古代诗歌阅读内容及情感(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强化训练16古代诗歌阅读内容及情感(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强化训练16古代诗歌阅读内容及情感(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强化训练16古代诗歌阅读内容及情感(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考点强化训练十六古代诗歌阅读内容及情感(时间:40 分钟)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考点题)从诗中“柳深青” “柳絮飞”可以看出,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答: 答案:惆怅、伤感。解析:古代诗歌一般借助景物来抒情。第三句中“惆怅”一词已经明确诗人的感情。“柳深青” “柳絮飞”所展现的又是暮春之景,可看出作者的感情基调应是惆怅。(2)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 。请结合诗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答: 答案:不能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 。如果改首句为“桃花烂漫”

2、 , “花满城”就当属桃花,那么一、二句即咏桃花,不仅与题目无关,而且与咏梨花的“惆怅东栏一株雪”相互割裂。解析:可结合诗题中的“梨花”加以分析和理解。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湖上晚归蒋士铨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1)“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很见功力,请分析。答: 答案:“过” ,动词,穿过;这句写远处野寺的钟声穿过秋雨而来,仿佛带上了阵阵寒意。点明了钟声寒的原因,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具体地传达出了诗人所感受到的秋意。(意思对即可)(2)(考点题)诗的尾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答: 答

3、案:尾联写归来时的景象,诗人选取西风、湖心月等意象,描绘了猎猎秋风一扫阴雨,令人清爽,明月新生,月华与水光交相辉映的景象,营造了皎洁幽静(清爽开阔)的美妙意境,表达了作者回家时的喜悦与兴奋之情。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春寒 梅尧臣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亚树青帘 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注 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庆历新政)正处于低潮,个人生活中,梅尧臣妻子谢世后次子病逝。青帘:指酒旗。(1)(考点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 答案:诗歌表达了作者感情的凄苦、心情的悲凉。诗人借景抒情

4、,首联点明春阴的季节特征,薄云密布,是诗人心境的流露;颔联“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写景写人,移情手法,别有意味;尾联“病”字既写了身体状况,也流露出诗人此时的心情。解析:把握作者情感可结合诗题、诗后注释以及诗中所写景物的特点分析。(2)梅尧臣在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请结合颔联和颈联,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抽象的“春寒”的。答: 答案:中间两联,通过具体物象,来表现春寒:三、四句写因寒气袭来,蝴蝶收敛双翅,花蕾无力舒展,这是选取春天最有代表性的蝶和花写天气之寒;五、六句写挂在树枝上的酒旗翻动,足见风很猛,依傍山丘的阴云挟带着阵雨压来,表明雨势之急。这四句从不同视角形容春寒,这一派峭寒,使天宇充塞着

5、寥落凄冷的气氛,这就把春寒真切地刻画出来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诗歌表现手法。颔联和颈联主要写了蝶、花、青帘、将临的雨等事物来表现春寒。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夕次 注 盱眙县韦应物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3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注 次:停泊。(1)全诗紧扣“夕”字写景,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答: 答案:首联“落帆” “停舫”意为黄昏时分船要泊岸停靠。颔联“风起波” “日沉夕”描写夜晚江边的景象。颈联“山郭暗” “芦洲白”写夜色降临之景;“人归” “雁下”意为随着夜色降临,在外的人们回到家,高飞的大雁也停下休息。尾联“独夜” “听钟” “未

6、眠”也处处点“夕” ,处处写夜。(2)(考点题)“听钟未眠客”中“客”指何人?请结合诗句分析“客”的情感。答: 答案:“客”是指诗人自己。诗人旅途漂泊,傍晚泊舟淮水边,驿馆凄清,因思乡而不能成眠,抒发了诗人的羁旅情愁。解析: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往往是作者自己。把握作者情感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及所写景物的特点。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诗后问题。塞下曲李益伏波 惟愿裹尸还,定远 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注 伏波: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为抵御北方民族的侵犯,宁肯战死沙场,以马革裹尸而还。定远:东汉定远侯班超年迈时曾在西域上书皇帝,说“但愿生入玉门关” 。(考点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7、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 答案:这首诗运用马援、班超等人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想要为国立功、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解析:作者主要是借助典故来表达感情的。结合注释可知作者想要建功报国。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蜀先主庙 刘禹锡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4注 蜀先主:即刘备,先主庙在夔州,作者曾任夔州刺史(821824),此诗当作于此时。五铢钱:汉武帝时的货币。王莽代汉时,曾废,至光武帝时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象贤:学习先祖的贤才。(1)首联“千秋尚凛然”中的“尚”字有何妙处?答: 答案:尚, “尚且” “

8、还” “依旧、依然”之意,先主之庙堂尚且威势逼人,其当年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似存;境界雄阔,凸显了先主万古长存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先主的崇敬景仰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古代诗歌的炼字技巧。炼字分析题的表述:词语含义手法该字与诗题的关系表达效果或作用。回答此类问题应将“字”放到句中综合思考作答, “尚凛然”三字虽然只是抒写一种感受,但诗人面对先主塑像,肃然起敬的神态隐然可见;其中“尚”字用得极妙,先主庙堂尚且威势逼人,则其生前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自不待言了。(2)(考点题)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答: 答案:感叹后主刘禅的不肖;对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悼之情;总结了古今兴亡的深刻教训,

9、警策昏庸无能的唐朝统治者。(意思对即可)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辋川闲居 王维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青菰 临水映,白鸟向山翻。寂莫於陵子 ,桔槔方灌园。注 青菰:俗称茭白,生于水中,叶如蒲苇。於陵子:齐国高士陈仲子的号。据高士传载:陈仲子认为其做官的兄长不义,就带着妻子到了楚国,住在於陵,自号於陵子。楚王听说他很贤德,派人聘请他做宰相,他就又逃到别处替人浇灌园子。(1)诗的第三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答: 答案:这两句诗勾画出了一幅鲜明的辋川风景图:青翠的茭白掩映在清冽的水中,白鸟振翅翻飞于苍茫的山间。青菰、绿水与白鸟相互映衬,色彩鲜明;

10、前一句写静景,后一句写动景,动静结合。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中注释比较详尽,考生应注意这一重要提示。赏析第三联景物描写时应抓住关键意象“青菰” “水” “白鸟” “山”。一“映”一“翻” ,动静结合。5(2)(考点题)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二、四联作简要分析。答: 答案:本诗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之情。第二联的“时倚”“远看”再现了诗人安逸洒脱、怡然自乐的心情。尾联以於陵子自况,暗示了自己隐居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回答本题既要留意“时倚” “远看” “於陵子”等关键词语,又要联系注释内容。由此可以看

11、出其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之情。8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贫女 唐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注释 秦韬玉:出身寒素,累举不第。时世俭梳妆:当时妇女的一种妆饰。称“时世妆” ,又称“俭妆” 。(1)结合诗句分析贫女的形象。答: 答案:“蓬门未识绮罗香”写贫女衣着朴实。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写贫女手巧勤劳,不同别人争妍斗丽。 “拟托良媒益自伤”写贫女的苦闷哀怨。这首诗塑造了朴实勤劳、不迎合流俗、忧郁神伤的贫女形象。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形象的能力。回答本题关

12、键是要结合诗句做好分析,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主人公的独白从姑娘们的家常衣着谈起,说自己生在蓬门陋户,自幼粗衣布裳,从未有绫罗绸缎沾身。开口第一句,便令人感到这是一位纯洁朴实的女子。因为贫穷,虽然早已是待嫁之年,却总不见媒人前来问津。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凭一双巧手针线出众,敢在人前夸口;决不迎合流俗,把两条眉毛画得长长的去同别人争妍斗丽。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个人的亲事茫然无望,却要每天压线刺绣,不停息地为别人做出嫁的衣裳!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一针针刺痛着自家伤痕累累的心灵!女主人公忧郁神伤的形象赫然呈现在读者的面前。(2)(考点题)“为他

13、人作嫁衣裳”是千古名句,请说说诗人借此表达了哪些情感。答: 答案:这一名句语意双关,既表达了对贫女的深切同情,也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辛酸。寄寓着封建社会寒士不为世用的愤懑和不平。6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辛酸。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姑苏怀古姜夔夜暗归云绕柁牙 ,江涵星影鹭眠沙。行人怅望苏台 柳,曾与吴王扫落花。注 柁牙:船的桅杆。 “柁”通“舵” 。苏台:即姑苏台,春秋时吴王夫差所筑宫殿,奢侈豪华,以供吴王淫乐。(1)前两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请简要分析。答: 答案:诗人以云彩、柁牙、星影、白鹭等意象,描绘了一个江水澄澈、星光明灿、归云飞动、鹭眠于沙的宁谧恬淡的意境。远景近景相结合。前句写的是远景,后句写的是近景,两相结合,使画面极富层次之美,有立体感。 动静结合。前句写的是动景,以归云绕柁牙写舟之动,动感十足;后句写静景,白鹭眠沙滩安闲静谧,突出江之静。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形象及表达技巧的能力,侧重考查诗歌意境和写景的技法。诗歌意境的表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