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检测:专题1化学基本概念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6943901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检测:专题1化学基本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届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检测:专题1化学基本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届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检测:专题1化学基本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届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检测:专题1化学基本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届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检测:专题1化学基本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检测:专题1化学基本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检测:专题1化学基本概念(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2010株洲质检)下列逻辑关系图示中正确的是()。ABCD解析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而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故A错误;氧化还原反应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分类标准不同,故B错误;钾盐与钠盐是根据盐中的阳离子进行分类的,碳酸盐是根据盐中的阴离子进行分类的,故C错误。答案D2(2011乐清模拟)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H2O的电子式为HHB4 时,纯水的pH7CDO中,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的2倍D273 K、101 kPa,水

2、分子间的平均距离d:d(气态)d(液态)d(固态)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水的结构与性质的内容。A项,水是共价化合物,其分子的电子式为HH;B项,25时,纯水的pH7;C项,一个DO分子中,其质量数为20,质子数为10;D项,在此条件下,由于冰中的水分子之间最大程度地形成氢键,使冰中水分子间平均距离比液态水中水分子间平均距离大,反映宏观现象上,冰可以浮在水面上,即d(固态)d(液态)。综上分析可知,本题选C项。答案C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1 L0.1 molL1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NA B1 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NAC在反应5IIO6H=3I

3、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D常温常压下,22.4 L乙烯中CH键数为4NA解析本题主要是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载体,考查如下知识点:22.4 Lmol1的正确使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的计算等。A项,无论NH水解与否,根据元素守恒,氮原子数为0.2 NA;B项,1 mol羟基中有9NA个电子;C项,在该反应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5NA个电子;D项,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Vm不为22.4 Lmol1。综上分析得知,本题选A项。答案A4下列每组中的两种物质相互反应时,无论谁过量都可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偏铝酸钠溶液和盐酸 B磷酸二氢钠溶液和澄

4、清石灰水C苯酚钠溶液和二氧化碳 D硝酸银溶液和氨水解析A项,盐酸过量和偏铝酸钠过量时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AlO4H=Al32H2O,H2OHAlO=Al(OH)3;B项,磷酸二氢钠过量和石灰水过量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2H2POCa22OH=CaHPO4HPO2H2O,2H2PO3Ca24OH=Ca3(PO4)24H2O;C项,无论哪种物质过量,离子方程式均为;D项,硝酸银溶液过量和氨水过量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2Ag2NH3H2O=Ag2O2NHH2O,Ag2NH3H2O=Ag(NH3)22H2O。答案C5(2010沈阳模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温度20 50 A的溶解度35.7 g46.4 g

5、B的溶解度31.6 g108 gA若A中混有少量的B,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提纯AB上述两种盐在相同温度下配制的饱和溶液的浓度不可能相同C氯化钠溶液、水等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D在Fe(OH)3胶体中滴加少量H2SO4溶液将有沉淀产生解析本题易误选A,根据溶解度数据可知,若A中混有少量的B,可采用蒸发溶剂法提纯A;若B中混有少量的A,则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提纯B;从溶解度数据还可发现,A和B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即在某一温度下A和B的溶解度相同,因此选项B错;分散系包括分散质和分散剂,因此水不是分散系,选项C错;向Fe(OH)3胶体中滴加H2SO4溶液,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消失,选项D正确。答案D6

6、(2010洛阳质检)“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航天飞船中的某些系统采用固体燃料作动力,其反应方程式为:2NH4ClO4N24H2OCl22O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1 mol高氯酸铵分解时会转移14 mol电子B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31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该反应是熵增加的化学反应解析由题中化学方程式知该反应是一个熵增加的反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为N2和O2,还原产物是Cl2;1 mol高氯酸铵分解转移7 m

7、ol电子。答案A7在pH1的某溶液中,可能存在NO、I、Fe3中的一种或两种,向该溶液中滴入Br2,单质Br2被还原,由此推断该溶液里,上述三种离子中一定存在的离子为()。ANO、Fe3 B只有ICI、Fe3 D只有NO解析pH1的溶液为强酸性溶液,NO、Fe3在强酸性环境中都是强氧化剂,滴入Br2,单质Br2被还原,说明一定存在还原剂,故一定存在的离子为I。答案B8(广东理综,3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铁与稀HNO3反应:Fe2H=Fe2H2B小苏打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OH=CO2H2OC氯化钙与碳酸氢钾溶液混合:Ca2CO=CaCO3D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

8、:Cu2SO2OHBa2=BaSO4Cu(OH)2解析铁与稀HNO3反应不产生H2,而是NO气体,且Fe2被氧化生成Fe3,A项错;HCO与OH反应生成CO,而不是CO2,B项错;碳酸氢钾电离只能写成HCO,而不可写成CO,C项错;D项,生成两种沉淀,正确。答案D9(2010重庆理综,12)已知H2(g)Br2(l)=2HBr(g)H72 kJmol1,蒸发1 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 kJ,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H2(g)Br2(g)HBr(g)1 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436a369则表中a为()。A404 B260 C230 D200解析根据题意可知

9、:H2(g)Br2(l)=2HBr(g)H72 kJmol1Br2(l)=Br2(g)H30 kJmol1由盖斯定律知:可得H2(g)Br2(g)=2HBr(g)H102 kJmol1,故102 kJmol1436 kJmol1a kJmol12369 kJmol1,所以a200。答案D10(山东理综,13)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C浓H2SO4有强氧化性,不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D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也能恢复

10、原色解析KAl(SO4)212H2O电离出的Al3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A正确;金刚石能够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错误;浓H2SO4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可与Cu剧烈反应,C错误;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颜色能复原;SO2和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加热不能恢复原来颜色,D错误。答案A11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C(s)O2(g)=CO2(g)H1C(s)O2(g)=CO(g)H2S(s)O2(g)=SO2(g)H3S(g)O2(g)=SO2(g)H4H2(g)O2(g)=H2O(l)H52H2(g)O2(g)=2H2O(l)

11、H6CaCO3(s)=CaO(s)CO2(g)H7CaO(s)H2O(l)=Ca(OH)2(s)H8A B C D解析首先要知道,在比较H的大小时是带符号比较的。在中,前者完全燃烧,而后者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前者多,放热时H为负值,故后者大。在中,前者是固态硫燃烧,后者是气态硫燃烧,气态硫所含有的能量较高,所以放出的热量后者多,放热时H为负值,故前者大。在中,前者是1 mol H2燃烧,后者是2 mol H2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后者的多,则H前者大于后者。在中,前者是一个吸热反应,而后者是一个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为正,放热反应为负,则前者大于后者。综上所述,本题的答案为C。答案C12(2010

12、上海卷)据报道,在300 、70 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2CO2(g)6H2(g)CH3CH2OH(g)3H2O(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使用CuZnFe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B由反应需在300 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C充入大量CO2气体可提高H2的转化率D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H3CH2OH和H2O可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解析此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催化剂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进行,也就是提高了生产效率,A对;反应需在300 进行是为了获得较快的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B错;充入大量CO2气体,能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H2的

13、转化率,C对;从平衡混合物中及时分离出产物,使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CO2和H2的转化率,D对。答案B13下列有关H(aq)OH(aq)=H2O(l)H57.3 kJmol1的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代表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B反应物一定是强酸与强碱C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都可以这样表示D代表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7.3 kJ解析有弱酸或弱碱参加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不能这样表示;强酸的酸式盐与强碱反应也可用这个离子方程式表示,但硫酸与Ba(OH)2的反应不能用该离子方程式表示,故A、B、C项错误,H57.3 kJmol1是中和热。答案D14(2010长春六校联考)已

14、知NH4CuSO3与足量的10 molL1的硫酸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有红色金属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呈蓝色。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BNH4CuSO3中S元素被氧化C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D1 mol 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0.5 mol电子解析根据实验现象知,红色金属为铜;在硫酸中不可能产生氨气,因此刺激性气味气体是二氧化硫;蓝色溶液即为硫酸铜溶液。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H4CuSO32H2SO4CuCuSO42SO2(NH4)2SO42H2O,因此浓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只有铜元素。因此A、B、C均不正确。答案D第卷非选择题(共58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8分)15(9分)(1)已知下列反应:2FeCl32KI=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