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41447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讲解(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 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 一、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 1. 哲学的基本问题 v思维与存在、即意识与物质何者第一性 的问题, 即世界的本原问题。 请说出此幅漫画的涵义? “如果小猫看到的老鼠只存在于小 猫的眼睛中,如果老鼠是小猫的视神经 的感觉,那么为什么小猫用它的爪子去 抓老鼠而不是去抓自己的眼睛呢?这是 因为小猫不愿意为了爱唯心主义者而自 己挨饿,在它看来,对唯心主义者的爱 只是一种痛苦。” 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义唯心主义义 世界的本质质是物质质世界的本质质是意识识 世界上先有物质质后有意识识世界上先有意识识后有物质质 物质质第一性 物质质决

2、定意识识 意识识第一性 意识识决定物质质 意识识是物质质的反映 意识识第二性 物质质是意识识的产产物 物质质第二性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 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3.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 v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 出发点是物质,是从物质到意识、从客 观实际出发的认识路线 v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 出发点是意识、是从意识到物质、从主 观意识、精神出发的认识路线 4.唯物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 v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局限性:物质由“原初物质”构成 v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进步性:物质由原子构成 局限性:物质是孤立不变的;唯心史观 v马克思主义哲学 进步性:既唯物又辨证 结论:是彻

3、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 观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心外无物 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也没用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 超自然的神灵创造了世界,决定着自然、 社会、人类 气者,理之依也。气者,理之依也。 判断下列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 唯心主义的? 属于唯物主义;属于唯心主义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 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 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

4、邻人之父。 ”这一事例说明了其子和邻人之父的看法是 A. 唯物主义的态度 B. 唯心主义的态度 C. 客观地看待事物 D. 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 AC 1971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找到了野生雄性 败育稻;1973年,43岁的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 三系杂交水稻,成功将水稻产量从每亩300公斤提 高到了每亩500公斤以上。 如今,已经进入分子研究水平的超级杂交稻, 目标是亩产900公斤。到2010年,袁隆平准备在国 外推广1500万公顷杂交稻,目标是增产300万吨粮 食,多养活将近1亿人口。 5.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v唯心主义错误的认识根源 把意识的能动作用加以夸大为决定作用 把物质

5、派生意识扩大为意识脱离物质而独立 存在的实体 v唯物主义正确的认识路线 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充分肯定意识 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思考与讨论: 你们选择加一分班时你是如何考虑 的?你认为你的选择正确吗?你认为要 正确选择加一科目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二.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含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 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 出发点。 要求: 首先,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 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 其次,要有求实精神,尊重客观事实, 努力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实际 事例二:瘟疫带来的商机 1875年某日,美国一家肉

6、类食品公司的老板在报纸上看 到一篇报道:墨西哥发生了畜瘟疫。他想如果墨西哥真的 发生了瘟疫,必然会很快传到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洲和得克 萨斯洲,而这两个州是美国肉类食品供应地,政府必然会 禁止这两个地方的肉类食品外运。于是这位老板立即派自 己的私人医生到墨西哥实地调查。发现真的发生了瘟疫, 而且非常严重。这位老板立即从这两个地方购买了大量的 生猪和牛肉,并火速运往美国东部。几天后,瘟疫进入美 国,政府下令禁止这两个地方的肉类食品外运,美国肉类 食品供不应求,这家公司获利9000万美元。 这家公司成功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物质 能动作用 意识 客观 主观 决 定 符合 2.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是

7、: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 社会现象。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原理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想问题办事情要 从一切实际出发。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请你分析这句话是否具有合理性? 3.唯心主义的方法论主观主义 一是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把书本 个别词句和结论当作出发点,如按图 索骥; 二是经验主义,把狭隘的局部经验 当作出发点。 共同错误都是主观脱离客观。 疑人偷斧 有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头。他疑心是邻家的 儿子偷的,就很注意他,总觉得他走路、说话 等动作态度无处不象是一个偷他斧头的人。不 久,老头儿在他自己上山

8、砍柴的山谷里找到了 斧头。他再留心邻家儿子的动作态度,就没有 一处象是偷斧头的人了。 请问此人是从什么出发的认识路线? 哲学依据方法论论本质质 唯物主义义物质质第一性 意识识第二性 一切从实际实际 出发发 主观观符合客 观观 唯心主义义意识识第一性 物质质第二性 主观观主义义 教条主义义 经验经验 主义义 主观观不符合 客观观 小结:两种不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十七大报告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 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 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 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 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

9、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 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 体表现。 十七大报告指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形成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 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请你说说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依据。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 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 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 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 的具体表现。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中国实际出发,首 先是从我

10、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 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4.在实际生活中怎样做到从实 际出发 要尊重客观事实首要前提 要重视调查研究掌握一切真实情况的 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 要出以公心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群众 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 要有求真务实 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相关知识分析 说明社会现象。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就是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要尊重客观事实首要前提 要重视调查研究掌握一切真实情况的根本 途径和基本方法 要出以公心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 、国家利益的关系 要有求真务实 农民耕种 科学家搞 科学实验

11、我们学生的 学习、成长 从实际出发 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好工作 从具体工作来看 (出发点)(结合点)(落脚点) 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意义 1、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党正确 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前 提。 2、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保证 3、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正确选择 未来职业和生活道路 4、有利于卓有成效地学习、工作 两条不同 的认识认识 路 线线 再认认、再现现物质质和意识识的辩证辩证 关系 知道物质质意识识关系问题问题 是哲学的基本问问 题题 知道对对物质质和意识识何为为第一性问题问题 的不 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义与唯心主义义的唯一 标标准 A 解释释唯物主义义、唯心主义

12、义的含义义;在具 体现现象中辨别别相关观观点 B 运用物质质和意识辩证识辩证 关系原理分析说说明 社会现现象 C 运用唯物主义义世界观评观评 价具体现现象,坚坚 持唯物主义义,反对对唯心主义义 C 想问题问题 、 办办事情都 要从实际实际 出发发 再认认、再现现从实际实际 出发发的概念 A 再认认、再现现主观观主义义的两种表现现A 知道怎样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实际 出发发A 理解坚坚持一切从实际实际 出发发的重要性B 例题: 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呈逐步增长的趋势(表1)与此相适应,我国 选举法对各级人大中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的规定,也有一个逐步 变化的过程(表2)。 表1 城市

13、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份1953197919952009 比例( ) 13.2618.9629.0446.6 选举选举 法制定 或修改年份 1953(制定 ) 1979(修改 ) 1995(修改 ) 2010(修改 ) 农农村和城市 每一代表所 代表的人口 数比例 8:18:14:11:1 表2 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以全国人大为例) 注:“8:1”也即,如果农村每80万人口可分配到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城市 则每10万人口就可分配到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其他类推。 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答案: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1分) 我们想问题、办

14、事情都要一切从实际出发(1分) 选举法的多次修改,符合我国不断变化着的实际。(2分 )说明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按照实际 情况办事。(1分)客观实际是不断变化的,(1分)所以我们的 主观思想符合客观实际也是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1 分) 例1:随着近期农产品价格的上涨,网络新词汇也层出不穷, 从“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再到“糖高宗”、“油你涨” 、“苹什么”为了应对物价上涨,不少人成了“海豚族”(海 量囤积一族),相关部门也积极采取调控措施。 “物价上涨”和“网络新词汇的出现”体现了哲学上哪对关系 ?并谈谈你对这对关系的认识。(7分) 答: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分)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 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方法论要求:一切实际出发 。(5分) (如学生从因果关系的角度回答也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