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与近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38768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5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与近代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二讲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与近代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二讲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与近代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二讲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与近代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二讲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与近代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讲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与近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与近代(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篇第二讲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半化”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的近代史的起点 二、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半化” 1、军事侵略 2、政治控制 3、经济侵略 4、文化渗透 5、“两半化”的具体表现和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及历史任务代 中国的主要矛盾任务 三、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斗争及民族意识的觉醒 1、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2、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3、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战前中国的状况:清王朝乾隆中叶走向衰落 政治上皇帝高度集权,腐败丛生;因吏治败坏,社会矛盾尖锐,民变蜂 起(发生了白莲教起义,接下来就是太平天国大

2、起义了); 军事上号称90万的八旗绿营常备军,每年耗银2000万两,但装备落后( 冷兵器时代),驻地分散,军队不满员,承平日久,缺乏训练,而且官场 腐败在军队蔓延,渐失战斗力,水师参与走私,国防瘫痪; 文化上文字狱严酷,科举八股盛行,考据学发达,没有近代学术,几百 万读书人仍以四书五经为主课,以科举应试做官为人生最高理想,思想界 万马齐喑,主流陈腐虚骄,愚昧保守; 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限制中外经济文化人员往来交流,不谙国际大势 ; 经济上以小农经济为主体,没有现代工商业,外贸极不发达,人口压力 加大(康熙年间突破一亿,乾隆年达3亿,嘉庆道光年间达到4亿,人均一 亩三分地,远在“饥寒线”下),经

3、济衰退,国病民贫,白银外流,财政 危机;嘉庆道光“补丁皇帝”。加上土地兼并,乾嘉年间流民开始大 量出现,“乡绅劣绅化”,“农民痞子化”,到了社会大爆炸前夜。 纪晓兰:“东南财力竭矣,上当所以救济之。” 乾隆大怒:“朕以汝学问尚优,故使领四库全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汝何 敢妄谈国事?!” 地少人多, 土地兼并; 阶级矛盾, 尖锐激化; 专制强化, 吏治腐败; 国防废驰, 军队腐朽; 闭关锁国, 固步自封; 文化专制, 控制思想。 清王朝的清王朝的 统治危机统治危机 2、战前英国的状况: 政治状况已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实现君主立宪,政治民主化宪政化; 经济状况已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

4、,实现经济起飞, 工业化,城市化,形成民族支柱产业棉毛纺织业,“世界工厂”;已 完成经济革命市场化(由重商主义到经济自由主义,亚当斯密国 富论的发表(1776年)开辟了经济自由主义新时代),奉行自由贸易原 则; 军事状况17世纪初已取得海上霸主地位,建立了世界第一的海军(600艘 战舰,各种最新式发明的武器,进入热兵器时代),英国政府奉行炮舰政 策,鼓励国民向外打拼,并为其资本的扩张、市场的开拓,鸣锣开道,保 驾护航,它的军队历经征战,久经沙场,战斗力强,“日不落帝国”(全 球陆地面积的20%,人口的25%); 日不落帝国一词最早是用来形容16世纪时的西班牙帝国的,它来源于西 班牙国王卡洛斯一

5、世(亦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五世)的一段论述:“ 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19世纪这一词则被普遍作为大英帝国的 别称,特别是在维多利亚时代,那时候英国出版的世界地图把大英帝国用 粉红色标出,生动地表现出英国在全球范围内的霸权。 思想文化状况是欧洲启蒙运动的发源地,思想大解放,迎来科学的春天, 文艺的春天,出现了百花齐放,群星灿烂的景象,涌现一大批科技界巨人 和文化巨人。 工业革命 3、战前的中英关系(战争的远由、近因和根本原因、战争的性质) 远由就是中英贸易摩擦,严格说来就是中国顺差,英国的逆差,重商主义 时代被视为是不可容忍的。 (1)18世纪中英贸易,中国出超,英国的入超 5亿银元进

6、入中国,英国的不爽 原因: A、中国产品质优价廉,受欢迎; B、中国小农自然经济对英国工业品的抵制; C、双方观念和政策的差距(而造成这种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经济社 会发展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一个是贸易立国、工业立国,海权立国,外贸生死攸关。大英需要大清,经济 第一,发展第一; 一个是农业立国,以农为本,陆权立国,外贸可有可无。是恩赐不是互惠。大 清不需要大英。我们国门的开关与否全视皇帝江山的稳固的需要而定,永远 是政治第一,稳定第一。 乾隆中叶以后日益严厉的闭关政策对中英贸易的形成很严重的打压和限制: 东南沿海四口通商只留广州一口; 实行公行制度只能由从政府取得特许的十三家商行从事外贸,实

7、际就是 官商垄断外贸的制度,垄断提高了成本,还经常拖欠货款,拿它没辙; 出台一系列严刑酷法,民夷交易章程防范夷人章程等,使外国人在 华寸步难行; 中国关税并不高,但各种规费、船钞等名目繁多,且没个定数; 贪官污吏、垄断行商的敲诈勒索,令商人们叫苦不迭(粤海关监督的“三年计 划”)。 资料: 1686年,设“金丝行”(内贸)和“洋货行”(外贸)。“ 洋行”是“洋货行”的简称,又称“十三行”、“外洋行”。作用 :代理外商销售和购买货物并承保、代交外商的出入口税 。各“洋行” 成立了行业组织“公行”。 (2)英国政府特使的两次中国之行及其使命的失败 大英帝国野心勃勃,侵略中国是它的全球性扩张战略的一

8、部分。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是个潜在的巨大市场。 英国千方百计想打开中国市场,却不得其门而入。我们的小农自 然经济自给自足,对市场对外贸没有什么需求,我们的皇帝只想关起 门来过自己的安稳日子,没有那么多发展的愿望。正如端木赐香女士 说的,鸦战前的一个世纪里,“大英对大清已经单相思(垂涎)很久 了”。 或许英国一开始也想与中国老老实实做生意来着,并没有一上来 就动“盗心”。因为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到现在还是个东方大国、强 国,跟美洲澳洲那些土著不一样,不清楚中国的底细,不敢造次。 但乾隆中叶进一步闭关后,生意越来越难做了,简直就是没法做了 。于是英国政府试探通过外交途径,外交努力,诱使中国皇帝

9、打开国 门(1793年和1812年两次特使中国之行)。 可惜那时候的大清帝国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梦境里,对国际大势一无所知, 还处于一种“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无知者无畏的状态中,天朝人比英国人 还要傲慢,以为英国人是仰慕我们的文明,慑服于天朝的声威来给我们皇帝上贡的 ,要给予人家藩属国待遇,而英国坚决不肯接受这种待遇(不肯给我们皇帝下跪) 。结果不欢而散,外交努力无功而返(所提开放通商口岸、税目公开、取消公行制 度、互派长驻外交使节建立外交关系、租地居留休息存放货物等要求被中国皇帝通 通拒绝)。马嘎尔尼的三句话和阿美士德三建议。 附一:马噶尔尼使团向清政府提出一系列要求 一、请中国允许

10、英国商船在珠(舟)山、宁波、天津等处登岸,经营商业; 二、请中国按照从前俄国商人在中国通商之例,允许英国商人在北京设一洋行,买卖货物; 三、请于珠(舟)山附近划一未经设防之小岛,归英国商人使用,以便英国商船到彼即得收歇,存放一切货物 ,且可居住商人; 四、请于广州附近得一同样之权利,且听英国人自由来往,不加禁止; 五、凡英国商货,自澳门运往广州者,请优待免税或减税; 六、英国船货,按照中国所定之税率交税,不额外加征,请将所定税率公布,以便遵行。 附二:乾隆帝给英王的敕书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互通有无” “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兹事

11、体大,尤不便准行。” (3)英国商人疯狂的鸦片走私和中国政府的禁烟运动战争的导火线 英国人后来发现鸦片在中国有销路,有市场,开始在它的殖民地印 度大量种植鸦片销到中国,换取中国的茶叶生丝等销到英国,而将英 国的纺织品销到印度换取鸦片。鸦片贸易可谓一举多得: A、它利润丰厚,一举扭转了持续近一个世纪(18世纪)的英中贸易逆差 ,英国人终于欢天喜地; B、中印英三角贸易使英国的工业品也找到了销路; C、英国人不用再付出真金白银就可得到中国茶叶和丝等农副产品的供应 。 于是越来越多的商人踏上了走私鸦片的不归路,正常的生意反而无人问 津了。 中、印、英三角贸易 英国纺织品 印度鸦片 中国茶叶、 生丝

12、n战前40年40多万箱鸦片进入 中国,1838年一年4万多箱进入 中国。全 国1250多万人,包括五分之一的中央政府官员,五分之四的衙门胥吏 ,和大批将士卷入吸食者队伍(“双枪兵”)。 n时人描述鸦片烟鬼:“瘾至,其人涕泪交横,手足萎顿不能举。即白 刃加于前,豺狼逼于后,亦惟俯首受死,不能稍为运动也。故久食鸦 片者,肩耸项缩,颜色枯槁,奄奄若病夫初起。” n军队卷入走私:早期的广东巡船“每月受规银36000两,放私入口”。 福建水师员弁,靠偷运贪污为生,他们的收入“得自月饷者十之一, 得自土规者十之九”。英国蓝皮书 n白银外流,银价飞涨。 n“鸦片流毒天下,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

13、,中原几 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 林则徐 鸦片的泛滥成灾却给中国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等我们 的皇帝发现事态的严重,局面已近失控,于是决定搞一场“严打”, 派林则徐赴广东禁烟以非常手段严厉打击鸦片走私贸易。禁毒英 雄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6/3-6/23)237万多斤 。“世界禁毒日” (每年6月23日)。 但是已经摸清了大清帝国底细的英国却借口中国的禁烟“严打”侵 害了英国在华商人的“合法权益”,对华发动了这场侵略战争(实际 就是找个借口武力打开中国市场大门) 。议会进行了辩论,反战一 方以反对党托利党党魁格兰斯顿为代表:认为中国禁烟打击走私没有

14、错,英国曾明确表示不支持鸦片走私(和一切走私贸易),如今却因 为中国禁烟而开战,岂不是自打耳光?!格兰斯顿说:“我不知道而 且也没有读到过,在起因上还有比这场战争更加不义的战争,还有比 这场战争更想使我国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站在对面的这位尊敬的先 生竟然谈起在广州上空迎风招展的英国国旗来。那面旗帜的升起是为 了保护臭名远扬的走私贸易;假如这面旗帜从未在中国沿海升起过, 而现在升起来了,那么我们应当以厌恶的心情把它从那里撒回来”。 主战的一方则认为:中国人以优越人种、天朝上国自居,对英商横加侮辱,更 屡次侵犯人权,以性命相威胁,甚至两次危及没有进行鸦片走私的无辜英商(指 林则徐对商馆的断水断粮)

15、,并影响到鸦片之外的贸易;中国的法律仿佛是专门 为贪官勒索而设置的,既无法执行又荒谬野蛮透顶,而且与中国进行贸易需要交 纳比关税高得多的保护费。对这样的野蛮民族,讲道理讲不通,只有先把它揍服 帖了再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说:看来对付中国人的唯一办法就是“先揍他一 顿,然后再做解释”。 其实早在英国第二次外交努力失败后,“求婚”不成,已经动了“杀心”(阿 美士德的三方案之一)。此后英国已在做对华战争的准备(如派了一些间谍郭立 士、胡夏米等来刺探军事情报)。更有为中国禁烟欢呼者,认为机会来了。1839 年8月,当中国禁烟消息传到伦敦,一些工商业资本家和鸦贸集团上书政府,称中 国禁烟“给了我们一个战

16、争的机会,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英国曼彻斯特 与对华贸易有关的制造家和商人39家联合写信给外交大臣巴麦尊,要求对华采取“ 迅速的,强有力的,明确的对策”,“利用这个机会将对华贸易,置于安全的,稳 固的,永久的基础上”。英女王也跑到国会演讲,对英商在华的处境表示严重关切 。战争拔款议案以九票之差通过(262:271)。 所以这场战争对英国来说是积怨已久,蓄谋已久,早就想出这口恶气了;对中 国来说却是有点莫明其妙,蒙在鼓里,没招你没惹你,我过我的日子,你凭什么 来打我?! 几种关于战争原因的似是而非的说法: 1、“叩头”说:1841年12月,曾担任过美国总统的亚当斯在马萨诸塞州历史协会发 表演讲,为英国挑起侵略战争辩解,称“战争的原因是叩头”,即“中国妄自尊 大”,不愿与西方国家平等交往。 2、“贸易摩擦”说: “从1829年起,除了东印度公司以外,没有一个外国商人是照 着中国人的告示做生意的”,他们“早在1842年条约被迫开放口岸以前,就将中 国对广州对外贸易的限制大部分破坏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