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门窗幕墙节能设计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2931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门窗幕墙节能设计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建筑门窗幕墙节能设计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建筑门窗幕墙节能设计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建筑门窗幕墙节能设计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建筑门窗幕墙节能设计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门窗幕墙节能设计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门窗幕墙节能设计解析(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门窗幕墙节能 设计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2010年9月 建筑门窗幕墙节能设计 1. 门窗幕墙热工计算原理 2. 幕墙、门窗几何描述 3.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4. 框传热计算 5. 设计、计算边界条件 6. 结露性能评价计算 目 录 门窗幕墙热工计算原理 建筑门窗幕墙节能设计是一个系统的 工程,涉及框二维有限元分析计算、玻璃 光学热工性能计算及门窗单元、幕墙幅面 热工性能计算,结露性能计算等内容。 按照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 程(JGJ/T 151-2008)进行节能计算。 门窗幕墙热工计算原理 门窗幕墙节能计算基本流程 整窗的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Ag为窗玻璃面积; Af为窗框

2、的投射面积; 为玻璃区域的周长; Ug为窗玻璃(或者不透明板)中央区域的传热系数; Uf为窗框的面传热系数,见第5章; 为窗框和窗玻璃(或者不透明板)之间的线传热系数。 门窗幕墙热工计算 原理 整体门窗太阳能总透过率的计算公式为 : gg为窗玻璃区域(或者不透明板gp)太阳能总透过率, 对给定窗的不同部分分别计算求和 gf为窗框太阳能总透过率,对给定窗的不同部分分别计算求 和 At为整窗的总投影面积 门窗幕墙热工计算原理 门窗幕墙热工计算原理 框和非透明面板的太阳能总透过率 整体门窗可见光透射比的计算公式为: 门窗幕墙热工计算原理 幕墙传热系数UCW应采用下式计算: Ag 玻璃或透明面板面积(

3、m2); lg 玻璃或透明面板边缘长度(m); Ug 玻璃或透明面板传热系数W/(m2K); g 玻璃或透明面板边缘的线传热系数W/(mK); Ap 非透明面板面积(m2); lp 非透明面板边缘长度(m); Up 非透明面板传热系数W/(m2K); p 非透明面板边缘的线传热系数W/(mK); Af框面积(m2); Uf框的传热系数W/(m2K)。 门窗幕墙热工计算原理 当幕墙背后有其他墙体(包括实体墙、装饰墙等), 且幕墙与墙体之间为封闭空气层时,此部分的室内环境 到室外环境的传热系数U应按下式计算: 幕墙背后多层墙体的传热系数UWall 门窗幕墙热工计算原理 若幕墙与墙体之间存在热桥,当

4、热桥的总面积不大 于墙体部分面积1%时,热桥的影响可忽略;当热桥的 总面积大于实体墙部分面积1%时,应计算热桥的影响 。 计算热桥的影响,可采用当量热阻Reff代替本规程公式 中的空气间层热阻Rair。 门窗幕墙热工计算原理 幕墙整体的太阳能总透射比为: 幕墙整体的遮阳系数为: 门窗幕墙热工计算原理 幕墙整体系统的可见光透射比应按下式 计算: 建筑门窗幕墙节能设计 1. 门窗幕墙热工计算原理 2. 门窗、幕墙几何描述 3.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4. 框传热计算 5. 设计、计算边界条件 6. 结露性能评价计算 目 录 整窗的几何描述 整樘窗应根据框截面的不同对窗框进行分类,每个不同 类型窗框

5、截面均应计算框传热系数、线传热系数。 不同类型窗框相交部分的传热系数宜采用邻近框中较高 的传热系数代替。 整窗的几何描述 窗在进行热工计算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面积划分: 窗框投影面积Af:指从室内、外两侧分别投影,得到的 可视框投影面积中的较大值,简称“窗框面积”; 玻璃投影面积Ag(或其他镶嵌板的投影面积 Ap):指从 室内、外侧可见玻璃(或其他镶嵌板)边缘围合面积的 较小值,简称“玻璃面积”(或“镶嵌板面积”); 整樘窗总投影面积At:指窗框面积Af与窗玻璃面积Ag (或 其他镶嵌板的面积Ap)之和,简称“窗面积”。 整窗的几何描述 整窗的几何描述 玻璃区域的周长l(或者是不透明板的周长 l

6、p) 是门窗 玻璃(或者不透明板)室内、外两侧的全部可视周 长的之和的较大值。 幕墙的几何描述 应根据框截面、镶嵌面板类型的不同将幕墙框节点进 行分类,不同种类的框截面节点均应计算其传热系数及 对应框和镶嵌面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 幕墙的几何描述 Af = maxAf,i;Af,e At= Af+Ag+Ap Ad,i= A1+A2+A3 Ad,e=A4+ A5+A6 幕墙的几何描述 幕墙玻璃(或其他镶嵌板)和框结合的线传热系数对应 的边缘长度l应为框与面板的接缝长度,并应取室内、 室外接缝长度的较大值 。 幕墙计算单元划分 单元式幕墙和构件式幕墙 幕墙计算的边界和单元的划分应根据幕墙型式的不同而

7、采 用不同的方式。幕墙计算单元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构件式幕墙计算单元可从型材中线剖分; 2 单元式幕墙计算单元可从单元间的拼缝处剖分。 幕墙计算单元划分 计算单元划分示意图 构造原理图 幕墙计算单元划分 单元式幕墙计 算单元可从单 元间的拼缝处 剖分。 幕墙计算单元划分 幕墙计算的节点应包 括幕墙所有典型的节点, 对于复杂的节点可拆分计 算。 建筑门窗幕墙节能设计 1. 门窗幕墙热工计算原理 2. 门窗、幕墙几何描述 3.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4. 框传热计算 5. 设计、计算边界条件 6. 结露性能评价计算 目 录 玻璃的光学性能 玻璃的光学性能包括: 1 可见光透射比 2 可见光

8、反射比 3 太阳能直接透射比 4 太阳能直接反射比 5 太阳能总透射比 6 紫外线透射比 建筑玻璃热工性能参数是指传热系数U值、遮阳 系数SC值、可见光透射比Tv。 玻璃的长波辐射: 玻璃的长波辐射的有关参数包括以下三个: a、前(外)表面半球发射率f,i; b、后(内)表面半球发射率b,i; c、半球-半球传递系数i。 copyright 2007 gdjky 中空玻璃传热系数是指在单位室内外环境温差 作用下,通过单位面积玻璃的传热量。 (Is=0) 没有太阳辐射热时,通过玻璃 室外环境温度; 室内环境温度。 传向室内的净热流; 建筑玻璃热工性能计算 copyright 2007 gdjky

9、 U值是中空玻璃系统总热阻的倒数。中空玻璃系统的热阻为室外换 热阻、室外玻璃传热阻、气体层热阻、室内玻璃热阻和室内换热阻 之和。 玻璃系统热阻 玻璃系统室内、外侧对流换热系数; 气体间层的热阻; 每层玻璃的热阻。 建筑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多层玻璃的光学性能计算 多层玻璃太阳光学计算可采用下图所示模型 多层玻璃体系中太阳辐射热的分析 建筑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在每一层气体间层中,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tg,i第i层玻璃的厚度(m) ; Si第i层玻璃吸收的太阳辐射热 (W/m2); i第i层玻璃的远红外透射比; f,i第i层前玻璃的远红外反射比 ; b,i第i层后玻璃的远红外反射比 ; b

10、,i第i层后表面半球发射率; f,i第i层前表面半球发射率; g,i第i层玻璃的导热系数( W/mK)。 各种建筑玻璃的光学及热工性能 透明玻璃 吸热玻璃 热反射玻璃 单片LowE玻璃 中空玻璃 镀膜中空玻璃 典型玻璃的光学、热工性能: 透明玻璃 透明玻璃的透射能力比较好,基本上可以透过全部 太阳能的80%,透明玻璃对太阳能谱最集中的 0.382.5m波长范围有较好的透射率。 Low-E玻璃 Low-E玻璃又称低辐射玻璃是在玻璃表面镀特殊的金 属氧化物薄膜,使照射于玻璃的远红外线被膜层反射, 从而降低玻璃的热辐射通过量。 Low-E玻璃对太阳辐射的透射和反射具有以下特性: 紫外线(0.290.

11、38m):透射率低、反射率低、吸收率高; 可见光(0.380.76m):透射率高、反射率低; 近红外线(0.762.5m):透射率高、反射率低; 远红外线和长波热辐射(2.520m):透射率低、反射率高。 LowE玻璃也分为在线镀膜(所谓硬镀膜)和离线 镀膜(所软硬镀膜)两种,在线镀膜比离线镀膜的长波 辐射反射能力差。这两种玻璃在透射性能方面相差不大 ,但在反射性能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在线玻璃有比较大 的吸收作用。 Low-E玻璃 中空玻璃在南方隔热、北方保温 南方夏季,中空玻璃的采用主要是为减少太阳辐射 。 南方夏季,中空玻璃首先是反射或吸收太阳短波辐 射,再利用中空玻璃的空气层有效隔绝温差传

12、热和 长波辐射,而使得大量的太阳辐射不进入室内。 北方冬季,中空玻璃一般是尽量减少对太阳短波辐 射的阻挡,而使得大量的太阳辐射进入室内。 北方冬季,中空玻璃传热系数小,可有效阻止温差 传热。 玻璃系统的遮阳设计原则 采用单片吸热玻璃、Low-E玻璃(在线)、遮阳型 Low-E玻璃(在线)有一定遮阳节能效果; 采用热反射玻璃遮阳效果明显; 采用吸热或镀膜中空玻璃比较好; 中空玻璃外片玻璃采用吸热、热反射、遮阳Low-E 玻璃,内片采用透明、Low-E玻璃等; 外片玻璃吸收绝大部分的太阳辐射热,空气层将外 片玻璃的热辐射阻挡在外面而不对室内产生传热。 中空玻璃的遮阳隔热效果 透明的中空玻璃对遮阳不

13、起什么作用; 吸热的中空玻璃有一定的遮阳作用; 热反射玻璃遮阳作用较好,但可见光透过率低; 透明Low-E中空玻璃遮阳作用有限; 遮阳型Low-E中空玻璃遮阳效果较好。 阳光控制型的Low-E中空玻璃有较好的遮阳效果, 又有较好的可见光透过率。 建筑门窗幕墙节能设计 1. 门窗幕墙热工计算原理 2. 门窗、幕墙几何描述 3.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4. 框传热计算 5. 设计、计算边界条件 6. 结露性能评价计算 目 录 框的传热系数 因框的热工性能计算包括灰色体漫反射模型和玻璃 气体间层内、框空腔内的对流换热非常复杂需采用 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计算。 JGJ/T 151规定: 应采用二维稳态热

14、传导计算软件进 行框的传热计算。软件中的计算程序应包括本规程所规 定的复杂灰色体漫反射模型和玻璃气体间层内、框空腔 内的对流换热计算模型。 窗框与玻璃接缝的线传热系数 计算框的传热系数Uf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框的传热系数Uf应在计算窗或幕墙的某一框截面的 二维热传导的基础上获得; (2)在框的计算截面中,应用一块导热系数 =0.03 W/(mK)的板材替代实际的玻璃(或其他镶嵌板), 板材的厚度等于所替代面板的厚度,嵌入框的深度按照实 际尺寸,可见部分的板材宽度bp不应小于200mm 窗框与玻璃接缝的线传热系数 在室内外计算条件下,用二维热传导计算软件计算流过图示截 面的热流qw,并应

15、按下式整理: Uf 框的传热系数 /(m2K); Lf2D 框截面整体的线传热系 数/(mK); Up 板材的传热系数 /(m2K); bf框的投影宽度(m); bp板材可见部分的宽度(m ); Tn,in室内环境温度(K); Tn,out室外环境温度(K)。 传热控制方程 计算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实际的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替代导热系数 =0.03 W/(mK)的板材,其他尺寸不改变; bg200mm 传热控制方程 (2)用二维热传导计算程序,计算在室内外标准条件下流过图 示截面的热流q,q应按下式整理: 式中 框与玻璃(或其他 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 W/(mK); L2D框截面整体线传热系 数W/(mK); g玻璃的传热系数 W/(m2K); bg 玻璃可见部分的宽度( m)。 Tn,in室内环境温度(K); Tn,out室外环境温度(K)。 框的太阳光总透射比计算 框的太阳光总透射比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hout室外表面换热系数; f框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Uf框的传热系数W/(m2K); Asurf框的外表面面积(m2); Af框投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