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地球物理测井1-1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26195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测井1-1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测井1-1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测井1-1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测井1-1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测井1-1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测井1-1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大学-地球物理测井1-1讲解(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1 长江大学地物学院教学课件 地球物理测井电子教案 第一章 自然电位测井 Spontaneous Potential Logging(SP) 主讲教师:宋红伟E-mail: shw98wj 第一章 自然电位测井 主讲教师:宋红伟主讲教师:宋红伟 2 2 Yangtze UniversityYangtze University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前言 第一节 自然电场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自然电位测井曲线SP 第三节 影响SP曲线的因素 第四节 SP曲线的应用 主要讲解自然电位测井的基本原理、曲线形态、影响因素、地质应用。 主讲教师:宋红伟主讲教师:宋红伟 3 3 Yangtze Univer

2、sityYangtze University 前前 言言 一、自然电位测井SP 1928年,斯伦贝谢发现,井中电极与 放在远处的参考电极之间有电位差, 且该电位差随地层而变化。 当地层中没有外加电流时,通过仪器 测量井眼内自然电场中电位随井深变 化的测井方法。 只能由于导电泥浆的井中。 前前 言言 二、自然电场的特点 SP曲线 自然电场的分布和岩性有密切的关系,特 别是在砂/泥岩剖面中能够以明显的曲线 异常变化来显示渗透性地层。因此,研究 井眼内自然电场中的电位变化即可反映井 眼穿过地层的特征。 自然电位现象: (1)自然电位与岩性有关; (2)自然电位与泥浆及地层水矿化度有关; (3)个别井

3、中浅层砂岩与深层砂岩自然电位幅度不同,甚至有反向现象。 自然电位测井: 在一些钻井中存在着天然电场,通过测量电极在井内移动,就可以记录到 地层上电位的变化,这种测井方法即为自然电位测井。 主讲教师:宋红伟主讲教师:宋红伟 5 5 Yangtze UniversityYangtze University 前前 言言 三、 自然电位测井的特点 自然电位测井 储层 自然电位测井具有测量方法简单、实用价值高等 特点,是划分岩性、研究储集层性质、求取泥质 含量参数以及其它地质应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四、矿化度的概念 钻井时,为了安全井并获取全面的测井资料,一般使泥浆柱压力稍大于地 层压力,并且很多情况下使

4、用淡水泥浆(泥浆的矿化度CmCm, 因此地层水中离子向泥浆滤液中扩散,由于Cl比 Na移动快,所用地层水中富集Na ,泥浆中富集 Cl ,在动态平衡的情况下,接触面就有稳定的扩 散电动势。当溶液矿化度低或中等时,可表示为: 主讲教师:宋红伟主讲教师:宋红伟1111Yangtze UniversityYangtze University 第一节第一节 自然电场产生的原因自然电场产生的原因 一、电化学电动势 2. 扩散吸附电动势又称泥岩薄膜电位 (Membrane Potential) 泥质半渗透隔板吸附电位形成实验 泥岩隔膜 u 产生的条件: 浓度不同的地层水和泥浆滤液被泥岩隔 膜分开 u 泥岩

5、的性质: 因泥岩由颗粒很细的粘土组成,粘土晶 格中价数较高的正离子被溶液中价数较 低的正离子所取代,使得粘土表面带负 电,表面带负电的粘土又以库仑力吸引 溶液中的正离子组成双电层。 主讲教师:宋红伟主讲教师:宋红伟1212Yangtze UniversityYangtze University 第一节第一节 自然电场产生的原因自然电场产生的原因 一、电化学电动势 2. 扩散吸附电动势又称泥岩薄膜电位 (Membrane Potential) p 从电位的形成来看,负离子不能移动,好 像岩石具有选择吸附性,于是把这种电位 叫做扩散吸附电位,用Eda表示。 p 也有人称之为薄膜电位,用Em表示,因

6、 为泥岩好像一个离子选择薄膜,只让正离 子通过。 p 当溶液矿化度低或中等时,可表示为: 低浓度高浓度 低浓度高浓度 泥岩 主讲教师:宋红伟主讲教师:宋红伟1313Yangtze UniversityYangtze University 第一节第一节 自然电场产生的原因自然电场产生的原因 一、电化学电动势 实际钻实际钻 井中,泥浆浆的矿矿化度一般比地层层水低 ,即aw大于amf。地层层中的Na+和Cl-离子要向井筒 内迁移,在不同岩性的地层层,有不同的情况: 1、砂岩地层,Na+和Cl-同时迁移,由于Cl- 迁移快,在井筒中形成富集。 2、泥岩地层,由于泥岩的阳离子交换作用, 使得Na+迁移到

7、井筒中富集。 上述作用形成的电场为扩散-吸附电位。 2. 扩散吸附电动势又称泥岩薄膜电位 (Membrane Potential) 主讲教师:宋红伟主讲教师:宋红伟1414Yangtze UniversityYangtze University 第一节第一节 自然电场产生的原因自然电场产生的原因 一、电化学电动势 2. 扩散吸附电动势又称泥岩薄膜电位 (Membrane Potential) 主讲教师:宋红伟主讲教师:宋红伟1515Yangtze UniversityYangtze University 第一节第一节 自然电场产生的原因自然电场产生的原因 二、动电学电动势(又称过滤电势) 在钻

8、井过程中,一般泥浆柱压力略大于地层压 力,如果地层具有一定的渗透性,泥浆滤液将 通过井壁流入地层孔道。由于岩石中存在双电 层,过滤液体中正离子较多,在压力差的作用 下,有较多的正离子随着泥浆滤液进入地层, 于是在地层内便多余正电量而带正电,泥浆中 带负电,产生负的过滤电势。 主讲教师:宋红伟主讲教师:宋红伟1616Yangtze UniversityYangtze University 第一节第一节 自然电场产生的原因自然电场产生的原因 泥饼 测井仪器车 电缆 井下测量仪 压井液 井筒 f b fPb 二、动电学电动势(又称过滤电势) 主讲教师:宋红伟主讲教师:宋红伟1717Yangtze U

9、niversityYangtze University 三、油井中的自然电场 总电动势 在油井中由于动电学作用和电化学作用产生了三种电位(电动势): 动电学电动势: 扩散吸附电动势 : 扩散电动势: 其中,Ek产产生的前提条件是P0 。通常情况下,P很小,所以Ek 很小(可忽略),所以油井中的自然电电位主要是由扩扩散作用和扩扩散吸 附作用所产产生的。 注意:扩扩散电电位和扩扩散吸附电电位产产生的重要条件是:CwCmf。 第一节第一节 自然电场产生的原因自然电场产生的原因 主讲教师:宋红伟主讲教师:宋红伟1818Yangtze UniversityYangtze University 三、油井中

10、的自然电场 总电动势 第一节第一节 自然电场产生的原因自然电场产生的原因 由于动电学作用和电化学作用,使井 眼中存在着自然电流,而且电流总是 从电位高的地方流向电位低的地方。 主讲教师:宋红伟主讲教师:宋红伟1919Yangtze UniversityYangtze University 三、油井中的自然电场 总电动势 第一节第一节 自然电场产生的原因自然电场产生的原因 泥浆柱在自然电位环路 上相当于一个电阻,SP 电极在测井中穿过这个 电阻。 泥浆的矿化度越小,则 电阻越大,流过泥浆的 电流就越小,产生的静 自然电位相当于砂岩变 薄。 主讲教师:宋红伟主讲教师:宋红伟2020 Yangtze

11、 UniversityYangtze University 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电位测井曲线自然电位测井曲线SPSP 一、自然电位测井 进行自然电位测井时,将电极N放在地面,电极M用电缆送至井下, 沿井轴提升电极M测量自然电位随井深的变化,所记录的自然电位 随井深变化的曲线叫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常称之为SP曲线)。 主讲教师:宋红伟主讲教师:宋红伟2121Yangtze UniversityYangtze University 二、自然电位理论曲线 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电位测井曲线自然电位测井曲线SPSP 主讲教师:宋红伟主讲教师:宋红伟2222Yangtze UniversityYangtze U

12、niversity 三、关于SP曲线的几个相关概念 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电位测井曲线自然电位测井曲线SPSP 1. 自然电位的基线: 主讲教师:宋红伟主讲教师:宋红伟2323Yangtze UniversityYangtze University 三、关于SP曲线的几个相关概念 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电位测井曲线自然电位测井曲线SPSP 2. 静自然电位: 也叫总自然电位,指回路中没有电流时地层界面上下的自然电位差 ,用SSP表示。 为了使用方便,一般取居厚纯砂岩部分的自然电位幅度为SSP值。 测井自然电位SP: 井中自然电位等效电路图如右图所示,自然电动 势通过泥浆、地层和围岩三部分导电介质放电,

13、 形成自然电流回路。自然电流强度I为 用M电极在井中测得的自然电位曲线异常幅度值SP 只是自然电流在泥浆中产生的电位 阵,即 主讲教师:宋红伟主讲教师:宋红伟2424Yangtze UniversityYangtze University 四、SP曲线特征 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电位测井曲线自然电位测井曲线SPSP 根据砂岩地层模型,上、下围岩(泥岩)足够厚。对不同厚度的砂岩目 的层进行理论计算,得到一系列自然电位理论曲线。 u 特点: 1)曲线关于地层中点对称,地层中点处异 常值最大; 2)地层越厚,SP越接近于SSP,地层厚度变 小,SP下降,且曲线顶部变尖,底部变宽, SP Cmf 时,砂岩

14、层段则出现自 然电位负异常; 当Cw Cmf 时,砂岩层段出现自然 电位的正异常; 当Cw = Cmf 时,没有造成自然电场 的电动势产生,则没有自然电位异 常出现。 Cw与Cmf 的差别越大,造成自然电 场的电动势越大。 地层水和钻井液滤液中含盐量的差异是造成自然电场中扩散电动势Ed和扩散 吸附电动势Ea的基本原因。这两个电动势的大小决定于CwCmf值。以泥岩 作垂线, 主讲教师:宋红伟主讲教师:宋红伟2828Yangtze UniversityYangtze University 第三节第三节 影响影响SPSP曲线的因素曲线的因素 二、岩性的影响 在砂泥岩剖面井中,通常SP曲线以大段泥岩处

15、的SP曲线作基线,在自然 电位曲线上出现异常变化的多为砂质岩层。当目的层为纯砂岩时,其与 围岩交界处的SSP达到最大值SSPmax。当目的层含有泥质(其他条件不变 )时,SP降低,因而曲线异常的幅度也减小。此外,当剖面上有部分泥岩 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减弱时,渗透层的自然电位异常幅度也会相对降低。 三、温度的影响 扩散电动势系数Kd和扩散吸附电动势系数Ka都是和绝对温度T成正比的 ,但同样岩性的岩层,由于埋藏深度不同,其温度不同,所以Kd(或Ka) 值有差别。这就导致不同埋藏深度的相同岩性的岩层的SP曲线上异常幅 度有差异。 主讲教师:宋红伟主讲教师:宋红伟2929Yangtze Universi

16、tyYangtze University 第三节第三节 影响影响SPSP曲线的因素曲线的因素 四、地层水和钻井液滤波中所含电解质的性质的影响 井内钻井液滤液和地层水中所含电解质不同,则溶液中所含离子不同,不 同离子的离子价和迁移率均不同,直接影响扩散电动势系数Kd和扩散吸附 电动势系数Ka值,由此影响Ed和Ea值。 主讲教师:宋红伟主讲教师:宋红伟3030Yangtze UniversityYangtze University 第三节第三节 影响影响SPSP曲线的因素曲线的因素 五、地层电阻率的影响 主讲教师:宋红伟主讲教师:宋红伟3131Yangtze UniversityYangtze University 第三节第三节 影响影响SPSP曲线的因素曲线的因素 六、地层厚度的影响 主讲教师:宋红伟主讲教师:宋红伟3232Yangtze UniversityYangtze University 第三节第三节 影响影响SPSP曲线的因素曲线的因素 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