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ZKYL06-01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924312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6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原理ZKYL06-01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自动控制原理ZKYL06-01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自动控制原理ZKYL06-01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自动控制原理ZKYL06-01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自动控制原理ZKYL06-01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ZKYL06-01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ZKYL06-01解析(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1 控制系统 不可变部分(固有部分) 被控对象 执行机构 功率放大器 检测装置 可变部分 校正装置 迫使系统满足给定的性能指标 (设计系统) 控制系统的组成 2 根据被控对象及其控制要求,通过选择适当的 控制器及控制规律,设计一个满足给定性能指标 的控制系统。 校正(补偿)的目的:通过改变系统结构,对系统的 原有部分(固有部分)进行再设计使之满足性能 要求。 控制系统设计的本质是寻找合适的校正装置 (校正装置) 控制系统的设计任务 3 校正:在系统中加入一些其参数可以根据 需要而改变的机构或装置,使系统整个特性发 生改变,从而满足给定的各项性能指标。 校正方法: 串

2、联校正、反馈校正、 前馈校正、复合校正 4 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 1、性能指标 进行控制系统的校正设计,除了应已知系 统不可变部分的特性与参数外,还需要已知对 系统提出的全部性能指标。 校正的设计方法一般依据性能指标的形式 而定。如果性能指标以单位阶跃响应的峰值时 间、调节时间、超调量、阻尼比、稳态误差等 时域特征量给出时,一般采用时域法校正;如 果性能指标以系统的相角裕度、幅值裕度、谐 振峰值、闭环带宽、静态误差系数等频域特征 量给出时,一般采用频率法校正。 5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稳态精度 稳态误差ess 过渡过程响应特性 时域:上升时间tr、超调量 、调节时间t

3、s 频域:谐振峰值Mr、谐振频率r、带宽b 相对稳定性 幅值裕度h、相角裕度 扰动的抑制 带宽b 6 二阶系统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的关系 谐振峰值: 谐振频率: 截止频率: 7 相角裕度: 超调量: 调节时间: 二阶系统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的关系 8 高阶系统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的关系 谐振峰值 超调量 调节时间 9 伯德图与性能指标的关系 低频段:决定系统的稳态误差ess,可以求得系统 的开环增益 K 。 中频段:决定系统的动态特性,可求得系统的相 对稳定裕度: 相角裕度 和幅值 裕度 。 高频段:决定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高频段斜率越 小,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越强。 10 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

4、3、校正方式 1)串联校正 串联校正一般串接在系统前向通道的误差 点之后控制器之前。 串联校正控制器被控对象 R(s) C(s) E(s) _ N(s) 11 2)反馈校正 反馈校正接在系统局部反馈回路中,起到局 部反馈的作用。 反馈校正 控制器被控对象 R(s) C(s) E(s) _ _ N(s) 12 3)前馈校正(顺馈校正) v 按给定输入进行的前馈校正: v 按扰动输入进行的前馈校正: 前馈校正控制器被控对象 R(s) C(s) E(s) _ N(s) 前馈校正 控制器被控对象 R(s)C(s) N(s) 13 4)复合校正 v 按给定输入进行的复合校正: 前馈校正 控制器 被控对象

5、 R(s) C(s)E(s) _ N(s) v 按扰动输入进行的复合校正: 前馈校正 控制器被控对象 R(s)C(s) N(s) E(s) _ 14 常用的校正方式有串联校正和反馈校正,究 竟采用哪种方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 ,串联校正比反馈校正简单,也比较容易对信号 进行各种形式的变换;而反馈校正所需元件一般 比串联校正要少,且能对局部反馈环的振动进行 抑制。 在要求较高的设计中,常采用两种校正方式 的组合。 15 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 4、基本控制规律 在确定校正装置的具体形式前,需先了解校正装 置所需提供的控制规律,以便选择相应的元件。 常用的基本控制规律有:比例控制(P

6、)、积分控 制(I)、微分控制(D),或者它们的组合:PD控制、PI 控制、PID控制等。 P-Proportional , I - Integral , D- Derivative 16 (1) 比例(P)控制规律 具有比例控制规律的 控制器称为P控制器。 Kp为控制器增益,实质上是一个比例环节,其Kp可调 。通常由增益可调的放大器组成。 P控制器只影响信号的增益,而不影响信号的相 位。在系统中如果增大Kp的值,可以减小系统的稳 态误差,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但会降 低系统的相对稳定性,甚至可能造成闭环系统的不 稳定。因此在系统校正设计中,很少单独使用P。 17 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正好

7、相反。 Kp1 开环增益加大,稳态误差减小;截止频率增大,快速性提 高,系统稳定程度变差。 原系统稳定裕量充分大时才采用比例控制。 Kp1 18 (2)比例-微分 (PD) 控制规律 具有比例-微分控 制规律的控制器称为 PD控制器。 其输入-输出关系为: 是比例系数, 是微分时间常数。 都是可调的参数。PD控制器中的微分控制规 律,能反应输入信号的变化趋势,产生有效的早期 修正信号,增加系统的阻尼程度,改善系统的稳定 程度。在串联校正时,可使系统增加一个开环零点 ,提高系统的相角裕度,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单一的D控制器不能单独串接于系统中。 19 转折频率1=1/ 20 相角裕度增加,相对

8、 稳定性提高; c增大,快速性提高 Kp1时,系统的稳 态性能没有变化。 高频段增益上升,降低 了系统抗干扰的能力 微分控制仅仅在系统的 动态过程中起作用,一 般不单独使用。 PD控制通过引入微 分作用改善了系统的 动态性能 21 例:比例-微分控制系统如图,分析PD控制器 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解: 1)无PD控制器时 闭环系统临界稳定; 2)有PD控制器时 闭环系统始终稳定。 22 (3)积分(I)控制规律 具有积分控 制规律的控制器 称为 I 控制器。 其输入-输出关系为: 输出是输入的积分,当输入信号消失后, 输出信号可能是一个不为零的常量。 23 把 I 控制器应用于串联校正时,由于积

9、分 环节的存在,增加了系统的型别,有利于对输 入信号的跟踪,即系统的稳态性能提高。 但同时,系统增加了一个在原点处的开环 极点,使输出信号产生90o的相角滞后,对系统 的相对稳定性不利。因此,在控制系统的校正 设计中,通常不宜采用单一的 I 控制器,而采用 PI控制器或PID控制器。 24 (4)比例-积分(PI)控制规律 具有比例积分 控制规律的控制器称 为PI控制器。 其输入-输出关系为: 是可调比例系数; 是可调积分时间常数。 25 转折频率1=1/Ti 一个积分环节 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 一个开环零点弥补积分环节对系统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26 Kp1 系统型次提 高,稳态性能 改善。 相角

10、裕度减 小,稳定程 度变差。 27 Kp 1 系统型次提高, 稳态性能改善; 系统从不稳定变 为稳定; c减小,快速性 变差。 28 通过引入积分控制作用以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 通过比例控制作用来调节积分作用所导致相角滞 后对系统的稳定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由于 ,导致引入PI控制器 后,系统的相角滞后增加,因此,若要通过PI控制 器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必须有KpT。 如果 Ti 太小,可 能造成系统的不 稳定。 33 当要求系统具有a的相对稳定度时(即要求 所有的闭环极点位于s=-a以左),因原系统的参 数是固有的,可能无法实现。但加入校正装置后 ,只要正确选择可调参数,就可能实现。 将s=s

11、1-a代入校正后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中: 针对上式列劳斯表如下: 34 若要使系统稳定,需: 35 其中: 给出了系统相对稳定度的上界, 则是PI调节器的调节依据。 和 36 (5) 比例-积分-微分 (PID) 控制规律 具有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的控制器称 为PID控制器。 输入-输出关系为: 37 若 则上式可写成如下形式: 其中 38 在低频段,PID控制器通过积分控制作用,改善了系统的稳态 性能;在中频段,PID控制器通过微分控制作用,有效地提高 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39 PID控制规律兼顾了P调节器、I调节器 和D调节器三者共同的优点,利用P调节器改 变系统的开环增益,从而改变系统的响应速 度和稳态误差;利用 I 调节器提高系统的型 别,改善系统跟踪信号的能力,消除或减小 系统的稳态误差;D调节器只影响系统的暂 态性能,超调量降低,响应变慢。 40 工程使用中,PID的参数一般由实验确定。I 调节器主要用来改善稳态性能,因此 I 调节器的 作用发生在低频段,而D调节器改善的是系统的 动态性能,发生在中频段。 另外PID控制器增加了二个负实开环零点, 会使系统的阻尼程度加大,超调量更小,系统的 动态性能更优。 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