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栽培技术.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19897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129 大小: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生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花生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花生栽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花生栽培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花生栽培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花生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生栽培技术.(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花生栽培技术 黄永山 第一节 概述 n一、花生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n1.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 花生仁的含油量在50%,出油率40%. 油酸和亚油酸比率,简称O/L比率, O/L比率一般在1.42.5为宜。 2.花生是营养丰富的食品 n花生仁蛋白质量高30% n可消化率92%95% 3.花生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饲 料 n花生油粕中蛋白质含量达50%以上,是优 质的饲料。花生叶片含粗蛋白约20%,茎 约10%,饲料价值高 . 4.花生是我国主要出口作物. 5花生适应能力强、增产潜力大. 6、花生的医用价值 n红皮花生的种皮 凝血脂类 n白藜芦醇 n贝塔植物固醇 n叶酸 n锌元素 二、花生的起源、

2、分布、产区和生产 概况 n(一)起源和分布 n起源 : 南美洲中部是花生属植物和栽培花生的起源地 n分布:花生主要分布在南纬40至北纬40之间的广大地区 。 主要集中二 类地区: 一是南亚和非洲的半干旱热带 另一是东亚和美洲的温带半湿润季风带 (二)世界花生的生产现状 n世界花生基本上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 亚洲种植1347万 hm2,占世界总面积的63.4; 非洲种植654万hm2,占世界面积的30.8; 美洲种植 116万 hm2,占世界面积的5.5; n亚洲、非洲、美洲共占世界种植面积的997 ,欧洲和大洋洲仅零星种植,没有形成规模化 生产。 (二)世界花生的生产现状 n目前世界花生种

3、植面积约2122万km2,单产1210kg hm2,总产2568万 t n世界花生主产国有印度、中国、美国、印度尼西 亚、塞内加尔、苏丹、尼日利亚、扎伊尔和阿根 廷等。 (二)世界花生的生产现状 面积: 印度平均种植 841万hm2,占世界总面积的396%,居首位; 中国种植面积 328万hm2。,占世界面积的 155,居第2位; 尼日利亚种植 128万hm2,占世界面积的 6%居第 3位。 单产:美国平均约3000 kghm2居第 1位, 中国平均约 2380kg/hm2,居第2位, 阿根廷 2350kghm2,居第3位。 总产:中国因单产较高,总产达783万 t,居1界第 1位; 印度虽面

4、积最大,但因单产较低总产 772万 t,居第2位; (二)我国花生产区及生产概 况 n全国划分为7个花生区: n北方大花生区; n南方春秋两熟花生区; n长江流域春夏花生区; n云贵高原花生区; n东北早熟花生区; n黄土高原花生区; n西北内陆花生区。 三、花生生产中存在问题 (1)产量不稳定、产量悬殊大。沙区100kg 左右,高产达500kg以上。 (2)施肥不稳学,P、K、Ca肥施用不均 。 (3)管理粗放。旱、涝、薄、粗、杂、抗 灾力低。 (4)密度不合理,行株距离配不当。 发展对策 n1、继续发展麦套种植,扩大花生与棉、豆、 玉米、红菜、芝麻等套种。 n2、建立种子基地,发展统一供种

5、。 n3、合理密植 n3、改进施肥,增施P.K.Ca肥。 n5、采用化控技术,推广地膜栽培。 n6、综合防治病虫。 n7、发展予西沙区、砂姜黑土区花生生产。 n8、扩大花生食品生产,注重对花生、花生壳 和其它成分的综合利用,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 四、科技现状 n美国 美国的花生生产技术领先世界,广泛应用良种、 包衣精播,全部应用除草剂除草,生产全程机械 化,灌溉已达指标化,应用计算机平衡施肥等, n印度 n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其主要科研任 务之一是花生研究 n中国 第二节 花生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花生的品种类型 (一)栽培花生的植物学归属 一个染色体基数为10的异源四倍体种 n花生属

6、于豆科(Leguminosea Li giu:miwsi), n蝶形花亚科(Papilionodeae), n合萌族(Aeschynumeneae), n柱花草亚族(Stylosanthinae), n花生属(Arochis.) n所有花生属植物的共同特征是地上开花 、地下结果、花为黄色蝶形花,一体雄 蕊,花萼下部伸长成花萼管。 (二)栽培花生的亚种和类型 花生栽培种分类系统及其对应关系 (克拉波维卡兹)分类系统美国植物学类型孙大容分类系统 Subsp.hypogaea L. 密枝亚种(交替 开花亚种) Var.hypogaea 密枝变种 Virginia type 弗吉尼亚型 普通型 Var

7、.hirsuta Kohle 多毛变种 Peruvian type 秘鲁型 龙生型 subsp. fastigiata Waldron 疏枝亚种(连续开 花亚种) Var.fastigiata 疏枝变种 Valencia type 瓦棱西亚型 多粒型 Var.vulgaris Harz. 普通变种 Spanish type 西班牙型 珍珠豆型 我国花生孙大容分类系统 分成普通型、珍珠豆型、多粒型 、龙生型四种类型。 其中普通型、龙生型,这两 种类型具交替开花习性;珍珠豆 型和多粒型则为连续开花。 n1 1 n普通型。在我国的分布最广,栽培面积最大。其茎枝有棱角、中 空,荚角茧状,一般一个荚果两

8、仁,果仁较大,所以也称为大花 生。这类花生含油和蛋白质适中,可以榨油,也可以食用,是我 国出口花生的主要类型。由于其生育期较长,成熟较晚,故多用 于春播。 n 龙生型。植株的侧枝较长、蔓生,茎枝截面为圆形实心、生有 茸毛。最突出的特点是荚角曲棍状,每荚生种子多在3粒以上, 因有明显的果嘴和龙骨(背脊),形状似龙而得名。其果仁稍小、 三角形,先端和基端往往有斜截面,又称小粒种。这类花生含油 量较低,蛋白质含量较高,食用香味浓、风味好。在栽培上具有 抗旱耐瘠的优点。但荚角易遗失在土中。 n 珍珠豆型。果仁为圆珠或桃形,果皮有白、粉、红、紫红、紫 黑等多种颜色。荚果较小,茧状,果秃较薄,有的呈葫芦状

9、。其 种子含油较高,适于榨油,又由于其含亚油酸较高,烘烤之后香 气浓。该类型的花生茎粗而丛生,统称为直立小花生,一般表现 早熟,适于在两熟地区和东北早熟花生区种植。 n 多粒型,粒多,荚果为长棍状,每果24粒种子,但大多3粒 以上,前后种子相邻处有截面,一般仁小、壳厚,具有极早熟的 特点,但产量较低,多在东北早熟、花生区种植 花生开花型 n1交替开花型 主茎上不着生生殖枝(花序) ,在第一、二级侧枝的基部第13节,只着生 营养枝(分枝),不能着生花序(即不能开花 )。其后的几节着生花序,以后又有几节着生 营养枝,即在侧枝的节上分枝和花序交替出现 。凡具交替开花型的花生品种即归为密枝亚种 或交替

10、开花亚种(subsp.hypogaea)。 n2连续开花型 n主茎上能发生生殖枝,在侧枝的各节上均能 发生生殖枝。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多数主茎开 花的品种,在一级侧枝的第12节上发生二 级分枝,以后各节均能连续开花,而在这些 二级分枝上,基部第12节均能形成花序, 亦属于连续开花型的品种,均归为疏枝亚种 或连续开花亚种(subsp.fastigiata)。确定开 花型应以主茎是否开花为主要依据。 连续开花型 交替开花型 (二)花生亚种和变种的生物学特点 1亚种间的差异 n分枝性 n生育期 n生理特性 n生化特点 2变种间的差异 n普通型:交替开花,果壳厚,网纹浅而粗,果嘴与龙骨不 突出。 n龙生型

11、:交替开花,果壳较薄、网纹深、果嘴与龙骨突出 。 n珍珠豆型:连续开花,分枝少,荚果,果壳薄,网纹细, 果小仁小。 n多粒型:连续开花,果壳厚,网纹粗而浅,荚果三室以上 。 中间类型: 两大特点: n一是连续开花、连续分枝。开花量大、受 精率高,双仁果和饱果指数高。荚果普通 形或葫芦形,果型大或偏大。网纹浅,种 皮粉红,出米率高。株型直立,中熟或早 熟偏晚。 n二是适应性广,丰产性好。 目前,生产上或科研上 的分类 n生育期 早熟种(130天); 中熟种130160天; 晚熟种(160天) n种子大小 大粒种(百仁重80g); 中粒种(50-80g); 小粒种(2,侧枝几乎近地生长,与主茎约是

12、 90角,仅前端直立向上生长,其长度不及葡萄部分的1/2,如龙 生型品种。 半蔓型:株型指数约为1.5左右,第一对侧枝近基部与主茎约成 60,侧枝中上部向上直立生长,直立部分大于葡萄的部分,如 普通型品种。 直立型:株型指数为1.11.2,第一对侧枝与主茎形成的角度 45如珍珠型、中间型等。 n直立型和半蔓型一般含称丛生型 蔓生型花生 半蔓型花生直立型花生 3、叶 n(1)形状:花生的叶可分为不完全叶和完全叶两 类。不完全叶有: 子叶 鳞叶 苞叶 花生的完全叶(即真 叶)。是由托叶、叶 柄、叶枕和叶片四部 分构成。 叶片为4个小叶片组 成的羽状复叶,小叶 片的形状有椭圆的、 长椭圆,倒卵圆和宽

13、 倒卵圆四种 。 (2)功能: n光合性能:花生虽属于C3作物 n吸收作用:能吸收营养元素,补充养分 (3)特性 感夜运动:叶片昼开夜闭的现象 向阳运动:早晚阳光斜照时,植株上部叶片 常竖立起来 ,以其正面对着太阳,并随着 太阳辅射的变化,不断变 化其位置。 (二)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 n1花序和花 (1)花序:花生的花序在植物学上叫“总状花序”。 短花序:花序轴短,只着生13朵花,似族生; 长花序:花序轴长,着生47朵花,甚至10朵以上。 混合花序:花序上部又长羽状复叶,又长花朵; 复总状花序:侧枝基部,有几个短花序族生。 (2)花 花为黄色大形的蝶形 (2 ) 花的结构 花芽分化: 每一个花

14、芽分化的整个进程大致可分为八个时期: n 花芽原基形成期; n 花萼分化期; n 雄蕊、心皮分化期; n 花冠分化期; n 胚珠、花药分化期; n 大小孢母细胞形成期; n 雌雄生殖细胞形成期; n 胚囊及花粉粒成熟期。 花芽分化特点: (1)花芽分化早,出苗时或出苗前就分化; (2)花生团棵期,花芽分化最盛,形成的花多为有效花。 (3)盛花后再分化的花芽多数为不结果的无效花。 开化受精: n幼蕾膨大,开花前一天傍晚花瓣膨大,夜间花萼 管迅速伸长次日清晨开花前12小时,花药开裂 受精。开花后57h,花粉管达到花柱基部,开花 后1218小时,完成受精。 开花顺序、开花期和开花量 : n按由内向外

15、,由下向上 n花生属无限开花型植物,花期很长 n珍珠豆型早熟品种花期最短, 出苗始花2025天, 始花终花5060天; n普通型中熟品种花期较长, 出苗始花2530天, 始花终花8090天。 2、果针 n果针的形成和伸长 受精后,子房基部的一部分细胞开始分裂、伸长,大约 在开花后46天,即形成明显可见的子房柄。子房柄连同 位于其先端的子房合称果针。 花生果针形成和伸长 特性: n果针虽然是入土结实的生殖器官,但具有与根相 似的吸收性能和向地生长的习性,可以弥补根系 吸水肥的不足。 影响果针形成因素: n一是花器发育不良,没有正常授粉受精能力。 n二是开花时气温过高或过低。过高指大于35 ,过低指小于18,果针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5 30; n三是开花时空气湿度过低(50%)。 影响果针入土的因素: n一是果针的穿透力(34克/cm2)。 n二是土壤阻力。松软沙土、易入土,粘土、板结土不易入 土。 n三是果针的着位置。低果针易入土,高位果针不易入土, 针长10cm不易入土。 3、荚果 荚果的形态、大小: 荚果的形状因品种而异,大体上有以七种: n普通形:具两室,果腰浅,果嘴不明显或不甚明显。 果腰极浅,果嘴不明显茧形; 果嘴明显,后室与前室形成一拐角斧头形。 n葫芦形:具两室,果腰深。其中有一类,果腰深, 果形稍细长,称 蜂腰形。 n曲棍形:荚果在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