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通信原理(期末复习、考研、求职必备)-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916636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工大通信原理(期末复习、考研、求职必备)-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西工大通信原理(期末复习、考研、求职必备)-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西工大通信原理(期末复习、考研、求职必备)-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西工大通信原理(期末复习、考研、求职必备)-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西工大通信原理(期末复习、考研、求职必备)-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工大通信原理(期末复习、考研、求职必备)-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工大通信原理(期末复习、考研、求职必备)-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解析(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通 信 原 理 电 子 教 案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西 北 工 业 大 学 (2008.3) Date1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研究的问题 9.1 引言 9.2 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9.3 常用的简单编码 9.3 线性分组码 9.4 循环码 9.5 卷积码 9.6 网格编码调制 Date2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干扰 乘性:均衡 加性:调制解调体制、发送功率、最佳接收 9.1 引言 一、编码问题的提出 由于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必不可免的受到干扰的影响,使 码元波形变坏,故传输到接收端后可能发生错判。 信道译码检/纠错

2、编码 若还不行,则需差错控制编码。 目的: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数字信号传输的有效 性而采取的编码称为信源编码;为了提高数字通信的可靠 性而采取的编码称为信道编码。差错可控 Date3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二、错误的类型 1. 随机性错误 (白噪声引起) 特点:单个错,错误之间不相关。主要出现在无记忆信道 。 2. 突发性错误 (脉冲干扰引起) 特点:成串错,错误之间有相关性。主要出现在有记忆信 道。错误传播。 3. 混合性错误 Date4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三、差错控制的方式 1. 检错重发(ARQ) 收发 可检错的码 特点特点: 1)双向通道

3、2)通信效率低 3)不适于实时通信 4)编、译码设备简单 5)编码效率高 总码元 (n bit)= 信元 (k bit)+ 督元 (r bit )。 只检不纠,有错自 动要求重发。 Date5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2. 前向纠错 (FEC) 收发 可纠错的码 特点:特点: 1)只需单向信道省信道! 2)通信效率高; 3)适于实时传输; 4) 译码设备复杂。 检错并纠错 Date6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3. 反馈检验法 收发 原理:收端将信码原封不动地转发回发端,并与原发送信 码相比较:发现错重发;否则:PASS 特点: 需要双向通道; 收发设备简单; 传

4、输效率低(最低)。 Date7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9.2 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一. 基本思想 信元督元信元督元 信元和督元有一的函数关系,插入督元的过程就是一种编码的 过程,接收端可检错纠错。显然,传输效率(引入冗余码) 例:天气预报 信元 督元 0 0 0 晴 0 1 1 云 1 0 1 阴 1 1 0 雨 三位码元有23=8种组合,实际使 用了22=4种许用码组。 其余 001,010,100,111 为禁 用码组。 检错能力:可检错奇数个错; 纠错能力:无。 Date8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例:天气预报,可预报天晴 信元 督元 0 0 0 1 1

5、 1 冗余量加大,禁用码组比例提高。 检错能力:检2; 纠错能力:纠1。 许用码组2个,禁用码组6个 晴 阴 Date9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二. 纠错编码的分类 1. 线性码和非线性码 2. 分组码、卷积码和循环码 3. 系统码和非系统码 三. 分组码 定义:将信息码分组,为每信息码附加若干个监督码编码,称 为分组码。 特点: 在分组码中,监督码元仅监督本码组中的信息码元。 符号: ( n , k ) , r = n k 码字: 结构:an-1an-2 arar-1a0 k个信元r个督元 码长n Date10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四. 码组的重量和码距

6、及纠错能力 1. 重量 码组中非0元素的个数 例: A= ( 10110 ) 码重 = 3 2. 码距 两两码组对应位上数值不同的个数,记为d。 最小码距: 某种编码中各个码组间距离 的最小值,记做d0 d0=dmin 码距的几何意义: (n=3) 各顶点 沿立方体各边行走的几何距离。 码元值:每一码组的三个码元值, 就是此立方体各顶点的座标(a2a1a0) 最小码距: 1 Date11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前例中:天气预报 信元 督元 0 0 0 晴 0 1 1 云 1 0 1 阴 1 1 0 雨 四个许用码组之间的距离均为2。 Why? 摈弃d=1的码禁用码组。许用码组

7、最小码距愈大,抗干扰 能力愈强! 确定最小码距的目的:决定编码的检纠错能力。 Date12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3. d0与纠检错能力 1) 若要求检测e个错,则 d0e+1 2) 若要求纠正t个错,则 d02t+1 3) 若要检测e纠正t 个错(同时),则 d0e+t+1, 且et 码距与检错和纠错能力的关系如图: t t 1 1 t t e e Date13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0 1 2 30 1 2 3 A A d d0 0 (a)(a) 0 1 2 3 4 50 1 2 3 4 5 A BA B t tt t d0 (b)(b) A BA B

8、t 1 tt 1 t e e (c)(c) 图9-4 Date14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9.3 常用的简单编码 属于分组码一类。简单、实用。 一. 奇偶监督码 满足: 偶监督码:码组中1的个数为偶数; 奇监督码:码组中1的个数为奇数。 检错能力: 所有奇数个错。一半!应用非常多。 编码效率: Date15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二. 二维奇偶监督码 进行横、纵向监督 例: 1 0 0 0 0 1 1 1 1 0 1 0 1 0 0 1 1 0 1 0 1 0 0 0 0 0 0 1 1 0 1 0 1 1 0 1 0 1 0 横 向 监 督 纵纵 向向 监

9、监 督督 纠检错能力: 1) 仍可检错奇数个错 2) 还可检错偶数个错 3) 可纠正一些错码 适于检测突发性错误 Date16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三.三.横比码横比码( (等重码等重码) ) 四. 例: 码重为3 1 . 0 1 0 1 11 . 0 1 0 1 1 2. 2. 1 1 0 0 1 1 1 0 0 1 3. 3. 1 0 1 1 0 1 0 1 1 0 许用码组: C C 3 35 5 = 10= 10 禁用码组: 2 2 5 5 -10 = 22-10 = 22 检错能力检错能力: : 可检测所有奇数个码元的错 和部分偶 数个码元的错,但 不能检测码组中

10、“1”变为“0” 与“0”变为“1” 的错码数目相同的那些偶数错码 编码效率编码效率: : Date17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例: n=10 , 则 k=5 信元码 监督码 合成码 校验码 1 0 1 1 0 1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1 1 1 0 1 1 1 1 1 0 0 0 0 0 接受端的检测 三三. . 正反码正反码 编码规则: 信息位(n/2)中有奇奇数个“1”,则监督位与信息位相同相同 信息位(n/2)中有偶偶数个“1”,则监督位是信息位的反码 反码 Date18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

11、理 9.4 线性分组码 定义:若分组码(n,k),督元与信元的关系可用一线性方程组 来描述,则该分组码(n,k)称为线性分组码。 一、汉明码 能纠一位错的线性分组码。 定义:是一种能纠正一位错码,且编码效率较高的线性分组 码。 最小码距:d0=3 1. 构造原理 考察:定义一个监督方程(监督关系式、偶监督): 由于一位校正子只有两种取值,故只能表示有错或无错,不 能指出错码的位置。 Date19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推想:如果监督位增加一位(即变成两位),则可增加一个类似 于上式的监督关系,即可获得两个校正子,于是可有 S S1 1 S S 2 2 0 0 0 1 1 0

12、1 1 无错 可指示一个错码可能出现的 位置,共有22-1=3 个位置。 Date20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再推广: S S1 1 S S 2 2 S S r r 0 0 . 0 0 0 . 1 1 1 .1 1 无错 2r-1 个错的 可能位置 显然:要求 2r-1n(n=k+r),则可指示(仅一位错时) 任一错码的位置包括信元、督元。 或: 2rk+r+1 可指示一个错码可能出现的2r-1个位置。 Date21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2. 例: 构造k=4 的汉明码 (1)确定 r 由 2r k+r+1 得 r = 3,则 n= k+r=7 ( 7,4

13、 ) 分组码 Date22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2)写出校正子的编码表 r = 3 共有3个校正子 S1 S2 S3 错码位置 S1 S2 S3 错码位置 0 0 1 a0 1 0 1 a4 0 1 0 a1 1 1 0 a5 1 0 0 a2 1 1 1 a6 0 1 1 a3 0 0 0 无错 (3) 由校正子编码表得监督方程组校正子和哪些码元构成偶监 督关系 若 S1S2S3 = 000 时, 即无错得校验方程: 偶监督关系 Date23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得校验方程: 即实际上确定了督元和信元之间的关系: 校验方程 督信关系 有了校正子编码表

14、,督元不是随便选的! (4) 给定了信元a6a5a4a3,可由“督信关系”确定督元全 部( 7,4 ) 码组。 Date24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4) 给定了信元a6a5a4a3,可确定督元全部( 7,4 ) 码组 Date25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二. 线性分组码 1. 线性方程组和监督方程 写成矩阵式: 1 1 1 0 1 0 0 1 1 0 1 0 1 0 1 0 1 1 0 0 1 a6 a5 a4 a3 a2 a1 a0 Date26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可见:H一旦确定,督元和信元之间的关系也就确定了。 若: 则称H为典

15、型阵,一般,H总可以化为典型阵。 1 1 1 0 1 0 0 1 1 0 1 0 1 0 1 0 1 1 0 0 1 a6 a5 a4 a3 a2 a1 a0 Date27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2. 生成矩阵 矩阵形式: 从督信方程入手 由 Date28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写成行阵形式: 其中 Q = PT。上式表明:信息位给定后,就产生了监督位! 进一步,令生成矩阵 G = Ik Q 则,码组行阵 A = a6a5a4a3 G Date29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例:生成矩阵 讨论: 由具有 Ik Q 形式的生成矩阵称为典型生成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