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组织行为学(二)专题三 修改版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913529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119 大小:7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组织行为学(二)专题三 修改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自考组织行为学(二)专题三 修改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自考组织行为学(二)专题三 修改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自考组织行为学(二)专题三 修改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自考组织行为学(二)专题三 修改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组织行为学(二)专题三 修改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组织行为学(二)专题三 修改版解析(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组织群体 第一节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群体结构与过程 第三节 群体控制与效能 第一节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一、群体研究的历史性发展 (一)群体的概念 1. 群体:指为实现特定的目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 互依赖和相互合作的个体的组合。 2. 个体:指企业组织中的个体成员 。 P112 相对企业组织而言,群体是指介于企业组织与个人 之间的,因共同的目标、兴趣或愿望联系在一起的一 群人。如:班组、车间等。 3. 组织:一般是指为完成特定目标,按照法定程序设 立的具有法人资格和系统性结构的群体。 第一节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4. 群体或工作群体指企业内部各类组织的总称,通常 群体的规模较小。

2、 组织行为学由于研究的需要,将组织分为组织本身 、群体和个体三个层次,便于分析研究。 如果抛开企业组织这一研究对象,群体的外延应大 于组织; 如以企业组织为特定的研究对象,群体是组织的一 个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各类组织的总和。 第一节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二)产业疲劳研究 1. 疲劳研究的含义 P114 疲劳研究:指为达到合理地使用和保护人的劳动 能力的目的,以劳动生理学和劳动心理学的理论为 基础,对产业劳动者作业疲劳的产生、防止和消除 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最早为工作研究的一部分,泰罗的作业研究,提 出在工作时间安排一定的休息,消除疲劳,提高生 产效率。 目前,中国出现“猝死”现象。 疲劳研究

3、的内容:疲劳的本质和起因;疲劳的测 定;疲劳的消除与休息制度;疲劳的防止等。 第一节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2. 疲劳与恢复 (1)疲劳 是指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由于劳累而自觉感 到的不适。 (2)测度 可以通过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身心变化来 判断是否疲劳,测定指标:心率、血压、心血输 出量、氧气消耗量等。 根据恢复过程来判断疲劳程度。疲劳过度,又 得不到及时恢复,劳动者正常作用能力被破坏, 甚至危害身心健康。 第一节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3. 疲劳的本质 (1)疲劳物质积累论; (2)能量消耗论; (3)物理化学变化协调论; (4)中枢神经论。 研究表明,疲劳是由中枢神经失调引起的。疲 劳不只是

4、人体局部器官的反应,而是大脑皮层抑 制过程发展的结果,是人的机体免受损害的一种 保护性反应。 第一节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4. 引起疲劳的原因 P114 (1)作业强度大小 是引起疲劳的主要因素。作业强度大易引起疲劳。 作业强度与作业内容和劳动方式有关。 (2)作业速度 作业速度快,即使强度不大的作业,也很难持久。 作业强度与速度配合不好,易引起疲劳。 (3)作业持续时间的长短 一定作业强度下,劳动时间与劳动量大小成正比。 作业强度大时,能持续的作业时间就短。 第一节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4)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恶劣使劳动负荷增大,导致疲劳加剧。 如:照明、通风、温度、湿度、振动、噪声等。 (5)

5、作业时刻 夜班打乱人体原有的生活规律,易产生疲劳。 (6)操作者身体素质 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差易产生疲劳。 (7)劳动态度 操作者劳动热情高、对工作兴趣浓厚,主观疲劳的 感受就少。 (8)其它。人事关系、生活条件、社会环境等也影 响疲劳。 第一节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5. 疲劳的测定 疲劳测定:疲劳可以通过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 的身心变化来测定。 测定内容(三种): (1)生理指标测定:劳动能量消耗、肺呼吸量 、脉搏数、血液成份变化、高温和重体力劳动中人体 水分消失量等。 (2)心理指标测定:闪光融合频率、皮肤传导 、光、声刺激反应时间等。 (3)劳动动作测定:作业速度、动作路径、动 作准确性。

6、第一节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6. 疲劳的消除与休息制度 (1)休息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的主要方式 。 (2)休息方式:作业过程中自发的休息;工作制度 中规定的休息。(自发休息和制度休息)P116 (3)过度疲劳不易恢复,要防止过度疲劳。 (4)休息制度:是指确定工作日内的休息开始时点、 休息次数、每次休息时间以及方式等。 (5)休息制度应根据劳动作业的性质特点来规定, 对所有的劳动作业都有必要。休息方式可以是静止的消 极休息,也可以采用活动性的积极休息方式。一般通过 交替活动达到积极休息的目的。 第一节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7. 疲劳的防止 (1)建立健全保护劳动能力的规章制度,合理作 业负

7、荷,避免长期超负荷工作; (2)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避免在恶劣地环境中 工作; (3)合理组织工作,减少重复劳动; (4)改进操作方法,科学地选择作业速度和作业 姿势,做到省时、省力; (5)加强工作计划和预见性,保持良好的节奏; (6)注意及时放松; (7)团结互助,心情舒畅,培养良好的工作氛围 。 问:知识型员工的疲劳怎样消除?华为,胡新宇 猝死!广州女律师颜湘蓉? 第一节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8. 英国产业疲劳研究委员会的研究成果 1917年,英国政府部门成立“产业疲劳研究委员 会”,其目标是,通过分析研究工时与作业条件的关 系以及产生疲劳的工作方法,以采取相应措施来提 高生产率和保护工人

8、的健康。 其研究结果表明: (1)工作中的社会条件对疲劳有重大影响(以 前往往被忽略); (2)当人们以小组的方式工作的时候不容易产 生厌恶感,而当一个人工作时这种厌恶感就容易产 生。 第一节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三)伦西斯利克特和威廉 怀特的观点 1. 伦西斯利克特的四种制度组织理论 P117 又称“密歇根研究”。利克特提出四种制度理论, 即:专权命令式、温和命令式、协商式、参与式。 (1)专权命令式组织 管理当局对下属毫不信任,大部分决策和组织目 标由高层直接决定并推行,很少让下属参与决策。 这种制度最易形成与正式组织目标相对立的非正式 组织。(可能产生完全对抗的非正式组织) 注:对抗性是

9、针对正式组织而言的。 第一节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2)温和命令式组织 领导与下属间有种类似主仆关系的信赖。大政方 针由高层制定,具体决策由较低阶层按规定做出。 这种制度下形成的非正式组织不一定与正式组织的 目标相对立。(形成非正式组织,但不一定是对抗 的) 第一节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3)协商式组织 领导对下属有相当的信任,但不完全信任。大政 方针由高层制定,下属对较低层次问题可做明确决 定。这种制度下可能形成的非正式组织只有部分会 反对正式组织的目标。(有非正式组织存在,但仅 有部分组织成员持对抗态度) 第一节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4)参与式组织 领导对下属完全信任。决策权分布在整个组织中

10、较低阶层也能参与。这种制度下正式组织同非正式 组织及同职工的个人目标是一致的。所有力量都为 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前三种统称权利主义组织方式,只有参与式才是 效率最高的组织方式。P118 第一节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利克特认为,对人的激励形式有经济激励、安 全激励、自我激励(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创 造激励(好奇心、对新经验的需要和创新)四种形 式。组织必须不断向其成员提供这四种激励。 参与式组织是按照这四种需要建立起来的,因 为该组织具备以下条件: (1)管理者应用支持关系原则,即:领导者支 持下属,成就下属的个人价值; (2)应用集体决策和具体监督,中间领导者是 联系者; (3)给组织树立

11、高标准的目标,目标的实现, 是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同时实现的过程。 第一节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2. 威廉 怀特的研究观点 在经典性的饭店研究中,表明了地位的重要性 。在一个群体中,如果行为是由地位高的人向地位 低的人发起的,他们在一起能比较愉快合作。如果 是由地位低的人先做起,在正式与非正式地位系统 间会引起冲突。例:酒店侍者与厨师、出纳的关系 。 怀特在工作群体方面提出与利克特不同的观点( 强调支持性和自主性)。利克特认为,具有支持性 和自主性的工作群体能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主张应 在组织中建立这样的群体。怀特认为,这些群体是 外部环境作用的结果,只有在当人们加入群体有一 种归属感和安全感的时候

12、群体才会形成。 第一节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四)霍桑试验与霍桑试验的结果(结论) 1. 工作条件和工资报酬不是激励工人的唯一因素 。 2. 工作是一种群体活动,应当把工人看作群体的 一员,而不能看作孤立的人。 3. 同物质条件相比,认同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 归属的需要对鼓舞士气和提高生产率作用更大。 4. 非正式群体通过非官方的规则和认可能够对群 体成员的行为和态度施加较强的影响力,其对工人 在工作中的激励力量不容低估。 5. 管理者不但应当意识到工人社会方面的需要, 还应当意识到非正式群体的权利,以便把这些因素 统一到组织的正式目标上来。 第一节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二、群体的类型与形成 (一

13、)群体的类型 按群体的建立方式和构成原则不同,群体可分 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1. 正式群体 P121 正式群体:是根据目标和任务的需要,通过上 级组织决定成立的群体。例:学生社团。 正式群体包括: (1)命令型群体。上级要求成立。 (集权性) (2)任务型群体。工作需要,如:攻关小组等 。(临时性) 第一节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3)交叉功能型群体。来自不同领域,解决问 题。如:由教务主任、学生处长、保卫处处长和班 主任组成的小组(协作性) (4)自我管理型群体。(独立性) 第一节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2. 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指自然或者自发形成的、以共同的 兴趣或者爱好为基础而建立的群

14、体。 非正式群体类型:P122 (1)利益型群体; (2)友谊型群体; (3)传统关系型群体;(是建立在血缘、地 缘等关系上的群体。如:老乡、同学、战友等)。 (4)压力组合型群体。 第一节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二)乔治霍斯曼的群体形成理论 P122 组织中的群体行为主要集中研究三个问题: (1)如何形成一个群体? (2)如何维系一个群体?群体凝聚力。 (3)如何使一个群体更有效?群体效能。 霍斯曼,美国人,参与霍桑试验,提出了群体形 成的观点。 霍斯曼指出,包括群体在内的任何社会系统都存 在于一个三维环境中。即:物质环境(地形、气候 、各种实体的布局等)、文化环境(规范、价值、 目标等)、技

15、术环境(文化水平、技术结构等)。 这些环境影响某些活动,并对人的行为发生作用。 第一节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因环境作业而引起的各种活动、产生的交互作业 和形成的情感被霍斯曼称为“外在系统”,因为这些因 素是从外部强加给人们的,并不是人们自愿的选择。 外部环境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 随着人们相互作用程度的日益增加,人们产生了 超越外部环境的新情感。伴随新的规范和框架的产生 ,新的行为将会超越环境的限制。这种新的行为方式 称为“内在系统”。与“非正式组织”含义相近。 由于这些内在的(非正式的)和外在的(正式的 )系统的存在,形成了工作生活方面的行为规范。这 些规范将影响人们的工作方式、工作数量和质量。

16、 这两种系统和环境相互独立和相互作用。 第一节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从管理的角度对“必须行为”和“自发行为”进行了区 分。 必须行为:要成功地完成某项工作,必须从事某 项活动、进行某些交互和表达某种情感,即是“必须 行为”。 自发行为:但在这一背景下还存在一些其他的行 为,称为“自发行为”。 例P124:邮购PC。 必须行为:沟通、订货、建客户档案、致谢等 。 自发行为:与同事同时进行的行为和自我行为 。 第一节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三、群体动力 (一)群体动力 1. 个体力量与群体动力 P124 (1) 个体力量:指群体成员个人追求的目标以 及实现目标的决心和能力。 (2)群体动力:是群体所有成员追求群体目标力 量的总和。 群体动力受个体力量的影响,但并不一定等于个 体力量的总和,通常大于或小于个体力量的简单总和 。 (3)原因: 是群体成员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激励 的作用。 第一节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2. 群体动力论 K 卢因,美国社会心里学家,20世纪30年代提 出“群体动理论”。主要说明:群体成员之间各种力 量相互依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