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钻进新技术6解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1307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套管钻进新技术6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套管钻进新技术6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套管钻进新技术6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套管钻进新技术6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套管钻进新技术6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套管钻进新技术6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套管钻进新技术6解读(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套管钻进技术 一、问题的提出 在地质勘探行业,针对容易坍塌、孔壁不稳定 的复杂地层常采用跟管钻进技术。 其基本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正转时,偏心跟管 钻头可以张开,在进行冲击回转钻进的同时,通过 管靴带动套管向下位移;需要起钻换钻头时,让钻 具反转,这时偏心跟管钻头可以缩拢,外径变小, 从套管内径中提出,而套管则留在孔内保护孔壁。 跟管钻进 1、跟管钻进的主要缺点 一是跟进的套管不旋转,一旦套管跟进受阻 很难处理; 二是偏心钻头的张开与缩拢动作全靠钻具的 正反转来实现,一旦有碎石卡在机构上便会造成 偏心钻头张不开无法钻进或缩不拢无法起出钻头 的事故。 2、什么是套管钻进? 传统的石油天然气钻井工艺

2、是先用钻杆钻 井,再下套管完井、固井。近年来,石油行业 出现了套管钻井新技术。即取消了传统意义上 的钻杆,用套管代替钻杆对钻头施加扭矩和 钻压,来驱动和实现钻头旋转与钻进。自2000 年以来,已有一批生产井采用了套管钻井的新 技术,并获得成功。 二、套管钻井的优点 1、由于取消了传统意义上的钻杆,节省起下钻 时间,提高功效; 2、直接用套管钻进可简化井身结构; 3、由于环空面积加大,改善了水力参数、环空 上返速度、清洗井筒状况和井控状况; 4、由于取消了传统意义上的钻杆,可以简化钻 机结构、降低钻机费用; 5、节省与钻杆、钻铤有关的采购、运输、维护 等过程有关的人力、物力与费用。 三、钻井技术

3、发展过程 图2示出了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墩钻(冲击钻 )到现代套管钻井技术的发展历程,图中分别从破 碎岩石的速度快慢、携带岩屑的能力和起下钻具的 速度快慢三个方面对比了墩钻(冲击钻)、旋转钻 和套管钻井的优缺点。 图2 四、套管钻井的工艺特点 1、螺纹承扭 在套管钻井中,要求套管有足够的抗扭能力, 因为整个钻井的旋转机械能量都是由它来传递。普 通的套管连接丝扣无法承受这样大的扭矩。对套管 钻井中的丝扣要进行必要的改进。一方面要使套管 丝扣有较大的承扭能力,另一方面要保证不能因为 丝扣的改进,使套管的成本有较大的提高。 2、套管驱动 采用特殊结构的套管夹持器驱动套管回转。 五、可更换钻头套管钻井

4、技术 1、钻具的组成 可更换钻头的套管钻井机构如图所示。图 中上部是下入井下的工具系统,它装有钻头和 扩眼器,图中下部是回转跟进的套管柱。 可更换钻头的套管钻井机构 2、下入井下工具系统的工序(如图4所示) 下放井下工具系统至轴向定位台肩; 继续下放井下工具系统完成轴向锁定,同时完 成扭矩系统配合; 释放起下工具; 回收起下工具。 3、钻进时井下钻具组合的工序(如图5所示) 钻头穿过套管内径,负责钻出领眼; 扩眼器穿过套管内径,负责将领眼扩大到设 计尺寸。 图4 下入井下工具系统的工序 图5 钻进时井下钻具组合的工序 4、起出井下工具系统的工序(如图6所示) 将起下工具与井下工具系统锁定; 解除轴向锁定; 扩眼器刀片回收; 起出井下工具系统。 井下钻具可使用牙轮钻头或取心钻头。扩眼 器与钻头的组合情况见图7。 图6 起出井下工具系统的工序 图7 扩眼器与钻头的组合情况 扩眼器的刀片(如图8所示)。套管扶正器 主要用来防止套管及套管接箍磨损,同时还可以 起到便于注水泥和辅助清除岩屑,减少套管与井 壁的接触力和套管的弯曲的作用。即使在已经严 重缩径的复杂地层中,采用套管钻井技术也可以 安全下套管。 图8 扩眼器的刀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