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已亥杂诗1鄂教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6913067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已亥杂诗1鄂教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已亥杂诗1鄂教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已亥杂诗1鄂教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已亥杂诗1鄂教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已亥杂诗1鄂教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已亥杂诗1鄂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已亥杂诗1鄂教(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词背诵古诗词背诵 己亥杂诗己亥杂诗 作者:作者: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 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 、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 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 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 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 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 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 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 ”、“改图”,揭露清统治者 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 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著有定庵文集,留存 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 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 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 。 龚自珍纪念馆 北 京浙 江 写作背写作背 景景 己亥杂诗

2、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 一组诗集。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 年),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 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 一次。在往返京杭的途中,共写了315首 七绝,总题己亥杂诗,是一组自叙 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 材极为广泛,其中第5首及第220首被我 国中小学语文课本收录。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指道光十九年(1839年)。这一年是 龚自珍辞官南归,后来又北上迎接家 属,在短途中写了三百五十首短诗, 这是其中的第二百二十首。 己亥 : 己亥杂诗 v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3、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九州:指中国。 生气:焕发生机,生气勃勃。 恃风雷:恃,依靠。风雷,本指风神、 雷神,这里比喻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 己亥杂诗 v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究:毕竟。 【注释】 v喑:哑。比喻在高压政治下,大家都不敢说 话。 己亥杂诗 v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v天公:天帝,在这里指清朝皇帝。 重抖擞:重新振作精神。 己亥杂诗 v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

4、一格降人才。 【注释】 v不拘一格:不拘守一定的规格。 降:赐予,给予。这里有选用、产生的意思。 【译文】 只有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 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然而 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 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v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 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 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 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 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 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 样,中国才

5、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 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 礴。诗人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 ,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 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 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赏析】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政治昏暗 呼唤改革 殷切希望 心底呼唤 希望改变现状 期待人才辈出 己亥杂己亥杂 诗诗 【清】龚自【清】龚自 珍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九州生气恃风雷 , 万马齐喑究可万马齐喑究可 哀。哀。 我劝天公重抖我劝天公重抖 擞,擞, 不拘一格降人不拘一格降人 才。才。 课外拓展课外拓展 己亥杂诗(第五首)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