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语文第一轮写作指导复习3综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912136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语文第一轮写作指导复习3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三语文语文第一轮写作指导复习3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三语文语文第一轮写作指导复习3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高三语文语文第一轮写作指导复习3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高三语文语文第一轮写作指导复习3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语文第一轮写作指导复习3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语文第一轮写作指导复习3综述(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议论文写作有没有一个便捷的套路?就一般而言, 议论文写作是有一个便捷的套路,那就是古人常说“起 承转合”。 所谓起,就是开门见山端出论点; 所谓承,就是分析论点,指出如此会怎样,不如此 又会怎样; 所谓转,就是转而说开去,用举例的方式证明论点 ,因而也是全文的主体部分; 所谓合,就是全文结尾,与开头部分遥相呼应,再 次肯定论点。 运用这样一种便捷的套路,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一可以节省宝贵的时间,因为轻车熟路;二来眉清目 秀,极有条理;三不会引起阅读歧义。 课时一 一、议论文结构 二、议论文写作思路: 两套思路 叔本华说:“谁想得清楚,谁就说得清楚。”这话很有 道理。考场上,谁想得清楚,谁

2、就写得清楚;谁写得清 楚,谁就能得高分。议论的思路有千千万万,但简单典 型、适合于同学们训练的就是两种。 一是三段论式,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提出中心 论点)分析问题(论证中心论点)解决问题。前 面所引的”一号标文”就是一篇典型的三段论式的议论 文: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语言为人类彼此间的沟通 架起了一座桥梁,中间两段围绕中心论点从两方面进行 分析论证,最后两段解决怎样沟通的问题。 二是因果分析式,基本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 怎么样。 关于论点 注意:论点一定要在开头提出 开头三句话提出论点,不要离题太远,要尽 快切入话题。 题目:对于我国自古以来流传的许多格言和成语, 我们今天常常会有不同的思考。

3、下列题目中任选一 题(或自拟题),说说你对这条格言或成语的思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A、近墨者必黑 B、近墨者 未必黑 知足常乐:A、知足方能常乐B、常乐者不知足 例一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文化的摇篮中孕育 着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哲理、经验。其中,成语是 语言文化的一个完美的桥梁,沟通着高深的文化 与想了解它的人们,它精炼的将有内含的哲理简 单的表述给人们,并引发后者的深思。 “知足常乐”这一成语原意是知足者可常乐。 这一简单的道理似乎人人都明白,但细想起来, 似乎想常乐,只知足是达不到的。相反,想常乐 更应不满足于现状。 这个开头中的有用信息集中在第二段, 第一段的内容即属于离题太远。 例二

4、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成语大致 的意思是说:把一种东西和红色的放在一 起一段时间后会变红,而把它放在黑色的 之中会变黑,引申为一个人如果在一个好 的环境中就会变得品德高尚,相反,他如 果在一个不好的环境中也会变坏。 这个开头中的“这个成语大致的意思是说: 把一种东西和红色的放在一起一段时间后会 变红,而把它放在黑色的之中会变黑”也可 删去,因为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既不是难点 又不是文章要探讨的重点。 三、议论文三种模式 根据名家所写的经典议论文和近几年 高考优秀作文总结出三种基本结构模式,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践证明,也是用 之有效的。 模式一:中心论点加分论点式

5、。 这是非常典范的议论文结构模式,许多名篇都是采 用这种模式的。例如说“勤”谈骨气等等。下 面是说“勤”的结构提纲: 中心论点:“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 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 勤。” 分论点一:勤出成果。 分论点二:勤出智慧。 这种模式最适合高考考场快速成文,也是最简单易 学的。因此,教学中指导中要把它当作重中之重来训练 。要注意几个细节。 首先肯定是要有论点,不仅要有中心论点,而且还要有 分论点。论点一定要用一句或几句话明确地表述出来。 其次,还要注意将论点放在恰当、醒目的位置。 具体要求:中心论点一般放在第一段的末尾,如果句子 比较长,还可以单独放一段(第二段

6、);分论点一般放 在每一段的开头。分论点的提炼和表述是重点。 注意: 一篇议论文至少要有两个分论点 ,最好有三到四个; 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 在15字内; 分论点句子的结构要一致,使中 间几段构成排比或准排比段; 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 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几个分论点应尽量围绕“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 题。 模式二:奇妙的“三三制”式 ,即开头三句话提出论点, 主体三段文论证中心,三个 事例充当论据。 例 选 择 我们似乎每一天都遇到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 。选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选择一条正确的道 路,将会影响人的一生。因此,我们要学会心灵 的选择。 我

7、们要选择真理。还记得布鲁诺殉难的故事吗 ?布鲁诺是16世纪一位著名的唯物主义者,他阐 述和捍卫哥白尼的日心说,还提出宇宙在时间和 空间上都是无限的。他的坚持引起了当时教会的 强烈不满,而在个人的生命和坚持真理中,布鲁 诺毅然选择了真理。于1600年,布鲁诺在罗马鲜 花广场上被宗教教徒放火烧死了。布鲁诺虽然光 荣地牺牲了,但是清醒的人们深深知道他的选择 是正确的,他使唯物主义在后世得到推崇和继承 ,为科学真理作出了贡献。 我们要选择国家利益。刘胡兰、在国家利益和 个人利益面前,不屈不挠,视死如归,为国捐躯,为新中 国的解放贡献力量。还有近代著名作家鲁迅,他为了唤醒 中国那部分麻木不仁的人,决定弃

8、医从文,他深知只有医 好病人肉体上的病患是不够的,精神上的病患同等重要。 鲁迅写下了狂人日记、药、孔乙己等作品, 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吃人制度,唤醒千万群众,为新民 主主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鲁迅选择了国家利益, 舍弃自己的爱好,但他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 我们要选择光明的前途。记得一位高考状元是这样说 的:“在我的读书生涯中,我舍弃了平凡,选择了读书; 舍弃了大量的游戏,选择了学习;舍弃了骄傲和自满,选 择了谦虚,我的成功是在选择中获得的!”我们的确要为 自己的前途作出正确的选择。在科学技术相当发达的今天 是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 习科学文化知识,抵制形形色色的诱

9、惑,不断地实践自己 ,充实自己,改善自己,为自己的光明前途奋斗。 选择如此重要,我们应当学会心灵的选择,抛 弃阻碍自己发展的事物,保持清醒的头脑,作出 正确的选择,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简评】这篇高考优秀作文就是典型的“三三制” 式,给人的感觉是清晰明朗,条分缕析,克服了 常见的议论文“观点+事例=议论”的毛病,使阅卷 人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思维进 程,同时又给人内容厚实,论据充分之感,肯定 是高分佳作。 模式三:六段定“乾坤” 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论点。或引用,或比喻 ,或排比,或比兴,总之,三句话即直奔主题, 切忌故弄玄虚,弯起绕八,拖泥带水。 第二段:详例剖析,叙议结合

10、。事实胜于雄辩, 一个精当的事实论据,往往能够有力地证明论点 。只是要写好详例剖析殊为不易,不少学生忘记 了议论文的体裁特点,叙事过于详尽,变成了记 叙文的写法,这是应该尽力避免的。笔者在指导 时,就让学生学会“三明治”式的结构,即首尾是 议论评价性文字,中间是高度概括性的叙述(一 般不超过120字)。 第三段:略例排比,形成气势。如果说详 例是点的勾勒,那么略例就是面的铺展。 点面结合能够形成立体感,略例以三四个 为佳,若能形成古今中外的格局,则更有 全面的代表性了。 第四段:正反对比,凸现中心。即在上面 详例剖析、略例排比的基础上,再从反面 切入,正反结合,对比鲜明,从而更加突 出中心。

11、第五段:辨证分析,立论周全。任何理论都不过 是一种假设,绝对的结论容易产生偏颇,因而一 段辨证的分析能使立论更为严密周全。 第六段:联系实际,升华主题。这一段是为了突 出文章的现实针对性,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从 而使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 这种模式,易于掌握,可操作性强,非常适合考 场作文。因为它的优势很明显:思路清晰,逻辑 严密;六步模式,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无啰唆 拖沓之嫌,使阅卷老师一看即明;论据充实,论 证充分,有效地克服了写议论文内容空乏的毛病 。 我们看看高考优秀作文走出旧框框,冲破习惯势力的 结构: 第一段,追根溯源,引出习惯:千年历史,沉重习惯。 第二段,初举一例,习惯可变:人们

12、习惯了“迪斯科”。 第三段,连举三例,强调危害:爱迪生、赵王和猿人。 第四段,辨证分析,指明危害:缺乏创新,永远落后。 第五段,冲破习惯?安于现状?正反对比,敲响警钟。 第六段,联系实际,习惯沉重;呼吁冲破,焕发潜能。 此文就是六段定“乾坤”,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有论据, 有分析,论证充分合理,克服了常见的议论文“观点+事例 =议论”的毛病,值得借鉴。 并列式是面(横向)展开,用的是 横向思维,其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没有 严格的顺序; 一、分论点常见的形式 层进式是点(纵向)的深入,用的是 纵向思维,其层与层,有较为严格的顺 序。 (一)并列式 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

13、的 精神;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 精神;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 精神;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 精神。 例文展示 干事业需要激情 激情是吹动船帆的风,没有风船就不能行驶 ;激情是火箭的推进剂,没有推进剂,火箭就难 以飞向蓝天。生活告诉我们,灵感可以催生不朽 的艺术,激情能够创造不凡的业绩;缺乏激情, 疲沓涣散,很可能一事无成。因此,我们对待工 作必须始终保持高昂的激情,有了激情,工作才 能轰轰烈烈地进行。 对待工作的激情不是心血来潮、兴之所至, 而是一种觉悟、追求和境界。在实际工作中,有 许多胸怀大志、奋发向上,开拓进取、顽强拼搏 ,只争朝夕、埋头苦干的人,他

14、们始终保持高昂 的工作热情和旺盛的革命干劲,因而工作成效明 显,事业日新月异。 高昂的激情来自崇高的理想。没有理想,人就会失魂 落魄。一块手表可能有最精致的指针,可能镶嵌了最昂贵 的宝石,然而如果缺少了发条,它仍然一无用处。同样, 一个人无论怎样学富五车,也不管多么健壮高大,如果对 工作毫无激情,甚至连热情都不足,生命就会黯然失色。 昆虫学家法布尔正是因为有献身昆虫学的崇高理想,正是 因由于对事业有着火热的激情和满腔的热忱,才创造出了 骄人的成就。 高昂的激情来自强烈的责任感。责任感是对党和人民 事业的忠诚和热情。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会把工作 看成追求和奉献,而把名利看得轻如鸿毛,满怀激情

15、地投 入工作;一个丧失责任感的人,会把工作当作一种负担, 自然就会失去工作的乐趣。田家英同志曾经写过一首诗: “十年京兆一书生,爱书爱字不爱名。一饭膏粱颇不薄, 惭愧万家百姓心。”这就是一种高度责任感的写照。由责 任感激发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有了强烈的责任感,才会 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才能开拓创新,干好事业。 高昂的激情来自自强不息的追求。“天行健,君子 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激情不断迸发的动力,是推 动事业发展的加速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强手如林 、竞争激烈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你追我赶的时代 ,是一个大潮涌动、不进则退的时代。我们应当保持清 醒的头脑,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克服知足常乐的思想 惰性,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不断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开辟新境界。 让我们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把高昂的激 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 和美好的未来。 【简评】这是一篇结构规范的议论文。整篇文章是典型 的“总分总”结构,本论部分又设置了三个分论点“高 昂的激情来自崇高的理想”“高昂的激情来自强烈的责任感 ”“高昂的激情来自自强不息的追求”,层层论证了中心论 点,呈现出并列式结构。整篇文章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