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11642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141 大小:7.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1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熟悉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步骤 及其格式 (2)熟悉零件的毛坯选择和结构工艺性 (3)熟悉基准对加工的重要性,掌握合理选择定位基准的原则 (4)掌握拟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原则和方法 (5)掌握工艺尺寸链的解算方法 (6)了解机械装配的过程及其对机器质量的重要性 (7)熟悉装配方法及其适用性 (8)了解装配工艺规程的形式、制定方法和步骤 1 第三章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主要内容 第3章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订 3.1 概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概述 3.2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毛

2、坯的选择 3.3 基准及其选择 3.4 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3.5 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公差的制订 3.6 尺寸链及其应用 3.7 时间定额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工艺措施 3.8 工艺过程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3.9 制订工艺规程的实例-床头箱体的加工 3.10 装配工艺及装配尺寸链 3.11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 思考与练习: 2 第三章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第三章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3-1 概述 一、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 生产过程:指原材料到成品之间相关联的各个环节劳动 过程的总和 工艺过程:在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那些与原材料变 为成品或半成品而直

3、接有关的过程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直接变原料为零件的过程与产品装 配的过程 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1、定义: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 寸、精度和表面性质,使之成为零件产品的过程 4 第三章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2、组成 细分工序、安装、工位、工步、走刀 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如机床 或钳台)对一个(或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 过程。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安装:一个工序有时在零件的几次装夹下完成,这时 在零件每次装夹下所完成的那部分工作称为一次安装。 如a方案,两次安装。 工位:工件在机床上相对刀具所占据的每个

4、加工位置 所完成的那部分工作称为一个工位。 5 3-1 概述第三章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有如下几种加工方法: a:在一台车上一钻床: 车所有外圆及端面内孔钻六孔 A、B、D、C、E (C、D、EA、B) 2个工序 b:两台车床上一钻 车C、D、E车A、B钻六孔 3个工序 c:一车一钻(再返回同一车床加工) 车C、D、E钻六孔车A、B 3个工序 d:一批工件(同一车床先后加工) 先加工C、D、EA、B钻 2个工序 6 3-1 概述第三章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工步:在加工表面 (钻、扩、铰)切削刀具和切削用 量(不

5、包括切深)都不变的情况下完成的那一部分工作 。工序的基本单元 走刀:有些工步,由于余量较大或其他原因,需要用 同一刀具在同一转速和进给量条件下对同一表面进行多 次切削(多次走刀),这样刀具对工件的每次切削称为 一次走刀。 1. 装卸 2. 铣面 3. 开槽 4. 钻孔 如图:回转工作台 7 3-1 概述第三章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三、加工工艺规程的内容和作用 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把结合实际的最佳的加工工艺过 程的有关内容,用文件表格的形式固定下来,称为 2、内容 加工路线和经过车间工段 各工序内容及所用机床、刀具、工艺装备 工件检验项目及方法, 切削

6、用量, 工时定额 工人等级 8 3-1 概述第三章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3、作用 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 工艺规程是生产准备的依据 新建或扩建厂和车间的基本技术文件 四、指导思想 保证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五、生产类型 1、分类 生产类型 单件生产 成批生产 大量生产 小批生产 中批生产 大批生产 9 3-1 概述第三章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生产类型同一产品的年产量(件) 重型机械中型机械轻型机械 单件生产500050,000 重型零件 200Kg以上 中型零件 100200Kg 轻型零件 100Kg以下 3-1 概述第三章 机械加工与装配

7、工艺规程制定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2、影响生产类型的因素 品种、种类 产量、零件数 工艺过程的工序数 工作地数 各工序的劳动量 3、工作地专业化程度 一个工作地点(机床)干工序数 大量生产:12种 大批生产:210 中批生产:1020 小批生产:2040 单件:40以上 看一个工厂分类 11 3-1 概述第三章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工序大量系数 t-工序时间,R-节拍 大量 K1.5 中批 K=0.050.1 大批 K=0.11.5 单件 K=0.005以下 小批 K=0.0050.05 12 3-1 概述第三章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

8、定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六、制订工艺规程的步骤及内容 1、原始资料 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产品的质量验收标准 零件的年生产纲领(年产量)和生产类型 车间现有条件(设备、人员、车间) 毛坯的生产情况 当前先进工艺及工艺及生产技术发展情况 有关的工艺手册和统计资料 13 3-1 概述第三章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2、制订步骤 分析零件图纸和产品装配图 确定毛坯的种类和制造方法 拟定工艺路线核心 确定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确定机床、工艺装备和切削用量 计算工时定额和工人等级 确定重要工序的检查项目和方法 填写工艺文件 14 3-1 概述第

9、三章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3-2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毛坯的选择 一、结构工艺性: 工艺性:就是有加工的可能性 1、被加工表面的加工可能性 空刀 15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或 16 第三章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3-2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毛坯的选择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2、保证位置精度的可能性 位置精度主要指同轴度、垂直度、平行度等 最好一次安装下就能加工所有的表面 AB同轴0.02 安装 17 第三章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3-2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毛坯的选择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3、 零件安装时应

10、有方便的定位基准 如车床子刀架 有附加基准影响外观 可去除(加工后) 18 第三章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3-2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毛坯的选择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4、加工面的尺寸、形状及位置应便于加工 零件结构布局 如箱体孔 加工面位置 内面应改为外面 大 中 小 或或中 小 大小 大 小 19 第三章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3-2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毛坯的选择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多个加工面的尺寸、位向一致 结构尺寸、形状与刀具关系 20 第三章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3-2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毛坯的选择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减小

11、加工表面的尺寸 车单线螺纹 车双线螺纹 车台阶面 靠模法车锥面 宽刀面车锥面 尾座偏移法车锥面 小滑板转位法 车锥面 21 第三章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3-2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毛坯的选择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二、毛坯的选择 零件的生产纲领 产量大模锻型材等 产量小自由锻或手工造型 零件的结构和外形 复杂铸造 简单锻 零件的尺寸大小 大铸或自由锻 小模锻、型材 零件机械性能 高锻 一般铸或型材 充分利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如精密铸造、精密锻造等 三、毛坯的种类 锻件、型材、组合毛坯、冲压 22 第三章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3-2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毛坯的选择

12、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3-3 基准和基准的选择 一、加工时工件的安装方法 1、找正法 直接找正法:四爪卡盘、车内孔 划线找正法:安装前先划线,再按线找 划线的目的 工件各表面加工余量足够 工件安装迅速 加工面与非加工面的正确位置关系 23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一)工件在机床上的安装使要保证工件获得准确的位置,并在加工中 保持位置不变。有三种保证位置精度的安装方法: 1.直接找正; 工件的定位过程可以由操作者直接在机床上利用千分表、划线盘等工具, 找正某些有相互位置要求的表面,然后夹紧工件,称之为直接找正安装。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2.划线找正(钳工手工

13、作业) 是指按图纸要求在工件表面上划出位置线以及加工线和找正线,安装工件时,先在机床 上按找正线找正工件的位置,然后夹紧工件。例如:要在长方形工件上镗孔,可先在划 线平台上划出孔的十字中心线,再画出加工线和找正线(加工线和找正线之间的距离一 般为5毫米)。然后将工件安放在四爪单动卡盘上轻轻夹紧,转动四爪单动卡盘,用划 针检查找正线,找正后夹紧工件。 特点:划线安装不需要其它专门设备,通用性好,生产率低,精度不高 (一般划线找正的对线精度为0.1mm左右),适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中复杂铸件或者 铸件精度较低的粗加工工序。 1-卡盘体 2-卡爪 3-丝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2、夹具安

14、装 通过夹具上定位元件使工件获得正确位置并夹紧 安装迅速方便,定位精度稳定,成批和大量生产 26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Fig4-1 铣槽工序用的铣床夹具 1-定位键; 2-支承板; 3-齿纹顶支承钉; 4-平头支承钉; 5-侧装对刀块; 6-夹具底块; 7 -底板;8-螺旋压板;9-夹紧螺母;10-对刀塞尺 3.采用夹具来安装的优点: 为了保证加工精度要求和提高生产率,通常多采用夹具安装工件,这样,不需要划线 和找正,直接由夹具来保证工件在机床上的正确位置,并在夹具上直接夹紧工件。 特点:操作简单,容易保证加工精度要求,各种生产类型中都有应用,尤其是成批和 大量生产中。 机械制造

15、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Fig4-2 铣槽夹具在立式铣床上的工作原理 1-铣床床身 2-铣床升降台 3-立铣刀 4-铣槽夹具 5-夹具的定位键 6-铣床工作台 7-铣床溜板 定位键断面有矩形和圆柱形两种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对刀装置:在铣床夹具上一般都设计有对刀装置, 对刀装置是由对刀块和塞尺组成。对刀块用来确定 夹具和刀具的相对位置,塞尺是为了防止对刀时碰 伤刀刃和对刀块,使用时,将其塞入刀具与对刀块 之间,根据接触的松紧程度来确定刀具相对于夹具 的最终位置。 对刀块通常用两销钉和螺钉装配在夹具体上,其 位置应便于对刀和不妨碍工件的装卸及加工,并且 应使对刀块的工作表面与被加工工件的加工面相差 所用塞尺的厚度。对刀块的工作表面与定位元件之 间应有一定的位置精度要求。采用对刀装置进行对 刀调整时,加工精度不超过IT8级。当加工精度要 求较高或不便于设置对刀块时,可采用试切法、标 准件对刀法或者用百分表来校正刀具相对于定位元 件的位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如图:几种常见的对刀块。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二、获得加工尺寸的几种方法 试切法、调整法、尺寸刀具法、主动测量法 3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讲教师贾振元 1)试切法(刀尖):即先试切出很小一部分加工表面,测量试 切所得的尺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