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 南方地区的复习课件综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909547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 南方地区的复习课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三地理 南方地区的复习课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三地理 南方地区的复习课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三地理 南方地区的复习课件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三地理 南方地区的复习课件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 南方地区的复习课件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 南方地区的复习课件综述(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南方地区的 自然区域 特征 一、位置与范围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 高原以东;东、南部面临东 海和南海。 80 E9O E 100 E 110 E 120 E130 E 40 N 30 N 20 N 50 N 在35N以南,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 台粤桂滇),海南省全部位于热带。大部 分位于98E123E之间(注意100E、 110E、120E三条经线穿过的地区)。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东南丘陵 内 蒙 古 高 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塔里木盆地 青 藏 高 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柴达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四川盆地 80E9OE100E 110E120E130E 40N 30N 20N 50N 位于

2、东部季风区南部(热带、亚热带 季风候区)。主要的地理单元有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和云贵高原 。 二、自然区域特征: 1、地形:以丘陵和平原地形为主。 (1)主要地形区: (2)地形特征:地势东西差异大 东部 东南丘陵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西部 A、四川盆地 素有“紫色盆地”和“天府之 国”之称;(成因分析:四川盆地形成过程 中,周围的细沙泥土被流水冲积到盆底, 有些矿物质经过氧化,变成紫红色砂岩和 页岩。紫红色砂岩和页岩很容易风化而形 成紫色土,紫色土富含磷、钾等养分,是 比较肥沃的土壤。) 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 A、四川盆地 素有“紫色盆地” (四川盆 地形成过

3、程中,周围的细沙泥土被流水冲 积到盆底,有些矿物质经过氧化,变成紫 红色砂岩和页岩。紫红色砂岩和页岩很容 易风化而形成紫色土,紫色土富含磷、钾 等养分,是比较肥沃的土壤。) B、云贵高原 山地 典例读下图,回答: (1)图示地区地形 复杂,地势是: (2)PQ线的东南部 属于 (地 形区),该地形区的 气温、降水特征是: 西北高东南低,起 伏大 云贵高原 冬季温暖、夏季凉爽; 年降水量较多,集中在夏季。 (3)内力作用在图示地区的具体表现有哪 些? (4)PQ线的东南部与西北部相比,人口 密度较大的是 ,造成两地人 口密度不同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地震、地热、有色金属矿、变质矿、地质构造等。

4、东南部 地形(海拔高度) 2、气候: 学法指导:怎样描述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气温、降水、特殊天气 (1)气候类型: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2)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温暖 湿润,一月均温在0以上。 中 国 干 湿 区 年降水大于800毫米 东南沿海和山地迎风坡降水 最多,台湾东北部火烧寮年 均降水最高记录达8409毫米 ,为我国“雨极” ,降水季节 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半 年。 长江中下游地区 每年6-7月间受江淮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 。 7-8月在夏威夷高压脊控制下形成伏旱(重 庆、武汉、南京是长江沿岸三大火炉)。 冬季寒潮,四川、广东、海南、贵州、 云南受寒

5、潮影响较小。 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东南沿海带来风 灾和水灾,但带来降水可以起到缓解长江 中下游旱情作用。 例1,下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 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 是 A2900 R 3000 B3400 R 3500 C3900 R 4000 D4400 R 4500 (2) 导致、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 素是 A副热带高压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西南季风 (3) 所在地区的地带性土壤是 A黄壤 B紫色土 C棕壤 D水稻土 (1)水文特征: 水量丰富,汛期长,水位季节变化小( 南部沿海河流有明显台风汛

6、);江南丘 陵、南部沿海、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河流 落差大,水能丰; 河流含沙量小;无结 冰期。 (2)主要湖泊:长江流域为我国淡水湖主 要分布区,鄱阳湖(我国最大淡水湖)、 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日月潭、 滇池等。 3、水文:河湖众多,水资源与水能丰富 (3)主要河流:长江、钱塘江、闽江、珠江等。 长江及其支流汉江、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 四川盆地向心水系(岷江、雅垄江、乌江、嘉陵 江);珠江及其支流西江、东江、北江;钱塘江 ;淮河;闽江;横断山区水系澜沧江、怒江;浊 水溪。 4、生物(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地带性植被为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 带季雨林。云南西双版纳是全国最大的原始热带 季雨,东南丘陵是我国第三大林区,主要为次生 林和人工林。用材林主要是杉木和马尾松(松柏 ),经济林主要是茶叶和各种水果。 、多红壤和黄壤 【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紫色土和红壤均为有利于农业的肥沃土壤 B四川盆地农业生产依赖的水稻土是自然形 成的 C云贵高原干旱严重主要和喀斯特地貌有关 D适合在酸性土壤中生长的植物有茶树、水 稻、杉木、小麦等。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