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语文中考复习专题 散文阅读 (500字)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6909123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06 大小: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语文中考复习专题 散文阅读 (5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2015年语文中考复习专题 散文阅读 (5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2015年语文中考复习专题 散文阅读 (5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2015年语文中考复习专题 散文阅读 (5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2015年语文中考复习专题 散文阅读 (5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语文中考复习专题 散文阅读 (5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语文中考复习专题 散文阅读 (500字)(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5年语文中考复习专题 散文阅读 (500字)2015年语文中考复习专题 散文阅读 考点分析 散文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作为更能充分体现出文学作品的形象性、情感性和思想性的抒情文体,就成了近年来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中的命题热点。主要考察:(1)理解主旨。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2)文意概括。概括文章或段落内容,说出所描述的景物的特点。(3)情感把握。能够准确体会作者在文中所寄托的

2、情感。(4)写法探究。品味作品的妙处,说出文章在内容选择、结构安排、情景结合、角度转换等方面的特色。(5)品读语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说出其中渗透的感情,把握作品的语言风格。(6)个性解读。结合自己的体验,对文章的整体或局部内容谈自己的感受、感悟。(7)迁移模仿。连接生活,谈相关的经历、感受或是进行片段的写作训练。 考点1:把握作者感情的波澜 散文常常抒写作者的心灵历程,以饱满的、诗情画意的感情波涛来激起读者心潮的浪花,因此,阅读抒情文体,首先要把握作者的感情波澜。作者一般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展示感情波澜。 第一,借助画面吐露真情,即寓感情于物象之中,以情为经,以词为纬,织出

3、充满激情的风景画、风俗画、人物画。阅读时要善于把握作者这种构图的主体形象。 第二,凝结作者诗情的警句或为表达中心思想而反复出现的中心句。读者抓住了这些语句就能抓住作者抒情的脉络。第三,通过曲中见直、欲扬先抑、虚实相生和浓淡相衬等手法表现。 考点2:挖掘生活哲理 阅读散文,要挖掘作品蕴含的深刻的生活哲理,要以把握作品的意境为基点,以发掘作品的哲理为目的。阅读时应从以下几方面探寻作品所蕴含的哲理。 (1)警句剖析。 (2)从篇末结语中探寻升华主题的语句。 (3)从神话、传说、典故的类比、象征作用中探索深化的哲理。 (4)发掘作者寓于形象中的哲理。 考点3:品读语言 揣摩、品味作品的语言色彩、音韵、

4、节奏、句式结构、修辞方法等,这些都是抒情的表现形式。感情是倾注在语言中的,语言是表达感情的凭借和媒介。 考点4:赏析艺术手法 欣赏散文,要重视艺术手法的赏析。艺术手法因文而异,有的是借景抒情,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将自己的情怀植根于生存环境当中,通过这些环境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追求。象征是散文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要充分理解散文中的形象和事物、景物的象征意义。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种独特的地方也是需要我们着力思考、探讨的地方,是我们鉴赏的重点。 【真题呈现】 【2014中考陕西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核桃压枝低 王建领 又是一年丰收季,又见核桃压枝低。 这几天,只要你

5、来到商洛,步入农村,往往不等你开口,就会有村夫农妇,或老叟稚童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欣慰地夸耀:“今年核桃结得繁。” 放眼望去,整个商山洛水间,那一株株、一片片、一凹凹、一坡坡的核桃树,在秋日金色阳光下,自在地摇曳。信步走入林间,一位饱经风霜、满脸慈祥的大爷,正用木杆支撑似要被一颗颗、一簇簇核桃压折的树枝;一个满脸稚气,但活泼阳光的男童,不知从哪窜来,径直爬上核桃树,兴奋地表演起摘果、去皮、取仁的杂耍来。大爷一脸幸福看着孙辈,也不喝斥,任由孩子在树上与我们捉迷藏。我问道:“大爷,你这核桃林今年收成怎样?”大爷干着手中的活,也不看我,如数家珍地说开来:“我房前、地里、山上共有二十株核桃,算两亩吧,

6、今年少说也能收一千斤。”“能收多少钱?”“前几天有人来买,一出口一斤十块钱,我嫌采青糟蹋东西,没卖。到中秋节后成熟期再卖,少说也能卖一万三千元。”“你家几口人?”我继续问道。“我两口,我小儿子三口,一年的零花钱,家中大的开支补贴就看这核桃呢。核桃丰收了,心里就踏实了。”与大爷一样,商洛大约有80%的农民拥有核桃树,核桃收入占到农民纯收入的15%,人均近500元。我不由得感叹:这核桃可真是商洛农民的摇钱树啊! 早就听说秦岭无闲草,商山有仙果,这仙果就是核桃。之所以称核桃为仙果,是因为核桃果仁的形状如缩小了的人脑,一分为二的果仁,是典型的两叶肺的外观,一分为四的果仁,是肾的轮廓。难怪人们常说多吃核

7、桃,强身益脑。 当年刚到商洛工作,但见秦岭深处,层林叠翠,绿浪一波接着一波推向远山;小溪欢歌,清泉一股连着一股汇成激流,水色山魂呈美景,秦风楚韵溢华章。当家乡人问我对商洛的第一印象时,我脱口而出:“山清水秀,经济落后。”孰料这话当即受到商洛同仁的挞伐:“仓颉造字、商鞅封地、四皓隐居、闯王屯兵,商洛历史文化厚重,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后来居上待有时。” 是呀,商洛位置独特,是唯一的被秦岭全覆盖的地区,而秦岭又地处长江黄河分水岭、南北自然分界线,是我国乃至世界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商洛自然会得秦岭之灵韵底气,以其无尽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资源享誉全国。 如今,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领之下,商洛的各种资源得以开发

8、利用,持别是经济类作物,核桃、板栗、柿子等全国有名。可以说,商洛的核桃独步华夏。桃树那笔直的树干,庞大的树冠,浓密的树阴,姣美的树形,给人一种挺拔伟岸之感;浓绿的阔叶给人一种厚重之它的身上有我们取之不尽的木西,蕴含着无穷的魅力。作为生态林木,它从不挑地形,不争地劲,在商洛的房前屋后,山坡沟旁,枝繁叶茂地尽情生长,固土护绿,有的是担当;作为经济林木,它五年成木挂果,年复一年为人们提供长寿果,且与低秆作物和睦相处,农民务林种地两不误,生财聚宝,有的是奉献;作为用材林木,它木质坚韧,纹理美观,质地顺平,为上乘木材,家居日用,有的是用场;作为欣赏林木,它上得了野岭,进得了园林,经济效益极佳,有的是市场。 离开商洛时,我深深地感到:丰收季节,商洛呈现给人的除了无尽的核桃压枝的景致,还有在累累的硕果间,大人们忙碌的旁影和孩予们嬉闹的场面。那荡漾在人们脸上的笑容和那压低枝头的核桃构成了一幅安逸、和谐、福的农家丰收图。我相信这幅图景会在人们的描绘中更关。 (选文有改动) 1结合语境,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含意。 (1)可以说,商洛核桃独步华夏。 (2)枝间繁密的果子给人一种幸福喜悦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