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三介绍美味作文2苏教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6906932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6.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三介绍美味作文2苏教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三介绍美味作文2苏教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三介绍美味作文2苏教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三介绍美味作文2苏教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三介绍美味作文2苏教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三介绍美味作文2苏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三介绍美味作文2苏教(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味美味听音乐猜谜语你知道是什么吗?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在我们中国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品尝到当地独特风味的菜肴,我们看看我们家乡有哪些美味呢?臭豆腐大救驾麻婆豆腐麻婆豆腐鸳鸯火锅蕃茄鸡蛋汤蕃茄鸡蛋汤南瓜盅南瓜盅可乐鸡翅可乐鸡翅黄桥烧饼鱼汤面春卷学校门口的小吃肉夹馍串串香烤肉串糖葫芦北京烤鸭北京烤鸭,表面色泽金黄油亮,外形酥香而里肉嫩,别有一种特殊的鲜美味道。而烤鸭的吃法,是首先以利刀将其削为薄片,用烙制好的荷叶饼涂上甜面酱,然后放上香葱、蒜泥、烤鸭片等卷而食之,极为香美.北京烤鸭的烤制,分明炉(即挂炉)和焖炉两法。全聚德烤鸭店的特色,就是使用挂炉烤法烤制,它

2、是从清宫廷御膳房烤制乳猪特制的挂炉方法移植过来的。云南的过桥米线过桥米线可谓是色香味俱全。刚刚做好的过桥米线,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令人垂涎欲滴。碗内有鲜红的鸡、猪、鱼肉片,有翠绿的菠菜、豌豆尖和嫩黄色的鸡肉那五彩缤纷的食物,更增加了我的食欲,让人垂涎“万”尺。过桥米线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从前,一位秀才为了应考,他把自己关在南湖中的小岛上,日夜攻读。妻子每天给他送饭,因路远饭菜常常凉了,秀才便不爱吃。怎么办呢?一天妻子炖了一只肥母鸡,她用土罐盛了鸡汤,带上秀才爱吃的米线和佐料,用竹篮装了送去,当她端汤罐时,手被烫得缩了回来。原来,鸡汤上飘浮着一层厚厚的鸡油,保持了温度。于是,她把佐料放入汤内涮

3、烫,再放入米线。秀才吃得热乎乎的,味道也觉着格外鲜美,对妻子大加赞赏。因为妻子送饭必须经过一桥秀才便笑着对妻子说:“就把你今儿做的美餐叫做过桥米线吧。”“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裹着酸,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象征幸福和团圆,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没有愁来没有烦”提起冰糖葫芦,耳边就响起这首熟悉的歌曲。吃冰糖葫芦时,我喜欢顺着棍子把山楂给捋下来,然后把一个山楂含在嘴中,慢慢地让糖在口中融化,那种甜味直沁心田。等糖水流下肚后,再把山楂咬碎,含在口中,使劲吸那酸味,等把牙给酸“倒”了,再连忙把山楂咽下肚。如果吃的是核桃或提子,我就一口气把它全咬碎,再把它含在口中,

4、尝那怪怪的甜味。欣赏完了这些美食图这些只是中国美食的代表。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南京同学他是怎么介绍南京鸭血粉丝汤的。鸭血粉丝汤鸭血粉丝汤是我们这儿著名的风味小吃。鸭血粉丝汤味儿好,看相也好。晶莹的粉丝浸在米黄色的汤里,一条条红色的鸭血伴着黄色的油果、绿色的香菜、褐色的鸭肝、泛白的鸭肠散落其间,真是令人垂涎三尺!一鸭血粉丝汤做法很简单。来了客人,随手抓一把洗净的粉丝放入竹制的漏勺里,在热汤里来回晃动,烫上一两分钟。将烫熟的粉丝倒进碗里,再捞出些鸭血和油果子,加上汤水,撒上切好备用的熟鸭肠、鸭肝、香菜,喜欢吃辣的客人还可以浇勺红红的辣油,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鸭血粉丝汤就做成了。吃鸭血粉丝汤也挺有意思。吃粉

5、丝时,我喜欢一根一根地吃,找到粉丝的“头”以后,“嘘”地一下吸进嘴城,真是顺滑爽口呀!吃油果子、鸭肝、鸭肠、鸭血,我先用舌头舔一舔它的“粗”味道,再细细地咀嚼,品尝它的“细”味道。有一天我吃鸭血粉丝汤时,由于吸粉丝过猛,汤溅得满脸都是,弄得我狼狈不堪。从此,我给鸭血粉丝汤取了个别名-“乐开花”。范文阅读阅读鸭血粉丝汤,回答问题: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鸭血粉丝汤的?范文阅读色、形、香、味、制作过程、吃法、趣事20191117习作要求介绍一种美味(看相、做法、吃法)色香味形评改要求三读评改法一读,改错字,病句,标点。二读,勾画好词佳句,并试着写出旁批及总评。三读,给文章润色:细节描写上值得推敲之处。美味大比拼欣赏了别人的美味,我们再来看看自己的美味了。下面,我们就来个厨艺大比拼,看谁能得到“美味王”的称号。要想得到“美味王”的称号,你就必须把自己喜欢的美味的色、香、味、行和做法等讲清楚,让别人心服口服。20分钟准备你是美味王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