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量战略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90438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X 页数:76 大小:2.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质量战略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国家质量战略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国家质量战略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国家质量战略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国家质量战略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质量战略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质量战略讲解(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量战略2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未来质量的重要驱动力我国提升质量的战略对策行为经济学探究3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未来质量的重要驱动力我国提升质量的战略对策行为经济学探究420012012年四国制造业增加值变化曲线20112011年制造业增加值:年制造业增加值:中国中国1.90091.9009万亿美元,万亿美元,美国美国1.88051.8805万亿美元万亿美元20122012年年制造业增加值:制造业增加值:中国中国2.079320102.07932010万亿美元,万亿美元,美国美国1.91211.9121美元美元近10多年来,我国制造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总体规模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不仅对国内经

2、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成为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产量出口额就业人数32%目前,在22大类工业产品中,有7大类(共22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占全部工业产品种类的32%。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首位20.9%2013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2.317亿人,占全国就业人数的30.1%。52013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1.07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20.9%。13.5%13.5%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额占世界份额13.5%。30.1%30.1%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提供大批重大装备,为约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国人提供了丰富的食品和生活消费品,显示出巨大

3、的制造能力和创新潜力。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歼-15战斗机高铁设备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海洋工程装备677“中国奇迹”进入第二阶段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3月30日刊登汤普金斯国际公司负责中国业务的副总裁迈克尔扎库尔的文章,题为中国奇迹没有终结,它进入了第二阶段。文章摘编如下:1980年,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40年时光荏苒,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去年,其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0.8万亿美元。许多人把这个转变称为“中国经济奇迹”,描述得恰如其分。以前从来没有哪个拥有中国这种面积、范围、复杂性和历史的国家在这么短时间内这么快崛起:它从一个基本停滞不前的中央计划经济体

4、变成了一个连续20年每年增长逾10%的市场经济体。但在过去六年里,中国的增长率为“区区”6%至9%,于是有些人称之为中国奇迹的终结。他们错了。它只是进入了第二阶段。中国正致力于使经济从重型制造和出口转向更加成熟的支撑GDP增长方式。中国实现这一点并继续增长,需要重点关注的以下四个行业。19992013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数据来源:32万家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抽样数据整体水平持续上升,但分布不均19992013年东、中、西部地区质量竞争力指数数据来源:32万家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抽样数据2013年全国各省(市)质量竞争力指数东部各省市连块环岛式分布形成了东部“质量高地”,继续引领“中国质量”发展。

5、西部地区除重庆具备中等质量竞争力外,大多数省区仍处在欠竞争力发展阶段,连片形成“质量洼地”。19992014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趋势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稳步提高11出口产品质量相对稳定2006-2014年出口产品质量不合格率13质量问题挑战严峻制造业质量滞后于制造业规模的增长产品不合格率在高位徘徊:近些年来,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率虽然逐年下降,但总体仍在10%左右;部分产品的不合格率多年徘徊在高位。24%22%21%46%自镇流荧光灯陶瓷片密封水嘴电力变压器冷轧带肋钢筋部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率关键零部件可靠性低:以机械基础件为例,由于内在质量不稳定,精度保持性和可靠性低

6、,平均寿命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323,在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16项重大技术装备重点领域中,大部分产品的关键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及原材料都依靠进口,产业“空壳化”。如:核电领域,约占核电机组设备投资额14的泵阀主要依赖进口,岭澳核电二期进口泵、阀高达2.2亿美元,而国内采购量不足4%;又如,内燃机中的大功率高速机80%以上、石化机械中的大功率泵阀和反应器的60%以上、数控机床所需高档功能部件的70%以上、高铁制动系统和轴承的80%均依赖进口。制造质量损失居高不下:制造质量直接损失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损失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到2012年达到2829亿元,间接损失难以估量。制造产品一次合格率

7、低,如大型锻件一次合格率仅为70%,而日本、法国均接近100%。2002-2012年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损失示意图标准总体水平不高:现行标准同时存在交叉重复、缺失、滞后老化等现象,标准的研制能力相对薄弱。国际话语权不强,目前,由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仅182项,不足占国际标准总量的0.7%。计量保障能力不足:我国被承认的校准测量能力虽然在数量上名列世界第四,但在核心项目支撑能力上与美国、德国等国相比存有相当差距。认证认可作用不强:我国有效认证证书数量虽已位居世界前列,但认证有效性不足,影响力不大,国际互认率低。部分出口产品质量信誉不佳:相较美国、日本,消费者对中国制造有较多负面感知,主要包括产品质

8、量差、安全水平低、不可信赖等。质量基础薄弱检验检测服务支撑力不够:我国境内共注册检验检测机构约2.8万家,数量大,规模小,分布散,竞争力弱。在世界各大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均进入中国的同时,我国检验检测机构尚未“走出去”。质量基础薄弱质量专业技术人才不能满足需求:截至2013年底,我国每万名就业人员中仅有1.6人获得质量工程师资格,与美国的7.9人、韩国的17.2人相比差距甚远。年份中国入选品牌总数其中:制造业品牌数排名1-100位的制造业品牌数排名100-300位的制造业品牌数2004年111(海尔95)2005年431(海尔89)1(联想148)2006年631(海尔86)1(联想110)200

9、7年1231(海尔83)1(长虹299)2008年15303(海尔104,联想129,长虹293)2009年18402(海尔110,联想135)2010年17503(海尔107,联想139,长虹287)2011年21504(联想121,海尔127,华为275,长虹298)2012年23503(联想109,海尔120,华为248)质量竞争力不强质量是品牌的第一要义。近十年来,我国制造业鲜有企业进入世界品牌前100位,进入前300位、500位的企业数量屈指可数。因质量问题和技术性贸易措施造成的损失严重。缺陷:2013年全国出口工业品遭退运41140批,货值24.26亿美元,其中因质量问题遭退运批次

10、占53.9%。质量竞争力不强21质量竞争力不强年份欧盟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对华发出通报数占通报总数的比例对华发出通报数占通报总数的比例2009982项58.3%216项56.7%20101137项58.28%204项57.95%2011825项47.16%182项60.6%20121118项57.93%174项65.17%2122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未来质量的重要驱动力我国提升质量的战略对策行为经济学探究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政府都会把质量振兴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来实施。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质量振兴法案的出台,到“

11、制造业回归”的行动计划,采取一系列激励质量创新的措施,使美国在主导产业上确立了全球霸主地位。德国:从上世纪50年代实施“以质量推动品牌建设,以品牌助推产品出口”的国策,到现阶段德国“工业4.0”战略的推进,质量已经融入德国制造品牌的血液中,在全球确立了“德国品牌,质量一流”的国家形象。日本:上世纪60年代,实施“质量救国”战略,创建全面质量管理的模式,使日本产品凭借质量优势大举进入全球市场,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更加突出国家战略中的质量地位发达国家经验美国政府:“若想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获得质量领域领导地位是至关重要的,经济上的成功取决于质量”。1987年,美国出台了国家质量促进法等一系列政策措

12、施,包括设立国家质量奖,使美国在主导产业上再塑全球霸主地位。布什总统:“我由衷地向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获奖者表示感谢,感谢你们为追求卓越所作出的贡献,感谢你们为美国的竞争优势所作的贡献!你们的努力和奋斗展示了我们国家的卓越,帮助建设更加繁荣的未来!”克林顿总统:“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在使美国恢复经济活力以及在提高美国国家竞争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了主导作用。”奥巴马总统:在通往伟大的美国之路上,活跃着努力变革和追求完美的人民,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获得者就是这种精神的典范,他们显示了质量、创新和追求卓越对于增强民族竞争力、创造美国的灿烂未来是多么的重要!24发达国家经验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

13、于2005年联合提出国家质量基础(NationalQualityInfrastructure,NQI)的概念,指出:由计量、标准、合格评定(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组成的国家质量基础,对一国制造业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是制造业强大的显著标志和根本保障。目前,各国更加重视国家质量基础(NQI)的建设,在这个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25更加重视国家质量基础建设发达国家经验更加重视国家质量基础建设国家质量基础内涵、构成与作用机理26发达国家经验2011-2015年美国政府对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拨款情况(其中2014年和2015年为预算经费)27发达国家经验28更多地应用技术性贸易措施中的质量要素2

14、012年度世界贸易报告指出,技术性贸易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在数量、范围和贸易总值等方面的影响远超其他非关税措施。尤其是在外贸不景气的情况下,各国纷纷以健康、安全、环保等质量问题为由,通过技术性贸易措施加强监管和限制进口。2013年,共有73个WTO成员提交了2138件技术贸易措施通报。中国有23.9%的出口企业遭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企业为适应进口国要求进行技术改造检验、检疫、认证等新增成本达到280.2亿美元,因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导致我国出口产品被国外扣留、销毁、退货等直接损失达685.0亿美元,同比增长62.4亿美元,占同期出口额的3.3%。28发达国家经验29更多地应用技术性贸

15、易措施中的质量要素将质量作为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主要内容,目的隐蔽,形式多样,效果显著,已成为各国建立贸易壁垒的首选手段。如金融危机前出台的欧盟ROHS法令、日本肯定列表制度,金融危机后出笼的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等等,主要是质量技术的壁垒。此外,“绿色壁垒”、“动物福利壁垒”、“社会责任壁垒”纷纷出笼,其中也有许多质量元素。需要我们花大力气研究分析、寻找对策,提升以质量为核心要素的制造竞争能力。29发达国家经验更加重视对质量专业人才的培养美国的成就,主要依赖于质量教育。美国人要在世界上具有竞争能力和享受高质量的生活就必须受到良好的质量教育培训。美国建立了最全面的质量资格认证制度,随着质量管理的不

16、断发展,其设立的认证项目也在不断地增加,目前与质量专业有关的认证项目主要包括注册质量审核员(CQA)、注册校准技师(CCT)、注册机械检验员(CMI)、注册质量改进员(CQIA)、注册质量工程师(CQE)、注册质量经理(CQM)等12种。发达国家经验更加重视对质量专业人才的培养法律确立二元制教育地位2005年3月通过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从法律上确认了全日制职业教育与二元制职业教育具有相同的地位。大学毕业生占同龄人的比例为20.6%,而将近80%的年轻人在接受职业教育后走上工作岗位(OECD,2006)。发达国家经验确立了多层次的质量教育体系大学、技术学院、职业培训学校等提供在校和在职质量教育和培训。教育就业部设立标准培训项目,质量保证研究院每年设立56门质量课程,部分大学设立质量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或技术研究院提供教育、专业培训、咨询等。32更加重视对质量专业人才的培养发达国家经验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称为“高度成长”的两个车轮,而把员工培养看作是推动力。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培育蓝领工人。职业技术教育占据很大一块份额。普通高校和职业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