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新人教版选修3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6904293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2.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新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新人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新人教版选修3(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课 次世界大战战的结结束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 1.课程标准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 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2.学习要点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大战场战略反攻的重大战役情况 。 (2)理解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历史意义。 (3)归纳反法西斯联盟召开的四次会议的内容,分析其影响。 (4)归纳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覆亡的过程。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 一、盟军的反攻 1.太平洋战场 (1)1942年8月,太平洋战场 上的美军率先展开反攻,双方为争夺 制海权,对所罗门 群岛的瓜达尔卡纳尔岛进行了长达半年的争夺 ,日本被迫撤退,美军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

2、的主动权 。 (2)1945年初,美军已收复马里亚纳 群岛和菲律宾等战略要地, 日军的海空军主力基本被消灭。 2.北非战场 (1)1942年11月,美英联军 在西北非实行代号为“火炬”的两栖登 陆,使北非德意军队 陷于两线夹击 之中。 (2)1943年5月,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 投降,北非战事胜利结 束。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 3.意大利投降 (1)1943年7月,盟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 (2)意大利发生政变,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新政府退出战争,法西斯 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4.苏德战场 (1)1943年7月,德军发动 大规模进攻,力图消灭库尔斯克地区的 苏军 主力。双方在普罗霍罗夫卡地区发

3、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德军损 失惨重,失去了苏德战场 的主动权 。 (2)从1944年1月起,苏军连续对 德军发动 10次大规模进攻,基本 收复了全部国土,并进入东南欧地区追击德寇。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 二、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1.背景: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德黑兰举行会议,决定 1944年5月由美英军队 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三国还就 战后处置德国和成立国际组织 等重要问题 交换了意见。 2.概况:1944年6月6日,由美国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代号为“霸王 行动”的登陆战 役开始,盟军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地区的滩头 强行 登陆。 3.影响:第二战场 的开辟,

4、使法西斯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被 动局面中,加速走向灭亡。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 三、德国法西斯的覆亡 1.背景 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了会议,对加快 战争进程、战后对德国的处理以及确保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等重大问题 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安排。 2.经过 (1)1945年春,西线盟军强渡莱茵河,在鲁尔区围歼 了西线德军 主力;东线 的苏军发动 强大攻势,兵临柏林城下。 (2)1945年4月,美苏军队 在易北河会师。4月30日,苏军 攻克柏林 ,希特勒自杀身亡。 (3)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争结束。 四、日本投降和大战的结束 1.开罗会议的召开:194

5、3年11月,美、英、中三国政府首脑在开 罗举 行会议,签署开罗宣言,向世人宣告: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 土,归还 中国。 2.1945年初,在太平洋战场 上,美军已经逼近日本本土。4月,美 军从南面切断了日本与外界的联系。 3.波茨坦会议的召开:1945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波茨坦举 行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并以中、美、英 三国的名义发 表了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4.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一颗原子弹;8 月8日,苏联 对日宣战,对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 予以毁灭性打击; 中国军民也发动战 略反攻。 5.日本在走投无路之际,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6、9月2日,日本正 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胜 利结束。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 问题1问题2 简述欧洲第二战场的含义及其作用。 (1)含义:所谓“第二战场 ”,是指英美在欧洲开辟的反对德国法西 斯的战场 ,即以英国为基地,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欧洲西部登陆,开辟 一个与苏德战场 相呼应的欧洲第二战场 ,直接对德国作战。 (2)作用: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事件之一 。第二战场 的开辟,拖住了德军的大批兵力,有力地支持了苏军 的 反攻作战,也消除了德军跨海征服英国的直接威胁;同时,它也鼓舞 了欧洲人民的斗志,促进了抵抗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从此以后,德 国法西斯陷于东西夹击 、腹背受敌的困境

7、之中。 问题1问题2 【例题1】 下边漫画提供了极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 是( ) A.“霸王行动”开始,欧洲第二战场 开辟 B.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C.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 投降,北非战事结束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和库尔斯克战役沉重打击德军 问题1问题2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注意图中关键信息 :1943年欧洲地图(“Map of Europe 1943”)。“霸王行动”开始,欧洲第 二战场开辟,是在1944年,故A项符合题意。北非战事结束是在1943 年5月;1943年7月,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斯大林格勒战役是1943年2 月结束的,库尔斯克战役是

8、1943年7月开始的,故排除B、C、D三项 。 答案:A 问题1问题2 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召开的背景和影响各是 什么? (1)德黑兰会议 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取得根本性好转。苏德战场发 生了转折;北非战事结束,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太平洋战场 上美军取得绝对优势 。影响:初步解决了苏美英三 国在重大问题 上的一些矛盾和分歧,在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面前,各 国暂时 放弃了意识形态的分歧,成为战时 的盟友;进一步加强了反 法西斯联盟各国的团结协 作;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胜 利的 进程,尤其是第二战场 的开辟,既减轻了苏联 的军事压力,又使德 国两面受敌,加速

9、了德国法西斯的崩溃。 (2)雅尔塔会议 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欧洲已取得决定性胜利。苏军 从 东面,美、英、法等国军队 从西面攻入德国境内;东南欧各国人民 纷纷举 行武装起义,打击德国侵略者。影响:积极方面,进一步 协调 了盟国的军事行动,加快了战胜 德日法西斯的步伐。消极方 面,参加会议的三国首脑在苏联 参加对日作战问题 和关于战后世 界安排等许多问题 上为了维护 自己的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他国的 权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3)波茨坦会议 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最终胜 利,德国法西斯溃灭 ; 日本法西斯的溃灭 已为时 不远。影响:有利于维护 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欧洲与世界的

10、和平;有利于社会在和平环境中的发展;体现 了苏、美、英等大国对战 后世界格局划分的要求;反映了三国对 欧洲和平安排的相互妥协与分歧斗争。 问题1问题2 问题1问题2 【例题2】 阅读 下列材料: 彩虹是由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 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 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 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这 条希望的彩虹。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丘吉尔 生日宴会上的演讲 请完成: (1)结合德黑兰会议的背景,说明材料中“彩虹”的寓意是什么。“ 我们”有什么共同的“理想”? (2)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会后盟军在欧洲发动 了哪一重大军 事行动?这一行动有何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