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和杠杆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03782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轮和杠杆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滑轮和杠杆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滑轮和杠杆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滑轮和杠杆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滑轮和杠杆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滑轮和杠杆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轮和杠杆教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杠杆和滑轮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1知道什么是杠杆(要求能正确作出力臂)、什么是杠杆平衡 。 2能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的过程作出正确说明, 以及如何得出正确的结论等。 3能利用杠杆平衡条件的关系式F1l1F2l2进行简单的计算 。 4知道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施加力的特点,能根据具体要 求组装滑轮组。 一、杠杆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_, 它包含有五要素:_、_、_、_ 、_,力臂是指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杠杆 的平衡条件:_。 2杠杆种类:省力杠杆,动力臂l1_阻力臂l2,优点是 _;费力杠杆,l1_l2,优点是_;等臂杠 杆,l1_l2,不省力也不费力。 杠杆 支点

2、O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 阻力臂l2 F1l1F2l2 省力省距离 二、滑轮 3定滑轮: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_,其特点是_ ,其实质是一个_杠杆。 4动滑轮: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_,其特点是 _,其实质是一个_杠杆。 5滑轮组: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可以达到既_,又可以 _,动滑轮和重物由n段绳子承担,拉力就是总重G的_ ,用式子表示为F_,绳子末端拉出的长度s是重物通 过距离h的_,用式子表示为s_。 6其他简单机械 (1)使用轮轴特点:_力,_距离。 (2)使用斜面特点:_力,_距离;高度相同,斜面越长越_力。 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等臂 动滑轮 省一半力但不能改

3、变用力方向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 省力 改变力的方向几分之一 G总 n倍 nh 省费 省费省 1(2013,成都)如图甲所示,小明在用杠杆撬一块大石头, 他使用的是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如 图乙所示,使用定滑轮可以_(选填“ 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动力方向”)。 2(2014,漳州)如图所示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省力 改变动力的方向 B 3(2013,河南)如图所示,小华用苹果和桔子来玩跷跷 板。她将苹果、 桔子分别放在轻杆的左、右两端,放手后,杆马上转动 起来。使杆 逆时针转动 的力是( ) A苹果的重力 B桔子的重力 C杆对桔子的支持力 D苹果对杆的压力 4(2012

4、,烟台)在你学过的简单 机械里既可以省力又可以费力的机械是 ( ) A杠杆 B定滑轮 C动滑轮 D滑轮组 D A 5(2013,安徽)如图,轻质 杠杆AB可以绕O点转动 ,在A点用细线悬 挂一重物,在B点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 衡。若将动力的方向改为沿虚线方向,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 衡,则( ) A动力臂增大,动力增大 B动力臂增大,动力减小 C动力臂减小,动力减小 D动力臂减小,动力增大 6(2012,桂林)如图所示,用滑轮组 提升重物。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 的绕线 方法。 D 【例1】(2013,重庆)如图甲所示,请在A点画出能使杠杆OA在图示位置 保持平衡的最小拉

5、力的示意图。 【解析】根据杠杆原理,力臂越长,作用力越小,先确定最长的力臂, 在所有的力臂中,OA长为最长。 【答案】如图乙所示 杠杆 【变式题1】(2013,德州)如图所示,请画出杠杆AB 在图示位置静止时作用在B点的最小力F及其力臂l 。 【例2】(嘉兴中考)如图所示的三个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_。若滑轮 的自重和摩擦不计,当分别沿力F1、F2和F3方向匀速提起同一物体时,则 F1、F2、F3的大小关系是_。 【解析】轴固定不动的滑轮是定滑轮,所以甲、丙都是定滑轮,使用定滑 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是动滑轮, 所以乙是动滑轮,若滑轮的自重和摩擦不计,使用动滑轮

6、可以省一半力, 因此F1、F2和F3的大小关系是F1F32F2(或F1F3F2)。 【答案】 滑轮 乙 F1F32F2(或F1F3F2) 【变式题2】(2014,桂林)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移 动物体A时。当沿不同方向分别用F1、F2、F3的力,以不同 速度匀速拉动物体时,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F1F2F3 DF1F2F3 D 【变式题3】(2013,盐城)在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华设 计了如图所示的机械模型。推动硬棒CD或EF,使它们在水 平面内绕轴O转动,即可将绳逐渐绕到轴O上,提升重物G ,硬棒CD是_杠杆,滑轮B_(选填“能”或“不能”) 改变力的大小

7、。在重物上升的过程中,轴O上增加的绳长 _重物上升的高度。 省力不能 等于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目的是使杠杆的重心在支点位置,避免杠杆自重对实 验的影响; (2)实验时 ,在杠杆两边挂不同数量的钩码并移动钩码 的位 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 出力臂; (3)选取不同数量的钩码挂在杠杆两端,调节钩码 的位置使 杠杆水平平衡,并且多做几次,这是为了使实验结论 具 有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例3】(2014,鄂州)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中。 (1)实验 前他应先调节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

8、(2)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如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 ,可在B位置 挂上_个钩码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他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如图乙所示C位置斜向下拉,若每个钩码 重1 N ,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的示数将_(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1 N。 【解析】(1)实验前要调节杠杆的平衡螺母使其在水平位置平 衡,目的是使杠杆的重心落在支点上,从而消除杠杆的重 力对平衡的影响;(2)左边A位置离支点2个格,挂两个钩 码,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右边B位置离支点1个格,应 挂4个钩码;(3)若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时,根据杠杆的平衡 条件F1l1Gl2知,FG2 N1 N,由题图可知,当

9、测 力计斜拉时,力臂变小,力变大,故测力计的示数大于1 N。 【答案】 (1)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 的影响 (2)4 (3)大于 一、方法技巧 1怎样正确地画出杠杆上各力的力臂: 首先要明确力臂的概念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这 是解决杠杆问题的关键。再按照下述步骤完成即可。 (1)首先在杠杆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O。 (2)画出动力作用线及阻力作用线,必要时要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 (3)再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则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力 臂用实线或虚线表示并用大括号勾出,在旁边标上字母l1或l2,分别表示 动力臂或阻力臂。 2确定绳子段数n的方法: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画

10、一条虚线,数与动 滑轮相接触的绳子段数就是承受重物的绳子段数。 二、常见易错现象 认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是力臂(应该是从支点 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支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不会利 用杠杆平衡条件求最小动力(要想所用的动力最小,动力臂 就应该最大,即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 远);判断滑轮组承担绳子的段数易错(只看与动滑轮接触 的绳子有几段,就有几段绳子承担重物);判断拉力移动 的距离s和物体移动距离h的关系易错(确定了绳子的段数n, 则snh)。 【例4】如图所示,在课桌的C点用最小的力把桌腿B抬离地面,在抬起 时桌腿A没有滑动。请在C点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并标出它的力臂l

11、。 【解析】在抬起桌子的过程中,可以把桌子看做一个杠杆,此时A是支 点,阻力和阻力臂不变,要在C点用最小的力把桌腿B抬离地面,根据杠 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在C点施加的力的力臂需最长,在图中最大的动力 臂就是支点与力的作用点的连线,与该力臂垂直的力最小。 【答案】如图乙所示 【例5】如图甲所示,用此滑轮组使重力为60 N的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匀 速向左滑动,若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f是15 N,则F为_N。 【解析】物体A因受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和绳子拉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 互的,滑轮受到向右绳子的拉力F1f。而对动滑轮来说,除受F1外还受 到与它相连接的三段绳子均施加以水平向左的大小为F的拉力,如图乙 所示,因物体和动滑轮匀速运动,所以动滑轮受到的力是平衡的,从而 有3FF115 N,所以F5 N,一旦力的关系确定,还可以知道绳子的 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物体移动的距离h的关系s3h。 【答案】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