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KRONES无菌线无菌验证报告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00940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9.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KRONES无菌线无菌验证报告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杭州KRONES无菌线无菌验证报告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杭州KRONES无菌线无菌验证报告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杭州KRONES无菌线无菌验证报告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杭州KRONES无菌线无菌验证报告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杭州KRONES无菌线无菌验证报告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KRONES无菌线无菌验证报告教材(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杭州KRONES无菌线 无菌验证报告 无菌验证步骤 一、对生产使用的辅助介质进行检验 二、对无菌桶进行检验 三、对无菌罐装间(百级间)灭菌效果 进行检验 四、进行挑战试验(菌群的接种试验) 五、进行无菌生产测试 一、对生产使用的辅助介质进行 检验 1、对无菌水进行检验 2、对无菌蒸汽进行检验 3、对无菌空气进行检验 4、对无菌氮气进行检验 对生产使用的辅助介质进行检验方法 整条线共有15个产品、无菌水、无菌空气、氮气的取 样阀。测试时用专用的工具取样然后再做微生物的检 测培养。 产品液取样阀 取产品液及无 菌水的专用工具 无菌氮气 取样口 无菌水 取样口 无菌空气 取样口 对生产使用的辅助介质

2、进行检验结果 二、对无菌桶进行检验 验证方法: 培养基放置72小时后,在大无菌桶出 口管路上取样,保温三天后做微生物检 测。 验证结果: 3/28培养基放置72小时后取样保温三 天后培养,未发现有菌。 三、对无菌罐装间(百级间)灭菌效 果进行检验 1、对泡沫清洗和喷冲消毒(生产准备、 中间消毒)程序进行检查; 2、通过对固定/粘贴在无菌室内部的金 属条对杀菌效果进行检测 ; 3、检测无菌间百级状态。 1、对泡沫清洗和喷冲消毒(生产 准备、中间消毒)程序进行检查 检查方法: 准备稀的罗丹明溶液,加淀粉及润湿 剂,该溶液显红色且具有吸附性,用喷 壶喷洒到五位一体机的各个部位,等做 完COP、SOP

3、后观察喷洒的部位有无红色 残留。无残留就表示COP、SOP可以喷洒 到机器的各个部位。(附图一) 颜色测试设备表面照片(附图一 ) 验证结果: 经过COP后五位一体机里的各个部位红色 都消失,COP可以喷洒到机器的各个表面 (附图二)。 颜色测试COP后照片(附图二) 2、通过对固定/粘贴在无菌室内部的金属条对杀菌效果进行检测 a.将染菌量(指标菌:枯草芽孢杆菌 )2107的钢片贴于设备 表面 b.对设备表面进行自动COP c.清洗完成后,将钢片取下,在操净工作台用无菌水冲洗钢片, 在将无菌水膜过滤,用PCA培养基培养观察。 d.计算微生物的对数减少量即COP杀菌能力D值 logR: 对数减少

4、 logN0: 最初接种的菌落数 n tot: 微生物接种的总瓶数 n seril: 接种的微生物被全部杀灭的瓶数 e、测试通过标准: logR6 通过对固定/粘贴在无菌室内部的金属条对杀菌效果进行检测的位置图 通过对固定/粘贴在无菌室内部的金属条对杀菌效果进行检测结果 3、检测无菌间百级状态 正压罩内尘埃粒子检测 正压罩内浮游菌的检测 正压罩内设备表面的涂抹 正压罩内尘埃粒子检测 序 号 位置 尘埃 粒子 数 1瓶杀菌保持区0 2瓶杀菌区入口2 3瓶杀菌区出口0 4洗瓶区入口0 5洗瓶区出口0 6灌装区入口0 7灌装区出口1 8旋盖区0 1 2 3 4 5 6 7 8 正压罩内设备表面涂抹

5、正压罩内浮游菌检测及LG培养基落菌 四、进行挑战试验(菌群的接种 试验) 在瓶子的内部接种杆状菌作为初始带菌 量 ,经过正常杀菌流程后,检测杀菌率 ,内部杀菌率要达到lg6 在瓶盖与产品接触的部分进行接种,经 过正常杀菌后,检测杀菌率,内部杀菌率 要达到lg6 空瓶挑战试验 使用微量注射器移取0.1ml108cfu/ml的枯 草芽孢杆菌悬浮液到空瓶的内表面,将 空瓶在30-35环境中干燥8-24小时, 共接种130个空瓶,其中120个空瓶在正 常生产条件下充填无菌水,正常封盖。 10个空瓶做初始带菌量的分析。无菌水 膜过滤后做微生物培养观察,结果只受 杆状菌影响。 空盖挑战测试 采用与空瓶相同

6、的方法对瓶盖接种,接 种70个瓶盖,其中60个作为取样,10个 用于检测初始带菌量,瓶盖通过盖杀菌 系统,封盖到充填有无菌水的瓶上,瓶 中的无菌水膜过滤后做微生物培养观察 。此外,再取5个瓶盖做旋盖螺纹灭菌检 测。 挑战测试结果 瓶挑战测试:LogR=9.15 ,大于6。 盖挑战测试: 盖内表面LogR=8.91 盖螺纹LogR=7.79 大于6 五、进行无菌生产测试 第一次及第二次测试步骤及结果 第三次培养基测试步骤 第三次培养基测试结果 5月5日培养基测试发现的菌 5月10、11日冰红茶试生产 5月10日生产冰红茶24t,5月11日生产冰 红茶48t。品管在生产时取产品液、无菌 水、无菌空气、无菌氮气检测微生物。 生产时每半小时取微生物样2瓶、保温样 1瓶。1箱/120箱取追踪样保温7天后翻检 ,开机、关机及异常开机各取240箱保温 7天后翻检。 冰红茶试生产时微生物结果 5月10、11日冰红茶成品微生物结果 5月10、11日生产冰红茶时在线取样结果 现困扰我们的问题点 培养基测试三次后还是有菌,且不知道 菌从哪里来,KRONES目前也没有明确的 方向。 敬请指导!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