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系统工程稳态模拟-2.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00590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系统工程稳态模拟-2.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化工系统工程稳态模拟-2.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化工系统工程稳态模拟-2.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化工系统工程稳态模拟-2.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化工系统工程稳态模拟-2.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系统工程稳态模拟-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系统工程稳态模拟-2.(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序贯模块法: 逐个单元模块依次序贯计算求解系统模型的一种方法。 特点: 与实际过程的直观联系强; 易于诊断错误; 计算效率低。 回路(环路)输入流股与后续的单元设备输出有关。 基本步骤(与实际过程的一致性): (1)搜集相关的资料和数据 操作及设计数据、设备结构尺寸; 验证模型所需要的生产数据或实验数据。 (2)建立过程系统的结构模型 a. 过程系统的拓扑获取信息流图 b. 信息流图表示成矩阵形式 c. 系统的分隔 d.断裂回路选定适宜断裂流股和初值 e.模拟计算的求解顺序,管理模拟计算过程 (3)建立单元设备模块 (4)热力学数据及物性数据模块 (5)输入模块 (6)输出模块 缺点:物性参

2、数、单元模块及系统断裂流股三层嵌套迭代。 设计型问题:不断调节输入参数和设备工艺结构参数。 物性计算 1 过 程 单 元 计 算 2 流 程计 算 3 设 计 规 定 计 算 4 序贯模块法的迭代层次示意图 氨合成系统 反应温度: 400500,压力:300 kg/cm2 催化反应N2 + 3H2 2NH3平衡时,氨的合成转化率为12。 保持连续稳定操作的条件:新鲜原料气体的流量、组成恒定;反应 器在恒温、恒压下操作;各分离器闪蒸温度、闪蒸压力恒定;排空 物流的排空比率恒定。 混合组分 1N2 2H2 3NH3 4Ar 5CH4 2.2.1 氨合成系统的物料衡算流程模拟 工艺流图 信息流图 1

3、)氨合成系统的数学模型 混合器 j = 1,2,5,表示5种混合组分 物流编号:1,2,10 5个方程 混合器 j = 1,2,5 5个方程 反应器 反应平衡方程: K:平衡常数,P:反应压力 5个方程 高压分离器 汽液平衡方程 k1,k2,k5为PD,TD下的组分平衡常数 10个方程 10个方程 汽液平衡方程 k1,k2,k5为PF,TF下的组分平衡常数 低压分离器 10个方程 其中,f为分割率 分流器 分子分率约束式 10个方程 共计:Ne 55 个方程 方程类型 物料平衡方程组: 无反应质量平衡(分子量平衡) 有反应原子数目平衡 分子分率约束式: 设备约束式(描述流程结构): 反应平衡常

4、数 分割率 汽液平衡常数(高压) 汽液平衡常数(低压) 变量个数 设备参数: 物流变量60个 Fi , i=1,2, ,10 xij , i=1,2, ,10; j=1,2, ,5 方程数:Ne 55; 变量数:Nv 72 设计变量 d 72 55 17 (个) 可选设备参数 12 个 可选进料物流变量:F1,x11,x12,x14,x15为设计变量 2)数学模型的序贯求解 序贯模块法中应用的系统分解的基本思想: 化整为零,按大系统特性,将各个子系统的求解有机 地结合起来,实现整个系统的优化目标。 物流变量60个 Fi , i=1,2, ,10 xij , i=1,2, ,10; j=1,2,

5、 ,5 方程数:Ne 55; 变量数:Nv 72 设计变量 d 72 55 17 (个) 可选设备参数 12 个 可选进料物流变量:F1,x11,x12,x14,x15为设计变量 2)数学模型的序贯求解 序贯模块法中应用的系统分解的基本思想: 化整为零,按大系统特性,将各个子系统的求解有机 地结合起来,实现整个系统的优化目标。 基本步骤 不可分隔子系统的识别:将整个系统分隔成若干个相互不存在循 环回路的独立子系统,并确定各子系统的计算顺序。 大系统各级子系统 大型方程组需同时求解的方程式 不可分隔子系统的断裂:对包含循环回路的子系统,确定需要事 先假定的物流参数,确定合理的求解顺序。 组合各子

6、系统,求解整个大系统 按大系统特性,将各个子系统的求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 整个系统的优化目标 对氨合成系统,识别出2个带有循环的不可分割子系统。 流线3、4、8、10和单元 、组成的循 环子系统 流线2、3、4、5、7 和单元、 、组成的循环子 系统 氨合成系统序贯求解流程图 不可分隔子系统的断裂 A、B、C、D是系统内可以独立求解的最小的子系统,即 不可分割子系统,四个子系统的求解顺序为ABCD。 循环回路和最大循环网: A B C D E 最大循环网 D F C B E A 循环回路 一、过程系统结构的表达 2.2.2 不可分隔子系统的识别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7 7 8 8 9 12 10 9 11 10 12 11 13 (1)图形表示法 流程图 信息流图(Information flow diagram) 基本概念:节点 单元模块 边 流线(信息流) 12 7 1211 12 14 354 6 7 8 9 10 1112 13 6 8 35 4 9 10 单元i,j 之间的联系称为联结方程: (2 ) 矩阵表示法 过程矩阵(Process Matrix) Rp 表达过程系统单元设备与流股之间的关系,由流股将相关设备 关联起来。 单元设 备序号 相关物流号 流入该节点的流股+ 流出该节点的流股- 1 2 3 4 11 12 -1 1-2 说明:最

8、常用的过程矩阵。 计算过程中使用说明: 单元设 备序号 相关物流号 1 2 3 4 11 12 -1 1-2 2 9-14 邻接矩阵(Adjacency Matrix) RA 一个由n个单元或节点组成的系统,其邻接矩阵(或相邻矩阵) 可表示为nn的方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流入节点j 流 出 节 点 i 1 2 11 12 1 1 101 1 RA= j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i 2 1 4 3 5 7 6 8 9 10 12 11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9、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空的列(元素都为零):系统中没有输入的节点;例 第1列 空的行(元素都为零):系统中没有输出的节点。例第11、12行

10、邻接矩阵: 关联矩阵(Incidence Matrix)RI 元素Sij= -1,边(流股)j为节点(单元设备)i的输出流股 1,边(流股)j为节点(单元设备)i的输入流股 0,边(流股)j与节点(单元设备)i无关联 RI= j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i 2 1 4 3 5 7 6 8 9 10 12 1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1 0 -1 0 1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关联矩阵 说 明: . 若有向图中有n个节点m条边,则关联矩阵为n行m列的矩阵 。 .每一流股(边)在矩阵中标出两次,即同一条边可是一个节点 的输出

12、又是另一节点的输入边。 .列的元素之和为零。 对简单流程的序贯模块法:逐模块计算; 对含回路复杂流程的序贯模块法: 步骤:分隔(流程中循环回路或最大循环网的识别); 排序 (将分块的结果,排成一个序贯求解的顺序) 在信息流图上,任选一节点单元,按其任一输出流线方向搜 索单元串,直到出现下面两种情况之一: 沿该单元的任一输出流线往前搜索,前面再无单元节点, 即将该单元记录下来,并从流程中剔除; 被搜索的单元串中的某一单元又重新出现,即发现一个再 循环回路。把该回路中含有的单元合并成一个“虚拟单元”节点,继 续。 不断重复步骤、,直至所有单元和虚拟单元均被记录下来。 (1) 基于信息流图的单元串搜

13、索法(循迹法) 二、常用的不可分隔子系统的识别方法 任选:从4开始。(1)456789,记下单元9 (2)456786,回路【6,7,8】 (3)45【6,7,8】5,回路【5,6,7,8】 (4)4【5,6,7,8】,记下【5,6,7,8】 (5)4,记下单元4 从2开始。(6)232,回路【2,3】 (7)【2,3】,记下【2,3】 从1开始。(8)1,记下单元1 得到记录 1 【2,3】 4 【5,6,7,8】 9 求解顺序 6,7,82,3 例题:用单元串搜索法,确定下面流程的计算顺序。 任选:从1开始。(1) 12382,回路【2,3,8】 (2) 1【2,3,8】4 5 9,记下单

14、元9 (3) 1【2,3,8】4 5 64,回路【4,5,6】 (4) 1【2,3,8】【4,5,6】,记下单元【4,5,6】 (5) 1【2,3,8】7【2,3,8】,回路【2,3,8,7】 (6) 1【2,3,8,7】 ,记下单元【2,3,8,7】 (7) 1,记下单元1 得到记录 1 【2,3,8,7】 【4,5,6】 9 求解顺序 说明: (1)不论如何选取搜索的起点单元,沿哪条通路进行搜索 ,所得的分隔与排序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2)用过程矩阵来表述流程结构时,容易在计算机上编程 实现。 Steward提出的回路搜索法的步骤: 从相邻矩阵中,剔除全为0的列及其对应的行,并记录下相

15、应的节点号,写在求解序列的前面。从相邻矩阵中,剔除 全为0的行及其对应的列,并记录下相应的节点号,写在求 解序列的后面。 由通路搜索法在相邻矩阵中找到回路,用虚拟节点代替组 成回路的节点,并构造新的相邻矩阵。其中,虚拟节点在 相邻矩阵中行、列的值,为其包含的所有节点行、列值的 布尔加和。 重复步骤,直至剔除并记录下所有节点。 (2) 基于相邻矩阵的回路搜索法 相邻矩阵 (A,B,C)L1 (L1,D,E)L2 HA,B,C,D,EF,GI 相邻矩阵R的P次方RP,给出了步长为P组成环路的 全部节点,且这些节点完全在RP矩阵的主对角线上, 其元素为1。 1234 76 5 (3) 基于相邻矩阵的高次相邻矩阵法 最大步长4 2,3,6,7L1 系统识别:1,2,3,6,7,5,4 缺点:(1)无求解顺序 (2)无法识别具有多个相同步数的回路 L1 1 L1 4 5 2.2.2 不可分隔子系统的断裂 选择最优断裂流股的准则: 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