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精选教学设计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6899519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9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城》精选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边城》精选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边城》精选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边城》精选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边城》精选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边城》精选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城》精选教学设计(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边城精选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并认识翠翠、爷爷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通过分析环境描写来把握文章的主题 过程与方法 1.泛读与精读相结合以学生的阅读发现为线索教师的阅读提示为指导培养学生整合阅读信息的能力 2.阅读兴趣的激发与阅读结论的归纳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对作品的阅读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作品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所营造的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的氛围 2.通过解析古老的风俗习惯、质朴的人物性格师生共同探究出作品的主题 教学重点 感受风俗美、人情美 教学难点 剖析古老的风俗习惯、质朴的人物性格探究出作品的主题

2、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齐读:“我轻轻叹息了好些次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我看到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 这是沈从文先生写给他的夫人张兆和女士的一段话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从文先生对边城炽热的爱沈从文先生被誉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着重从风景、风俗、人情三方面来探究文中的环境描写进而把握文章的主题 二、分析环境: (1)风景美: 边城课文很长布置了同学们扎扎实实的预习请同学们快速浏览

3、课文找出描写自然风景的语句这些景物突出了边城的什么特点? 明确:P16豆绿色的水天气明朗落日薄雾白云 “豆绿色”象征了纯洁、原始和无污染(欣赏沱江风景突出水的豆绿色给人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感觉)青天碧水落日白云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风景画边城的环境美不仅体现在自然风景上还体现在风俗美和人情美上 (2)风俗美: 1、风俗美具体表现在些方面请同学们结合文章谈一谈? P14.端午节:龙舟赛捉鸭子比赛 (这官民同乐的龙舟赛展现的就是湘西民众的热血性格团结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P19.中秋、过年:月下对歌、狮子龙灯、放烟花 2、这些习俗透露出边城人怎样的生活氛围?(祥和、和睦、和谐) 突出的都是一个“和”字所

4、以这里的人民“莫不安分乐生”这种氛围是不是和桃花源记诗意生活相类似这就是边城人民生活的独特的生活环境 (3)人情美: 在边城这样诗意祥和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了一群怎样的人呢?他们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先看看作者写了些人? 明确:翠翠与傩送;翠翠与爷爷;爷爷与过渡人;爷爷与老熟人;顺顺与儿子 下面我们分三大组一起来探究边城的人情美一、二、三组探究翠翠与傩送的感情;四、五组探究翠翠与爷爷的感情;六、七、八组探究爷爷与乡邻的感情找出最能表现人情美的那些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有关语句 A、翠翠与傩送:(爱情)先请是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P18翠翠与傩送的对话 翠翠:单纯(语言:我是翠翠)、可爱(回答时的神

5、情:轻轻地、悖时砍脑壳的) 1、从刚才的朗读中可看出翠翠对傩送的初次印象怎样?(不好误以为傩送是个“轻薄男子”) 2、傩送有没有生气?请同学谈谈傩送是个怎样的人?从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傩送:(他捉完鸭子后已是天黑但他看到翠翠后主动询问对话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傩送根本不认识翠翠但他还是邀请翠翠到他家里去)(这里等不行到我家里去)关心别人古道热肠 傩送:(动作、神态:笑)心地宽厚热情开朗 3、翠翠对傩送的印象有没有变化?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心理) 明确:P19在她知道是二老派人送她回家时她“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的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的随了那火把走去”“吃惊”的是傩送对自己不但不记仇

6、还派人把自己送回去;“害羞”十三岁的翠翠得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照顾心里面还是有几分羞涩的几分难为情 P19:“但是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晚上” 心理描写把翠翠对傩送的朦胧的爱含蓄地表达出来 这个片断着重通过语言、心理、神态刻画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一个宽厚热情的帅哥形象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在边城的青山绿水中两位拌嘴的年轻人却给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蒙胧的纯洁的初恋之情怎能不令人怦然心动呢? B、翠翠与爷爷:(亲情) 爷爷与翠翠间的亲情在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爷爷对翠翠的感情? P16:爷爷非常疼爱翠翠比如看赛龙舟时他不忘叮嘱别人送翠翠回家(四次) 然后我

7、们来看一看翠翠对爷爷的感情? P22:第六部分当爷爷说到翠翠长大了时翠翠说“人大了就应当守船呢”“人老了应当歇憩”这些话表现出的是翠翠对爷爷的关心况且下面还有这一句:“翠翠睨着腰背微驼白发满头的祖父不说什么话”我认为这句话也是写翠翠对爷爷的感情的她看到爷爷越来越老已经想着替爷爷守船了(语言) Q:不过在文本中在另外一件事上爷爷没有弄明白翠翠是想的并且祖孙二人似乎真的是有那么一点隔阂了大家明白我说的事? 明确:P20爷爷不理解翠翠的内心状态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几句对话: “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 “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 (语言)这都是话中有话啊第一句翠翠对爷爷有抱怨因为在

8、爷爷的话中居然没有说翠翠惦记着的傩送第二句话是因为这只鸭子是大老送的如果是二老送的即使是几根鸭毛翠翠也会爱如珍宝吧 3、第五部分写到爷爷和翠翠在回家的路上有一句话“祖父不说什么还是唱着两人都记起顺顺家二老的船正在青浪滩过节但谁也不明白另外一个人的记忆所止处”这句话里说“谁也不明白另外一个人的记忆所止处”理解? 爷爷:记忆所止处:让天保娶翠翠; 翠翠:记忆所止处:思恋二老 从全文来看在爱情问题上一开始.祖父的确不是很了解翠翠的想法这也给翠翠带来了烦恼不过虽然如此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祖孙二人的感情翠翠对爷爷一如既往地依赖和关心并没有发生改变这份纯真的祖孙情怎不令人感动呢? C、爷爷与乡邻:(友情) 爷

9、爷与“老熟人”: 提问:文中是怎样描写爷爷与“老熟人”的关系的呢? P16:“且因为那人比渡船老人更孤单身边无一个亲人也无一只狗因此便约好了那人早上过家中来吃饭喝一杯雄黄酒”(白描) “两人一面谈些端午旧事一面喝酒不到一会儿那人却在岩石上被烧酒醉倒了” 两个寂寞的老人一辈子的老交情端午节别人都在图个热闹他们却找了个清净之地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喝杯雄黄酒来个一醉方休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他们之间的这种纯朴的友情怎不令人羡慕呢? 、爷爷与过渡人:(友情) P21这里的人情非常淳朴、厚道(语言、动作)第六部分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人乘船过河后一定要给钱而爷爷却坚持不肯收为此两人还起了争执爷爷的一句话给我留

10、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说“礼轻仁义重”虽然他不肯收人家的钱但他还是领了这分情 爷爷与顺顺 龙头大哥顺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扶危济困、乐于助人 送鸭子、粽子给爷爷(慷慨大方) 这里生活了一群多么淳朴、善良、可爱的人啊翠翠与傩送之间纯洁的爱情、翠翠与爷爷间纯真的亲情、爷爷与乡邻之间纯朴的友情总之小说给我们展示了湘西至真至纯的民风至善至美的人性这就是作者营造的“世外桃源”这就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三、如果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概括边城的特点你会用一个什么字(或词)呢? 参考答案:例如:“美”边城山美、水美、人更美:“爱”通过爱情、亲情、友情“为

11、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纯”边城民风纯朴边城人心地纯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自然”这里的人善良、勤劳、质朴、自然毫不矫揉造作体现了人性中最美的一面 师点评: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他的理想是要表现“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四、拓展深化:沈从文想通过美丽的边城告诉我们什么呢?(总结主题) 明确:作者描写的湘西就是作者营造的“世外桃源”这里民风淳朴人民淡化功利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相互友爱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相对于当时社会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

12、的现实而言的 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赞美、批判、呼吁) 主题是: 赞美:边城生活的质朴、纯真和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 批判:物欲泛滥的现代文明;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 呼吁:重建民族的品德与人格 五、通读全文探究:除了以上分析的人情美之外小说还为我们展示了边城的些其他人情美? 参考答案:1、P14、15:军民同乐; 2、P15:顺顺与儿子之间的父子情; 3、边城中显示的天保与傩送的兄弟情 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感受湘西的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把握了文章的主题同学们如果有时间我希望大家阅读边城的全文;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大家到沈从文的家乡凤凰去欣赏边城的美丽 板书:边城

13、沈从文 爱情纯洁 亲情纯真 友情纯朴 教学反思: 在了解沈从文的生平时有两点应当给予特别注意:一是身份的转换他是由一个下级士兵经过不懈努力而成为文人的这与鲁迅等文人有很大的不同他对社会下层有更广泛、更深入的了解同社会下层人民的关系也更加亲密;二是地域的转换他是由边城来到京城的对京城的污染空气十分不满因而总是心系湘西那片圣洁之土这样与鲁迅描写中国农村的封闭、落后不同湘西封闭的环境反而成就了其未受污染的优势百姓的未受启蒙也成就了其淳朴不欺的民风于是作家笔下的边城和生活在那里的百姓就都染上了理想的色彩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淳朴的民风湘西是一片从未受到过儒家道德传统污染的化外之地

14、这片土地也从未受到工业文明的污染这里没有以强凌弱的现象于是年迈的祖父与年幼的翠翠平静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里没有尔虞我诈的明争暗斗由于唱歌比不上弟弟憨厚的天保大老黯然退出了与弟弟“争夺”翠翠的竞争这里充满了浪漫的气息青年男女完全可以抛开门当户对的世俗观念抛开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紧身束缚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这样淳朴的民风在大都市是无法找到的完美的人性小说边城中的人物没有鲁迅笔下的中国人那些诸如愚昧自私冷漠等劣根性而处处表现出正直朴素、富于关怀的人性美祖父直到天黑还在为过渡人摆渡祖父对翠翠关怀入微翠翠对祖父充满依恋祖孙二人的关系是那样的和谐二人的行为又是那样的毫无矫饰 知识与技能 1.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并认识翠翠、爷爷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通过分析环境描写来把握文章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