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生息资本和利息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6893411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生息资本和利息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九生息资本和利息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九生息资本和利息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九生息资本和利息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九生息资本和利息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生息资本和利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生息资本和利息(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生息资本和利息 主讲:马艳 第九章 生息资本和利息 第一节 借贷资本与 利息 第二节 银行资本与 银行利润 第三节 股份资本与 股息 第四节 信用 第一节 借贷资本与利息 一、 借贷资本及其 特点 二、 利息与企业利 润 三、 利息率市场、 一 借贷资本及其特点 n借贷资本:是借贷资本家为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 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n特点: 1、借贷资本是一种作为商品的资本,即资本商品。 2、借贷资本是一种所有权资本,即财产资本。 3、借贷资本具有不同于职能资本的特殊运动形式,它是 最富有拜物教性质的资本形式。 借贷资本的来源 与高利贷资本的区别 G G 借贷资本的来源 借贷资本的来

2、源主要是产业资本循环中 产生的闲置货币资本,它主要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1、固定资本折旧费的积累; 2、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 3、用于积累而未马上投资的剩余价值 4、食利者阶层拥有的货币以及社会各阶层 拥有的货币存款。 借贷资本与高利贷资本的关系 共同点:借贷资本和高利贷资本都是生息资本。它们都是为取得利息而 暂时贷给他人使用的货币资本。 区别: 1、高利贷资本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主要存在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与当时的小生产相适应;借贷资本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上产生和 发展起来的生息资本形式,它从职能资本的运动中独立出来,与资本主 义生产过程密切相关。 2、高利贷资本的主要来源是储藏的货币

3、;而借贷资本是由职能资本运 动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货币资本转化而来的。 3、高利贷资本的直接剥削对象主要是小生产者,借款的主要目的是弥 补开支,应付意外之需等;借贷资本的贷款对象主要是工商业资本家, 借款目的主要是为了取得利润。 二 利息与企业利润 n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使用 借贷资本而让渡给借贷资 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平均利润=企业利润+利息 n实质:是货币资本作为生 息资本增殖的表现,不是 资本商品的价格 n社会主义利息:具有利息 的一般形式和特点,是公 有制经济纯收入的一部分 在不同企业和个人之间的 再分配的具体形式,体现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 利息不是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 n 从严格意义上

4、把利息说成是资本商品的价格是不 科学的,违背了劳动价值论。利息实质是货币作为 生息资本增殖的表现。 n 在一般情况下,利息又总是表现为资本价格,并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其理由是: 1、利息是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2、在货币市场上,利息或利率的决定与商品价 格的决定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是由竞争和供求关系 来调节的。 3、利息作为资本商品的价格,与一般商品价格 一样,反过来又具有调节借贷资本供求的作用。 三 利息率 n利息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按年计算)利 息量与借贷的货币资本量的比例,通常以百分 数来表示。计算公式: n利息率高低主要取决于:A平均利润率的高低B 借贷资本的供求

5、状况和借贷双方的竞争。 n利息率下降趋势 n作用:调节资本供求,进而调节储蓄和投资 公式:利息率=利息量/借贷资本量 利息率长期变动有下降趋势 n 平均利润率是决定 利息率的最高界限, 从长期看,平均利润 率有下降的趋势,因 而利息率也有下降的 趋势。 n 随着资本主义和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 展,借贷资本的供给 有超过需求的趋势, 从而引起利息率的下 降。 第二节 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一、 银行资本和银行职 能 二、 银行利润及其来源 三、 银行体系和金融机 构体系 四、金融工具和金融风 险 一 银行资本和银行职能 n银行资本:是银行资本 所有者经营银行 所使用的全部资本。 n来源:银行企业

6、的自有资本和通过吸收 存款的借入资本 n构成:现金(黄金或银行券)和有价证 券 n职能:A吸收存款B发放贷款 n业务:负债业务 和资产业务 二 银行利润及其来源 n银行利润:是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之间 的差额,扣除经营银行业务的费用和银 行雇员发工资后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 。 n来源:A贷款利息与存款利息的差额B 中间业务手续费C对外投资获得的股票 红利和证券交易收益 n银行利润量:银行资本不参与平均利润 形成,但利润量与平均利润量要相等, 否则会发生银行资本转移。 n银行利润实现:由银行店员的剩余劳动 实现 n银行利润的区别:A资本主义银行利润 B社会主义银行利润 例题 银行自有资本105亿元

7、,其中5亿元用于经营银 行业务费用,100亿元用于贷款;吸收存款650亿元 用于贷款,存款利息为3%,贷款利息为5%。 银行利润:105-55%+650 (5%-3%)-5=13亿元 银行利润率=13亿元/105亿元 n通过资本转移和竞争银行也可获得平均利润 三 银行体系和金融结构体系 n金融机构:银行体系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n美国的金融机构体系。包括两个层次和三 个部分:第一层次和第一部分是中央银行 体系,即联邦储备体系;第二个层次分为 两部分,一是众多的商业银行,二是非银 行金融机构。 n德国的金融机构体系。德国的中央银行是 德意志联邦银行,它的最高机构是中央银 行委员会。从业务划分上看,分

8、为综合银 行和专业银行。 n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类: 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 行金融机构。 四 金融工具和金融风险 n金融工具:是指金融活动中与资金融通 的具体形式相联系的载体 。 n金融风险:是指经济活动中由资金筹措 和运用所产生的风险,即由不确定性引 起的在资金筹措中形成损失的可能性。 n类型: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n金融风险决定因素:A微观因素B宏观 因素 n金融风险管理:A建立金融安全体系; B加强银行业的预防性措施;C加强国 际银行业的监管合作。 第三节 股份资本与股息 一、股份资本及其性质 二、股票和股息 三、虚拟资本与创业利润 四、现代股份制 一 股

9、份资本及其性质 n股份制:是通过发行股票,建立股份公司筹 集资金,进行生产和经营的形式,即是指不 同所有者通过认购股票共同出资创建企业的 一种财产组织形式和企业组织形式。是一种 新型的企业制度和财产制度 n形成: n形式:A股份无限公司;B股份有限公司;C股 份两合公司;D有限责任公司。 n社会作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扬弃 ,为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社会主义生产 方式过度创造了前提条件。 n股份制的性质: 股份制形成 n古罗马时期,便出现了股份制的历史萌芽; n中世纪的欧洲,出现了相当多的带有股份制特点的公司或组织。 n15世纪末至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出现及其统治地位的确立,股 份

10、制逐步走向成熟,从原始状态过渡到近代股份制。 n19世纪下半叶,在信用制度发展的基础上,股份制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 潮期,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中成为重要角色。 n至19世纪末,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竞争过渡。在这一过程中,股 份公司成为加速资本集中,促进垄断的有力杠杆。股份制自身也进一步 发展为更完备、更精密,与垄断组织结合的现代股份制。 股份制的社会革命作用 n 股份公司通过发行股票进行集资。把单个资本家的资本集 中起来,把社会上闲散的货币汇集起来,形成统一的社会资 本进行生产,并按资本投入的比例进行管理和利润分配,这 是联合生产和经营的组织形式,是法人资产的独立经营形式 。 n 股

11、份公司是把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的一种形式。股份公 司内部的财产不再是各个相互分离的生产者的私有财产,而 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财产,即直接的社会财产,也就是形 成了企业法人财产,股份公司也成为了社会企业。 n 股份公司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垄断组织。这些组织使生产更 加社会化,用现代化手段组织和管理生产。这为社会主义社 会准备了物质条件,是社会主义经济可以直接利用的形式。 股份制的性质 n 股份制虽然“出身”于资本主义,但本身并不反映 资本主义的本质特性。不同财产所有者都可以以 股份制组织起来,它是一个有效的企业组织形式 和产权结合形式。 n 根据股份资本的所有权性质,可以判断不同股份 制企业的性

12、质:完全以私人股份融合的股份公司 仍然是资本主义所有制;以公有股份(主要是公 有法人股)组合的股份制企业当然也属于公有经 济;以劳动联合为主,并与资本联合相结合的股 份合作制,也属于广义的集体所有制范畴;公有 股份和非公有股份参半的股份制属于半公半私的 混合所有制经济;股票全部由个人所有的上市公 司或公众公司,是现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主要形 式,而非公有制。 二 股票和股息 n股票:是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的凭证,也是取得一定权利的 所有权证书。 n股东权利:自益权和公益权 n股票特征:A要式证券B与公司共存的永久性证券C有价证 券D权利证券。 n股票分类:优先股和普通股 n股息:是股票持有者凭票定

13、期从企业获得收入,是企业利润 的一部分。 n股票价格:指股票在市场上交易时形成的价格。股票本身没 有价值,只是一种纸质凭证,它之所以有价格,买卖股票实 质上是在购买或转让领取股息的权利凭证。 n 股票市场:买卖股票这种特殊商品的场所 股票价格例题 n n 公式:公式:股票价格股票价格= =股息股息/ /存款利息率存款利息率 n n 例题:例题:一张票面一张票面200200元的股票,设股息率为元的股票,设股息率为10%10%, 预期每年可得到股息预期每年可得到股息2020元,若利率为元,若利率为5%5%,则:,则: 2020 股票价格股票价格 = = 400 = = 400(元)(元) 5% 5

14、% 三 虚拟资本与创业利润 n虚拟资本:以有价证券的形式 存在,能给持有者定期带来一 定收入的资本。 n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的区别: n创业利润:是创办股份公司所 发行的股票价格总额同实际投 入企业的资本总额之间的差额 。这是资本主义股份公司创办 人获得的一笔额外收入。 n证券投机 : 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的区别 n质:虚拟资本本身没有价值,又不在再生产过程中实际 发挥资本的作用,只不过是资本所有权与收益权的证书 ,是资本的“纸制复本”;而实际资本无论是处于实物形态 还是货币形态,都是职能资本,它本身有价值,能在实 际生产过程中发挥自卑作用。 n量: 第一,两者的总量不一致。 第二,由有价证券价格

15、涨落引起的虚拟资本量的变化,不 反映实际资本量的变化。 第三,虚拟资本增长速度有日益快于实际资本增长速度的 趋势。 例题:创业利润 假定一个股份公司投资 100万元资本,发行100万 元的股票,一年后,这个 公司提供股息10万元,假 定当时的利息率是5%,则 发行100万元的股票可卖 200万元,其中的差额,即 为创业利润。 证券投机 n证券投机的主要方式是定期交易,这种交易 的特点是:买卖双方按规定程序,有时只凭 口头议定成交,并不转移证券,过一定时日 以后,买者再抛出证券,并按照成交时的行 市进行结算。在此期间行市上涨,买者赚钱 ;行市下跌,卖者赚钱。或赔或赚,都取决 于投机者的估计是否同

16、证券行市的实际变化 相一致。 n后来,这种投机交易,更发展到买空卖空, 即买者并非要买进有价证券,卖者也不一定 有有价证券出卖。交易双方关心的只是证券 行市涨落的差价。因此,成交后,一般都是 以结算时由赔方向赚方付以价格涨落的差额 而结束。 第四节 信用 一、信用的产产生和发发展 二、信用的形式和本质质 三、信用的作用 一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n资本主义信用产生于工 场手工业时期,发展于 大工业时期,是随着大 工业和市场经济 的发展 而发展起来的。 n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货币运动与实物运动 也会出现不同步,必然 形成各种信用关系。 二 信用的形式和本质 信用:是以商品赊销或货 币借贷的形式体现的一 种经济关系,是以偿还 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 殊形式,是经济关系即 商品货币关系的一种特 殊运动形式。 形式: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 三 信用的作用 n1 信用加速了利润率 的平均化。 n2 信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